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破坏土壤结构
前苏联着名科学家多库恰耶夫(Kostychev)早在1892年指出:土壤是一个自然体,具有起源和发展历史,是一个具有复杂和多样性程序和不断变化的实体。事实上,土壤是一个活生生的载体,它是由:矿物、空气、水、有机物、以及土壤微生物所组成的。土壤的有机物包括所有在土壤中生长的生物。土壤微生物孜孜不倦地分工合作,分解土壤里的有机物。
土壤微生物对农田的其他益处包括:快速分解作物的残余物、使土壤变成水稳定的粒状聚合体、减少土壤硬化和泥块的形成、增进土层内部的排水功能、改善水渗透能力、增进和保存水分、养分的容量。改良土壤的外在结构有利于容易耕作、增加土壤的水储藏量、减少土地流失、改善根作物的形成和收割,在土壤更深处,还有丰富的根系统的形成,增进土壤中养分的循环等等。
在耕地上使用化肥农药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导致腐殖土和上层土的下降、残杀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土壤中的生态平衡和导致有机物的失调和流失。
导致耕地土壤酸化
从1980至2000年,我国的不同区域的耕地的pH值下降0.13~0.80单位,这种施用氮肥导致的人为酸化的后果比酸雨所导致的土壤酸化高10~100倍。过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铵等都属酸性肥料,即植物吸收肥料中的养分离子后,土壤中氢离子增多,易造成土壤酸化。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尤其在连续施用单一品种化肥时,在短期内即可出现这种情况。土壤酸化后会导致有毒物质的释放,或使有毒物质毒性增强,对生物体产生不良影响。土壤酸化还能溶解土壤中的一些营养物质,在降雨和灌溉的作用下,向下渗透补给地下水,使得营养成分流失,造成土壤贫瘠化,影响作物的生长。
导致土地流失
科内尔大学的生态与农业科学专家戴维 皮门特尔(David Pimentel)教授指出: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导致全球耕地的土地流失率比土地补充率高10至40倍,美国的流失率比补充率高10倍,中国高30倍,印度高40倍。每年全球耕地所流失的面积相当于一个美国印第安纳州面积的大小。土地流失的速度极为惊人。人类99.7%的食物来源于耕地,每年全球土地流失导致1 000万公顷的耕地消失和超过37亿人营养不良。
NH4Cl溶液呈酸性作为化肥长期使用的结果为什么?
答:氯化铵溶液呈酸性,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加剧、土壤板结,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
(望采纳)
酸性肥料长期施用于石灰性土壤会板结吗
酸性肥料长期施用于石灰性土壤不会板结。
1、中和土壤,减少碱性,土壤酸度对作物生长的危害;减少活性铝对作物的危害,因酸度大,活性铝多,很少量的活性铝就能使作物中毒。
2、灰中的钙使土壤胶体起凝聚作用而形成稳定性团粒结构,从而改善土壤的水分和通气状况,钙与腐殖质结合形成的团粒结构是水稳性的(水浸不散),能促进矿物质胶体和腐殖质固定下来,不被淋失。
呈现酸性反应的肥料是酸性肥料。分化学酸性肥料和生理酸性肥料两种。凡是溶解在水中呈现酸性反应的,叫化学酸性肥料,如过磷酸钙;凡是施入土壤经作物吸收后,呈现酸性反应的,叫生理酸性肥料,如氯化铵。
使用酸性肥料在土壤中是什么原因导致产生氨气
使用酸性肥料在土壤中是碳酸氢铵、
未腐熟有机肥分解产生氨气。
过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铵等都属生物酸性肥料,即植物吸收肥料中的养分离子后,土壤中氢离子增多,易造成土壤酸化。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尤其在连续施用单一品种化肥时,在短期内即可出现这种情况。土壤酸化后会导致有毒物质的释放,或使有毒物质毒性增强,对生物体产生不良影响。土壤酸化还能溶解土壤中的一些营养物质,在降雨和灌溉的作用下,向下渗透补给地下水,使得营养成分流失,造成土壤贫瘠化,影响作物的生长。
氮、磷、钾是庄稼所需营养的“三要素”。大气中的氮气是绝大多数庄稼不能利用的氮素形态,必须通过高压高温,也就是通过消耗大量能源把它变成氨气态活性氮,再转化成能够被植物利用的其他形态作为肥料。过去生产氮肥主要以石油为原料,现在靠天然气和煤。这些能源都是我国的紧缺资源。这也正是化肥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期施用硫酸钾肥料影响土壤酸碱性吗?
你好,长期使用硫酸钾肥料会影响土壤酸碱性的,硫酸钾是化学中性、生理酸性肥料,具有很好的水溶性,但长期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
一、使用硫酸钾的影响
1、在酸性土壤中,多余的硫酸根会使土壤酸性加重,甚至加剧土壤中活性铝、铁对作物的毒害。在淹水条件下,过多的硫酸根会被还原生成硫化氢,会使根变黑。
所以长期使用硫酸钾要与农家肥、碱性磷肥和石灰配合,降低酸性,在实践中还应结合排水晒田措施,改善通气。
2、在石灰性土壤中,硫酸根与土壤中钙离子生成不易溶解的硫酸钙。且硫酸钾不宜与含钙丰富的肥料混合施用。
3、在忌氯作物上重点使用,如烟草、茶树、葡萄、甘蔗、甜菜、西瓜、薯类等增施硫酸钾不但产量提高,还能改善品质。硫酸钾价格比氯化钾贵,货源少,应重点用在对氯min感及喜硫喜钾的经济作物上,效果会更好。
二、调理土壤的方法
1、使用土壤调理剂
目前市面上的酸性土壤调理剂主要用石灰类改良剂,可分为四大类:碳酸盐类、氧化物、氢氧化物、副产物。
按其对酸的中和能力由强到弱为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类≥石灰副产物。但单纯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虽然提升土壤pH速度快,但副作用明显。
2、使用生物肥
施用生物菌肥可增强土壤对酸的缓冲性能,还能与活体铝复合,降低铝du。另外,生物菌肥产品中所含的微生物对于土壤酸化加重的土传病害还有一定的防效,可选用海和威微生物菌剂调理土壤。
3、合理施肥
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以及当地的土壤特点进行施肥,并需注意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养分的平衡施用。
长期过度使用化肥,对土壤会不会有影响啊
长期过度使用化肥,对土壤有影响。化肥对土壤的影响:
1.增加重金属和有毒元素
化肥原料的开采到加工生产,会混进一些重金属元素或有毒物质。例如磷肥的生产原料为磷矿石,它含有大量有害元素F和As,同时磷矿石的加工过程还会带进其它重金属Cd、Cr、Hg、As、F,特别是Cd。另外,利用废酸生产的磷肥中还会带有三氯乙醛,对作物造成毒害。研究表明,无论是酸性土壤、微酸性土壤还是石灰性土壤,长期施用化肥还会造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
2.微生物活性降低,物质难以转化及降解
施用不同的肥料对微生物的活性有很大的影响,土壤微生物数量、活性大小的顺序为:有机肥配施无机肥单施有机肥单施无机肥。中国施用的化肥中以氮肥为主,而磷肥、钾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低,这会降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
3.土壤退化
引起土壤酸度变化,过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铵等都属生物酸性肥料,即植物吸收肥料中的养分离子后,土壤中氢离子增多,易造成土壤酸化。长期大量施用一种化肥,可以在短期内酸化土壤。土壤酸化后会导致有毒物质的释放,或使有毒物质毒性增强,对生物体产生不良影响。土壤酸化还能溶解土壤中的一些营养物质,在降雨和灌溉的作用下,向下渗透补给地下水,使得营养成分流失,造成土壤贫瘠化,影响作物的生长。
4.养分失调,硝酸盐累积
长期施用化肥造成土壤营养失调,加剧土壤P、K的耗竭,导致NO3-N累积。NO3-N摄入人体后被微生物还原为NO2-,使血液的载氧能力下降;还可以在体内转变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诱发各种消化系统癌变,危害人体健康。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7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