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超标的危害及原因
2004年12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公布,全球至少有5000多万人口正面临着地方性砷超标中毒的威胁,其中,大多数为亚洲国家,而中国正是受砷超标中毒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有专家分析,市场上的部分食物可能存在严重的砷超标问题。
砷超标污染正向人们步步逼近,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太原召开的改善水质减轻砷超标中毒危害国际研讨会上,这一数据的公布,立刻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近年来,有关重金属污染的话题在环境保护中急剧升温。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进行的初步调查显示,治理重金属污染,尤其是砷超标污染,近乎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我国的很多省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砷超标污染情况,北京也不例外,北京的砷超标污染可能比目前所了解的情况更为严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陈同斌研究员说。北京部分农产品,砷超标含量已近临界值。如果饮用水、空气、食物中的含砷超标量超标,就有可能引发砷超标中毒。“北京的个别区域也存在砷超标中毒问题,部分农产品的砷超标含量已经接近临界值。”
陈同斌说。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致使许多地方的作物减产。砷超标在土壤中累积病由此进入农作物组织中。砷超标对农作物产生毒害作用最低浓度为3mg/L,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亦很大。砷超标和砷超标化物一般可通过水、大气和食物等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危害。元素砷超标的毒性极低,砷超标化物均有毒性,三价砷超标化合物比其他砷超标化合物毒性更强。
国家对化肥重金属含量有规定标准吗?
当然是有的。各项重金属的检测原理及采用标准如下:
1、重金属砷的检测原理及采用标准
采用标准(GB/T5009.11-2003)硼氢化物还原比色法,即样品经消化后,加入碘化钾-硫脲并加热,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在酸性条件下硼氢化钾将三价砷还原为负三价,经仪器检测得出砷含量。
2、重金属铅的检测原理及采用标准
采用相关标准(GB/T5009.12-2003)二硫腙比色法,即样品经消化后,在弱碱性条件下,铅离子与二硫腙生成红色络合物,比色测定。
3、重金属铬的检测原理及采用标准
样品经消化后,在二价锰存在条件下,铬离子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六价铬含量成正比,比色测定可得出铬含量。
4、重金属镉的检测原理及采用标准
采用标准(GB/T5009.15-2003)比色法,即样品经消化后,在碱性条件下,镉离子与6-溴苯丙噻唑偶氮萘酚生成红色络合物,比色测定。
5、重金属汞的检测原理及采用标准
采用标准(GB/T5009.17-2003)二硫腙比色法,即样品经消化后,在酸性条件下,汞离子与二硫腙生成橙红色络合物,比色测定。
砷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如果已是砷元素超标,怎么办?
砷对人体危害一:长期低剂量摄入砷化物达一定程度,会导致慢性砷中毒,引起和祛斑的产品中。
砷对人体危害三:有的人由于工作性质的缘故,可能会大量意外地接触砷,可能会导致急性砷中毒,主要损害胃肠道系统、呼吸系统、皮肤和神经系统。表现症状为疲乏无力、呕吐、皮肤发黄、腹痛、头痛及神经痛,甚至引起昏迷,严重者表现为神经异常、呼吸困难、心脏衰竭而死亡。/ol
饲料添加剂中砷超标的原因有哪些
一,原料不合格,重金属超标,造成你的产品超标
二,你的添加剂计算失误,造成超标
三、有交叉污染。
含砷的化肥有哪些?
一般利用矿物质做原料的化肥中都含有少量的砷,磷矿石中含有砷,含磷的复合肥、复混肥,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磷酸铵等化肥中就含有一定的砷。但正规生产厂家生产的化肥砷等有害物质基本含量经检测基本都符合国家标准。
肥料中砷过量会怎样?
砷(As, arsenic)是地壳上的天然元素,他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环境当中。尽管砷含量颇丰却不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砷酸盐(arsenate)与磷酸盐(phosphate)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彼此之间会有竞争的作用。含砷的化合物,包含砷酸盐、亚砷酸盐以及有机砷酸盐类等被当作杀虫剂、杀草剂、杀菌剂、落叶剂在农业使用已经很长一段时间,而使得许多耕地受到砷的污染。砷的毒害在外表型态上的征状为老叶产生黄色坏疽斑,根黄化或褪色,新芽受抑制等症状。砷酸盐(arsenate)的作用主要是能干扰磷酸化的作用,例如与glyceraldehyde 3-P相结合,减少ATP的获得;亚砷酸盐则是能够与含有硫氢基(sulfhydral)的蛋白质反应,形成稳定的环状结构。砷酸铅在20世纪初期曾被当作柑橘果实的退酸剂使用,他能够明显的减少柑桔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且不影响可溶性固形物,而提高醣酸比比值,使柑橘果实能够提早采收。砷酸铅影响柑橘的酸度主要是减少柠檬酸的含量,但是柠檬酸的减少与酸代谢酵素的变化无关,亚砷酸钠也具有相同的效果,并且柠檬酸的减少与柠檬酸合成酶被抑制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可能与柠檬酸非酵素性的降解有关。砷会明显的减少植物的生能产量,在少部分的植物当中,低浓度的砷反而会增加植物的干重。砷可能转变细胞膜的构造而改变膜的选择性、渗透性,影响矿物元素的平衡,在水耕栽培及土壤栽培的环境下的影响略有不同,例如砷会增加水耕栽培的互花米草对磷的吸收,但是减少土壤栽培的碗豆累积磷。土壤的砷含量越高植物就吸收越多的砷,而砷毒害症状的出现不只与土壤中砷的浓度有关,植物的种类与品种也是影响的因子之ㄧ。砷酸盐及磷酸盐间会有竞争抑制的作用,磷酸盐越多砷吸收越少,但是在土壤中添加磷酸氨反而会增加植物对砷的吸收,这是因为磷酸氨会与砷酸盐竞争土壤中的结合位置,因此增加了砷在土壤中的溶解度,提升砷的植物可利用性。除了磷酸盐之外,环境的pH值、砷的化学型态以及土壤的结构都会影响到植物对砷的吸收,如在高pH值的环境,砷吸收减少。土壤中的黏土、有机质、腐植质及氧化铁都能吸收固定砷,而减少植物对砷的吸收,降低砷对植物的毒性。降底土壤砷污染的方法,包含挖掘被污染的土壤、覆盖一层未被污染的土壤、用水、土壤添加剂或利用植物吸附砷等方式。综合上述结果,砷对植物有正面的效应可促进生长或降低果实酸度,负面效应则会有污染生态之虞并抑制作物生长,其机制尚未厘清,有待进一步研究。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5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