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名叫“泽兰”的植物,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泽兰为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的全草。书言夏日采后,浸油涂发,去垢香泽,故名泽兰。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夏季茂盛时割取后,晒干切碎。常生用。
一、泽兰的功效:
泽兰味苦、辛,微温。归肝、脾经。功效能活血调经,祛瘀消痈,行水消肿。其特点行而不峻,功似益母草,亦为妇科要药。
常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疮痈肿毒,水肿腹水等证的治疗。
名家名著摘要:
《本经》:“主乳妇内衄,中风余疾,大腹水肿,身面四肢浮肿,骨节中水,金疮,痈肿疮脓。”
《本草纲目》:“养营气,破宿血,主妇人劳瘦,女科要药也。”
《日华子本草》:“消扑损瘀血,治鼻洪、吐血、头风目痛。”
《玉楸药解》:“泽兰辛温香散,行血破瘀,通脉安胎,一切痈疽症瘕,金疮扑打,吐衄诸证皆医。而气味和平,不伤迅利,行经化结之良品也。”
《本草备要》:“通九窍,利关节,养血气,长肌肉,破宿血,调月经,消症瘕,散水肿。治产后血沥腰痛,吐血鼻洪,目痛头风,痈毒扑损。补而不滞,行而不峻,女科要药。”
二、泽兰的配伍应用:
1.用于血滞经闭、经行腹痛、月经不调、产后瘀滞腹痛等证。泽兰辛散温通,不寒不燥,性较温和,行而不峻,能舒肝气而通经脉,有祛瘀散结而不伤正气的特点。治以上妇科诸证,常配伍当归、丹参、芍药、香附等药。
若治产后恶露不尽,腹痛往来,兼满,少气,常配伍当归、生地、白芍、甘草等,即泽兰汤。
2.用于跌打伤痛,胸胁疼痛,及痈肿等证。泽兰有祛瘀之功。治跌扑伤痛,常配伍当归、川芎、红花、桃仁等药。若治胸胁疼痛,常配伍丹参、郁金、白蒺藜等药。若治疮痈肿块未消,则常配伍当归、金银花、甘草等药。
3.用于产后小便不利,身面浮肿。泽兰即能通利经脉,又可利水消肿。治疗水肿,常与防己配伍。
三、泽兰的用法用量:
泽兰常入煎剂,也做丸散。入煎剂常用量几克至十余克。
四、泽兰的应用注意:
泽兰活血通利,故孕妇及无瘀滞者慎用。
泽兰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泽兰的寓意和象征意义是顽强的生命力的象征。
泽兰的简介
泽兰,别名地瓜儿苗、地笋、地石蚕、蛇王草,多年生草本,地下茎横走,先端常膨大成纺锤状肉质块茎。茎方形,常呈紫红色,沿棱及节上密生白色。分布于我国大部地区。
根一年生,近圆柱形,长5至14厘米,粗1.5至4.5毫米。茎高(6至)25至55(100)厘米,被疏或密的短柔毛,下部有时变无毛,等距地生叶,常分枝。基生叶1至3(至6)枚,与最下部茎生叶通常在开花时枯萎。
叶片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3.5至6.4厘米,宽4至5厘米,三全裂,全裂片二至三回深裂,小裂片狭卵形至狭披针形,表面疏被短伏毛,背面沿脉疏被长柔毛或变无毛,下部叶柄长4至7厘米,上部的叶柄渐变短,具狭鞘。
泽兰的药用价值
除去杂质,略洗,润透,切段,干燥。本品茎呈方柱形,少分枝,四面均有浅纵沟,长50~100cm,直径0.2至0.6cm。 表面黄绿色或带绿色,节处紫色明显,有白色茸毛,质脆,断面黄白色,髓部中空。
叶对生,有短柄,叶片多皱缩,展平后呈披针形或长圆形,长5至10cm,上表面黑绿色,下表面灰绿色,密具腺点,两面均有短毛,先端尖,边缘有锯齿。花簇生叶腋成轮状,花冠多脱落,苞片及花萼宿存,黄褐色。无臭,味淡。
泽兰有什么特征?
泽兰属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状茎横走,白色,肉质肥厚,茎节明显。茎直立,单一而少分枝,四棱形,四面均有浅纵沟,表面黄绿色或带紫色,髓部中空,节上着生白色茸毛。叶互生,近于无柄,狭披针形,叶缘具粗锯齿且大小相等;叶背密生腺点。轮伞花序腋生,花两性,两侧对生,小而密集;花冠白色,不明显的二唇形,上唇直立,2裂,下唇3裂;雄蕊4枚,前2枚雄蕊可育,后2枚退化为棒状假雄蕊;雌蕊由2个心皮组成,子房上位。小坚果扁平,暗褐色。毛叶地瓜儿苗与地瓜儿苗的主要区别为前者的茎及叶背有被毛,叶缘锯齿大小相间。
泽兰有哪些作用?
泽兰为常用中药,泽兰含挥发油、鞣质、黄酮甙、皂甙、葡萄糖甙、树脂、酚类、氨基酸类、有机酸、泽兰糖等成分。其根状茎含泽兰糖、葡萄糖、半乳糖、蔗糖、棉子糖、水苏糖等成分。泽兰全草具强心作用和抑菌作用,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增强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并对血瘀症微循环障碍有改善作用。用于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产后淤血腹痛、闭经、痛经、月经不调等症。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7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