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瓢虫(大红瓢虫是益虫吗)

哪些瓢虫是益虫,哪些瓢虫是害虫?

一、害虫

1、茄二十八星瓢虫:茄二十八星瓢虫的寄生植物为马铃薯、茄子、番茄、青椒等茄科蔬菜及黄瓜、冬瓜、丝瓜等葫芦科蔬菜,此外还危害豆类、龙葵、酸浆、曼陀罗、烟草等,成虫和幼虫食叶肉,残留上表皮呈网状,严重时全叶食尽,此外尚甜食瓜果表面,受害部位变硬,带有苦味,影响产量和质量。

2、十星瓢虫:十星瓢虫成虫及幼虫均取食叶片,便叶片呈孔洞或缺刻状,或将叶片吃光只留叶脉,幼虫老熟后钻入土中筑室化蛹,成虫羽化后迁至寄主危害,主要取食葡萄、野葡萄及五敛梅等植物。

3、马铃薯瓢虫:马铃薯瓢虫成虫、幼虫在叶背剥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许多不规则半透明的细凹纹,状如箩底,也能将叶吃成孔状,甚至仅存叶脉,严重时受害叶片干枯、变褐,全株死亡,果实被啃食处常常破裂、组织变僵、粗糙、有苦味,不能食用。

二、益虫

1、七星瓢虫:七星瓢虫是益虫,成虫可捕食麦蚜、棉蚜、槐蚜、桃蚜、介壳虫、壁虱等害虫,可大大减轻树木、瓜果及各种农作物遭受害虫的损害,被人们称为“活农药”,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

2、异色瓢虫:异色瓢虫的成虫和幼虫除捕食棉蚜外,还可捕食棉铃虫的卵和低龄幼虫,成虫日最大平均捕食棉铃虫卵70粒左右,幼虫未见捕食棉铃虫卵,对棉铃虫初孵幼虫,成虫为70头、四龄幼虫为69头。

3、六条瓢虫:六条瓢虫别称六斑月瓢虫,幼虫体色黑色,体背中央有白色纵斑,取食多种蚜虫,成虫斑型变异多达20种以上,但前胸背板的斑纹较稳定,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区,常见於有蚜虫的植物上活动,全年可见。

4、龟纹瓢虫:龟纹瓢虫是益虫,会捕食蚜虫、叶蝉、飞虱等,在棉田7、8月以捕食伏蚜、棉铃虫和其他害虫的卵及低龄幼若虫。同时,7~9月也是果园内的重要天敌,在苹果园取食蚜虫、叶蝉、飞虱等害虫。

5、澳洲瓢虫:澳洲瓢虫是农业益虫,原产于澳大利亚,喜荫蔽环境,有假死习性,初孵时常集中取食吹绵蚧雌成虫,以后逐渐分散。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引进澳洲瓢虫防治吹绵蚧,中国从1955年引种开展研究利用,有效地控制了吹绵蚧的发生,已知分布于南方各柑橘产区。

大红瓢虫(大红瓢虫是益虫吗)

这是什么瓢虫?是益虫还是害虫?

农药,在农业生产上已经普遍使用。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而瓢虫是一种昆虫,怎么和农药相提并论呢?原因就出在一个“活”字上。因为瓢虫是一种吃介壳虫、蚜虫等害虫的昆虫,像农药一样对植物保护工作有重要意义。所以,人们把瓢虫称为“活农药”。

瓢虫因为它的形状很像用来盛水的葫芦瓢,所以叫做瓢虫。

瓢虫的身体很小,只有一粒黄豆那么大。它是一种像半个圆球那样的小甲虫,坚硬的翅膀,颜色鲜艳,还生有很多黑色或红色的斑纹,很讨人喜爱,在我国有的地区叫它“红娘”,也有些地区叫它“花大姐”,又由于它生长得圆圆胖胖的,所以有的地区叫它“胖小儿”。它爬行的时候,稳重、缓慢,当人们捉到它放在手心上,它会顺着手指向指尖爬去,然后就张开翅膀飞走,向天空逃遁,所以日本人民也称它为“天遁虫”。瓢虫有两层翅膀,外面一层已变成硬壳,只起保护作用,所以叫作鞘翅。鞘翅下面还有一层很薄的软翅膀,能够飞翔。瓢虫的种类繁多,鞘翅上的颜色和斑纹也很复杂。

瓢虫在我国大约有100种左右,变种很多,颜色和斑纹多种多样,大多是赤、黄、黑等色,并生有黑、赤、黄、白等颜色斑点,有的根本没有斑点。前胸斑纹,也各不相同,或全部黑色而两侧生有黄、白斑纹,或生有黄白带黑的斑纹。

瓢虫并不全都是益虫,有的反倒是害虫。那么,我们怎样区别哪些是我们的朋友,哪些是我们的敌人呢?常见的瓢虫有二星瓢虫、六星瓢虫、七星瓢虫、十二星瓢虫、十三星瓢虫、赤星瓢虫、大红瓢虫都属于益虫,全部是我们的朋友。这些瓢虫的幼虫也都能捕食蚜虫、介壳虫、壁虱和其他小虫类。只有十一星瓢虫和二十八星瓢虫属于害虫,是我们的敌人。日本农民有一个简便的鉴别方法,就是凡是鞘翅的表面,生得非常细腻,特别光滑,亮晶晶地闪闪发光的,就属于益虫。凡是鞘翅上生有密密麻麻的细绒毛的,就都是害虫。不管它们的鞘翅是什么颜色、是什么斑纹。

有益的瓢虫,无论幼虫还是成虫,都能吃介壳虫、蚜虫和壁虱等害虫,特别是吃起蚜虫来,简直是狼吞虎咽的。

蚜虫大多在萝卜、青菜、棉花、果树、烟草和花卉中的玫瑰、菊花等植物的茎叶上繁殖生长。它们吮吸植物的汁液和养分,使叶片发生卷缩,花蕾脱落,果实减少,块茎和根茎长得很小,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都受到严重影响。使用杀虫剂,往往很难把这些植物上的蚜虫完全消灭。不过蚜虫有一个弱点,它们不生翅膀,脚细肚子大,爬行缓慢;就是生有翅膀的蚜虫,它们的飞行技术也不高明。所以瓢虫在捕食它们的时候,它们只能束手待毙。瓢虫找到蚜虫密集的地方,它就挨个儿把蚜虫一只又一只吃掉。一只瓢虫一天平均能够吃掉100多只蚜虫。

瓢虫的幼虫,同样是吃蚜虫的能手。才孵化出来的小瓢虫,一天就能够吃掉10只蚜虫。在庭园的玫瑰花叶子上,有时看到瓢虫的幼虫伏在上面,常被人们误认为是吃花的叶子,事实上它是在寻找蚜虫来充饥。

利用瓢虫来消灭害虫,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188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许多柑桔园的柑桔上,突然发生了吹绵介壳虫,人们采用许多方法想消灭它们均不见效。两年以后,美国从澳洲引进了澳洲孟氏隐唇瓢虫,放养在柑桔园里。说来也怪,澳洲孟氏隐唇瓢虫竟把吹绵介壳虫吃得一千二净。从此瓢虫就显露头角,闻名全世界了。

我国在利用瓢虫消灭害虫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比如原来产生于浙江的大红瓢虫,是柑桔吹绵介壳虫的天敌。1953年把大红瓢虫移居到湖北宜都,饲养繁殖后广泛散布,两年后就基本消灭了这个地区的吹绵介壳虫的危害。

除了大红瓢虫以外,我国昆虫工作者,对七星瓢虫、异色瓢虫和食螨瓢虫等,作了很多科学实验工作.还从澳洲引进澳洲瓢虫,进行饲养、繁殖和放养,都取得很好的成果。

瓢虫所吃的吹绵介壳虫,又称棉花蚰、白蚰和白枯虱,是果树上的一种害虫,主要危害柑桔树、梨树、桃树、李树、苹果树、樱桃树、柿子树和枇杷树,还危害桑树、棉花、茶树和花卉中的玫瑰等。它一年繁殖两、三代幼虫、成虫和卵都能越冬,生活力很强。幼虫吮吸枝、干、叶和果实里的养分;危害严重的时候,能引起树叶枯萎、脱落,不但影响产量质量,还能使果树大批枯死。

吹绵介壳虫不大怕农药,因为它们有一层蜡质的外壳覆盖在身体表面,而且固定在树枝上,从外表看上去好像树枝上生了“癞痢”一样,即使喷洒农药,也无法观察它是死啦还是没有死。如果让它们漏网,第二年它们就会蔓延整个果园。消灭吹绵介壳虫最好方法,就是放养大红瓢虫和澳洲瓢虫。这种方法安全可靠,效果神速。所以,人们把瓢虫称为“活农药”。

孟氏隐唇瓢虫,原产于新西兰,后来传到澳洲,所以都简称澳洲瓢虫,现在世界各地都有它们的“子孙”。澳洲瓢虫的成虫和幼虫,都能在树上越冬,每年能繁殖8代,这也是消灭吹绵介壳虫的有利条件。澳洲瓢虫是在吹绵介壳虫的卵壳上或者蜡壳下面产卵的,每次产卵一至三粒,当孵化出幼虫以后,它就能钻进吹绵介壳虫的卵壳里,吃吹绵介壳虫的卵和孵化出来的幼虫。瓢虫幼虫,还能钻进吹绵介壳虫的身体里吃它的内脏,吃完一只,再钻到另外一只的身体里去吃。它就是这样专门靠吃吹绵介壳虫长大的。

瓢虫的自卫能力很强,虽然身体只有黄豆那么大,但很多强敌都奈何它不得。原来它的三对细脚的关节上装备有一种“化学武器”,当遇到敌人侵袭的时候,三对细脚的关节上,就会分泌一种难闻的黄色的液体,使敌人不好受而仓皇逃走。

瓢虫还有一种“伪装”的“技巧”。当遇到强敌感到危险的时候,它就赶快从树上落到地面,把它那三对细脚收缩在肚子底下,“装死躺下”瞒过敌人。尽管如此,瓢虫也有无法对付的敌人,那就是蜘蛛。因为蜘蛛会用蛛丝把瓢虫团团缠绕起来,等把它固死以后再吃掉。所以,瓢虫最怕蜘蛛。

有趣的是,在瓢虫的集团里,属于益虫和属于害虫的两种类别,它们各踞地盘,互不干扰。只在双方盘踞地区的交界线上,它们才是混杂“居住”的。但是,它们之间绝对不产生“混血儿”。科学家们在观察它们的生态过程中发现,就是在有害的瓢虫当中,由于种类不同,即使强迫它们交配,也仅仅只能生出第一代“杂种”第二代就没有生殖能力了。

绝大部分种类的瓢虫,都是在大树根底下泥土里15厘米~30厘米的深处集合过冬,到了第二年春暖花开的季节,它们就破土而出,全体出动,有时在暖和阳光照耀下,成群的瓢虫有红有黑、熙熙攘攘地爬来爬去。从这以后,有益的瓢虫就开始发挥它那“活农药”的作用了。

无星的瓢虫是益虫吗

无星的瓢虫是益虫,无星的瓢虫指大红瓢虫,大红瓢虫主要以绵蚧为食,绵蚧是害虫,所以大红瓢虫是益虫。

大红瓢虫原产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要求最度较高,成虫交尾产卵最适温度为日平均温度26-20℃。平均气温在15℃以下,即停止产卵。在阴天无阳光直射的条件下,22-23℃即停止活动,但饥饿2-3天,即使在16-23℃的天气,也还取食。

越冬后活动所需的温度较低,在阳光照射下,19-20℃即能活动。气温达35℃时一表现骚动,急行乱爬。高温时选择茂密林中栖息。

由于它适应的温度范围较窄,在温带地区,活跃的时间较短,以四川柑桔产区而言,活跃期为5-9月,在这个期间,遇到酷热天气,也减少活动,如果没有适当的隐蔽场所,往往难以存居。

扩展资料

瓢虫外形特征:瓢虫的成虫体长1.0~16.0mm,体型呈短卵型至圆形,身体背面强烈拱起,腹面通常扁平。从背面看,前胸背板和鞘翅基部常紧密相连,通常宽度相近。头常嵌入前胸中,有时完全被前胸背板盖住。前胸背板和鞘翅背面光滑,或常有或稀或密的细小短毛。

大多数瓢虫具有以下3个特征:即下颚须端节斧形,跗节隐4节式和第一腹板具后基线,这些特征可与其它近缘种相区分。

瓢虫足及触角较短(通常不明显)、鞘翅背面无明显的刻点等特征也有助于与其它近似科相区别。但有些瓢虫的体长形,长于体宽2倍以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红瓢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瓢虫

大红瓢虫的形态特征

成虫:体近圆形,呈钢盔状。长5.0-6.0毫米,宽4.6-4.8毫米。头部(除眼外)前胸背板,小盾片及足黄红色,腹面各部亦呈黄红色。初羽化时,背呈鲜艳的粉红色,老熟时转为暗红色。卵:朱红色,尖椭圆形,长约1.1毫米,宽0.46毫米。第一次脱皮后,体宽而扁,长约2.6毫米,呈绛紫色后转绛紫红色。第二次脱皮后,长约4.7毫米,体灰黑后转为暗紫色。第三次脱皮后长约6.8毫米,体全黑。幼虫老熟时长约10.5毫米。蛹:裸蛹、长约5毫米,宽4毫米。体外附有幼虫末次蜕皮的灰色皮壳。皮壳自背部中央纵裂,分离两旁,露出蛹体。

大红瓢虫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大红瓢虫

拉丁学名:Rodolia rufopilosa Muls.

纲:昆虫纲

目:鞘翅目

科:瓢虫科

功能类别:捕食性天敌

寄主昆虫:吹绵蚧

寄主危害作物:柑桔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6458.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3年1月1日 下午9:19
下一篇 2023年1月1日 下午9:33

相关推荐

  • 预防牛拉稀的方法

       牛拉稀分为霉菌性拉稀,中毒性拉稀,不洁性拉稀,草食性拉稀,过劳性拉稀等,且引发牛拉稀的原因有很多不类型的牛拉稀引发的原因不同,以下就根据这几种常见的牛拉稀病,对如何防治牛拉稀做一个介绍,以供大家参考。      河边吃草的牛    中毒性拉稀       一般是因为牛饲喂过酸的青贮料、酒糟,易引起瘤胃酸中毒。治疗:取石灰50~100克,加水1000~1…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8日
    00
  • 氨基酸肥料直销公司有哪些?这家真的不错!

    今天给大家伙儿唠唠,我是怎么琢磨着卖氨基酸肥料这事儿的。也没想着做直销,就是觉得这玩意儿对庄稼咱农民都用得上,想找个靠谱的进货渠道。 一开始在网上查这些厂家的底细,看到一个叫安徽省农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说是专门搞高端特种肥料的,感觉挺厉害。然后又找到一个叫爱农购的牌子,他们家啥都有,氨基酸肥、叶面肥、水溶肥,应有尽有,像是个大超市。还有个叫杜高的,看样子也是…

    肥料资讯 2025年2月4日
    00
  • 金柑氨基酸粉80%:提升农业种植效果的有效利器

    金柑氨基酸粉80%:提升农业种植效果的有效利器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然而,农业种植中的各种问题也愈发凸显。如何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成为了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而金柑氨基酸粉80%的出现,为农业种植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金柑氨基酸粉80%的作用 1.促进植物生长 金柑氨基酸粉80%中含有多种氨基酸,这些氨基酸能够…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26日
    00
  • 鱼萎瘪病的病因鱼萎瘪病的防治方法

      冬季养鱼谨防鱼萎瘪病,该病主要是由于鱼长期饥饿缺乏饲料等问题引起,病鱼体消瘦、精神不振。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鱼萎瘪病的病因,鱼萎瘪病的防治方法!   一、鱼萎瘪病的病因   萎瘪病主要是鱼类缺少营养而引起。   这种病的发生是由于放养过密、缺乏饲料,以致鱼长期处于饥饿状态造成的,有时也发生在越冬池塘中。   二、鱼萎瘪病的症状   病发初期鱼体消瘦,肋骨显…

    肥料资讯 2023年5月4日
    00
  • 传的多音字 传的多音字组词

    传的多音字组词是什么 传的拼音是chuán和zhuàn,组词有: 一、传chuán 1、流传 [liú chuán] 传下来或传播开: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到今天。消息很快就~开了。 2、传达 [chuán dá] 把一方的意思告诉给另一方:~命令。~上级的指示。 3、传递 [chuán dì] 由一方交给另一方;辗转递送:~消息。~信件。~火炬。 4、传授…

    肥料资讯 2023年2月28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