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虚假宣传如何处罚
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 代理 、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没收违法所得 ,并依法处以罚款。《 广告法 》第37条规定的罚款,指广告费用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停止其广告业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二十四条
商家虚假宣传会受到什么处罚?
现在很多商家在宣传的时候,往往会夸大自己的产品或者直接虚假宣传,夸大自己产品的功效,以至于误导消费者,但实际上根本达不到所说的高度,这就是虚假宣传。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条例表示:经营者如果违反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就规定,进行虚假宣传的行为,不仅仅需要负担行政处罚的后果,还要对消费者进行相应的赔偿保护责任。而且在2018年还实施了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它进行了修改。根据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能对自己的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还有曾经获得的荣誉等等进行虚假宣传或者是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也不能通过组织性的等等虚假交易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宣传或者是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相关条例还规定,经营者违反了第八条规定的对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应该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而情节严重的,要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虚假宣传行为怎么处罚
1、对产品性能、功效等在科学上没有定论的,作定论性宣传。
2、对产品性能进行夸大的不符合实际的宣传。
3、使用专利申请号进行宣传。
4、采取“忠告”性用语做虚假宣传。
5、假冒他人名义、商誉和形象等进行宣传。
6、对产品进行排他性的宣传。
【法律依据】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7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