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白皮别名是什么?
李根白皮别名是甘李根白皮、李根皮。
药材性状:
根皮呈卷曲筒状,槽状或不规则块片状,长短宽窄不一,厚0.2-0.5cm。外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栓皮;内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纵皱纹。体轻,质韧,纤维性强,难折断。气微,味苦而涩。
入药部位:根皮。
性味:味苦、咸,性寒。
归经:归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下气,解毒。
主治:用于气逆奔豚,湿热痢疾,赤白带下,消渴,脚气,丹毒,疮痈。
李根皮散
组成:
李根皮一升(30g),通草、白蔹、桔梗、厚朴、黄芩、附子各一两(3g),甘草、当归各二两(6g),葛根三两(9g),半夏五两(15g),桂心、芍药各四两(12g),川芎六两(18g),栝楼根五两(15g)。
用法:
1、古代用法:上药治下筛。每服方寸匕,酒下,一日三次。疮大困者,夜再服之。
2、现代用法:诸药择净,研细即成。每次9g,每日4次,日3夜1,温黄酒适量送服。
功用:益气活血,排脓消肿。
主治:痈疽发背,及小小瘰疬。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李根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李根皮散
李根皮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降逆,燥湿,清热解毒。主气逆奔豚,湿热痢疾,赤白带下,消渴,脚气,丹毒疮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煎汁含漱或磨汁涂。
【各家论述】
1.《吴普本草》:治疮。
2.《名医别录》:主消渴,止心烦、逆奔气。
3.陶弘景:水煎含之,疗齿痛。
4.《药性论》:治脚下气,主热毒,烦躁。
5.孟诜:主女人卒赤白下。
6.《长沙药解》:下肝气之奔冲,清风木之郁热。
7.《本草纲目》:李根白皮刮去皱皮,炙黄入药用。《别录》不言用何等李根,亦不言其味,但《药性论》云入药用苦李根皮,味咸,而张仲景治奔豚气奔豚汤中用甘李根白皮,则甘、苦二种皆可用欤?。
8.《本经逢原》:《药性论》云入药用苦李根皮,而仲景治奔豚气责豚汤用甘李根白皮,时珍疑为二种,不知仲景言甘,是言李之甘,《药性》言苦,是言根之苦,但宜用紫李根皮则入厥阴血分,若黄李根则入阳明气分矣。《别录》治消渴奔豚,大明治赤白痢下,《千金》烧存性敷小儿丹毒,甄权治消渴脚气,孟诜治赤白带下,皆取苦咸降逆气也。
李树的根皮是李根白皮吗
是。李根白皮,中药名,由蔷薇科李属植物李树的根皮制成,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清热,下气,解毒之功效。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6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