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星瓢虫的基本资料
【中文名】二十八星瓢虫
【别名】酸浆瓢虫、马铃薯瓢虫
【学名】 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Fabricius),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 (Motschulsky)
【纲】昆虫纲
【目】鞘翅目
【科】瓢甲科
【寄主】茄科、豆科、葫芦科、十字花科、藜科
【为害特点】成虫、幼虫在叶背剥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许多不规则半透明的细凹纹,状如箩底。也能将叶吃成孔状,甚至仅存叶脉。严重时受害叶片干枯、变褐,全株死亡。果实被啃食处常常破裂、组织变僵;粗糙、有苦味,不能食用。
二十八星瓢虫如何危害茄子?怎样防治?
二十八星瓢虫又名酸浆瓢虫。成虫虫体均呈半球形,红褐色,全体密生黄褐色细毛,每一鞘翅上有14个黑斑。卵炮弹形,初产淡黄色,后变黄褐色。幼虫老熟幼虫淡黄色,纺锤形,背面隆起,体背各节生有整齐的枝刺,前胸及腹部第8~9节各有枝刺4根,其余各节为6根。蛹淡黄色,椭圆形,尾端包着末龄幼虫的蜕皮,背面有淡黑色斑纹。
茄二十八星瓢虫为害茄子、番茄,以及马铃薯、豆科、葫芦科、十字花科、藜科等作物。成、幼虫在叶背剥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许多不规则半透明的细凹纹,状如箩底。也能将叶吃成孔状或仅存叶脉,严重时,受害叶片干枯、变褐,全株死亡。茄子果实被啃食处常常破裂,组织变僵,粗糙、有苦味,不堪食用。
茄二十八星瓢虫在长江流域年发生3~5代,以成虫越冬。以散居为主,偶有群集现象。越冬代成虫产卵期长,故世代重叠。成虫具假死性,有一定趋光性,畏强光。卵多产在叶背,也有少量产在茎、嫩梢上。幼虫的扩散能力较弱,同一卵块孵出的幼虫,一般在本株及周围相连的植株上为害。幼虫比成虫更畏强光,成、幼虫均有自相残杀及取食卵的习性,幼虫共4龄,多数老熟幼虫在植株中,下部及叶背上化蛹。该虫第二、三、四代为主害代,此期正值6、7、8月夏季茄科蔬菜的生长盛期;8月底至9月初,茄科作物陆续收获、翻耕、幼虫和蛹死亡率较高,幼、成虫向野生寄主及豆类、秋黄瓜上转移,10月上、中旬开始,成虫又飞向越冬场所。
防治方法:
(1)及时清洗田园处理残株,降低越冬虫源基数。
(2)产卵盛期摘除叶背卵块;利用成虫的假死习性,拍打植株,用盆承接坠落之虫集中加以杀灭。
(3)药剂防治。田间卵孵化率达15%~20%时,用药剂防治,可选用80%敌敌畏乳油或90%晶体敌百虫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氰戊菊酯或40%菊杂乳油或40%菊马乳油3000倍液;21%灭杀毙乳油6000倍液喷雾。
如何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
防治方法:①人工捕杀成虫,利用成虫越冬群集时机,早春在越冬场所可杀死大量越冬成虫;早晚进行拍打植株,收集坠落之虫。②及时处理残株:收获后的茄子、马铃薯残株,应及时清理,可消灭部分卵、幼虫和蛹。③药剂防治:在越冬代成虫迁移和第一代幼虫盛孵期施药是防治的有利时机,药剂喷在叶背,成虫要在清晨露水未干时防治。可选用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或50%马拉硫磷乳油,或50%巴丹可湿性粉剂或50%易卫杀可湿性粉剂各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各20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800倍液。可喷灭杀毙6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或20%氰戊菊酯3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2.5%氯氟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防治。
瓢虫有几种分别多少星?
瓢虫有12种,分别是二星瓢虫,四星瓢虫,六星瓢虫,七星瓢虫,双七瓢虫,九星瓢虫,十星瓢虫,十一星瓢虫,十二星瓢虫,十三星瓢虫,十四星瓢虫,二十八星瓢虫等。
1、二星瓢虫,益虫。体长4.5-5.3毫米。体周缘卵圆形,头部黑色,复眼内侧各有一个半圆形的黄白色斑。前胸背板黄白色而有一“M”形黑斑,有时黑色部分扩大而成一个大斑。小盾片黑色。鞘翅桔红至黄褐色,每一鞘翅中央各有一个黑色斑。
2、四星瓢虫,属鞘翅目,瓢虫科的一种小型甲虫。除少数时间为植食性外,大多数时间都是捕食性,是害虫的天敌。四星瓢虫是农林帮手。
3、六星瓢虫,是一种属于昆虫纲、鞘翅目、瓢虫科、巧瓢虫属的昆虫。六星瓢虫是小型昆虫,体长3.5~4.3mm ,触角短鞭状,前胸背板黑色,左右两边各有一个黄色圆形斑。
4、七星瓢虫,七星瓢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不同发育阶段,各虫态的发育历期,主要受食物和温度的影响。七星瓢虫是迁飞性昆虫,成虫和幼虫的觅食行为属于广域搜索与区域集中搜索行为的转换。
5、双七瓢虫国内主要分布于北京,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山西,河北,河南,陕西,甘肃,新疆,江西等省。
6、九星瓢虫头部背侧淡黄褐色,益虫,前胸背板底色淡褐色,具有一对大型黑斑,黑斑大小个体差异大小,翅鞘底色为橙黄色至橙红色,左右各有四枚黑色圆斑,近接合处末端另有一枚横跨两翅的黑色圆斑。成虫出现于春至秋季,在台湾仅分布于兰屿。
7、十星瓢虫,十星瓢虫头部黑色,触角为褐色,体色为黄褐色,每个鞘翅上各有5个椭圆形的黑色斑点。
8、十一星瓢虫和孪斑瓢虫很像。十一星瓢虫鞘翅基色为黄色,每一个鞘翅上各有5个黑色斑点,肩胛的黑斑比较小,而在鞘翅的鞘缝处有个有个较大的黑色的斑点。
9、十二星瓢虫主要分布在台湾,鞘翅前方有4个黑斑,中央的两边偏后。前胸背板的黑斑可达到7个黑斑,前方的2个黑斑向后偏。
10、十三星瓢虫头部为黑色,前缘为黄色,每一个鞘翅上面各有6个黑色黑斑,其中一个黑斑位于鞘缝靠近小盾片处。
11、十四星瓢虫的鞘翅为棕黄色,每一个鞘翅上各有7个奶白色斑点,背面成黑色而富于光色。在每一个翅沿合线有三个及纵列沿外缘并列四个淡黄色纹。
12、二十八星瓢虫,背部有28个黑色斑点,也俗称为花大姐,花媳妇。这种瓢虫是农业中最常见的一种瓢虫。
瓢虫是一种体色鲜艳的小型昆虫,这种昆虫有时因为其会分泌出带有臭味的气体,又被称为臭龟子。全世界有超过5,000种以上的瓢虫,其中450种以上栖息于北美洲。
二十八星瓢虫?
二十八星瓢虫是危害蔬菜的典型有害瓢虫,它是马铃薯瓢虫和茄二十八星瓢虫的统称,以危害茄子和马铃薯为主。二十八星瓢虫典型特点就是背上有28个黑点(黑斑),这是与其他瓢虫最显著的区别,在昆虫学分类上属于鞘翅目瓢虫科,俗称花大姐、花媳妇。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6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