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草的养殖方法
一、土壤:
荔枝草的生长能力强,大多土地都可栽培,但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夹砂土壤栽培为宜。
二、光照:
荔枝草生性喜光,对光照需求性强,长时间接受光照能够促进荔枝草的生长与发育,栽培期间应当保持充足的光照。
三、浇水:
荔枝草怕涝,若长期积水易出现烂根现象,平时浇水次数不宜过多,2-3天浇一次水即可。
四、温度:
荔枝草不耐严寒,温度过低会对植株产生严重伤害。栽培期间,最适宜的种植温度为20-30℃。
五、病虫害防治:
1.病害:荔枝草的主要病害为霜霉病。霜霉病会危害荔枝草的根茎和叶片,致使叶片枯黄,严重可导致植株死亡。栽培前应选用抗病良种,在清除病株落叶的同时,每5-7天喷洒400-600倍液HILOT凯霜稀释喷雾进行防治。
2.虫害:荔枝草的主要虫害为蟋蟀和青虫。它们会吸食荔枝草的汁液和嫩芽,影响荔枝草的正常发育,可用6%可湿性六六六喷洒1~2次进行防治,能有效控制其危害。
荔枝草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荔枝草的功效与作用是:清热,解毒,凉血,利尿。用于咽喉肿痛、支气管炎、肾炎水肿、痈肿;外治乳腺炎、痔疮肿痛、出血。
荔枝草介绍:
荔枝草别名:荠宁、雪见草、雪里青、癞子草、癞团草、癞疙宝草、蛤蟆草、猪婆草、水羊耳、过冬青、天明精、凤眼草、赖师草、隔冬青、皱皮葱、野芝麻、癞客蚂草、野卜荷、是蟆草、膨胀草、沟香薷、麻麻草、青蛙草、野猪菜、癞蛤蟆草、皱皮草等。是一种清热解毒的中草药。二年生直立草本,高15~90厘米,多分枝。茎方形,被有短柔毛。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
全草入药,民间广泛用于跌打损伤,无名肿毒,流感,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血,鼻衄,乳痈,淋巴腺炎,哮喘,腹水肿胀,肾炎水肿,疗疮疖肿,痔疮肿痛,子宫脱出,尿道炎,高血压,一切疼痛及胃癌等症。选取冬季或是春季嫩草,药效更好。
全草含高车前甙(homoplantaginin),粗毛豚草素(hispidulin),楔叶泽兰素(eupafolin)即是尼泊尔黄酮素(nepidulin),楔叶泽兰素(eupafolin)即是尼泊尔黄酮素(nepetin),楔叶兰素-7-葡萄糖甙(eupafolin-7-glucoside)即是尼泊尔黄酮甙(nepitrin),4-羟基苯基乳酸(4-hydroxyphenyl lact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网站植物智——荔枝草
百度百科——荔枝草
荔枝草的功效与作用禁忌是什么?
全草入药,民间广泛用于跌打损伤,无名肿毒,流感,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血,鼻衄,乳痈,淋巴腺炎,哮喘,腹水肿胀,肾炎水肿,疗疮疖肿,痔疮肿痛,子宫脱出,尿道炎,高血压,一切疼痛及胃癌等症。
荔枝草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禁忌,只不过,这并不表示它可以随便服用,为了确保在服用它的时候安全性能够得到保证,建议在服用的时候按照医嘱要求的方法来用,这样才能够确保在服用的时候避免因为服用方法错误或者是服用量没有把控好而导致身体异常。
扩展资料
荔枝草有一根独立的主干,下端长有粗壮的根须,上端长有稀疏的枝杈。最为特别的是,茎干表皮为四棱形,还覆盖着一层灰白色的绒毛,看上去显得十分另类。它的叶片为长椭圆形,叶色浓绿,脉络清晰,边缘部位还长有十分规整的小圆齿。
除了这些特点之外,荔枝草的花朵也很漂亮,每当初夏季节,茎干顶端会长出一簇簇穗状的花序,花型小巧精致,色泽清幽淡雅,一朵朵紫色的小花簇拥在一起,显得十分含蓄而雅致。
荔枝草幼草的叶子表面疙疙瘩瘩,皱皱巴巴的,看着既像荔枝的外壳,又像癞蛤蟆皮。荔枝草是造物主赐予大自然神奇的礼物,它平凡甚至有些丑陋的外表下,却是有着金子般闪光的价值,叶子煮茶,可治多种疾病,还是一道山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荔枝草
荔枝草的功效与作用禁忌是怎么样的?
荔枝草的功效和作用:
1、鲜荔枝草能够清热解毒,如果火气过重,想要清热下火,可以用鲜荔枝草泡水服用,可以有效改善症状。
2、将鲜荔枝草洗净后捣碎进行外敷,可以治疗乳腺炎、痔疮肿痛、跌打损伤以及蛇虫叮咬等疾病。
3、用鲜荔枝草煮水进行内服,可以治疗咽喉肿痛、支气管炎、扁桃体发炎、肾炎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4、用鲜荔枝草与猪瘦肉一同煮熟,去渣过滤,饮汤吃肉,可以改善尿血、咳血、吐血等症状。
5、对于感冒、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朋友,服用一点鲜荔枝草可以有效改善感冒的症状。
6、除此之外,鲜荔枝草还可以凉血、止崩漏、改善痒疮、痔疮,治疗风湿症、改善腹胀、牙痛等功效。
荔枝草的禁忌:
1、孕妇不能服用鲜荔枝草,会影响胎儿的发育生长,严重还可能导致流产。
2、女性生理期间,最好不要服用鲜荔枝草,可能会导致身体不适,影响月经。
3、如果身体患有虚寒症状的人,不能服用鲜荔枝草,可能会加重病情。
扩展资料:
荔枝草的采收和储藏:6~7月割取地上部分,除将泥土,扎成小把,晒干或鲜用。冬季或是春季嫩草,药效更好。
荔枝草分布于印度、朝鲜、阿富汗、越南、日本、马来西亚、缅甸、泰国以及中国大陆的青海、新疆、西藏、甘肃等地,生长于海拔2,800米的地区,多生在路旁、山坡、沟边或田野潮湿的土壤上。
荔枝草煎剂能延长二氧化硫所致之小鼠咳嗽潜伏期,但无镇咳作用,却能延长组织胺所致豚鼠翻倒时间,即有平喘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荔枝草(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
中草药:荔枝草的功效与作用
【中文名】荔枝草(《纲目》)
【类别】全草类
【异名】水羊耳(《生草药性备要》),过冬青、夭明精(《经验广集》),风眼草、赖师草、隔冬青(汪连仕《采药书》),雪里青(《慈航活人书》),皱皮葱(《纲目拾遗》),癞子草、野芝麻、野薄荷、癞客蚂草(《草木便方》),癞虾蟆(《分类草药性》),虾蟆草(《药物图考》),小活血、麻鸡婆、野芥菜、皱皮草、内红消(《江西中医药》(6):57,1957),臌胀草,沟香薷(《中国药植图鉴》),麻麻草、青蛙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落地红、朴地捎、根下红(《江西民间草药偏方》),野猪菜(《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雪见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雪见草
二年生直立草本,高15~90厘米,多分枝。茎方形,被有短柔毛。叶长圆形或披钎形,长2~6厘米,宽8~25毫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域楔形,边缘有圆锯齿,下面有金黄色腺点,脉上有短柔毛;叶柄长4~15毫米。轮伞花序具2~6花,腋生或顶生,集成多轮的穗形总状花序;苞片披针形;花萼钟状,长2.7毫米,外面有金黄色腺点,脉上有短柔毛,分2唇,上唇有5条脉纹,下唇有2齿和6条脉纹,齿成正三角形,顶端急尖;花冠紫色,长4.5毫米,冠筒内面基部有毛环,上唇长圆形,端有凹口,外面被有短柔毛,下唇有3裂片,中裂片倒心脏形,侧裂片近于半圆形:发育雄蕊2枚,着生于下唇基部,伸出冠筒外,花药1室。花盘在前边延长。小坚果倒卵圆形,褐色,有腺点。花期5月。果期6~7月。
生长在河边荒地或路边,分布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四川、贵州、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地。
本植物的根(雪见草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3~5月采收。
【化学成分】全草含黄酮类化合物:高车前甙、粗毛豚草素、楔叶泽兰素及其7-葡萄糖甙。另含酚性物质、挥发油、皂甙,强心甙、不饱和甾醇及多萜类。种子含脂肪油。
【药理作用】荔枝草煎剂能延长二氧化硫所致之小鼠咳嗽潜伏期,但无镇咳作用,却能延长组织胺所致豚鼠翻倒时间,即有平喘作用;荔枝草中提出的挥发油,制成乳剂,既无镇咳亦无平喘效力,如与白杨提取液合用,则有镇咳作用。其醇提取液试管内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八叠球曲、枯草杆菌。煎剂体外(直接镜检法1.9毫克/毫升,培养法3.9毫克/毫升)可抑制或杀死钩端螺旋体。
【性味】辛,凉。
①《纲目拾遗》:”性凉。”
②《草木便方》:”苦,寒。”
③《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辛,无毒。”
【功用主治】凉血,利水,解毒,杀虫。治咳血,吐血,尿血,崩漏,腹水,白浊,咽喉肿痛,痈肿,痔疮。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跌打伤,去瘀,洗痔疮。”
②汪连仕《采药书》:”凉血,止崩漏,散一切痈毒。”
③《纲目拾遗》;”《葛祖遗方》,治咽喉十八症,消痈肿,杨梅、痔疮。”
④《草木便方》:”解毒。治白秃,疥癞,风癣;除脚胫疮痒黄水,杀虫,调油涂。”
⑤《分类草药性》:”治一切久年癍疮,洗痔疮,痒疮。”
⑥《药物图考》:”治湿热风疹,阴痒、肾囊风,消肿利水。”
⑦《江苏植药志》:”水煎服,治腹胀。”
⑧《中国药植图鉴》:”捣烂敷肚脐上,除臌胀病腹水。”
⑨《四川中药志》:”清肺热,除风湿。治咳嗽,痢疾,牙痛及痒疹,疮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3~1两(鲜者0.5~2两)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捣汁含漱、滴耳或煎水洗。
【选方】①治咳血,吐血,尿血:鲜荔枝草根五钱至一两,瘦猪肉二两。炖汤服。(江西《中草药学》)
②治喉痛或生乳蛾:荔枝草捣烂,加米醋,绢包裹,缚箸头上,点入喉中数次。(《救生苦海》)
③治双单蛾:雪里青一握,捣汁半茶钟,滚水冲服,有痰吐出;如无痰,将鸡毛探吐。若口干,以盐汤、醋汤止渴。切忌青菜、菜油。(《集效方》)
④治风火牙痛:癞子草含口中。
⑤治耳心痛:耳心灌脓:癞子草捣汁滴耳。
⑥治痔疮便毒,口腔白泡疮,走马牙疳;大五倍子一个。贯穿一孔,将瘫子草炕干,打成粉注入,装满封口,在火上煅后研粉,外加冰片,调麻油搽患处。(④方以下出《重庆草药》)
⑦治痔疮:雪里青汁,炒槐米为末,柿饼捣,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钱、雪里青煎汤下。(《慈航活人书》)
⑧治痔疮:荔枝草一、二两(或加乌梅七个)。水煎,先熏后洗。亦治脱肛。(《江西中医药》(6):57,1957)
⑨治鼠疮:过冬青五,六枚,同鲫鱼入锅煮熟,去草及鱼,饮汁数次。(《经验广集》冬青汁)
⑩治红肿痈毒:荔枝草鲜草同酒酿糟捣烂,敷患处;或晒干研末,同鸡蛋清调敷。(《江西中医药》(6):57,1957)
⑾治乳痈初起:一雪见草连根一两。酒水各半煎服,药渣敷患处。(《江西民间草药偏方》)二鲜荔枝草叶二片,揉软后塞鼻,如右侧乳腺炎塞左鼻孔,左侧塞右鼻孔。每次塞20分钟,一日塞二次。(徐州《单方偏方新医疗法选编》)
⑿治疥疮、诸种奇痒疮:癞子草嫩尖叶捣烂取汁涂。(《重庆草药》)
⒀治跌打伤:荔枝草一两,捣汁,以滚甜酒冲服,其渣杵烂,敷伤处。(《江西中医药》(6):57,1957)
⒁治蛇咬、犬伤及破伤风:荔枝草一握,约三两,以酒二碗,煎一碗服,取汗出,效。(《卫生易简方》)
⒂治白浊:雪里青草,生白酒煎服。(《纲目拾遗》)
⒃治急惊:荔枝草汁半钟,水飞过朱砂半分,和匀服之。(《医方集听》)
⒄治小儿疳积:荔枝草汁入茶杯内,用不见水鸡软肝一个,将银针钻数孔,浸在汁内,汁浮于肝,放饭锅上薰熟食之。(《医方集听》)
⒅治红白痢疾:癞子草(有花全草)二两,墨斗草一两,过路黄一两。煎水服,每日三次;现坠胀者,外加土地榆、臭椿根皮各一两。(《重庆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 *** 炎、宫颈糜烂
取鲜荔枝草1斤,洗净切碎,加水6~7斤,煮沸10分钟,过滤即成冲洗剂;另再取鲜草一斤,洗净切碎,加水1000毫升,煮烂,放在2层纱布内挤出药汁,再用6层纱布过滤,浓缩至500毫升。治疗时先用冲洗剂冲洗 *** ,然后用干棉球浸吸浓缩剂纳入 *** 内宫颈处。每日治疗1次,7天为一疗程,间隔2~3天再进行第二疗程。观察441例,其中 *** 炎140例,宫颈糜烂301例。经一疗程治愈 *** 炎82例(63.7%),宫颈糜烂67例(28.4%);第二疗程治愈 *** 炎33例(25.6%),宫颈糜烂72例(30.5%);第三疗程治愈 *** 炎14例(10.9%),宫颈糜烂97例(40.1%)。共治愈 *** 炎129例(占92.13%);宫颈糜烂236例(78.65%)。未治愈者也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治愈后3个月,复查 *** 炎19例,未见复发现象,仅2例 *** 粘膜有轻度充血,但无自觉症状;复查宫颈糜烂27例,有3例有不同程度的复发,但自觉症状很轻。
②治疗慢性气管炎
采用多种制剂观察:一鲜草片剂:将荔枝草去根粉碎,过筛得粉,用2斤鲜草(去根)煎浓汁同1斤干粉搓粒,压片,每片重0.5克。每次5克,每日2次。二鲜草针剂:取鲜品制成每毫升约含生药1.4克的注射液。每日2次,每次5毫升,肌肉注射。三挤汁煮沸剂:取鲜草(去根)500克,捣烂挤汁;药渣再加水250毫升,煮沸至100毫升左右去渣,将两汁混合,再加热煮沸冷却。为1人的5天量,每日量分2次服(相当每人每日鲜草2大两)。四鲜草蒸馏煮沸剂:用秋季采集的鲜荔枝草(去根),先蒸馏后煎煮,然后将2次药液混合。每人每日40毫升(相当鲜草2大两),分2次服;或以去根的干草(夏季采集),按上法制成药液,每人每日60毫升(相当干草1大两)分2次服。均10天为一疗程。上述制剂共治2619例,观察一疗程565例,近控34(6%),显效103(18.3%);二疗程2054例,近控167(8.1%),显效541例(26.4%)。初步认为近期控制率鲜草大于干草;不同剂型中以针剂疗效较高,对止咳、祛痰、平喘及哮鸣音消失均有相似疗效。但见效时间大部分在24小时以后。治程中无明显副作用,仅部分病人有轻微头痛、头晕、口干、恶心、上腹部不适等。
此外,用鲜荔枝草适量洗净捣烂,搓成小团塞入患侧鼻孔,每次20~30分钟,每天2次,对乳腺炎有一定疗效。观察65例,治愈56例。
提醒您:荔枝草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7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