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有机肥将迎来大爆发期!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有机肥与化肥的关系此消彼长,化肥用量多了,有机肥的使用量就会降低。从上世纪80年代算起,化肥对有机肥的这种挤出效应持续了30年!
但是!近两年,在化肥零增长行动和土壤保护的大背景下,化肥行业单边突进的势头戛然而止。有机肥重出江湖!
对此,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何才文曾表示,实现化肥零增长已无悬念,未来的目标是要持续负增长。与此相映成趣的是,有机肥行业人士却备受鼓舞。在此前由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有机肥分会于秦皇岛召开的有机无机肥料产业对接大会上,一些专家直呼:有机肥与化肥要平分天下。
目前,有机肥在整个农业肥料投入中占比在20%左右,如果提高到50%,这将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有专家大略测算:按照这个目标,有机肥产业的年产值将达3600亿元。
图片
化肥效果下
降
一半
有机肥其实是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肥料,数千年农耕文明,靠的主要就是农家肥这种有机肥料。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有机肥与化肥大约各占50%,但化肥工业在此后的30年获得了飞速发展,至今已经占据了80%的肥料市场份额,可谓速度惊人。
化肥为养活快速膨胀的人口功不可没,但是,化肥包打天下的弊端也正日益显现。首当其冲的便是,高强度的掠夺性种植引发耕地质量不断下降,而化肥对于改善耕地质量并无有效的方法,不合理的施肥甚至会加剧耕地退化。数字显示,目前中国的中低产田占比达到65%,从根本上而言,没有健康的土壤,就不可能有可持续的粮食安全。因而,在化肥之外寻找替代产品便成为必然。
化肥大量投入,还引发了对有机肥的排挤,使得土壤有机质水平触及到警戒线。
有机质代表的是土壤肥力,与粮食产量正相关。由于有机肥投入过少、有机质下降,由此引发另一个新问题,就是化肥的报酬效应递减。数据显示,1975年,一公斤化肥可产出25公斤谷粒,到2008年,这个数字降低到8~9公斤。油料和棉花也是如此,一公斤化肥的产出量降幅达到50%左右。
换言之,短短30年,化肥对粮食生产的报酬效应较之前降低了一半之多。
有机肥发展的东风已经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化肥行业和农业的形势,都在助推有机肥这个产业在经过30年的下滑和低迷之后,如今又将走上前台。从化肥零增长到土十条出台,以及在化肥复征增值税而有机肥依然免税的政策鼓励下,有机肥似乎迎来了难得的宠幸。
事实上,有机肥产业从数量上看规模并不小。根据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有机肥分会的数据,目前全国有机肥企业共有约2283家,商品有机肥947万吨,其中精制有机肥318万吨、生物有机肥151万吨、有机无机复合肥422万吨。在这个枯燥的数字背后,其实反映了有机肥行业小而散的现状,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能够像大化肥一样做大的企业寥寥无几。
有机肥产业落后,是短板、也是潜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为有机肥原料的有机废弃物在中国来源极为广泛,这是未来数十年有机肥产业崛起的物质基础,而2017年以来,国家对于有机肥原料:包括秸秆化,畜禽粪化,等制作有机肥的项目支持补贴力度空前,有机肥发展的政策和东风已经来了。
2021年有机肥迎来大爆发期!
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表示,2021年要持续推动化肥农药负增长,扩大有机肥替代化肥应用范围,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坚持并确保农业绿色发展!2021目标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望各地政府积极参与落实!
新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曾说,
一号文件特别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主导,
要让更多农产品将贴上有机绿色标签。
这是新世纪第14个关注“三农”的一号文件,
图片
纵观全球发达农业国家,大幅提高有机肥的使用比重是普遍现象,绝大多数都超过了一半这个分水岭。数据显示:欧美国家肥料结构中,有机肥的地位举足轻重,在美国,有机肥料占比46%;英国占57%;德国占60%;法国占37%;澳大利亚占55%;加拿大占60%;韩国占48%;日本更是达到非常高的76%。
由此进一步推断,如果中国肥料当中有机肥与化肥各占一半的比例,也就意味着有机肥的实物量要达到6亿吨,以每吨产值600元来计算,那么整个产业的年产值将高达3600亿元。这毫无疑问将成为未来肥料行业新的发展空间。
有机肥的逆势扩张,将从根本上改变肥料产业结构,并有望掀起新一轮产品创新高潮!
目前化肥行业市场的前景如何?
由于我国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农业生产出现一系列问题,在加上中国耕地复种指数高,土壤持续生产能力、肥料利用率下降,土壤质量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实施“减肥增效”策略,减少化肥使用量。2016年我国已实现了化肥零增长,政府、企业及科研单位以及社会不断形成合力,化肥减量增效的作用不断得以体现。
产量与需求量波动下降
2010-2019年,我国农用氮磷钾化肥产量呈波动下降趋势。2010-2015年,我国农用氮磷钾化肥产量呈波动上升趋势,2015年我国农用氮磷钾化肥产量为7432.0万吨,为近年来最高值。2015-2019年,受我国“减肥增效”政策的影响,农用氮磷钾化肥产量开始呈波动下降趋势。2020年1-11月我国农用氮磷钾化肥产量为5094.7万吨,较2019年同期同比下降0.9%。
2010-2015年,我国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呈逐年递增。2015年我国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达到6023万吨,为近年最高水平。2015年,我国农业部印发《〈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推进落实方案》,2015年之后我国化肥施用量开始下降。2015-2019年,我国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呈逐年递减趋势。2019年我国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为5404万吨,较2018年同比下降4.42%。
华南及东北地区产量较低
从各区域化肥产量看,2019年,西南、华北、华东、华中化肥产量均在1000万吨以上,占比均超过22%。华南及东北地区化肥产量较低,均在100万吨以上,与西南、华北、华东及华中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两个地区占比分别为2.49%、2.44%。
2019年,我国前十的化肥生产省份化肥产量占我国化肥总产量的75.3%。其中湖北省占比最高为9.9%,其次是青海省以9.8%的占比位居第二。
需求分布较为平衡
从我国各区域化肥施用量上看,我国各地区化肥施用量结构较为平衡。2019年,华东地区化肥施用量达1281.4万吨,为全国化肥施用量最高的地区,占比达23.71%。华中地区化肥施用量达1169.6万吨,占比21.64%。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化肥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化肥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化肥行业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经过多年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化肥生产和消费大国。据统计,2000年以来,我国化肥产量由3186万吨增至2010年的6619.8万吨,年均增长7.59%,2011年我国化肥总产量达到6027万吨,同比增长12.1%;自给率由不到80%转变为目前的整体自给有余。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中国化肥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原料上涨、能源短缺、物流成本高涨、通胀压力持续增强等宏观经济环境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公敌,然而化肥行业却有其特殊性,季节性强、流通性差、进退机制缺失等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情况长期存在。尽管市场调节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中国农业保护政策压制化肥等农业物资价格的上涨,化肥生产企业的原材料价格补贴政策以及化肥的延伸政策的缺失使化肥生产处于长期亏损,而依靠高污染、高排放、高浪费、低效率的生产方式更是为化肥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小、利润逐渐萎缩雪上加霜,伴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管理运营水平成为限制中国化肥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前瞻产业研究院化肥行业研究小组表示,我国化肥产业“十二五”发展重点已初步确定,其中企业整合和重组将成为重中之重,计划到“十二五”末,氮肥企业数量减少到200家以下,磷肥企业数量减少到150家以下。预计2015年化肥需求约5100万吨,2020年约5300万吨,国内化肥行业“十二五“期间的产量和产品结构目标是:氮肥、磷肥自给率保持110%-120%,钾肥自给率60%以上,高浓度肥料维持合理比例。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7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