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斑天牛要怎么防治?
云斑天牛又名云斑白条天牛、白条天牛、大钻心虫。主要为害桑树、杨树、柳树、榆树、桉树、栎树、榕树、油桐、乌桕、女贞、泡桐、桤木及核桃、枇杷等果树。成虫啃食新枝嫩皮,致使新枝枯死,幼虫蛀食韧皮部,进而为害木质部,严重时整枝、整树死亡。
防治方法①云斑天牛产卵部位较低,且卵痕明显,可人工用锤敲击,杀死卵及幼虫。②成虫发生盛期,进行人工捕捉,也可用敌敌畏500~800倍液喷洒。③用磷化锌毒签插入虫孔或用80%的敌敌畏乳油200倍液、或50%杀螟松2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剂400倍液注孔或沾棉花球堵孔。
云斑天牛有什么特征?
该虫属鞘翅目天牛科,分布广泛,是蛀食板栗和核桃树干的主要害虫。幼虫蛀食皮层、韧皮部,逐渐蛀入木质部,蛀成粗大的纵向隧道,破坏输导组织,受害树大部分最终整株枯死,为樱桃、板栗的毁灭性害虫。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7~97毫米,体灰黑色,前胸大部分棕红色或全部黑色,有光泽,前胸两侧各有一刺突,背面有瘤状突起。翅面上具不规则的白色云状毛斑,略呈2、3纵行。体腹面两侧从复眼后到腹末具白色纵带一条。
卵:长7~9毫米,长椭圆形,略弯曲,白至土褐色。
幼虫:体长50毫米,黄白色。前胸背板近方形,橙黄色。后胸和1~7腹节背、腹面具泡突。
蛹:长40~90毫米,初乳白色,后变黄褐色。
云斑天牛是什么?
Batocera horsfieldi(Hope)
别名
白条天牛、核桃天牛。
形态(图3-96)
图3-96 云斑天牛
1.成虫 2.幼虫 3.蛹 4.被害状
成虫体长32—65mm,体宽9—20mm,灰黑色。体背面附有薄层黄粉,并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绒毛。前胸背板两侧各有1个肾形白色毛斑。小盾片被白毛。两侧各有1刺突。翅鞘基部约1/5处密布黑色颗粒突起,前大后小。翅鞘上有明显的云状白斑。白斑形状不规则,一般排成2—3纵行,由2—4个小斑组成,中行达翅中部以下,外行到翅端部。体腹面两侧由复眼后方至腹端有1宽约2mm的白色直条纹。触角雌虫较体略长,雄虫超出体长3—4节,从第三节起,每节的下沿都有许多细齿,尤以雄虫最为显著。卵长8—9mm,长椭圆形,略弯曲,土黄色。幼虫长45—80mm。白色至淡黄白色。前胸背板有一较大的黄褐色“凸”字形斑纹,其上密布小刺突,后胸及腹部1—7节的骨化区。由小刺突组成,背面呈“回”字形,腹面呈“口”字形。蛹为裸蛹,初化蛹时乳白色,渐变为灰褐色。
生活史及习性
云斑天牛的发生世代因地而异,越冬虫态各地也有不同。如贵州贵阳地区1年发生1代,以幼虫过冬。河北南部2—3年发生1代,以幼虫过冬。陕西商洛地区2年发生1代,以成虫和幼虫过冬。在商洛地区成虫5月下旬出现。成虫从树干中钻出后即啃食当年生核桃枝条表皮,被害枝上的叶片随即干枯。经30—40天的补充营养期,于6—7月间交尾产卵。卵多产在20—30年生的结果树树干2m以下的范围和大树主枝上。产卵时雌虫在树皮上咬一长方形刻槽,将卵产在刻槽中。每处产卵一粒。成虫寿命达9个月。卵经10—15天孵化为幼虫。幼虫先在卵槽中取食皮层,从产卵孔排出粪屑和褐色树液,逐渐蛀入皮下为害边材,虫道中充满虫粪,并有大量粪屑排出。幼虫在边材为害一时期后,蛀入心材,即在虫道中过冬。来年继续为害,至8月在虫道中做一蛹室化蛹,9月羽化为成虫,过冬。第三年5月下旬成虫从蛹室向外咬一直径约12mm大小的圆孔,钻出树干。
防治方法
成虫发生期,捕捉成虫。成虫产卵后,砸卵糟。消灭卵和幼虫。幼虫为害期以铁丝把粪屑勾出,然后把沾有50%敌敌畏乳油的棉球塞入孔道中,用泥封口,以杀死幼虫。
云斑天牛的发生有哪些规律?
云斑天牛的发生规律:在冀北地区两年发生1代,第一年以幼虫,第二年以成虫在树干内越冬。5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成虫发生期,成虫取食当年生枝条的嫩皮。6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
卵大都产于离地面1米多的树干上,产卵时先在树皮上咬月形刻槽,然后把卵产在槽中。孵化幼虫先在此处为害,然后蛀入木质部越冬,第二年继续蛀食,秋季在虫道顶端作蛹室化蛹,成虫羽化后不立即飞起,在蛹室内越冬。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6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