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叶片有很多白色小点,这也是一种病吗?
从题主的描述里插入的图片来看,应该是西红柿比较常见的白粉病,咱们可以对比一下题主供图和白粉病病叶的图片,从图片中可以看出,两者的相似度极高,都是呈现小型反射状白色粉斑,目前还处于扩散阶段,如果是后期的白粉病,植株整片叶子都会呈现白色,影响光合作用,最后变成褐色枯萎。
防治措施
1.轮作:重病地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4年轮作,最好与豆科或禾本科作物轮作。
2.田园卫生:番茄采收后,要彻底清除田间病株残余物和田边杂草,并深耕土壤,用杀毒矾进行消毒。
3.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处理:从无病株上选留种子。如种子带菌,可用50℃温汤浸种25分钟,晾干备用。
4.喷药保护:发病初期可喷药保护,每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可选用恶酮.霜脲睛15克十烯酰玛啉15克,或70%代森锰锌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西红柿的叶子有一层白色的东西,根据你提供的图片,有可能是霜霉病。春季是霜霉病的高发期。大棚温度过高,湿气过重就容易引起霜霉病的发病率。治疗霜霉病要注意一下几点!
第一,控制好棚内温度西红柿刚开花的时候要保持20°以上的温度注意通风。盛果期温度要控制在25至28℃,地表温度24至25摄氏度。,要注意适宜放风时间(在地表温度上升到适宜的温度再放)湿度。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45%至55%掌握好湿度温度,就能很好的预防霜霉病。
第二,用代森锰锌400-500倍液喷雾每隔十至十五天打一次预防,如果是现在得了霜霉病,用杜邦克露一次搞定。还可以用银法利三次,一天一次叶面喷雾。效果都挺好的。
由于上传图片的问题,没法观看病因。请你仔细查找病因,希望你早日治好,赢得丰收。
这是黄瓜叶子这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霜霉病霜霉病后面没有带水钱壮呀也没有煤层呀?
有图片吗?一起来看看黄瓜霜霉病的主要症状和防治方法吧。
黄瓜霜霉病,又叫黑毛病,是黄瓜种植过程中发生最普遍、最具毁灭性的病害种类之一,如果发生严重的话甚至会有全地绝产的危险。所以农户们一定都不能忽视霜霉病的危害,了解它的发病症状才能做好相关的防治。
一、黄瓜霜霉病主要症状
霜霉病病菌可以在越冬繁殖,主要危害叶片,也会对植株的茎蔓、卷须和花梗造成一定的危害,发病后的主要症状是叶片上有多角形病斑。发病时,幼苗叶背会先产生黑色灰霉层,然后很快变黄干枯,成株发病叶片叶脉上会出现一些较小的浸润状多角形病斑,颜色会由绿变黄在变成褐色焦枯壮。
随着病斑的蔓延,叶背会产生灰黑色霉层,病斑上会逐渐生出灰白色的较短绒毛状物,严重时会形成灰色霉层。病到后期时,会形成紫较大褐色多角斑,造成叶片过早干枯,但叶片一般不脱落。而且黄瓜霜霉病会反复传染植株,在昼夜温差大、连续降雨和湿度过大的*壤环境中最容易发生。
二、黄瓜霜霉病的防治
对于黄瓜霜霉病的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防治。
1、优选种植品种
不同的黄瓜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差异比较大,一般早熟品种容易发病,而晚熟品种发病较少。近年采用苗期人工接种技术培育的黄瓜新品种,大多具有很强的抗病性。
2、轮作换茬种植
连年种植黄瓜的地块容易发生霜霉病,而且地势低洼、种植密度过大、透风透光条件差、肥料不足或者过量浇水等因素也会加重发病。因此,尽量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的地块种植,并合理种植行株距,并及时摘除病叶、老叶,保持良好的通风通光条件,在浇水上最好能采用滴管或者小水薄浇的方式。
3、科学育苗
对于育苗种植的秋茬黄瓜,在8-9月份育苗容易发生霜霉病,而10月上中旬育苗的地块则发病较轻。
4、合理控制肥水
高湿环境是霜霉病爆发和流行的前提,当空气湿度达到80%以上病菌会迅速繁殖发病。因此,黄瓜生育期内,一方面排水排涝要及时,另一方面要注意控制浇水量和浇水方式,尤其在霜霉病高发期时,更应该严格控制浇水量,并适当增施磷肥、钾肥和钙肥,如果室外温度过高或者*壤湿度过大,应当适时开棚放风进行降温降湿。此外,在黄瓜盛瓜期,适量喷施沃叶磷酸二氢钾,也能很好的为黄瓜植株补充营养,提高抗病害能力。
5、加强药物预防
霜霉病高发期,应当选用针对性的药物进行喷施防治,并且最好能交替用药提高防治效果。
6、高温闷棚杀菌
在大棚黄瓜在进入霜霉病病发期时,可以采取高温闷棚杀菌的方式处理。操作方法:选择晴天中午高温时,密闭大棚升温至45度2小时小左右,但不要超过48度以上,每隔5-7天再重复一次,连续进行2-3次,能够非常好的灭杀霜霉病菌原,基本可以控制病情发展。
7、大棚熏闷杀菌
对于已经发生霜霉病的瓜棚,可以用每亩用1公斤左右的百菌清烟雾剂在瓜棚分散点燃闷棚熏蒸12小时或一夜,然后进行通风,也能够有效控制霜霉病病情。对于发病情况较为严重的瓜棚,可以在间隔3-5天后,再重复一次。
8、病地处理
对于连茬种植的瓜地或者霜霉病发病较重的瓜地,可以在黄瓜收获后、拔秧之前,按照每亩100公斤5%石灰水的用量,均匀喷施棚内植株和地表,或每亩撒施20公斤的熟石灰粉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如何区分小葱 灰霉 霜霉 疫病,劳烦老师专家解答?图下是哪种病害呢
上图为霜霉病,以下回答由大葱种植一站式服务平台葱满满提供。
灰霉病:病株叶片上产生白色斑点,斑点梭形至长椭圆形,长1~5mm,病斑多时汇集成斑块,使半叶或全叶卷曲、枯焦,潮湿时枯叶上生大量灰色的霉层,多由叶尖向下发展,逐渐连成片,使葱叶卷曲枯死。
霜霉病:发病始于外叶中部或叶尖、很快向上、向下、向心叶发展。鳞茎受害后长出的病叶为灰绿色,发病严重的叶片扭曲畸形、枯黄矮缩、变肥增厚。湿度大时病株表面遍生灰白色绒霉,无明显单个病斑,这是该病的主要特征,也是鉴别该病的重要依据,中上都叶片受害时,在干旱状况下,病部以上组织逐渐干枯下垂、易从病部折断枯死。在潮湿的情况下,病叶易腐烂,遇上风雨时,发病的叶片便掉落到根际上面,干燥后皱缩扭曲。中下部叶片发病时,病部上方叶片下垂干枯,病害迅速蔓延,叶片似开水烫伤,随后枯黄凋萎。假茎早期发病后。其上部生长不平衡,致使植株向被害一侧弯曲。假茎晚期发病后,病部易开裂、严重影响种子成熟。
葱疫病:主要为害叶片、病部初呈暗绿色水渍状斑、温湿条件适宜时、病斑迅速扩展,重病田枯死部位常达葱管长的一半,甚至2/3。当病斑扩展到叶片的一半时,呈湿腐状,并导致葱叶下垂。受害部位黄化干枯,只残留两层膜状表皮、茎部受害后,根盘处呈水渍状浅褐色至暗绿色腐烂。根部受害、根毛少,变褐腐烂。湿度大时病部可长出白色稀疏霉层。
葡萄叶子反面出现白色东西是什么原因?
从题主给的图片来看,是葡萄霜霉病,叶片背面出现白色的霉层是由于空气湿度大而出现的病原菌的孢子梗与孢子囊。今年霜霉病在葡萄上发生的比较严重,这主要和今年雨水多有直接的关系。而要想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需要对霜霉病的表现症状、发病原因等做详细的了解,我们说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在病害防治上很重要。
葡萄霜霉病的表现症状
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葡萄的叶片,当然嫩梢、卷须、叶柄、花穗花梗、幼果也有染病症状发生。下面分别来说说:
叶片染病:叶片染病后叶片出现油渍状病斑,叶部正面的病斑呈现黄色或褐色不规则状,而且边缘不清晰,病斑大小受叶脉的限制;判断是否为霜霉病,要注意着重看叶片的背面,在湿度大的环境下,背面会出现密集白色霉层。随着病斑的扩散,数个病斑会连成片,最后焦枯、脱落。
嫩梢、果穗染病:病斑初期为水渍状,随着病情的加重,病斑逐渐扩大,凹陷并呈黄褐色,空气潮湿时,会在病斑上长出稀疏的白色霉层,病情加重后,新梢停止生长,并扭曲枯死。
幼果染病:幼果染病后,病斑为近圆形,在病斑表面出现白色霉层,后期病斑皱缩,常常导致大部分果实脱落,果粒长大后染病,一般不会形成霉状物。
葡萄霜霉病的发生规律
霜霉病是典型的中温高湿病害,最适宜的发病温度为22℃~25℃,当温度高于30℃或低于10℃,霜霉病都不会大发生。在温度合适时,降雨是引起葡萄霜霉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般霜霉病的病原菌在病残体或芽上越冬,当温度达到11℃时,湿度合适病原菌就会萌发,然后借助风雨进行传播,由气孔、水孔侵入,潜伏7~12天后,会再次形成侵染源。空气和土壤湿度大有利于霜霉病的发生。
葡萄霜霉病的防治
对霜霉病的防治,预防和防治相结合,而且要非常注重预防。
1、葡萄霜霉病的预防
重视清园:秋剪或冬剪后要及时把枯枝败叶清园并集中烧毁,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病原菌的基数。
连阴雨天气来临前提前预防:在连阴雨天气出现时要及早预防,10天左右喷施一次杀菌剂,杀菌剂以保护性药剂为主,如代森锰锌。
2、葡萄霜霉病发病后的防治
如果已经发病,在发病初期会先形成发病中心,这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可喷施甲霜灵、霜霉菌胺等药剂进行交替治疗。为了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可用药剂丙森锌、烯酰吗啉、霜脲氰等药剂要交替使用,效果较好。
在杀菌的同时,可在农药中混配一些含有生物刺激素的叶面肥,以提高葡萄树体对病菌的抗性。
以上就是根据题主所提供病害图片的诊断及解决办法。霜霉病属于葡萄常见病害,尤其在今年连阴雨较多的天气,普遍反映发病较重,因此,应当引起果农朋友的高度重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5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