蒽醌的理化性质
性状:多为黄色或橘黄色结晶,有一定的熔点。
溶解性:易溶于苯、乙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微溶或不溶于水。
升华性:常压下加热可升华。
荧光性:蒽醌类及其苷大多有荧光性,在不同pH条件下显不同荧光。
酸性:蒽醌类化合物中的酚羟基,与酚羟基的数目及位置有关。
不易被氧化,能发生硝化、磺化和溴化反应。
如果向反应体系中加入HgSO4 ,则蒽醌磺化几乎都是 α-磺酸,继续磺化可得到1.5-及1.8-二磺酸,
1,6-、1,7-蒽醌二磺酸是分两步磺化来制备的。例如:
在蒽醌磺酸中,磺基因受两个羰基的作用,而有一定的活泼性,如磺酸基可被-X、-NH2、-OH等置换。例如:
β-蒽醌磺酸与NaOH和KNO3共熔,生成1.2-二羟基蒽醌,即茜红素,它是一种红色的植物染料,它可以从茜草根中分离出来,是红色针状结晶,熔点为289℃;它是最早的人工合成的天然染料。
蒽醌是什么
蒽醌 (Anthraquinone,化学式: C 14 H 8 O 2 ),又译 安特拉归农 ,是一种醌类化学物。蒽醌的复合物存在於天然,也可以人工合成。工业上,不少染料都是以蒽醌作基体;而不少有医疗功效的药用植物,如芦荟,都含有蒽醌复合物。例如芦荟的凝胶当中的蒽醌复合物,有消炎、消肿、止痛、止痒及抑制细菌生长的效用,可作天然的治伤药用。此外,利用蒽醌的 蒽醌法 是生产 双氧水 的最佳方法。
蒽醌结构式
蒽醌结构式:C14H8O2。
蒽醌,各种染料的重要中间体,特别是蓝色系染料的中间体。它是指在C9,C10位具有羰基的蒽类化合物,属稠环有机化合物,又称9,10-蒽酮、9,10-蒽醌。
1835年Laurent用硝酸氧化蒽,首次制得蒽醌。蒽醌的衍生物都是有颜色的,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天然产物中大多数的蒽醌类化合物都含有羟基,常以游离状态或与糖结合成甙的状态存在。如植物染料茜草,其所含的茜根素和羟基茜素等就是蒽醌类化合物。
从理论上讲,蒽醌可能有10种异构体。目前,制得的较为稳定的只有1,2-蒽酯、1,4-蒽醌和9,10-蒽醌3种,通常所指蒽醌即为9,10-蒽醌。蒽醌的还原性较特殊,在连二亚硫酸钠(保险粉)的碱溶液中被还原为9,10-二羟基蒽醌钠盐。因此,蒽醌系染料的拔色较偶氮类的染料要难。
蒽醌系分散染料、酸性染料、还原染料、活性染料等,已发展成为色谱全、性能好的染料类别。蒽醌染料已有400多个品种,在合成染料领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下面以四种蓝色系染料为例,介绍下蒽醌系染料的鲜艳所在。
蒽醌怎么读 蒽醌的含义
1、蒽醌拼音:[ēn kūn];
2、蒽醌,又名9,10-蒽二酮,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14H8O2,为人工合成的天然染料。蒽醌类化合物的基本母核为蒽醌,母核上常有羟基、甲基、甲氧基和羧基等取代基。
3、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蒽醌在2B类致癌物清单中。
合成蒽醌和氧化蒽醌的区别
蒽醌又被称作为9,10-蒽二酮,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人工合成天然染料。蒽醌主要被应用来合成高级染料的中间体,如活性染料、还原染料和酸性染料;用于双氧水原料或者造纸中的蒸煮剂。蒽醌应用范围较广,但由于下游产业发展放缓,因此蒽醌市场需求趋于稳定。
在生产方面,蒽醌主要生产方法有气相固定床氧化法、液相氧化法、苯酐法、羧基合成法等,在早期氧化法是蒽醌主要生产工艺,占据蒽醌总产量的八成左右。但受到从煤焦油中提取精蒽的产量限制,氧化法应用逐渐减少。受到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高速发展,苯酐、苯等原材料充足,有利于苯酐法的应用,因此自2000年后苯酐法在蒽醌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合成蒽醌成为市场主流产品。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蒽醌染料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随着国内煤焦油加工业的发展,我国焦油粗加工能力不断增长,目前达到2500万吨/年,为精蒽生产提供了原材料。为了完善煤焦油加工产业链,较多企业将氧化法生产精蒽作为一个重要方向,且该生产方法由于环保无污染,因此氧化法蒽醌市场占有率呈现增长趋势。
我国是蒽醌生产大国,蒽醌主要被应用在轻纺工业中,当前年需求量约为16万吨/年。我国蒽醌主要出口至海外市场,当前日本化学和住友公司约有40%的蒽醌进口自我国或者印度。美国和加拿大所需的蒽醌蒽醌62%来自中国、印度和西欧。在全球中,美国已经完全不生产蒽醌,其市场需求依赖进口,我国在美国蒽醌进口量中占比较高,在81%左右。
当前我国蒽醌总产能约为12万吨/年,其中而成蒽醌约为8万吨,氧化蒽醌为3.5万吨。就长期发展来看,受到环保政策限制,合成蒽醌发展受限,且伴随着国内蒽醌深加工企业增长,未来氧化蒽醌供应量将持续攀升。
新思界产业分析人士表示,蒽醌主要作为染料应用在纺织领域,全球纺织产业发展进入成熟期,且逐渐衰退,蒽醌应用需求有限,增长空间较小。在生产方面,目前市场中主要有氧化蒽醌和合成蒽醌两种,其中合成蒽醌占比较高,但该工艺生产中存在环保限制,未来合成蒽醌产量或逐渐减少,而氧化蒽醌产量呈现增长趋势。在全球中,我国是蒽醌主要生产国家,蒽醌产品主要用于出口至美国,国内市场较为成熟,
蒽醌类化合物分哪儿类,举例说明
蒽醌类成分包括总醌及其不同还原程度的产物.按母核可分为单蒽核及双蒽核,按氧化程度又可分为氧化蒽酚、蒽酮、蒽酚及蒽酮的二聚物.
(一)单蒽核类
1.蒽醌及其苷类 天然蒽醌以9,10-蒽醌最为常见,其C-9、C-10 为最高氧化状态,较为稳定.中药中存在的蒽醌类成分多为蒽醌的羟基、羧甲基、甲氧基和羧基衍生物,游离 或成苷存在.根据羟基在蒽醌母核的分布,可将羟基总醌分为两类:(1)大黄素型 这类蒽醌其羟基分布于两侧的苯环上,多数化合物呈黄色.许多中药 如大黄、虎杖等有致泻作用的活性成分就属于此类化合物.羟基蒽醌类衍生物多与葡萄糖、鼠李糖结合成苷存在.(2)茜素型 这类蒽醌其羟基分布于一侧的苯环上.
2.氧化蒽酚衍生物 蒽醌在碱性溶液中可被锌粉还原生成氧化蒽酚及其互变异构体蒽 二酚,氧化蒽酚及蒽二酚均不稳定,氧化蒽酚易氧化成蒽酮或蒽酚,蒽二酚易氧化成蒽酮,故两者较少存在于植物中.
3.蒽酚或蒽酮衍生物 蒽酮在酸性溶液中被还原或氧化,则生成蒽酚及其互变异构体 的蒽酮.在新鲜大黄中含有蒽酚类成分,贮存2 年以上后则检测不到蒽酚.如果蒽酚衍生物 的meso 位羟基干糖缩合成苷,则性质比较稳定,只有经过水解去糖后,才容易被氧化转变 成蒽醌类化合物.4.C-糖基蒽衍生物 这类蒽衍生物是以糖作为侧链通过碳-碳键直接与苷元相连.
(二)双蒽核类
1.二蒽酮类衍生物 二蒽酮类是二分子蒽酮脱去一分子氢后相互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其上下两环的结构相同且对称,又可分为中位连接体和α 位连接体等形式.二蒽酮多以苷的 形式存在,苷催化加氢还原则生成二分子蒽酮,用FeCl3 氧化则生成二分子蒽醌.如中药大 黄、番泻叶中致泻的主要成分番泻苷A、B、C、D 等皆为二蒽酮类行生物.二蒽酮类化合物C10-C10’键易于断裂,生成蒽酮类化合物.大黄中致泻的主要成分为 番泻苷A 和番泻苷B.番泻苷A 就是因其在肠内转变为大黄酸蒽酮而发挥作用.
2.二蒽醌 蒽醌类脱氢缩合或二蒽酮类氧化均可形成二蒽醌类.天然二蒽醌类中两个 蒽醌环都是相同且对称的,由于空间位阻的相互排斥,使两个蒽环呈反向排列,如山扁豆双 醌.
3.去氢二蒽酮类中位二蒽酮脱去一分子氢被进一步氧化,两环之间以双键相连的称为 去氢二蒽酮.颜色呈紫红色.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8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