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什么)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是什么?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

六义,是诗经学名词,《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诸侯国的乐调;“雅”是京城地区的正乐;“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诗经》的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赋、比、兴”。它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经的影响:

它所表现的现实主义精神,为后世的进步作家树立了楷模,启发和推动诗人、作家去关心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把反映现实作为创作的出发点等。《诗经》的成就和影响,自然不必再多说,它哺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诗人。

《诗经》中多为抒情言志之作,此后,我国诗歌也多为抒情诗。同时,《诗经》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什么)

风雅颂赋比兴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我们常用的排比修辞方法。

比:比喻。相当于我们常用的比喻修辞方法。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我们常用的象征修辞方法。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扩展资料

1、起源:

风雅颂赋比兴,起源于诗经,合称“六义”,唐孔颖达《毛诗正义》说:“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前者是诗的作法,后者是诗的体裁。赋、比,较清楚,兴有疑问,后人分歧很多,没有定论。刘勰“风通而赋同”,风雅颂相通,赋则作为诗的一般表现手法。

2、简介:

“赋比兴”的观念在早在春秋时代就有,而后不断积累,先由《周礼·春官·大师》总结:“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雅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雅颂赋比兴

什么是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和赋比兴分别指的是:

1、风雅颂:

风、雅、颂是指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三个部分。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2、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它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

扩展资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论述“赋、比、兴”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挚虞、刘勰和钟嵘。挚虞继承了郑众的观点,他并且对汉赋的不以情义为主而以事形为本、极尽闳奢巨丽之能事,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赋的表现手法在汉赋的创作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发展,以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体,这是一方面。

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相当一部分汉赋专门去铺采□文地描摹宫室之美、田猎之盛等,以致缺乏深刻的、有意义的思想内容。

挚虞对汉赋的批评是切中其弊的。由于汉赋中大量运用了比喻性的辞藻,容易使人误认为赋与比有较密切的联系,和兴似乎无关。

实际上这里所说的比是赋中之比。由于这一原因,同时也由于中国古代抒情诗远比叙事诗发达,所以人们有时略赋而标举比兴,以比兴概括诗的三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雅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赋比兴

了解《诗经》风雅颂和赋比兴各指什么

;     1.风雅颂 赋比兴各指什么

      所谓风、雅、颂,是指《诗经》按音乐划分的三个类别。“风”,是指国风,即西周时期各国的民间歌谣。“雅”,是周王京畿的乐歌,周王京畿被周人称为夏,古代雅、夏通用,故有此称。“雅”分大雅、小雅,意与后世的大曲、小曲相近。“颂”,是形容、赞颂的意思,是当时统治者进行祭祀时的乐歌。

      所谓赋、比、兴,是《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赋”,是铺陈的意思,对事物直接陈述,不用比喻。“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是诗歌创作地主要形象化方法,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至深至远的影响。

2.《风雅颂》和《赋比兴》的作者及内容

      诗经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汉代学者奉为经典前称为“诗”、“诗三百”。收入从西周初年(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前6世纪)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作品都是配乐的唱词。最初的编辑者可能是朝廷的乐官。诗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乐调,又称国风,就是各诸侯国土风歌谣,大多为民歌,富有思想性与艺术性,是《诗经》中最重要部分,分为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十五国风,计160篇。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计105篇,分为《大雅》、《小雅》。《大雅》31篇,用于诸侯朝会;《小雅》74篇,用于贵族宴享。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计40篇,分为《周颂》、《鲁颂》、《商颂》。

      《诗经》各部分产生的年代很难具体确定,大体上说,《周颂》全部和《大雅》大部分为西周初期的作品;《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为西周后期的作品;《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的全部为春秋时期的作品。

      从《诗经》的内容看,雅诗和颂诗虽然都是统治阶级在特定场合所用的乐歌,也从不同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如周颂中《武》、《桓》、《臣工》、《丰年》等篇对武王灭商的颂扬,对春夏祈谷、秋冬谢神的祭歌,展示了当时的历史画面和生产情形;大小雅中的不少诗篇,如《生民》、《公刘》等篇,不只单纯颂扬祖先与神,开始注意对社会生活的描写。

      后期的诗作艺术上也有很大的进步,不仅篇幅加大,句法整齐,语言通畅,而且比喻生动,有较强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如《采薇》、《何草不黄》等篇)。《国风》中保存了不少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其中不少篇章反映了2500年前劳动人民的生活,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如《七月》反映了当时农民的血泪生活;《伐檀》描写了伐木者对不劳而获的奴隶主的愤怒斥责;《硕鼠》更把那些剥削者比作大老鼠。《式微》、《击鼓》、《扬之水》等诗篇还反映了劳动人民负担的沉重的徭役、兵役带来的痛苦和折磨。

      以恋爱婚姻为主题的诗歌占有较大的篇幅,既有反映妇女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以及不合理婚姻带给她们的痛苦(《谷风》、《氓》),也有表现青年男女健康、乐观的恋歌(《溱洧》、《静女》、《木瓜》等篇)。此外,不少民歌是揭露、讽刺诸侯贵族之作,尖锐地揭露了统治者的秽行,鞭挞了他们的丑恶灵魂。《国风》不仅表现劳动人民对现实的认识和爱憎,而且以其简朴的语言描写,朴素生活画面的展示,大量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特点,奠定了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

      前人概括的《诗经》的赋、比、兴表现手法的运用,加强了诗作的生动性、鲜明性和艺术的感染力;语言的准确、优美、富于形象性,也使诗歌有了较大的艺术效果。《诗经》是中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它所具有的思想和艺术成就,给中国文学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也使它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3.风雅颂赋比兴的介绍

      风雅颂赋比兴,起源于诗经,合称“六义”,唐孔颖达《毛诗正义》说:“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前者是诗的作法,后者是诗的体裁。赋、比,较清楚,兴有疑问,后人分歧很多,没有定论。刘勰“风通而赋同”,风雅颂相通,赋则作为诗的一般表现手法,“通正变,兼美刺”。比和兴,历代解释很多,有三种学说:政治的解说、语言的解说和文学的解说。风雅颂就是一种艺术手法,运用不同形式让人理解的有所不同而已,就是现代的对比,先言他物再引所以物,导致艺术风格的差异,后来逐渐形成各种文学流派。

4.”风 雅 颂 赋 比 兴”的具体举例

      风、雅、颂、赋、比、兴,起源于诗经,合称“六义”。

      1、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风”本是乐曲的统称。以《关雎》部分为例: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关雎》作者不详,出自《诗经·国风·周南》,为中国先秦时代民歌。

      白话释义: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忽左忽右把它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2、雅:“雅”是《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中包括《小雅》74篇,《大雅》31篇,共105篇,合称“二雅”。

      以《文王》部分为例。文王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

      文王陟降,在帝左右。亹亹文王,令闻不已。

      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

      《文王》作者是周公,朝代西周,出自《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的一篇。为先秦时代的诗歌。

      白话释义:文王天上有英灵,光辉照天最显明。歧周虽然是旧邦,接受天命气象新。

      周家前途无限好,天命周家长兴盛。文王上升又下降,常伴上帝在天庭。

      3、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合称“三颂”。以《泮水》部分为例。

      泮水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侯戾止,言观其旗。

      其旗茷茷,鸾声哕哕。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泮水》作者不详,朝代春秋时期,出自《诗经.鲁颂·泮水》。此诗作于鲁僖公战胜淮夷之后。

      白话释义:兴高采烈地赶赴泮宫水滨,采撷水芹菜以备大典之用。我们伟大的主公鲁侯驾到,远远看见旗帜仪帐空翻影。

      只见那旌旗飘飘迎风招展,车驾鸾铃声声响悦耳动听。无论小人物还是达官显贵,都跟着鲁侯一路迤逦而行。

      4、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如《七月》叙述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中的生活,就是用赋。

      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七月》作者不详,朝代西周,《国风·豳风·七月》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白话释义: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

      十一月北风劲吹,十二月寒气袭人。没有好衣没粗衣,怎么度过这年底?正月开始修锄犁,二月下地去耕种。

      带着妻儿一同去,把饭送到向阳的土地上去,田官十分高兴。5、比:就是类比(赋比兴中比的意思是类比,不同于网络上流传的比喻,其中类比与比喻的详细差别请另行查询,这里不作赘述)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为普遍。

      以《硕人》部分为例。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国风·卫风·硕人》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周代,作者无名氏。

      白话释义:好个修美的女郎,麻纱罩衫锦绣裳。她是齐侯的爱女,她是卫侯的新娘,她是太子的胞妹,她是邢侯的小姨,谭公又是她姊丈。

      手像春荑好柔嫩,肤如凝脂多白润,颈似蝤蛴真优美,齿若瓠子最齐整。额角丰满眉细长,嫣然一笑动人心,秋波一转摄人魂。

      6、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以《孔雀东南飞》部分为例。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作者:无名氏,创作年代创作年代。作品出处《玉台新咏》 。

      白话释义:“(我)十三岁到十六岁能织精美的白绢学会了裁剪衣裳会弹箜篌 能诵读诗书。十七岁做了您的妻子,心中常常感到痛苦的悲伤。

      您既然做了太守府的小官吏,遵守官府的规则,专心不移。我一个人留在空房里,我们见面的日子实在少得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雎 (《诗经》中的第一首诗) 百度百科.诗经·文王之什·文王 百度百科.鲁颂·泮水 百度百科.国风·豳风·七月 百度百科.国风·卫风·硕人 百度百科.孔雀东南飞 (汉乐府诗)。

5.风雅颂赋比兴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我们常用的排比修辞方法。

      比:比喻。相当于我们常用的比喻修辞方法。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我们常用的象征修辞方法。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扩展资料

      1、起源:

      风雅颂赋比兴,起源于诗经,合称“六义”,唐孔颖达《毛诗正义》说:“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前者是诗的作法,后者是诗的体裁。赋、比,较清楚,兴有疑问,后人分歧很多,没有定论。刘勰“风通而赋同”,风雅颂相通,赋则作为诗的一般表现手法。

      2、简介:

      “赋比兴”的观念在早在春秋时代就有,而后不断积累,先由《周礼·春官·大师》总结:“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雅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雅颂赋比兴

6.解密:诗经中的风雅颂,赋比兴各有何文学特点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1、“风”是各诸侯国的乐调;

      2、“雅”是宗周地区的正乐;

      3、“颂”是宗庙祭祀之乐。

      至于“大雅 ”和“小雅 ”当从音乐分,“广大而静,疏达信 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诗经》的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1、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2、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

      3、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关于赋、比、兴的意义,历来说法众多。

      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分类和内容题材;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 。其中风、雅、颂是按不同的音乐分的,赋、比、兴的按表现手法分的。

7.风雅颂赋比兴,详解及例子

      赋陈,一作铺陈。铺排,是铺陈、排比的简称。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在赋体中,尤其是富丽华美的汉赋中,赋法被广泛地采用。汉乐府和汉代某些五言诗也与汉赋互相影响,更将铺陈与排比相结合,相得益彰。《豳风·七月》就集中运用了赋的手法,按照季节物候变化的顺序,铺叙了农家一年四季的生活。其他如《氓》中弃妇的不幸遭遇、《君子于役》中黄昏时分农家小院的情景、《击鼓》中对家乡妻子的深挚思念以及《溱洧》中男女相约游春的欢乐等,也都是用赋的手法直接叙写出来的。比 比即喻,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为普遍。 一般说,用来作比的喻体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形象生动,鲜明突出事物(事情)的特征。“比”在民歌中也俯拾皆是,比的运用使得诗歌的语言更加生动传神,如《硕人》连用了六个比喻来夸写女子的美貌: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这些比喻把女子的美丽描画地鲜活灵动,使人几乎有耳闻目睹之感,而这些比喻也因此被后世不断沿用,成为描写女子美丽的习语。其他如用癞蛤蟆比喻荒淫好色的卫庄公(《新台》)、用美丽的蕣华比喻女子的容颜(《有女同车》)等,也同样贴切逼真。兴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兴”一般用于诗歌的开头,《诗经》民歌中借以起兴的物象大都是自然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如烂漫的桃花(《桃夭》)、和鸣的雎鸠(《关雎》)、猗猗的绿竹(《淇奥》)、皎洁的月亮(《月出》)等。这首诗一唱三叹,诉说着对可望而不可及的“伊人”的向往,而那用来起兴的苍苍蒹葭、清清白露,和主人公忧伤怅惘的心情互相映衬,使全诗都笼着一层淡淡的哀伤。王国维曾经赞誉它“最得风人深致”,而这正得力于“兴”的妙用。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诗经中共有十五国风。比较常见的篇目如《关雎》、《蒹葭》、《氓》、《七月》等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一般看作“正声”。常见的篇目如《采薇》、《鹿鸣》、《江汉》、《思齐》(前两篇属小雅,后两篇属大雅)等。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常见的篇目如《我将》、《有客》、《玄鸟》等。

8.风雅颂赋比兴含义是什么

      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就是各地区的乐调,包括周南召男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等十五国风; 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是西周的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初期,小部分作于西周末期,小雅74篇.除少数篇目可能是东周的作品外,其余都是西周晚期的的作品.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周颂31篇,是西周初期的诗.鲁颂4篇,产生于春秋中叶鲁僖公时,都是颂美鲁僖公之作.商颂5篇,大约是殷商中后期的作品.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做比喻. 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采纳哦

诗经风雅颂赋比兴分别指什么

风: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雅: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颂: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比:比喻;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风雅颂赋比兴,起源于诗经,合称“六义”,唐孔颖达《毛诗正义》说:“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前者是诗的作法,后者是诗的体裁。赋、比,较清楚,兴有疑问,后人分歧很多,没有定论。刘勰“风通而赋同”,风雅颂相通,赋则作为诗的一般表现手法。“赋比兴”的观念在早在春秋时代就有,而后不断积累,先由《周礼·春官·大师》总结:“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4537.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2年12月27日 下午8:49
下一篇 2022年12月27日 下午9:04

相关推荐

  • 2024水稻稻水象甲

      学名 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属鞘翅目,象甲科。分布在河北、广西、广台湾等省。   寄主 水稻、英白、玉米、甘蔗、小麦、大麦、牧草、禾本科杂草等。   为害特点 成虫食害叶片,幼虫破坏根系,为害根部呈孔洞,使植株黄化枯萎。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约3mm,体表被覆浅绿色至灰褐色鳞片。从前胸背板端部至基有一大口瓶…

    肥料资讯 2025年1月28日
    00
  • 真假速效复合肥的鉴定(速效复合肥和普通复合肥)

    怎么辩别复合肥真假 近几年来,由于复合肥配方科学,使用方便,效果明显,因此,复合肥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对农业增产起了很大的作用,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青睐和欢迎。目前,由于复合肥制假利润极高,在暴利驱使下众多小厂假冒伪劣复合肥充斥市场,真假难辨,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总结几条易记忆、易操作的方法来辨别真假复合肥,概括为4点:一看、二摸、三溶、四烧。 (1)一看 首…

    肥料资讯 2023年2月18日
    00
  • 江苏惠明农产品流通中心助推“小核桃”成就“大产业”

      江苏惠明农产品流通中心   助推“小核桃”成就“大产业”      2022年,柳林县留誉镇凤凰岭万亩核桃基地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名单。随着核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如何让核桃提质增效,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一直是村民们思考的问题。2022年,柳林县留誉镇云兴台合作社探索出一条冷榨核桃油的新路子,一瓶瓶金黄透亮的核桃油走出山村,走向市场,成了凤凰岭上…

    肥料资讯 2023年5月1日
    00
  • 复合肥做硫酸 复合肥料硫酸钾型有毒吗

    复合肥含10%的硫酸算含量吗 不算猜晌,因为硫酸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穗指锋而复合肥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把它们混合在一起并不能真正把硫逗运酸成分计算进去。 复合肥加硫酸能快速溶解吗? 不能。 复合肥没有能够让它快速溶解的较好的方法,因为它的溶解速度一般取决团御于它本身的质量,如果它的水溶性比较好,那么它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就会比较快。 复合肥料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12日
    00
  • 山西氨基酸肥厂(优势企业:乡宁县华世霖农业科技开发公司)

    山西氨基酸肥厂 今年中秋国庆本打算出门游玩一下的,不预天公不作美连续几天阴雨连绵,让许多农户收到家里的稻谷都长了芽,再加天IO月1日国庆节当天,山西一景区出现失火安全事故,让这个假期的预定计划出现了拐弯。 既然不出远门,那就回老家走一走。 乡下的农村己经有很多农户升起了天燃气炉取暖。围着火炉左邻右舍,上下院子的闲户都聚在一起下棋,玩牌,聊天,其乐融融好不自在…

    肥料资讯 2022年8月28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