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的成因与防治
粗缩病:
(1)灰飞虱传毒引起,一旦带毒,终身带毒,持久性传毒,玉米一叶一心时就可受害,玉米受害越早越重, 5-6片叶开始表现症状,症状一旦表现后基本上无药可治,种玉米前干旱,菜地,周围杂草多等易得病;
(2)防治时间:6.20-30 ;
(3)用药: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 4.5 %高效氯氢或2.5 %氯氟氢菊酯25毫升, 48 %毒死蜱乳油25毫升, 25 % 扑虱灵乳油30毫升, 1.8 %阿维菌素25毫升;
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或耐病品种。
2.种子处理:用5%蚜虱净乳油按种子重量的2%拌种或 用专用包衣剂(拌种剂)处理。
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拔除田间小麦丛矮病病株和玉米发病幼苗,清除杂草,减少毒源。
4. 在麦蚜防治药剂中加入25%捕虱灵20克兼治灰飞虱,能有效控制灰飞虱的数量
5.在播种后临近出苗前后进行喷药治虫,以每亩10%吡虫啉30克加5%菌毒清100毫升喷雾,既杀虫,隔5日再喷1次,连续用药2次~3次可以控制发病。
玉米粗缩病是咋回事儿
玉米粗缩病。
又称病毒病,由刺吸性害虫危害引起的,防治应喷施病毒a,链霉素,腐殖酸铜等加入吡虫啉,啶虫脒,藜芦碱等防治病原刺吸性害虫。
尽量避免过晚,过早播种,也可有效降低玉米粗缩病的发生。
由于农药企业生产工艺,含量,隐性成份,所以请根据病情到当地经销商寻求理想的杀虫剂和更好的解决方案。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用
玉米的粗缩病要怎样防治?
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措施:(1)种植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可选用农大108、丹玉6号、中单2号、丰单1号、陇单1号、中玉5号、张单251等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
及时中耕除草或用除草剂喷布杂草上,减少毒源;增施氮肥和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3)治蚜防病。
在苗期蚜虫向玉米田迁飞的盛期,及时喷药杀蚜保苗防病。可用10%吡虫啉等药剂,参见麦蚜的防治。
(4)喷药防病。
玉米苗5叶期前后,及早喷布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或抗毒丰300倍液,或10%病毒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NS-83增抗剂200倍液等,7~10天1次,连用2~3次,可抑制病毒发展、减轻发病。
如玉米种子带毒率高,可试用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25分钟,之后冲净药液再播种,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4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