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追肥用什么肥料好?
冬小麦追肥一般以氮肥为主,追肥时间多在来年春天的返青至拔节期。
小麦返青后,便进入以根、叶、蘖为生长中心的时期,当年冬小麦的产量水平对此时期氮营养供应的反应非常敏感,这也叫氮营养临界期。
此时期若氮营养不足,则会造成苗小,分蘖少,群体不够,难获高产。但如果追施氮肥过多,氮营养过剩,会造成叶大、蘖多,群体过大,将来必定茎长秆细,易倒伏,并且穗粒少、粒重轻,也难获高产。
因此,冬小麦追肥量和追肥时期应视小麦苗情而定。追施氮肥量一般约占总施氮量的50~70%。
对于肥力较好、长势正常、群体适中的壮苗麦田,应采取促控结合,坚持“冬前促、返青控,拔节以后攻穗重”的管理原则,在拔节时期每亩追施 10公斤左右尿素;拔节期、扬花期、灌浆期可以追施沃叶磷酸二氢钾。
对于群体超过90万株的旺苗田,应以控为主,尽量避免大量养分消耗在苗期,造成后期脱肥。
小麦施肥哪种肥料比较好 小麦应该如何施肥
(1)高、中产麦田。
高产麦田地力水平高,生产条件好,连年氮肥投入量过大,但钾肥投入相对不足。在施肥上要增加有机肥的投入,全面实施秸秆还田,按照控氮稳磷增钾补微的原则。高产麦田(500千克/亩以上)亩施有机肥4米3、纯氮(N)14~17千克、磷(P2O5)8~10千克、钾(K2O)8~10千克。施肥方式,磷肥一次底施,氮肥30%底施、60%拔节期追施,10%于小麦孕穗期追施;钾肥70%底施,30%拔节期追施。中产麦田亩施有机肥3.5米3、纯氮(N)12~15千克、磷(P2O5)7~8千克、钾(K2O)5~8千克。施肥方式,氮肥40%底施,60%拔节期追施;钾肥70%底施,30%拔节期追施;磷肥一次底施。微肥施用,可选用硫酸锌或硫酸锰拌种,每千克种子用肥2~4克。小麦生长中后期喷施磷酸二氢钾,以增加小麦千粒重。
(2)晚播麦田。
晚播麦田因腾茬晚,播种后延,冬前积温不足,要重肥促苗,以达到冬前苗壮,春季转化快的目的。高产田亩施有机肥3米3以上,纯氮(N)14~15千克、钾(K2O)6~7千克、磷(P2O5)8~9千克;中产田亩施有机肥3米3以上,纯氮(N)12~14千克、磷(P2O5)6~7千克、钾(K2O)5~6千克。施肥方式,氮肥40%~50%底施,50%~60%拔节期追施,磷钾肥一次底施为宜。中后期针对性叶面喷施多元微肥。另外,麦棉套作区由于钾消耗量较大,可适当增加钾肥用量。
小麦施肥方法
冬小麦追肥以氮肥为主,追肥时间多在来年春天的返青至拔节期。小麦返青后,便进入以根、叶、蘖为生长中心的时期,当年冬小麦的产量水平对此时期氮营养供应的反应非常敏感,这也叫氮营养临界期。
春小麦由于肥料集中在种子附近,小麦发芽长根后即可利用,其具体方法是在播种前进行土地平整做成畦以后,按预定行距开沟,再于沟内撒肥、播种、覆土、镇压。如果地干时,可先播种、踏实,然后再撒、覆土、镇压。
每公顷施碳酸氢铵150千克,过磷酸钙225-375千克,与优质农家肥1500千克混合施用,或者是二元氮磷复合肥150-300千克。近年来,春小麦产区用一次施肥法,全部肥料用作基肥和种肥。
扩展资料:
储存贮藏
小麦收获时正值高温,若干燥及时降水分至12.5%以下,可利用粮温较高,后熟期生理活动旺盛的特点进行薄膜密封,达到麦堆自然缺氧状态,从而抑制害虫的危害,对于隔年陈麦,可采用辅助降氧,或充二氧化碳或氮气等方法进行防治害虫的储藏。
干燥密闭,只要合乎入库要求的小麦,就可散堆入仓,压盖密闭,以防吸湿及虫害滋生,这对抑制麦蛾繁殖尤为有效,在高温季节要注意防虫;
秋凉后积极通风,揭盖降温散湿,春暖后加强压盖或密闭,以保持粮堆低温干燥无虫。总之,只有采取科学储藏和保管方法,才能保证小麦的正常生命特性。
小麦追肥用复合肥好还是尿素好
现在有两种答案,一种是只追施氮肥,比如尿素,液体氮肥等,还有一种是用含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的,比如三个15的复合肥,还有高氮型复合肥。
这两种追肥方法没有对错之分,但是有产量高低的差别,农户应根据情况,用到省钱、方便,产量又不错的肥料。
小麦追肥的时间
有些农户在小麦刚返青后就已经浇水施肥了,而且很多农户追肥习惯只用氮肥,以增加小麦第二次分蘖,才能提高产量。
这种情况虽然增加了分蘖,但往往只会增加无效分蘖,即使成穗了,后期也是秕籽,对增产并没有很大的作用。而且如果亩穗数增多,田间密不透风,病虫害就会增多,后期倒伏严重,反而会减产。
麦子能施化肥吗,怎么施肥好?
小麦追肥时,关于追施尿素还是复合肥的问题,实际过程中,的确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但这个争议,如果从农业种植角度分析,并没有对与错,具体原因下面详细说说。
尿素主要补充的是氮素,而复合肥我们常常指的是三元复合肥,也就是可以补充氮、磷、钾三种元素,从补充元素上说,复合肥比尿素全面一些,从价格上来说,尿素比复合肥低一些。
阿群询问过不少小麦种植户,追肥时,选择尿素的农户相对多一些,原因一,往年给小麦追肥都是选择尿素,已经成为了习惯,产量也还可以,不会增产很多,也不会减产很多;原因二,小麦播种时,底肥使用的是复合肥,追肥时就没必要使用复合肥了,追施一些氮肥促进生长就行,等到“一喷三防”的时候,加一些叶面肥,补充中微量元素,够用了;原因三,复合肥价格贵一些,追施尿素会节省一些成本,而且产量也比较稳定,又怕多花了钱,还没有起到增产的效果。
而追施复合肥的农户,也有2点原因,第一,田间的小麦已经出现了缺磷、缺钾现象(小麦缺钾主要表现为初期呈蓝,绿色根系发育差,长势矮小,叶片褪绿发黄等;小麦缺磷主要表现为叶片暗绿,带紫红色,无光泽,植株细小,分蘖少等),单一的追施尿素,起到的作用有限,需要通过追施复合肥,来促进小麦正常生长;其二,自家的地块,由于不是很肥沃,往年追施复合肥后,比单一追施尿素产量要高一些,虽然追肥时成本增加了一些,但是产量上去了。
其实,小麦追肥时选择尿素还是复合肥,和多种因素有关,比如小麦的长势情况,如果小麦长势良好,一般情况下,追施尿素即可,如果小麦长势较弱,并且出现了缺素现象,这时候就要追施复合肥。除了小麦长势外,还要考虑土壤自身的肥沃度,同时还要考虑土壤自身的保肥能力,如果都比较好,追肥选择尿素即可,相反,需要追施复合肥。最后一点,还要看底肥的使用量,以及底肥施用的含量占比,如果底肥选择的复合肥,氮素占比相对较少,并且使用量不足,则追肥以尿素为主,相反,如果底肥使用的是高氮复合肥,磷肥和钾肥相对较少,追肥时则可选择复合肥。
综上所述,小麦追肥无论选择尿素还是复合肥,要根据自己种植小麦的实际情况来定,不要看别人用什么自己也用什么,适合自己的才是正确的。
小麦在种植前应该施什么肥?施肥时需要注意什么?
总得来说,冬小麦在出土后的第一次施肥预防的是“防止早衰”,这是一个综合管理的过程,要搭配浇水、喷药、病虫害防止与预防这几项上面。
1、黄淮和北部的冬小麦施肥。
本区域第一次追肥是在春季返青时候,此时的小麦高度在8厘米左右,那么气温是在5摄氏度上下。
此时的追肥就是用尿素和磷酸二铵,注意每一亩尿素的施放量在18至20斤左右,建议在第一次小麦返青施放之后进行浇水的工作。
2、长江中下游区域的冬小麦第一次施肥。
那么根据此区域的土壤墒情来看是属于偏湿润类型的,因此在早春第一次追肥后更加有利于肥料的吸收。
其每一亩的施肥量用20至30斤的复合肥,或者也可以搭配增施10斤的尿素,按照1亩的标准量来计算。
3、整个西北、华北种植冬小麦的区域。
那么这个区域是比较干旱的一个区域,整个小麦地的墒情没有上述两个区域的好一些,整体来说是比较干旱的。
这个区域种植的冬小麦多在山区里面,因此在早春进行出土后第一次施肥的时间是在立春后有降雨之后开始,那么在我甘肃农村老家里面以前施肥就是在农历的2月初,那么施肥也比较简单,用的就是单纯的尿素,每一亩按照8至10斤的量,主要是因为此区域类比较干旱,肥料的吸收相对慢与弱,因此量不宜过大。
4、西南区域冬小麦的施肥。
此区域类冬小麦在开春返青前后的墒情介于西北和长江中下游区域之间,整体墒情是比较好的,因此对于肥料的吸收也是很不错的。
那么对于此区域里面的追肥还是以尿素为主,每一亩的量在16至20斤左右,是上述第3个区域的几乎两倍。那么此类区域的冬小麦在收割时间上也要早一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7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