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肥是“植物生长三大要素”之一,种植庄稼时,如何提高磷肥有效利用率?
磷肥是“植物生长三大要素”之一,种植庄稼时,如何提高磷肥有效利用率?
磷肥是“植物生长三大要素”之一,对根系的生长、光合产物的运输转化、地上与地下部分新生组织与器官的正常发育、抗逆性的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提高等生理活动都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相对于钾肥、氮肥而言,磷肥的肥效释放与功能发挥过程更加特殊,集中体现为利用率更低。
据中国农业大学冯固教授的研究,我国目前施记到土壤中的磷肥,利用率处在比较严重偏低的水准上,在其中在麦子、苞米等主食农作物上,其应季有效利用率仅约20%,而在需肥量更高的青菜和水果树上,应季的有效利用率连10%都达不上。
换句话说,大家农业生产者使用到土壤中的磷肥,有超出80%都被浪费,不仅会导致农业生产成本的提高,并且这种无法被及时吸收的磷肥在土壤中不断累积,还会继续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水平的增强,进而对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和生理作用的发挥导致威逼,为增产增收导致阻碍。
因此,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在充分了解磷肥特性和施肥特性的前提下,实行合理的施肥方法是提高磷肥有效利用率,并减少施肥消耗和减少土壤次生盐渍化水平,进而促进农牧业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此,在生产上要做好以下三点。
一、土壤磷含量保持在适宜水平
使用到土壤中的磷肥,要转化为能够被根系吸收的有效磷,一般要根据二种同时发挥作用的路径来完成,其中之一是根系释放出氢氧根离子(H+),随后使磷元素变为可溶于水的磷酸根,或者是根系释放出磷酸酶等随后使磷元素变成水溶性态;另一种方式则是根据土壤中具备解磷功能的微生物来进行,具体来说是那些微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溶解出酶或其他酸性物质,进而使磷元素变成可被吸收运用的有效态。
根系与具备解磷功能的微生物同时发挥作用,但是二者协调配合的解磷高效率多少,与土壤中磷元素的含量水平有直接关系,浓度值太大或过小,对土壤中磷元素释放的效果都是会造成负面影响,依据冯固教授的研究,在土壤中的磷含量做到20mg/kg时,二者一同功效可将磷肥有效释放高效率保持在较一流。
目前我国田地土壤和蔬菜水果生产土壤中的磷肥,长期存在磷肥比较严重超标准的状况,农业生产者能够与本地的农技推广单位或是施肥所等有关专业机构取得联系,并收集土壤并完成检验,进而对生产商业用地土壤中磷元素成分保证都相互了解,并且为进一步确定磷肥的施肥规范给予根据。
二、因地施肥
国内南北方全国各地的土壤酸度存有比较大转变,但是总体上展现的规律性是以西北到东南土壤酸性慢慢增强,从经营者的方面来说,充分了解生产商业用地的土壤酸碱性,是有效采用化肥种类,进而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消耗的重要环节,对磷肥而言也是这样。
农业常见的磷肥也是有酸碱度之分,磷肥、磷酸一铵归属于偏酸性肥料,这类磷肥就更适合用以西北等偏酸性的土壤上使用,根据酸碱中和能够防止本地土壤偏碱增强,也可以带来一定的改良土壤实际效果;而磷酸二铵和钙镁磷肥则归属于偏碱性肥料,这类磷肥则更适合土层呈酸性的东西部和南方地区土壤,还可以根据酸碱中和反应来防止由于施肥而产生的土壤酸碱度加重。
因而,经营者在对土壤酸碱性具有一定认知能力的情况下,在购买磷肥的情况下,一定要选好恰当的磷肥类型,这一点对提高磷肥的有效利用率,并减低因磷肥过多累积导致的次生盐渍化水平具备重大意义。
三、减量增效
前边早已提及,磷肥肥效释放的一个有效途径是通过解磷微生物的功效来进行,土壤中这类微生物的有效成分和活力就对土壤中已经有磷元素的有效释放工作能力具有关键作用,因而,经营者在磷肥的使用领域,要变化原先注重施用量而忽略有效释放高效率的错误观念。
在现阶段土壤磷元素普标超标准的新时代背景下,应将磷肥使用的重点变换为“减量增效”。具体来说便是减少磷肥施用量,但是要注重提高土壤固有磷元素的有效利用率,具体做法便是提高芽孢杆菌、欧文氏菌、假单胞杆菌、土壤杆菌等这类具备解磷功能的微生物的含量。
目前各类解磷菌肥在市面上已经比较丰富,也很容易购买,需要提醒的是,微生物菌肥必须是活体才有效,在挑选的时候,生产者要格外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而且需要注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为这些微生物的繁殖量提升和活性提高给予适宜环境。
在家怎样自制磷肥,自制磷肥的方法
1.在家中自制磷肥,先准备好剩余的厨余垃圾,比如,吃剩的骨头、海鲜壳、鸡蛋壳、鱼鳞、蹄甲等,这些垃圾中蕴含大量的磷元素。
2.将剩余的厨余垃圾晒干,敲碎之后研成粉末,掺进土壤之中当做底肥使用,也可以将厨余垃圾放入容器中,加入少量的水后密封,等腐烂发酵后,将溶液取出来,兑水稀释使用。
磷肥在土壤中保持多久肥效
磷肥种类较多,不同的种类在土壤中保持的肥效也不同,例如常见的磷酸二铵,作基肥施用时肥效为120天左右。磷肥施入土壤后当季的利用率不高,一般不超过25%,未被利用的部分则会以不同形态残留于土壤中,并不断累积起来。
植物缺磷肥咋办,可在土中施磷肥
磷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能促进植物的正常健壮生长,缺乏磷元素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或停滞。
植物缺磷的症状表现
植物缺磷的症状,在形态表现上没有缺氮那样明显。一般来说,可以有下列症状:
1、生长迟缓,植株矮小,禾谷类作物常呈直立状,叶片与茎的角度小,叶狭小;
2、叶色暗绿或灰绿色,缺乏光泽;某些作物如玉米、番茄、烟草等的枝叶呈现紫红色,有些作物有时出现红苗,严重缺磷时叶片枯死脱落,以上这些症状一般老叶先开始,因磷在植物体中可以再利用;
3、幼芽及根的生长客观存在到明显的抑制,根细弱而长,则芽成休眠状态或死亡。
磷过多,对作物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磷过多呼吸作用加强,消耗糖多,减少积累,妨碍淀粉合成,如是禾谷类作物则无效分蘖和秕谷增多,豆类作物籽粒蛋白质含量下降,烟草燃烧性差,柑桔果实着色推迟;此外还会引起作物缺锌缺铁。
植物缺磷怎么办
1.在土中施磷肥,如磷矿粉.骨粉.磷酸二氢钾。
2.向叶片喷施磷肥—-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3.日常生活中的草木灰,骨头,粪便都是很好的补充磷的物质。
如何施用磷肥效果好
土壤中的磷一般不能满足植物需要,必须通过施肥来补充,但磷肥有它的怪脾气,只有顺着它的脾气施用才灵。
一、早施 植物在苗期吸收磷最快,要占生长期吸收总磷的一半,若苗期缺磷,会影响后期生长,即使后期再补施,也很难挽回缺磷的损失,故苗期不能缺磷。
二、细施 过磷酸钙在贮存时易吸潮结块,在施用时,要打碎过筛,以利根系吸收。
三、集中施 磷容易被土壤中的铁、铝、钙等固定而失效。故应穴施、条施、使磷固定在种子和根系的周围,即可减少与周围土壤的固定,又有利于根系吸收。
四、与有机肥混合施 磷肥,特别是钙镁磷肥与有机肥混合,可使磷肥中那些难溶性的磷转化为植物能利用的有效磷。
五、分层施 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小,施在哪里基本就在哪里示不动。因此,在底层和浅层部都要施用磷肥就是把磷肥施在浅层,有利于植物的吸收。一般每亩施磷肥20-40公斤,浅层施三分之一,深层施三分之二。
六、与氮肥混合施 植物吸收各种养分有一定比例,若比例失调就长不好。单施氮肥,根系发育不好,易倒伏,又易遭受病虫害,而且加速土壤中氮素的过度消失,引起氮磷比例失调。而氮磷配合施用,即可平衡养分,又能促进根系下扎,为丰产打下基础。
七、根外喷施 植物到了生长后期,根系逐渐老化,吸收养分能力减弱,常造成缺磷。这时,可将水溶性的过磷酸钙喷施在植物叶片上,使磷通过叶面的气孔或角质层进入植物体内。
八、施在缺磷的土壤上 红壤旱田、黄泥田、鸭屎泥田、冷浸田等都磷,施用磷肥增产显著。肥田肥土和往年连续大量施用磷肥的田块可适当少施。
磷肥怎么高效施用,磷肥高效施用技巧
1、因土施用
土壤条件与磷肥肥效有密切的关系。在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低的土壤上,对绝大多数作物施用磷肥均能增产,因此,应把磷肥重点分配在有机质含量低和缺磷的土壤上,以充分发挥肥效。如红壤旱田、黄泥田、鸭屎泥田、冷浸田等施用磷肥,增产效果特别显著。另外,在磷肥品种的选用上,也要考虑土壤条件。在中性和石灰质的碱性土壤上,宜选用呈弱酸性的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在酸性土壤上,宜选用呈弱碱性的钙镁磷肥。
2、氮磷钾配合施用
3、与有机肥混合施用
磷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可以减少土壤对磷的吸附和固定,促使难溶性磷释放,增强根系活力,有利于提高磷肥肥效。
4、因作物施用
不同作物对磷的需求和吸收利用能力不同。实践证明,豆类、油菜、小麦、棉花、薯类、瓜类及果树等都属于喜磷作物,施用磷肥有较好的肥效。尤其是豆科作物,对磷反应敏感,施用磷肥能显著提高产量和固氮量,起到“以磷增氮”的作用。
5、适期施用
作物需磷的关键期是苗期,此期施用能发挥最大效率。若苗期缺磷,会影响后期生长,即使后期再补施也很难挽回缺磷的损失。所以磷肥应尽量作基肥、种肥、秧田和苗床施肥、蘸秧根及早期追肥。
6、筛细施用
过磷酸钙在贮存时易吸潮结块,在施用时,要打碎过筛,以利根系吸收。
7、集中施用
8、分层施用
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小,施在哪里基本就在哪里不动。所以在底层和浅表层都要施用磷肥。一般每亩施磷肥20—40kg,浅层施三分之一,深层施三分之二。
9、根外喷施
用过磷酸钙浸出液进行叶面喷施,具有用肥少、肥效快、利用率高的特点。喷施时间以孕穗、灌浆期各喷一次效果较好。禾谷类作物可用1%—3%的浓度,蔬菜可用1%的浓度,在晴天的早上或傍晚喷施。
10、配施微肥
在合理施磷的同时,在小麦上,每亩再配施锌肥1kg,硼肥0.5kg,增产效果更好。
11、适量施用
12、不要与碱性肥料混施
草木灰、石灰均为强碱性物质,若混合施用,会使磷肥的有效性显著降低。一般应错开7—10天施用。
在家怎样自制磷肥,磷肥的作用
1、豆渣制作:将豆渣加入凉白开,放入密封的容器内,一个月后能腐熟完毕。2、鱼肠制作:将鱼肠放入密封容器,加上清水浸泡,放在阳光下发酵一个月。3、厨余垃圾:放入密封的桶中进行发酵,一般半月后就能腐熟。4、鸡蛋壳:将鸡蛋洗干净晾干后,碾碎进行发酵或者直接混入泥土里面。5、茶叶水和淘米水:这两种水质不需要特别的加工,可直接作为磷肥浇灌在植物上。
一、在家怎样自制磷肥
1、豆渣:将豆渣倒入封闭的容器中,加入没过豆渣的凉白开,盖上容器盖子进行发酵,密闭大概一个月后,豆渣就腐熟完,成为磷肥了。
2、鱼肠:
(1)需要准备一个可以随时启用的密闭容器,例如塑料瓶等,将鱼肠洗干净后,加入清水放入容器中,盖紧盖子。
(2)容器需要放在阳光下进行发酵,在发酵期间需要进行定时的排气,避免容器爆炸,大约一个月后,磷肥就能腐熟
3、厨余垃圾:
(1)家庭吃饭剩下的菜,例如鱼内脏、鱼骨头、各种蔬菜等杂物,都可以将其碾碎后放入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发酵。
(2)发酵时需要将容器防治在太阳下进行暴晒,还可以在里面添加一些长效的钾肥,一般半个月后,就可以完全腐熟完毕。
4、鸡蛋壳:
(1)鸡蛋壳洗净后,放在太阳下进行暴晒,大约大约晒1-5天壳就能变脆易碎,而后能捣碎成比较细碎的粉末。
(2)鸡蛋碎可以直接埋在土壤里面充当肥料,埋入后需要将土盖上,植株就会慢慢吸收到鸡蛋壳的营养。
(3)捣碎的鸡蛋碎可以放在容器内,倒入白醋进行充分的进行搅拌后,倒入密闭的袋子里面,放在太阳下晾晒,大约2-3周后就能腐熟成为磷肥了。
5、茶叶水和淘米水:生活中我们洗米的淘米水和茶叶水都是很好的磷钾肥的原料,且养分高效果好,可以直接倒在土壤里面进行使用,也可以使用清水稀释后进行使用。
二、磷肥的作用
1、磷是作物的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成分,作物体内的核酸、磷脂、植素等和很多酶元素组成中都有磷。
2、磷在植物的能量转化和代谢中都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3、植物需要在磷肥中吸取磷的成分来促进生长,提高作物的免疫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5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