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吡啶酸的使用范围
回答二氯吡啶酸可用于大麦、小麦、燕麦、玉米、芦笋、甜菜、亚麻、薄荷、草莓、十字花科蔬菜等农作物田和禾本科草坪防除阔叶杂草,施药可因地制宜,采用在作物播前混土、播后苗前施药及苗后喷雾茎叶处理等方法。二氯吡啶酸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激素,它主要通过植物的根和叶进行吸收然后在植物体内进行传导。
二氯吡啶酸使用哪些作物
二氯吡啶酸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激素,它的化学结构和许多天然的植物生长激素类似,但在植物的组织内具有更好的持久性。它主要通过植物的根和叶进行吸收然后在植物体内进行传导,所以其传导性能较强。对杂草施药后,它被植物的叶片或根部吸收,在植物体中上下移动并迅速传导到整个植株。低浓度的二氯吡啶酸能够刺激植物的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导致细胞分裂的失控和无序生长,最后导致管束被破坏;高浓度的二氯吡啶酸则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有关研究表明,二氯吡啶酸可以用于大麦、小麦、燕麦、玉米、十字花科蔬菜、芦笋、甜菜、亚麻、薄荷、草莓等农作物田和禾本科草坪防除阔叶杂草,施药可以因地制宜地采用在作物播前混土、播后苗前施药以及苗后喷雾茎叶处理等方法。
中文名称:二氯吡啶酸
英文名称:3,6-dichloropyridine-2-carboxylicacid
中文别名:二氯吡啶酸原药;毕克草;3,6-二氯吡啶-2-羰酸
英文别名:3,6-dichlorpicolinicacid;3,6-dichloropicolinicacid;Clopyralid;3,6-dichloro-pyridine-2-carboxylicacid;3-chloropyridine-2-carboxylicacid
CAS号:1702-17-6
分子式:C6H4ClNO2
分子量:157.5545
SMILES:Clc1ccc(c(n1)C(=O)O)Cl
以上内容是二氯吡啶酸适用的作物种类。
二氯吡啶酸除什么杂草,对后茬作物有影响吗
1、杂草防除范围:可以防除刺儿菜、稻搓菜、泥胡菜、苣荬菜、飞蓬、小蓟、鬼真草、龙葵、破子菜、小巢菜、大巢菜等杂草。2、使用方法:春油菜田,每亩地使用9-16g的75%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粒剂兑水喷雾,冬油菜田,每亩地使用6-10g的75%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粒剂兑水喷雾,春小麦田,每亩地使用45-60ml的30%二氯吡啶酸水剂兑水喷雾。
一、二氯吡啶酸除什么杂草
1、杂草防除范围
二氯吡啶酸可以防除菊科植物中的刺儿菜、稻搓菜、泥胡菜、苣荬菜、飞蓬、小蓟、鬼真草,茄科植物中的龙葵,伞形花科植物中的破子菜,豆科植物中的小巢菜、大巢菜、苜蓿、块茎香豌豆等。
2、使用方法
(1)如果是春油菜田,每亩地使用9-16g的75%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粒剂或35-60ml的30%二氯吡啶酸水剂兑水稀释喷雾。如果是冬油菜田,每亩地使用6-10g的75%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粒剂兑水稀释喷雾。
(2)春小麦田,每亩地使用45-60ml的30%二氯吡啶酸水剂兑水稀释喷雾。
(3)春玉米田,每亩地使用67-100ml的30%二氯吡啶酸水剂兑水稀释喷雾。
(4)果园和非耕地,每亩地使用20-50ml的30%二氯吡啶酸水剂兑水15kg稀释喷雾。
二、二氯吡啶酸对后茬作物有影响吗
二氯吡啶酸对于后茬作物有影响,在使用过后,该地块后茬作物不宜选择大豆等豆科作物。其他使用注意事项如下:
1、在油菜田中使用时,如果是移栽油菜田,一般在油菜移栽10-15天,待植株活棵之后使用,如果是直播油菜田,一般在4-5叶期,阔叶杂草2-5叶期的时候使用(不宜在抽薹之后使用该药物)。
2、在玉米田中使用时,一般选择在玉米5叶期之后使用,同时保证定向喷雾。
3、二氯吡啶酸可以用于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但是不能用于芥菜型油菜。
4、一般情况下,每季作物最多使用一次。
二氯吡啶酸在哪些作物上使用
二氯吡啶酸可用于大麦、小麦、燕麦、玉米、芦笋、甜菜、亚麻、薄荷、草莓、十字花科蔬菜等农作物田和禾本科草坪防除阔叶杂草,施药可因地制宜。
可以有效防除油菜,小麦,玉米地块中的一年生阔叶杂草和深根性多年生阔叶除草。特别是地块中的敏感杂草,比如刺儿菜,苣荬菜,槎菜,鬼针草等菊科杂草和豆科杂草。
在油菜子田喷药后,二氯吡啶酸药品由野草的叶子或根处消化吸收并开展传输,造成野草身体细胞的分裂无法控制和混乱生长发育,出_根处生长发育过多、茎及叶生长发育畸型等状况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6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