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底珠叉丝壳(叉丝壳属图片)

板栗2种白粉病发生危害有何规律?

病叶上初生块状褪绿的不规则形病斑,后在叶背面或嫩枝表面形成白色粉状物,即病菌的菌丝及分生孢子。秋天,在白色粉层中产生初为黄白色、后为黄褐色、最后变为黑色的小颗粒状物,即病菌的闭囊壳。幼芽、嫩叶受害严重时呈卷曲、枯焦状,不能伸展。嫩枝受害严重时可扭曲变形,最后枯死。

病原为槲球针壳菌Phyllactinia roboris(Gachet.)Blum.,病菌的分生孢子单生于分生孢子梗顶端,倒卵圆形,大小为(5~12)微米×(8~15)微米,闭囊壳黑褐色,球形,直径140~270微米,外生5~18根球针状附属丝。内有近圆筒形至长卵形的子囊5~45个,子囊大小为(60~105)微米×(25~40)微米。子囊具略弯曲的柄,内含子囊孢子2个,少有3个。子囊孢子无色,单胞,椭圆形,大小为(25~45)微米×(15~25)微米。

另一种白粉菌,中国叉丝壳菌Microsphaera sinensis Yu,也能危害板栗,其白粉层多在叶正面,且较厚。其闭囊壳上的附属丝顶端为二叉状分枝3~5次,闭囊壳较小,直径84~168微米不常见(彩图99、图3-37)。

图3-37 板栗白粉病

1.粉状叉丝白粉病子囊壳 2.桷球白粉病子囊壳板栗白粉病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陕西、山东、江西、浙江、安徽、贵州、广西等地。寄主除板栗外,还可为害茅栗、栎类等。尤以苗木,幼树受害重。

病菌以闭囊壳在病落叶上越冬,第二年春季释放子囊孢子,借风传播进行初次侵染。翌春4~5月开始发病。最适发病温度22~24℃,最适相对湿度70%~80%。在上述条件下,成熟的分生孢子2小时即可萌发侵入。在25℃条件下,侵入的白粉病3天即可产生新的分生孢子。一批分生孢子成熟脱落后,每隔3~5小时,又可再形成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经风传播,由气孔侵入。生长季节可进行多次侵染,使病害不断扩展蔓延。8~9月形成闭囊壳,9~10月闭囊壳逐渐成熟过冬。温暖、干燥气候有利于发病。高氮低钾以及促进板栗生长柔嫩的土壤条件有利病害的发生。低氮高钾以及硼、硅、铜、锰等微量元素对病有减轻作用。

防治方法:(1)农业措施,秋季清扫落叶集中烧毁。增施钾肥。(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15%粉锈宁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每半月喷2~3次。

板栗病害有哪些?

Chinese chestnut diseases

张志铭

全世界已报道130多种,中国有60多种。其中大多是木腐性真菌。重要的病害是干枯病、炭疽病、叶斑病、白粉病及种仁斑点病(包括黑斑病、青霉病和镰刀菌褐腐病等)。

干枯病

又称栗疫病,世界分布较广。在美国,曾经几乎毁灭了美国栗(Castanea dentata),中国河北、河南、山东、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台湾等省均有发生,为害严重。

在中国栗上,主要为害主干和枝条。在光滑的树皮上初期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红褐色至紫褐色、隆起的水肿状病斑,内部组织腐烂,有酒糟味。以后病斑逐渐干缩凹陷、纵裂,上生疣状、初黑色后呈橘黄色的小粒点(病菌分生孢子器),在粗糙的老树皮上病斑不明显。剥开病皮,可见扇形菌丝体,初白色,后褐色。病情严重时造成死树、死枝。当具有低毒菌系或栗树抗性较强时,可形成膨肿的表层溃疡。病原物为寄生隐丛赤壳,属子囊菌,间座壳目。无性态产生分生孢子器。还可为害栎、槭、漆、山毛榉、山核桃、栲等多种树种,美国栗极感病,板栗较抗病,但移至美国亦可严重被害,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病部越冬,次年4月至5月开始,孢子借风、雨、昆虫、鸟传播,从各种伤口侵入,特别是嫁接口和新伤口发病多,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带病苗木。老病斑于3月至4月开始扩展,6月至8月扩展最快,9月至10月逐渐停止。新病斑在3月至10月可陆续出现。有再侵染,秋季在子座内产生子囊壳。病害控制,以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选育抗病品种为基础,并实施苗木检疫,防止冻害、日灼、虫害和各种机械伤,嫁接口和刮去病组织的伤口用抗菌剂“402”加平平加或砷平液、碳酸钠液、硫菌磷及多菌灵油膏涂护。利用低毒力菌系是有效的生物防治途径。中国栗干枯病菌中低毒力菌株出现频率比美国高。

炭疽病

日本、美国都有发生。中国河北、江苏、浙江、广东、广西、湖南等产地南方板栗被害更严重。芽叶枝果均被害,以为害果实减产最大。栗苞上产生褐色至黑褐色病斑,栗果主要从顶端开始变黑,栗仁表面产生圆形或近圆形黑色病斑,内部浅褐色干腐。南方栗树上病栗仁呈湿腐状,严重时病果早落。病斑上后期散生黑色小粒点(病菌分生孢子盘),天气潮湿时,溢出橘红色粘性孢子团。病原物为围小丛壳(Glomerella cingulata),属子囊菌,球壳目。无性态是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属半知菌,黑盘孢目。除板栗外还寄生茅栗、大叶栗、日本栗、美国栗等(见仁果炭疽病)。病害控制为清除病虫枝、叶、果,集中销毁;发病初期喷布多菌灵、甲基硫菌磷、百菌清、米鲜胺等杀菌剂;采收加工过程中避免机械伤口;采后尽快在0℃和高湿条件下保存,控制病情发展。

叶斑病

又称轮纹叶斑病,美国、日本、印度均有分生,中国分布于辽宁、河南、河北。主要为害叶片,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黄褐色至黑褐色、边缘深色的病斑,周围有黄绿色晕圈。后期病斑上产生轮状排列的黑色小粒点(病菌分生孢子盘),严重时早期落叶,对苗木和幼树危害较重。病原物为坎斯盘单毛孢(Monochaetia kansensis),属半知菌,黑盘孢目。栗树生长衰弱,雨水多时发病重。控制措施有清除落叶,集中烧毁,消灭越冬菌源;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力;发病初期,喷布多菌灵或波尔多液。

白粉病

为世界性病害,中国广为分布。主要为害叶片、新梢、幼芽和栗苞,初产生不规则形褪绿斑,上生白色粉状物(病菌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产生黑色小粒(闭囊壳)。以后病部变黄枯焦,严重时幼叶扭曲,幼苗死亡。以苗木,幼树受害较重。病原物为槲球针壳(Phyllactinia roboris),中国叉丝壳(Microsphaera sinensis)和绵毛离壁壳(Cystocheca lanestris),属子囊菌、白粉菌目。绵毛离壁壳和槲球针壳主要寄生在叶背面,中国叉丝壳主要寄生叶正面。还可为害茅栗、栎和栲等树种。温暖干旱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流行。病菌以闭囊壳在病叶或病梢上越冬,次年4、5月释放子囊孢子,借风传播,进行初侵染,再侵染频繁。病害控制,要加强栽培管理、合理灌水施肥,多施钾肥以及硼、硅、铜、锰等微量元素,控制氮肥,以提高树体抗性;清除病叶,发芽前喷布波美1度石硫合剂;发病初期可喷布甲基硫菌磷、粉锈宁或硫制剂。

ArmiUarieUameliea根朽病RoseUintanecatrix白纹羽病Macrophominaphaseoli茎腐病茎基或根Valsasordida腐烂病Rberengeriana干腐病Coryneumkunzeivar.castaneae,Botrybsphaeriarhodina枝枯病主干及枝干Phyllostictacastaneae斑点病CronartiumquercuumScoriascommunis.Lima-ciniachenit毛锈病煤病Pucciniastrumcastaneae锈病叶或主要为害叶Pseudomonascastaneae芽枯病芽病原物病害名称为害部位

白粉菌目有哪些分类?

自1819年沃尔罗思(F.W.Wallroth,1989)和斯里登朵(D.F.L.Schlechtendal)根据附属丝形态和子囊数目提出了他的分类系统,在白粉菌科中包括7属:Erysiphe,Leveillula,Microsphaera,Phyllactinia,Podosphaera,Sphaerotheca和Un-cinula。德国帕拉(E.Palla)1899年根据菌丝的内、外生情况,将白粉菌科分为白粉菌亚科和球针壳亚科;美国萨尔曼(E.S.Salmon)1906年除承认上述两亚科外,还根据拟粉孢属分生孢子梗可分枝的特点又增加了拟粉孢亚科。日本本间(Y.Homma)1937年认同白粉菌科分为上述3亚科。日本胜朝(K.Katumoto)1973年根据离壁壳属气生菌丝上具刚毛和子囊果具两层可剥离的壁而建立了离壁壳亚科。德国布朗(U.Braun)1987年将白粉菌科分为白粉菌亚科和球针壳亚科。白粉菌亚科包括两族:离壁壳族Cy-stotheceae(含Cystotheca、Sphaerotheca、Podos-phaera)和白粉菌族(Erysipheae)。后者又包括5亚族(Erysiphinae、Microsphaetinae等)。球针壳亚科包括3属(Leveillula、Pleochaeta、Phyllactinia)。

《中国真菌志·白粉菌目》一书中,白粉菌目只含白粉菌科,并在科下直接分属。中国已报道的白粉菌有下列19属:Arthrocladiella,Blumeria,Bulbomi-crophaera,Bulbouncinula,Cystotheca,Erysiphe,Furceuncinula,Leveillula,Medusosphaera,Micros-phaera,Phyllactinia,Pleochaeta,Podosphaera,Sawadaia,Sphaerotheca,Trichocladia,Typhu-tochaeta,Uncinula和Uncinuliella,其中有4个属是由中国人建立的。重要属如下(图2)。

节丝壳属

Arthroclaiella Vassilkov

菌丝表生。无性态为粉孢属型。子囊果球形;附属丝极多,顶部双叉或三叉分枝,有的分枝呈节状,子囊多个;子囊孢子无色。单种属,穆氏节丝壳〔A.mougeotii(Leveillé)Vassilkov〕引起枸杞白粉病。

布氏白粉菌属

Blume ria Golovin ex Speer

菌丝体表生,具暗色镰形刚毛。吸器佛手状。分生孢子梗基部球形膨大;分生孢子为粉孢属类型。子囊果扁球形;附属丝异常退化,少而短,菌丝状;子囊多个,成束;子囊孢子椭圆形,无色至浅黄色。本属是从白粉菌属分出的。单种属,禾本科布氏白粉菌〔B.grami-nis(de Candolle)Speer〕为害麦类及其它禾本科植物,引起白粉病。

球叉丝壳属

Bulbo microsphaera A.Q.Wang

菌丝体表生。子囊果球形或扁球形;附属丝直或微弯,顶端双叉分枝多次,基部呈球形;子囊多个,卵形或近卵形;子囊孢子长椭圆形至卵形,无色。单种属,木兰球叉丝壳(B.magnoliae A.Q.Wang)寄生于紫玉米,仅中国有报道。

图2 白粉菌子囊果的类型

1.节丝壳属;2.球叉丝壳属;3.球钩丝壳属;4.波丝壳属;5.白粉菌属;6.顶叉钩丝壳属;7.叉丝壳属;8.球针壳属;9半内生钩丝壳属;10叉钩丝壳属;11钩丝壳属;12小钩丝壳属球钩丝壳属

Bulbouncinula Zheng et Chen菌丝体表生。子囊果扁球形;附属丝两类:长附属丝具卷旋的顶部和球形的基部;短附属丝蘑菇状;子囊多个,成束;子囊孢子无色。单种属,球钩丝壳〔B.bul-bosa(Tai et Wei)Zheng et Chen〕寄生于栾树,仅中国有报道。

白粉菌属

Erysiphe de Candolle:Fries菌丝体表生,吸器形成于寄主表皮细胞内。分生孢子为粉孢属型。子囊果扁球形,有内外壁之分,但互不脱离。附属丝一般菌丝状,简单或不规则分枝,一至数次,子囊多个,成束;子囊孢子无色至浅黄色。全世界约有100种,中国已报道56种,大豆白粉菌(E.glycines Tai)为害大豆等豆科植物。

顶叉钩丝壳属

Furcouncinula Z.X.Chen菌丝体表生;吸器形成于寄主表皮细胞内;无性态未详。子囊果扁球形;附属丝顶端卷旋,在钩状部分稍膨大,然后三分叉或双分叉,叉端卷曲,子囊多个,成束;子囊孢子无色。单种属,武夷顶叉钩丝壳(F.wuyiensis Z.X.Chen et Gao)寄生于短尾鹅耳枥,仅中国有报道。

波丝壳属

Medusasphaera Golovin et Gamalits-kaya菌丝表生,无性态粉孢属型。子囊果球形;附属丝有长短两型:长型强烈波状弯曲,顶部双叉分枝数次;短型长棒形或圆柱形,直或微弯,表面粗糙、皱缩;子囊多个;子囊孢子无色。单种属,蔷薇波丝壳(M.resae Golovin et Gamalitskaya)仅报道于中国的天山和长白山。

叉丝壳属

Microsphaera Léveillé菌丝体表生;以吸器透入寄主细胞内。分生孢子粉孢属型。子囊果球形或扁球形;附属丝顶部双叉分枝多次;子囊多个,成束;子囊孢子无色,全世界已报道70余种,中国约45种,中国叉丝壳(M.sinensis Yu)寄生于板栗。

球针壳属

Phyllactinia Léveillé菌丝体有内、外生两型:外生菌丝体表生;内生菌丝体由外生菌丝的特殊分枝从寄主气孔进入叶肉细胞并形成吸器、分生孢子为拟小卵孢属型。子囊果扁球形或双凸透镜形;附属丝有长短两型:长型顶部尖、基部膨大呈球形;短型为无色发亮的帚状细胞;子囊多个;子囊孢子无色或淡色。以往报道全球约10种(大种观点),中国学者对该属的种重新划分已报道35种,香椿球针壳(P.toonae Yu et Lai)引起香椿和楝树白粉病。

半内生钩丝壳属

Pleochaeta Saccardo et Spe-gazzini菌丝体半内生,具内生和外生两型菌丝体;吸器形成于内生菌丝。旋梗型属分生孢子生于拟生菌丝上。子囊果侧面观呈陀螺形,较大,附属丝顶端钩状或卷曲,数量多;子囊多个,近成层排列;子囊孢子多椭圆形,无色。全世界约有5种,中国已报道3种,杨生半内生钩丝壳(P.populicola Zhang)引起山杨白粉病。

叉丝单囊壳属

Podosphaera Kunze:Fries菌丝体表生。分生孢子粉孢属型。子囊果球形或扁球形;附属丝顶部2~6次双叉分枝,具隔,全部或下部褐色或浅褐色,状似叉丝壳属;子囊单个;子囊孢子单胞,无色。全世界约15种,中国有6种,白叉丝单囊壳〔P.leucotricha(Ellis et Everhart)Salmon〕为害苹果和秋子梨等引起白粉病。

叉钩丝壳属

Sawadaia Miyabe

菌丝体表生;吸器形成于寄主表皮细胞内。无性型为粉孢属型,可形成大小两型分生孢子。子囊果扁球形;附属丝多双叉分枝1~3次,少数三叉分枝,顶端钩状或卷曲;子囊多个,成束;子囊孢子多椭圆形,无色。全世界共6种,中国均有分布,其中半数仅见于中国,梣叶槭叉钩丝壳(S.negundinis Homma)仅分布于中国东北和日本。

单囊壳属

Sphaerotheca Léveilé菌丝体表生。分生孢子粉孢属型。子囊果球形,附属丝菌丝状,类似白粉菌属,子囊单个;子囊孢子单胞。全世界有42种,中国已报道23种,瓜类单囊壳〔S.cucurbitae(Jaczewskii)Z.Y.Zhao〕为害瓜类引起白粉病。

钩丝壳属

Uncinula Léveillé

菌丝体表生。分生孢子粉孢属型。子囊果扁球形;附属丝简单,一般不分枝,顶端钩状或卷曲一至数圈;子囊多个;子囊孢子无色至淡黄色。《真菌词典》(第7版)仅记载20种,中国已报道约50种,南京钩丝壳(U.nankinsis Tai)寄生于三角枫,是中国菌物学家建立的第一个真菌新种。

小钩丝壳属

Uncinuliella Zheng et Chen

菌丝体表生;吸器形成于寄生表皮细胞内。分生孢子粉孢属型。子囊果扁球形,附属丝有两型:长型顶端卷曲或钩状;短型为镰形;子囊多个,子囊孢子无色或浅黄色。全世界约3种,中国均有,枫香小钩丝壳〔U.li-quidambaris(Zheng et Chen)Zheng,Chen et Z.X.Chen)引起枫香白粉病。

参考书目

中国科学院中国孢子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真菌志·白粉菌目》,科学出版社,1987,北京。

Braun,U.A,Monogragh of the Erysiphales(The Po-wdery Mildews),J.Cramer,StraussCramer,1987.Spencer,D.M.(ed.),The Powdery Mildews,Academic Press,LondonNew York,1978.

玉兰花树叶上长的白粉斑是什么病啊

白粉病

拉丁学名:MicrosphaeraliniceraeWint.inRabenh.

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为害茎和花。叶上病斑初为白色小点,后扩展为白色粉状斑,后期整片叶布满白粉层,严重时发黄变形甚至落叶;茎上部斑褐色,不规则形,上生有白粉;花扭曲,严重时脱落。

病原菌形态特征:子囊果散生,球形,深褐色,大小65-100um;5-15根附属丝,长55-140um,是子囊果直径的0.7-2.1倍,无色,无隔或具1隔膜,3-5次双分叉。子囊3-7个,卵形至椭圆形,大小34-58×29-49um。子囊孢子2-5个,椭圆形,大小16.3-25×8.8-16.3um。

分类属性:忍冬叉丝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分布区域:全国各地

发病特点:病菌以子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子囊释放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发病后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温暖干燥或株间荫蔽易发病。施用氮肥过多,干湿交替发病重。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注意修剪,增加通风透光。发病初期喷洒50%胶体硫100克对水20公斤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常用药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叶底珠叉丝壳(叉丝壳属图片)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4212.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2年12月27日 上午1:16
下一篇 2022年12月27日 上午1:22

相关推荐

  • 高尔夫7铁6铁击球位子(高尔夫5号铁杆怎么打)

    高尔夫七号铁的基本技术动作,谁知道? 1、在站姿最好之前,我们应该从球的后方向目标方向眺望,在目标线上找到一个点进行标记,然后在确定好球与该标志物之间的连线,这就是球的飞行方向。 2、确定球与足的位置关系,从球的位置引出一条与球的飞行方向垂直的线,一般情况下,左足足跟靠近该线。 3、两足跨线并拢而立,左足尖稍向外撇开,左足跟靠近该线。双脚与肩同宽,这样有助于…

    肥料资讯 2022年10月8日
    00
  • 记住这二十个管理要点助您养殖好蟹

      水产养殖中,蟹的养殖一直占比很大,那么如何才能养殖好蟹呢下面教您二十个管理要点,助您养殖好蟹!   1、水源:   在选择养蟹基地前必须对水源有的了解,水量充足是前提条件,养殖区要远离工、农业和生活污染源。规模养殖场要设置废水净化处理设施(如温地、净化池等)。蟹池必须分别建设独立的进、排水口,防止排出的水进入进水口。进水口须安装60~80目的不锈钢或筛绢…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9日
    00
  • 肥料危险标识是什么意思?简单图文对照教你正确识别!

    说起来这事儿,还是前阵子回老家,帮着倒腾院子里的那几袋子肥料才注意到的。以前,买肥料就看个牌子,看看氮磷钾含量啥的,从来没仔细瞅过包装上其他东西。 那天搬肥料,太阳底下,那包装袋上印的颜色还挺鲜艳。搬着搬着,我突然瞅见一个角上有个红色的菱形块,里面还有个图案,具体是啥当时没看清。不止一袋,好几袋都有类似的小标记,有的是个叉,有的是个像小火苗的,还有的好像画个…

    肥料资讯 2025年4月10日
    00
  • 浙江到广南的高铁6(广州南至杭州高铁)

    浙江杭州到广州做高铁要多久? 从浙江省杭州市到广州市的高铁目前有5趟,运行时间从6小时4分钟到7小时40分钟不等,看具体选择哪趟车次。 杭州有直达到云南广南的高铁吗?杭州东站有直达广南的高铁,只能是在杭州东站乘坐高铁到云南南站,然后第2天在昆明南站转车乘坐动车到广南县站。 浙江省嘉兴市有到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的高铁吗 截止到17年5月份,嘉兴没有直达广南的高铁…

    肥料资讯 2022年10月15日
    00
  • 大量元素水溶肥怎么配(大量元素水溶肥怎么配合使用)

    怎么配制180-180-180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水剂? 单独使用冲施:每亩10公斤,兑水300—500倍,每次间隔7-10天左右。 滴灌、喷灌:本产品每亩5-10公斤,兑水300-500倍,每次间隔7-10天左右。 叶面喷施:将本品稀释800-1500倍均匀喷施于作物叶面,冲施和叶面喷施结合使用,效果佳。 (2)配合复合肥或粉剂大量元素水溶肥使用本产品每亩5公…

    肥料资讯 2023年1月30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