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唑醇不能和什么混用,与戊唑醇有什么区别
;
己唑醇不能和含有增效剂的叶面肥混合使用,在水稻上的使用安全间隔期为30天,每季作物最多使用3次,施药时应当避开作物的花期。防治苹果白粉病、黑星病、葡萄白粉病,使用10-20mg/L的己唑醇药液,进行茎叶喷雾。防治咖啡锈病,每亩地使用2g己唑醇(有效成分)兑水稀释,茎叶喷雾。
一、己唑醇不能和什么混用
1、使用注意事项
(1)己唑醇不能和含有增效剂的叶面肥混合使用,否则会影响药效。
(2)己唑醇在水稻上的使用安全间隔期为30天。每季作物最多使用3次。
(3)该药物对于蜜蜂有毒,所以在施药的时候应当避开作物的花期,避免影响到作物的授粉过程。
(4)施药时应当远离蚕养殖场、桑园、河流等区域。
2、使用方法
(1)防治苹果白粉病、黑星病、葡萄白粉病:每亩地使用10-20mg/L的己唑醇药液对茎叶进行喷雾。
(2)防治咖啡锈病:每亩地使用2g己唑醇(有效成分)兑水稀释,茎叶喷雾。
(3)防治花生褐斑病:每亩地使用1.3g-3.3g己唑醇(有效成分)兑水稀释,茎叶喷雾。
(4)防治葡萄白粉病、黑腐病:每亩地使用1-1.3g己唑醇(有效成分)兑水稀释,茎叶喷雾。
(5)防治梨树黑星病、苹果斑点落叶病:使用5%己唑醇悬浮剂1000-1500倍液喷雾。
二、己唑醇和戊唑醇有什么区别
1、理化性质:己唑醇纯品为无色晶体,密度为1.29g/cm3,熔点为111°C,蒸气压为0.11MPa,溶解性为水0.018mg/L,甲苯59g/L。戊唑醇为无色晶体,密度为1.25g/cm3,熔点为102.4°C,蒸气压为0.0133MPa,溶解性为水32mg/L,甲苯50-100g/L。
2、使用效果:在防治白粉病、水稻纹枯病、稻曲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轮纹病上,己唑醇的效果要优于戊唑醇,在防治果树褐斑病方面,戊唑醇要优于己唑醇。
3、安全性:己唑醇对蜜蜂有毒,而戊唑醇按要求使用对蜜蜂安全。
芹菜控旺用己唑醇好不好?
芹菜控旺用己唑醇是可以的。但是戊唑醇略胜一筹。我们都知道三唑类杀菌剂有一定控旺的功效,而戊唑醇和己唑醇对比,戊唑醇的控旺效果会明显一些。控旺抑制植物生长,改变养分的流动过程,使更多的营养流向开花坐果进程。
防治对象:己唑醇成分在黄瓜的幼苗期的抑制作用效果和戊唑醇效果相当(特别在三叶期),比丙环唑和苯醚甲环唑的抑制作用要强;在对根部鲜重和茎粗增加量最为明显;在防治白粉病的效果要比戊唑醇的效果强。在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轮纹病防治上面己唑醇戊唑醇氟硅唑腈菌唑苯醚甲环唑、异菌脲。在香蕉叶斑病的防治上面,市场上主流的药剂还是以丙环唑为主,但是其对于香蕉的黑星病效果不理想,成为市场上其他产品的其他成分攻击的把柄;己唑醇也在这个地方来做文章,它对于香蕉黑星病有良好的效果。 对梨树的黑星病效果良好,草莓白粉病效果良好。使用方法:茎叶喷雾,使用剂量通常为15~250g(a.i.)/hm2。以10~20mg/L喷雾,能有效地防治苹果白粉病,苹果黑星病,葡萄白粉病;以20~50mg(a.i.)/L喷雾,可有效防治咖啡锈病或以30g(a.i.)/hm2防治咖啡锈病,效果优于三唑酮[250g(a.i.)/hm2];以20-50g(a.i.)/hm2可防治花生褐斑病;以15~20mg(a.i.)/L可防治葡萄白粉病和黑腐病。己唑醇成分国内主要的剂型为水分散粒剂、悬浮剂、乳油、微乳剂均有。
拓展资料
戊唑醇和己唑醇防治对象区别
戊唑醇:小麦散黑穗病,玉米丝黑穗病,高粱丝黑穗病等。
己唑醇:有效地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致病害,尤其是对担子菌纲和子囊菌纲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等有优异的保护和铲除作用。对水稻纹枯病有良好防效。
己唑醇在水稻扬花期可以使用吗?
己唑醇在水稻扬花期可以使用。
己唑醇可以有效地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致病害,尤其是对担子菌纲和子囊菌纲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等有优异的保护和铲除作用。对水稻纹枯病有良好防效。
水稻秧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纹枯病,以抽穗前后最盛。该病主要危害叶鞘、叶片,严重时侵入茎秆并蔓延至穗部。病斑最初在近水面的叶鞘上出现,初为椭圆形,水渍状,后呈灰绿色或淡褐色逐渐向植株上部扩展,病斑常相互合并为不规则形状,病斑边缘灰褐色,中央灰白色。
纹枯病的药剂防治以保护稻株最后3~4片叶为主,施药不宜过早(拔节期以前)、过迟(抽穗期以后)。
扩展资料
水稻扬花期开花时间大多在上午8时至下午1时,9~11时为开花盛期,水稻扬花期一般是一个星期左右。水稻破口期,扬花期使用农药要谨慎。因为扬花期上午居多,颖壳张开,药剂侵入破坏花器,影响授粉,使结实率降低,颖壳变褪色,稻粒,稻叶上有小黑点,影响产量及品质。
在水稻扬花期用药要注意哪些呢?三唑类农药普遍有抑制作用,如烯唑醇,戊唑醇、丙环唑,已唑醇、氟环唑等,破口期超量使用,容易造成抽穗不齐,抽穗困难,包茎等现象。还有一些农药在扬花期间是不能使用的,如铜制剂,这一类的品种很多尤其要注意!
在水稻扬花期用药的一般原则,必须在下午4点后进行,避开开花时间;打药配着硕丰481天然芸苔素3000倍稀释+高能红钾,是水稻增产最好的套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己唑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纹枯病
5%己唑醇可以直接涂在植物上吗
可以。
只要按照说明书浓度合理使用,一般不会抑制作物生长。
己唑醇是三唑类内吸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己唑醇抑制作物生长吗,己唑醇使用注意事项
;
回答
己唑醇、戊唑醇、丙环唑等唑类杀菌剂虽然有抑制生长的作用,但只要按照说明书浓度合理使用,一般不会抑制作物生长。使用方法:1、防治苹果白粉病,苹果黑星病,葡萄白粉病,使用10-20mg/L己唑醇药液茎叶喷雾。2、防治咖啡锈病,使用20-50mg/L己唑醇药液(有效成分浓度)茎叶喷雾。
一、己唑醇抑制作物生长吗
己唑醇、戊唑醇、丙环唑等唑类杀菌剂虽然有抑制生长的作用,但只要按照说明书浓度合理使用,一般不会抑制作物生长。使用方法如下:
1、适用作物及病害
主要适用于苹果、葡萄、香蕉、蔬菜(瓜果、辣椒等)、花生、咖啡,禾谷类作物和观赏植物,主要用于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引起的白粉病、锈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等,并且对于水稻纹枯病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使用方法
(1)使用10-20mg/L己唑醇药液茎叶喷雾,可以防治苹果白粉病,苹果黑星病,葡萄白粉病。
(2)使用20-50mg/L己唑醇药液(有效成分浓度)茎叶喷雾,可以防治咖啡锈病。
(3)每公顷地使用20-50g有效成分的己唑醇兑水稀释喷雾,可以防治花生褐斑病。
(4)使用15-20mg/L己唑醇药液(有效成分浓度)茎叶喷雾,可以防治葡萄白粉病和黑腐病。
(5)使用5%己唑醇悬浮剂1000-1500倍液,可以防治梨树黑星病和苹果斑点落叶病。
(6)使用5%己唑醇悬浮剂800-1000倍液,可以防治桃树褐腐病。
二、己唑醇使用注意事项
1、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浓度使用,不得擅自加大药液浓度。
2、己唑醇在水稻上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为30天左右。
3、每季作物最多使用己唑醇3次。
4、在蜜源作物花期的时候禁止使用,在蚕室以及桑园、水产养殖区附近禁止使用。
5、养鱼的稻田中禁止使用,稻田用药后,田水不能直接排入河流、池塘等水体中。
6、和其它作用机制不同的药剂轮换使用,避免病菌快速产生抗性。
戊唑醇和己唑醇的区别与联系
一、区别
1、定义
戊唑醇:戊唑醇,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农药,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
己唑醇:米黄色疏松粉末,属三唑类杀菌剂,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对真菌尤其是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引起的病害有广谱性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2、性状
戊唑醇:为无色晶体,熔点为102.4℃,蒸气压0.0133mPa(20℃)、溶解度(20℃)、水32mg/L,甲苯50-100g/L。
己唑醇:纯品为无色晶体,熔点111°C,蒸气压0.11mPa(20°C) 25°C,密度1.29g/cm3。溶解性(20°C),水0.018mg/L,甲醇246g/L,甲苯59g/L,稳定性,室温(40°C以下)至少9个月内不分解,酸、碱性(PH5、7-9)水溶液中30天内稳定。PH7水溶液中紫外线照射下10天内稳定。
3、防治对象
戊唑醇:小麦散黑穗病,玉米丝黑穗病,高粱丝黑穗病等。
己唑醇:有效地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致病害,尤其是对担子菌纲和子囊菌纲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等有优异的保护和铲除作用。对水稻纹枯病有良好防效。
二、联系
戊唑醇和己唑醇都属于三唑类杀菌剂,都能够抑制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戊唑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己唑醇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7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