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蒿子草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野筒篙味辛,性平。有健脾消肿、清热解毒、行气、利尿功效。治感冒发热、痢疾、肠炎、尿路感染、乳腺炎、支气管炎、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症。
野蒿子草分布于中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藏。山坡路旁、水边、灌丛中常见,海拔300-1800米。泰国、东南亚和非洲也有。
野茼蒿喜温暖、湿润、肥沃的土壤,常生于海拔300-1800米荒地路旁、水旁或灌丛中。山坡林下、灌丛中或水沟旁阴湿地上。
扩展资料
吃野菜的注意事项
1、野菜的烹饪注重保持其野味,可炒食、凉拌、做馅,亦可熘、烩、烧、煮,还可做汤或生食,关键在于根据野菜不同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烹调方法。
2、取材要新鲜。洗切和下锅烹调的时间不宜间隔过长,避免造成维生素及无机盐的损失。不认识的不要吃,容易发生误认的野菜不要食,以免中毒。
3、不可多吃。野菜一般较少受到污染,也确实别有风味,可谓天然食物,但凡事讲究适度。过量进食野菜,因多数野菜性凉致寒,易造成脾寒胃虚等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野茼蒿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吃点野菜防病又抗癌 吃野菜的注意事项
故乡的野菜:野茼蒿
图片摄于衡阳乡村。野茼蒿,又称革命菜,嫩叶是一种味美的野菜。
野茼蒿有两种颜色,红色和蓝色。常见的红色,蓝色的感觉更美(没有拍到),全草入药,有健脾消肿、清热解毒、行气、利尿功效,治感冒发热、痢疾、肠炎、尿路感染等症。
野茼蒿是山区居民喜欢食用的野菜,口味松脆,有清香,为森林蔬菜之上等品种。
将野茼蒿嫩茎叶去杂洗净,入沸水中焯一下,捞出挤干水后切段。
此菜有健脾滋阴、解毒的功效。
野茼蒿可以吃吗
野茼蒿可以吃。
野茼蒿,别名革命菜,亦名昭和草。拉丁文名: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Benth.) S. Moore,是菊科野茼蒿属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
原产地热带非洲,在世界温暖地区归化。,高20~100cm,茎有纵条纹,叶互生,卵形或长圆状椭圆形,常生荒地、路旁、林下和水沟边。花果期7~12月,种子繁殖,瘦果狭圆柱形,赤红色,具肋,冠毛,随风飘散。中国分布于广东、香港、广西、江西、浙江等地。
主要价值:
行气,利尿。治水肿。
健脾消肿,清热解毒。治感冒发热,痢疾,肠炎,尿路感染,营养不良性水肿,乳腺炎。
这是什么自植物?
野茼蒿(学名: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 (Benth.) S. Moore)是菊科,野茼蒿属直立草本植物,高可达120厘米,茎有纵条棱,叶膜质,叶片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头状花序数个在茎端排成伞房状,总苞钟状,基部截形,总苞片线状披针形,小花全部管状,两性,花冠红褐色或橙红色,瘦果狭圆柱形,赤红色,7-12月开花。
分布于中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藏。山坡路旁、水边、灌丛中常见,海拔300-1800米。泰国、东南亚和非洲也有。是一种在泛热带广泛分布的一种杂草。
该种全草入药,有健脾、消肿之功效,治消化不良、脾虚浮肿等症。嫩叶是一种味美的野菜。
形态特征
野茼蒿植株
直立草本,高20-120厘米,茎有纵条棱。
无毛叶膜质,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7-12厘米,宽4-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或重锯齿,或有时基部羽状裂,两面无或近无毛;叶柄长2-2.5厘米。
头状花序数个在茎端排成伞房状,直径约3厘米,总苞钟状,长1-1.2厘米,基部截形,有数枚不等长的线形小苞片;总苞片1层,线状披针形,等长,宽约1.5毫米,具狭膜质边缘,顶端有簇状毛,小花全部管状,两性,花冠红褐色或橙红色,檐部5齿裂,花柱基部呈小球状,分枝,顶端尖,被乳头状毛。
瘦果狭圆柱形,赤红色,有肋,被毛;冠毛极多数,白色,绢毛状,易脱落。花期7-12月。
生长环境
野茼蒿喜温暖、湿润、肥沃的土壤,常生于海拔300-1800米荒地路旁、水旁或灌丛中。山坡林下、灌丛中或水沟旁阴湿地上。
分布范围
中国分布云南,四川,重庆,湖北,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江西,浙江,福建,台湾,香港,澳门,西藏,甘肃。泰国、东南亚和非洲也有分布。
繁殖方法
野茼蒿
野茼蒿以种子繁殖为主。
采种处理:于9-10月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上采种。种子为小瘦果,上有许多白色冠毛,非常轻,容易随风飘走。采收时,在野茼蒿植株附近铺一块塑料薄膜,将植株轻压其上敲打,种子脱落。然后,去掉种子中的枝叶、杂质等,摊放于簸箕中晾干。将晾干了的种子储藏于干燥、通风、凉爽的地方,翌年春季播种。野茼蒿种子的寿命只有1年,陈种子发芽率很低。
播种育苗:3月上旬播种育苗。苗圃最好选向阳、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灌溉方便的地块。先翻地、耙平,做成宽1米、长6-10米的畦,将畦面土耙细、整平,再用扫帚拍实,然后用机动喷雾器播种,随即用洒水壶浇透水1次,搭塑料小拱棚保湿、保温。
苗期管理:播种后7-9天开始发芽,苗出齐后进行第1次除草。当苗高4-5厘米时进行第2次除草,并间苗,每隔3-5厘米留壮苗1株,结合间苗施稀薄人畜粪水1次,或用0.1%尿素水溶液喷雾于植株,以促幼苗生长健壮。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定
野茼蒿
植地最好选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的黄壤土、沙壤土。选好地后翻地,结合整地,每亩(667平方米)施用腐熟农家肥2000-2500千克,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做成宽1米、长7-10米的平畦。
小苗移栽:4月中旬,当苗高10厘米左右时移栽。栽前按株、行距30×30厘米挖穴,每穴栽苗1株,栽后用人畜粪水浇定根肥1次,以提高成活率。
田间管理:⑴中耕除草,5月上中旬、6月上旬、7月上旬各进行1次中耕除草。⑵追肥,野茼蒿喜肥,要结合中耕除草,用人畜粪水追肥1次。⑶摘花蕾,花蕾会影响野茼蒿的食用价值、抑制侧枝生长、缩短采收期及提高产量,因此,要随时摘除花蕾。
病害防治
野茼蒿一般无病害发生,虫害也很少,偶见白翅叶蝉为害。
农业防治:科学管理水肥,合理施用氮、磷、钾肥。铲除地边杂草。
化学防治:在1-2代成虫迁飞高峰期和低龄若虫高峰期用药剂防治。每亩用10-30克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50克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或200-250克10%叶蝉散可湿性粉剂,对水30千克喷雾,主喷植株下部,要从地块四周向中间喷施,以防害虫逃逸。
主要价值
野筒篙味辛,性平。有健脾消肿、清热解毒、行气、利尿功效。治感冒发热、痢疾、肠炎、尿路感染、乳腺炎、支气管炎、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症。
野茼蒿的功效与作用禁忌有哪些
野茼蒿的功效与作用禁忌有哪些
野茼蒿的功效与作用禁忌有哪些,野茼蒿所含有的微量元素多,人们常食用,可以为身体补充日常所需的营养物质,下面我为您精心整理的野茼蒿的功效与作用禁忌有哪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野茼蒿的功效与作用禁忌有哪些1
1、治疗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人类的高发疾病,在出现这种疾病后可直接用野茼蒿菜来治疗,它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芳香类物质,能增加人类食欲,而它含有的粗纤维才能促进肠胃蠕动,提高肠胃消化功能,能让人类消化不良的症状明显减轻。
2、治疗肠燥便秘
野茼蒿菜是一种能宽肠通便的中药材,它对人类经常出现了肠道便秘,有特别好的治疗作用,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把野茼蒿菜洗净,以后用开水焯烫,再去掉水分,加入适量蒜泥,生成蚝油等调味料,制成凉拌菜来食用,食用后能让大便恢复正常。
3、治疗高血压
野茼蒿菜入药后还是治疗人类高血压的常用药,因为这种中药材中含有丰富微量元素钾,它能加快人体内钠盐代谢,并能维持人体内电解质平衡,人们把晒干以后的也茼蒿菜加清水煎煮后服用能让人类的血压尽快恢复正常,也能防止人体因高血压而出现其他疾病。
野茼蒿菜的副作用
野茼蒿菜营养丰富,保健功效极为出色,而且能治疗人类的多种疾病,但它在过量食用时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容易对人类肠道造成刺激会产生明显的滑肠作用,能让人们出现腹痛和腹泻等不良反应。
今天详细为大家介绍了一些茼蒿菜的药用价值,能让大家知道它可以治疗哪些疾病,但在用液茼蒿菜治疗疾病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副作用,以免在用药时发生不良反应,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革命菜是一种绿色草本植物,它也就安南草,这种植物主要生长在中国广东,香港广西等西部温暖的地区,它的鲜嫩叶子可以当绿色蔬菜工人类食用它干燥或者全草还能入药,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革命菜的功效与作用,能让大家了解吃革命菜的好处有哪些,同时也会让大家了解革命菜的食用禁忌。
革命菜的功效与作用
1、补充营养
革命菜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绿色蔬菜,它不但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还含有一些膳食纤维和叶绿素,人们食用革命菜以后能把它含有的这些营养尽快吸收,能满足人体正常代谢时对不同营养的需要。
2、清热解毒
清热解毒,预防上火是革命菜的重要功效之一,因为革命才是一种性质,寒凉的绿色蔬菜,人们吃了它以后,能清理身体内的热毒病,能预防多种上火症状出现,人们在出现咽喉肿痛,目赤肿痛和口舌生疮等不适症状时,多吃一些革命菜还能让症状很快减轻。
3、抗炎抗感染
革命菜是一种能抗炎抗感染的健康蔬菜它含有多种药物成分能提高人体自身的抗炎抗病毒能力,可防止细菌与病毒对人体细胞产生破坏,对人类经常出现的尿路感染,肠炎,痢疾,腹痛,腹泻等等都有特别好的预防与治疗作用。另外人们出现乳腺炎症引发肿痛时外用革命菜还能让病情减轻。
革命菜的’食用禁忌
革命菜实用功效与应用功效都极为出色,但它在食用的时候有一定的禁忌,最重要的就是不能与寒性食材一起吃,不然会加重肠胃负担容易引发腹痛腹泻,另外它还不适合于高钙食物一起吃,因为它含有的草酸会破坏其他食物中的钙,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
今天为大家介绍了一些与革命菜相关的知识,能让大家对革命菜的功效与作用有更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让大家了解了革命菜的食用禁忌,今后再吃革命菜时大家就能多加注意,能让它发挥好的食用功效也能预防革命菜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野茼蒿的功效与作用禁忌有哪些2
1、性味归经
野茼蒿,味甘,辛,性平;归脾、胃经。
2、医学经典
《千金·食治》、“和脾胃,利二便,消痰饮。”
3、中医辨证
野茼蒿有化痰止咳、利二便的作用,有辅助痰热咳嗽、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心烦不安、脾胃不和等症的康复作用。
4、现代研究
野茼蒿,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胆碱、挥发油等营养成分,有助于感冒发热、痢疾、肠炎、尿路感染、营养不良性水肿、乳腺炎等疾病的食疗助康复。
食用注意与禁忌人群
野茼蒿,辛香滑利,胃虚泄泻者慎服食。
野茼蒿的由来
相传,神农氏的身体玲珑透明,从外边可看清五脏六腑,因此,以身尝草试药,看植物在胃肠如何运行发挥作用。他还有一条神鞭,叫作“赭鞭”,用赭鞭逐一抽打植物,植物经过鞭挞,无论有毒无毒或寒或热,各种性质都会一目了然显露出来;尽管如此,神农日尝药草七十二,还是平均中毒十二次。
一次,他先后尝茼蒿和滨蒿,后鞭抽说、“茼蒿能吃。”再尝滨蒿,鞭打后说、“能吃,也似茼蒿。”记植物名的臣民,把茼蒿和滨蒿写成“茼蒿”和“也茼蒿”。后来人们为了把茼蒿和写错了的“也茼蒿”区别清楚,便将“也茼蒿”改叫成“野茼蒿”。
野茼蒿的功效与作用禁忌有哪些3
野茼蒿的作用与功效
1、调整情绪
野茼蒿是一种健康保健作用极其优异的天然的蔬菜水果,这类蔬菜水果味道芬芳,并且也有很多维他命和胡罗卜素及其多种多样对身体有利的碳水化合物,这种物质能立即功效于人类的神经中枢,能调整情绪,也可以养宁心安神,对人类常有的抑郁抑郁症和焦躁不安等症常有显著减轻功效。
2、防止减轻便秘
平常大家多吃一些野茼蒿还能防止减轻便秘,由于它带有丰富多彩的膳食纤维素,这类物质能加速胃肠肠蠕动,能够排肠毒内壁沉积的内毒素,常常服用能让人类排便维持顺畅,防减轻人类常有的便秘,此外这类天然的蔬菜水果还具备当然的香味,它带有丰富多彩挥发油,这类物质能够推动身体唾沫和胃酸代谢,能提升胃口也可以健脾开胃助消化。
野茼蒿如何吃
1、拌凉菜
野茼蒿能制成凉菜之后再吃,再做的情况下需要把它用冷水清洗之后,,放进污水中焯三分钟,取下之后过凉减温,随后提前准备一头蒜头,除掉蒜皮之后倒成蒜末,放到蔬菜水果中,再添加适量的生抽酱油和朋友及其米醋,最终放进适当色拉油调均匀后就能摆盘服用。
2、炒食
野茼蒿炒着吃味道也非常好,在需要的情况下能够把它清洗,之后切割成段状再提前准备一头蒜头,把它切割成蒜泥,在炒菜锅中加点油加温后把蒜泥下锅炒出香味,再把洗完的野茼蒿一起下锅煸炒,炒好之后加食盐和小量生抽酱油调料,调均匀之后就能出锅,那样作出的野茼蒿蒜香浓厚味道非常好。
这是什么植物?
野茼蒿(学名: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 (Benth.) S. Moore)是菊科,野茼蒿属直立草本植物,高可达120厘米,茎有纵条棱,叶膜质,叶片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头状花序数个在茎端排成伞房状,总苞钟状,基部截形,总苞片线状披针形,小花全部管状,两性,花冠红褐色或橙红色,瘦果狭圆柱形,赤红色,7-12月开花。
分布于中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藏。山坡路旁、水边、灌丛中常见,海拔300-1800米。泰国、东南亚和非洲也有。是一种在泛热带广泛分布的一种杂草。
该种全草入药,有健脾、消肿之功效,治消化不良、脾虚浮肿等症。嫩叶是一种味美的野菜。
形态特征
野茼蒿植株
直立草本,高20-120厘米,茎有纵条棱。
无毛叶膜质,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7-12厘米,宽4-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或重锯齿,或有时基部羽状裂,两面无或近无毛;叶柄长2-2.5厘米。
头状花序数个在茎端排成伞房状,直径约3厘米,总苞钟状,长1-1.2厘米,基部截形,有数枚不等长的线形小苞片;总苞片1层,线状披针形,等长,宽约1.5毫米,具狭膜质边缘,顶端有簇状毛,小花全部管状,两性,花冠红褐色或橙红色,檐部5齿裂,花柱基部呈小球状,分枝,顶端尖,被乳头状毛。
瘦果狭圆柱形,赤红色,有肋,被毛;冠毛极多数,白色,绢毛状,易脱落。花期7-12月。
生长环境
野茼蒿喜温暖、湿润、肥沃的土壤,常生于海拔300-1800米荒地路旁、水旁或灌丛中。山坡林下、灌丛中或水沟旁阴湿地上。
分布范围
中国分布云南,四川,重庆,湖北,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江西,浙江,福建,台湾,香港,澳门,西藏,甘肃。泰国、东南亚和非洲也有分布。
繁殖方法
野茼蒿
野茼蒿以种子繁殖为主。
采种处理:于9-10月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上采种。种子为小瘦果,上有许多白色冠毛,非常轻,容易随风飘走。采收时,在野茼蒿植株附近铺一块塑料薄膜,将植株轻压其上敲打,种子脱落。然后,去掉种子中的枝叶、杂质等,摊放于簸箕中晾干。将晾干了的种子储藏于干燥、通风、凉爽的地方,翌年春季播种。野茼蒿种子的寿命只有1年,陈种子发芽率很低。
播种育苗:3月上旬播种育苗。苗圃最好选向阳、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灌溉方便的地块。先翻地、耙平,做成宽1米、长6-10米的畦,将畦面土耙细、整平,再用扫帚拍实,然后用机动喷雾器播种,随即用洒水壶浇透水1次,搭塑料小拱棚保湿、保温。
苗期管理:播种后7-9天开始发芽,苗出齐后进行第1次除草。当苗高4-5厘米时进行第2次除草,并间苗,每隔3-5厘米留壮苗1株,结合间苗施稀薄人畜粪水1次,或用0.1%尿素水溶液喷雾于植株,以促幼苗生长健壮。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定
野茼蒿
植地最好选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的黄壤土、沙壤土。选好地后翻地,结合整地,每亩(667平方米)施用腐熟农家肥2000-2500千克,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做成宽1米、长7-10米的平畦。
小苗移栽:4月中旬,当苗高10厘米左右时移栽。栽前按株、行距30×30厘米挖穴,每穴栽苗1株,栽后用人畜粪水浇定根肥1次,以提高成活率。
田间管理:⑴中耕除草,5月上中旬、6月上旬、7月上旬各进行1次中耕除草。⑵追肥,野茼蒿喜肥,要结合中耕除草,用人畜粪水追肥1次。⑶摘花蕾,花蕾会影响野茼蒿的食用价值、抑制侧枝生长、缩短采收期及提高产量,因此,要随时摘除花蕾。
病害防治
野茼蒿一般无病害发生,虫害也很少,偶见白翅叶蝉为害。
农业防治:科学管理水肥,合理施用氮、磷、钾肥。铲除地边杂草。
化学防治:在1-2代成虫迁飞高峰期和低龄若虫高峰期用药剂防治。每亩用10-30克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50克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或200-250克10%叶蝉散可湿性粉剂,对水30千克喷雾,主喷植株下部,要从地块四周向中间喷施,以防害虫逃逸。
主要价值
野筒篙味辛,性平。有健脾消肿、清热解毒、行气、利尿功效。治感冒发热、痢疾、肠炎、尿路感染、乳腺炎、支气管炎、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症。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5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