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合理施用磷肥
提高水稻磷肥施用效果的方法
1、提早施,水稻苗期对磷吸收最快,占生育期吸收总磷的一半,故苗期不能缺磷。过磷酸钙在贮存时易吸潮结块,在施用时,要打碎过筛。磷容易被土壤中的铁、铝、钙固定而失效,故磷肥应施于种子和根系的周围,以利根系吸收。
2、与有机肥混合施,磷肥特别是钙镁磷肥与有机肥混合,可使磷肥中那些难溶性的磷转化为水稻能利用吸收的有效磷。由于磷肥混合在有机肥中,可减少与土壤接触,不易被固定,从而提高磷肥的肥效。
3、分层施,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小,因此,在土壤底层和浅层都要施用磷肥。水稻常用磷肥作面肥,就是把磷施在浅层,有利于秧苗的吸收,从而促进返青早、分蘖快,一般每亩施磷肥25-40公斤,浅层施三分之一,深层施三分之二。
4、与氮肥混合施用,水稻生育期吸收各种养分有一定的比例,若比例失调就长不好。单施氮肥会造成根系发育不好,贪青徒长,不仅容易倒伏又易遭受病虫害,而氮磷配合施用,既可平衡养分,又能促进根系生长,为丰产打下基础。
5、根外喷施,水稻到了生长后期,根系逐渐老化,吸收养分能力减弱,常造成缺磷。这时,可将水溶性的过磷酸钙喷施在水稻叶片上,使磷通过叶面的气孔或角质层进入植物体内,在抽穗破口期叶面喷施1-2次磷酸二氢钾,以促进谷粒充实饱满,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确保高产。
磷肥怎么高效施用,磷肥高效施用技巧
1、因土施用
土壤条件与磷肥肥效有密切的关系。在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低的土壤上,对绝大多数作物施用磷肥均能增产,因此,应把磷肥重点分配在有机质含量低和缺磷的土壤上,以充分发挥肥效。如红壤旱田、黄泥田、鸭屎泥田、冷浸田等施用磷肥,增产效果特别显著。另外,在磷肥品种的选用上,也要考虑土壤条件。在中性和石灰质的碱性土壤上,宜选用呈弱酸性的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在酸性土壤上,宜选用呈弱碱性的钙镁磷肥。
2、氮磷钾配合施用
3、与有机肥混合施用
磷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可以减少土壤对磷的吸附和固定,促使难溶性磷释放,增强根系活力,有利于提高磷肥肥效。
4、因作物施用
不同作物对磷的需求和吸收利用能力不同。实践证明,豆类、油菜、小麦、棉花、薯类、瓜类及果树等都属于喜磷作物,施用磷肥有较好的肥效。尤其是豆科作物,对磷反应敏感,施用磷肥能显著提高产量和固氮量,起到“以磷增氮”的作用。
5、适期施用
作物需磷的关键期是苗期,此期施用能发挥最大效率。若苗期缺磷,会影响后期生长,即使后期再补施也很难挽回缺磷的损失。所以磷肥应尽量作基肥、种肥、秧田和苗床施肥、蘸秧根及早期追肥。
6、筛细施用
过磷酸钙在贮存时易吸潮结块,在施用时,要打碎过筛,以利根系吸收。
7、集中施用
8、分层施用
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小,施在哪里基本就在哪里不动。所以在底层和浅表层都要施用磷肥。一般每亩施磷肥20—40kg,浅层施三分之一,深层施三分之二。
9、根外喷施
用过磷酸钙浸出液进行叶面喷施,具有用肥少、肥效快、利用率高的特点。喷施时间以孕穗、灌浆期各喷一次效果较好。禾谷类作物可用1%—3%的浓度,蔬菜可用1%的浓度,在晴天的早上或傍晚喷施。
10、配施微肥
在合理施磷的同时,在小麦上,每亩再配施锌肥1kg,硼肥0.5kg,增产效果更好。
11、适量施用
12、不要与碱性肥料混施
草木灰、石灰均为强碱性物质,若混合施用,会使磷肥的有效性显著降低。一般应错开7—10天施用。
如何科学施用磷肥?
科学施用磷肥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土壤供磷能力,掌握合理的磷肥用量。土壤速效磷的含量是决定磷肥肥效的主要因素,应通过土壤取样和分析化验,确定土壤有效磷含量,根据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判断土壤磷营养状况。
(2)掌握磷肥在作物轮作中的合理分配。水田轮作时,如稻稻连作,在较缺磷的水田,早、晚稻磷肥的分配比例以2∶1为宜;在不太缺磷的水田,磷肥可全部施在早稻上。在水旱轮作时,磷肥应首先施于旱作。在旱地轮作时,由于冬、秋季温度低,土壤磷素释放少,而夏季温度高,土壤磷素释放多,故磷肥应重点用于秋播作物上。如小麦、玉米轮作时,磷肥主要投入在小麦上作基肥,玉米利用其后效。豆科作物与粮食作物轮作时,磷肥重施于豆科作物上,以促进其固氮作用,达到以磷增氮的目的。
(3)注意施用方法。磷肥施入土壤后易被土壤固定,且磷肥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差,这些都是导致磷肥当季利用率低的原因。为提高其肥效,旱地可用开沟条施、穴施;水田可用蘸秧根、塞秧蔸等集中施用的方法。同时注意在作基施时上下分层施用,以满足作物苗期和中后期对磷的需求。
(4)配合施用有机肥、氮肥、钾肥等。与有机肥堆沤后再施用,能显著地提高磷肥的肥效。但与氮肥、钾肥等配合施用时,应掌握合理的配比,具体比例要根据对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的化验结果及作物的种类确定。
磷肥怎么施用
如何正确磷肥施用,应该注意哪些要点?
一、细施肥过磷酸钙在贮存时易吸潮结块,在施用时,要打碎过筛,以利根系吸收。
二、集中施肥磷容易被土壤中的铁、铝、钙固定而失效,故应穴施、条施,使磷固定在种子和根系的周围,有利于作物根系吸收。
三、分层施肥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小,施在哪里就在哪里不动,因此,在底层和浅层都要施用磷肥。
四、与氮肥混施肥氮肥、磷肥混合施用,可平衡养分,促进作物根系下扎,为丰产打下基础。
五、适量施肥磷肥肥效长,基施一次可管2~3茬作物,所以不必每茬作物都施磷肥,一般1~2年基施一次即可。同时还要根据不同作物目标产量和土壤肥力计算适当用量,考虑氮、磷、钾三种“营养餐”的平衡。
六、 因土壤而施肥磷肥,如过磷酸钙是酸性肥料,适宜中性、碱性土壤施用;而钙镁磷肥最好用在酸性土壤中。
七、因作物而施肥磷肥最适合于对磷特别敏感的作物,重点应用在豆类、薯类、瓜类上,经济效益较好。
不能与碱性肥料混施草木灰、石灰等均为强碱性物质,若混合使用,会使磷肥的有效性显著降低,对作物增产不利,一般应间隔7~10天施用。
磷肥怎样使用才是正确
匹配土壤:正确使用磷肥,根据土壤来选择,土壤含磷越低,使用磷肥效果就越好。 正确施加:采用穴施、叶面喷洒等方式来施肥。 混合肥料:部分磷肥可溶性较低,要和有机肥混合使用。 使用时期:磷肥通常在生长期前使用。
磷肥如何使用
1、匹配土壤
土壤含磷越低,使用磷肥效果就越好,不同的磷肥适用于不同的土壤,比如过磷酸钙适用于大多数土地,但中性土壤和碱性土壤使用效果最佳,而钙镁磷肥则适用于中性或者酸性土壤。
2、正确施加
磷肥在酸性土壤中分子运动较小,很容易产生化学固定,因此采用穴施、条施、叶面喷洒等方式来施肥,能有效减少磷肥跟土壤的接触面积,施肥靠近植株根部,能更好的增加磷肥的利用率。
3、混合肥料
部分磷肥可溶性较低,需要和有机肥混合后,进行腐熟处理再使用,有机肥在分解的时候会产生二氧化碳以及有机酸,能够帮助磷肥中的化合物转换成有效磷,还能防止磷被土壤内的其它离子固定,提高难溶性磷肥的肥效。
4、使用时期
磷肥通常在植株进入生长期前使用,施足磷肥,能够满足植株这个阶段对磷元素的需求,如果在磷素需求期供应不足,就会导致至少15%的减产,植株生长旺盛阶段,对磷元素需求较多,这个时期植物根系发达,吸收磷元素的能力比较强,可以吸收基肥中的磷元素。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4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