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简称棉核)有哪些特点?主要防治哪些害虫?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为一种病毒杀虫剂,害虫通过取食而感染病毒。病毒粒子通过中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淋巴,在气管基膜、脂肪体等组织中繁殖,逐步扩散到害虫全身各个部位,急剧吞噬消耗虫体组织,导致害虫全身化脓引起死亡。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还能通过感病害虫的粪便及感病死虫再侵染周围健康虫体,病毒病的大面积流行使田间的棉铃虫能够得到长期持续的控制,而这种病毒对瓢虫等害虫天敌非常安全。
目前登记的产品多为10亿PIB(病毒粒子)/克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可湿性粉剂、20亿PIB/毫升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600亿PIB/克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用于防治棉花的棉铃虫。另外,还有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与苏云金杆菌的混剂——棉核·苏云菌悬浮剂,用于防治棉花棉铃虫。
核型多角体病毒定义
核型多角体病毒:也被称为杆状病毒,是一种大型昆虫病毒,其结构独特,基因结构同地球上其它生物的没有任何联系,该种病毒可以占据受感染昆虫体重干重的40%,病毒颗粒的形状类似一根棒,病毒颗粒常出现在一种被称为是多角体的蛋白质晶体内。
多角体病毒杀什么虫?
核型多角体病毒用于防治棉花、高粱、玉米、烟草、西红柿的棉铃虫。还有松黄叶蜂、松叶蜂、维基尼亚松叶蜂、舞毒蛾、毒蛾、天幕毛虫、苜蓿粉蝶、粉纹夜蛾、实夜蛾、斜纹夜蛾、金合欢树蓑蛾等害虫。
性能核型多角体病毒呈十二面体、四角体、五角体、六角体等,直径0.5-15 μm,包埋多个病毒粒子,由蛋白质组成,不溶于水、乙醇、乙醚、氯仿、苯、丙酮、1mol/l盐酸,溶于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及硫酸的水溶液和乙酸。
多在寄主的血、脂肪、氯管、皮肢等细胞的细胞核内发育,故称核型多角体病毒。核型多角体病毒寄主范围较广,主要寄生鳞翅目昆虫。经口或伤口感染。经口进入虫体的病毒被胃液消化,游离出杆状病毒粒子,通过中肠上皮细胞进入体腔,侵入细胞,在细胞核内增殖,之后再侵入健康细胞,直到昆虫致死。
病虫粪便和死虫再传染其他昆虫,使病毒病在害虫种群中流行,从而控制害虫危害。病毒也可通过卵传到昆虫子代。专化性强,一种病毒只能寄生一种昆虫或其邻近种群。只能在活的寄主细胞内增殖。比较稳定,在无阳光直射的自然条件下可保存数年不失活。
粉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在土壤中可维持感染力达5年左右。未见害虫产生抗药性。对人畜、鸟类、益虫、鱼等安全。不耐高温。易被紫外线杀灭,阳光照射会失活。能被消毒剂杀死。
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简称甜核)有哪些特点?主要防治哪些害虫?
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是在自然罹病死亡的甜菜夜蛾虫体上分离到的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它是甜菜夜蛾自然种群密度的重要调节因子,常在寄主种群中造成自然流行,在生物防治措施研究方面颇具应用前景。但其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其最适温度在29℃以下,随温度的升高,病死率增加,幼虫病死速率加快,病死持续时间缩短。
目前登记的产品有20亿PIB/毫升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300亿PIB/克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的甜菜夜蛾。
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简称油核)有哪些特点?主要防治哪些害虫?
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是从倒挂而死的油桐尺蠖自然罹病幼虫体内分离并鉴定出的一种对油桐尺蠖高致病力的昆虫病毒,以昆虫组织培养法增殖的病毒及多角体作为毒源,感染健康幼虫获得多角体,经加工制成杀虫剂。
目前登记的产品只有一个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和苏云金杆菌的混剂——油核·苏云菌悬浮剂。用于防治茶树的茶尺蠖。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5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