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怎么预防病虫害
多肉要想防治虫害,首先就要注意它的通风环境,不能让它长期处于隐蔽并且潮湿的环境下,这会让它容易滋生虫害。也可以用一些药剂,比如杀螨剂等来进行消毒防治即可。出现介壳虫的危害的时候,可以用人工清除即可。
多肉植物怎么防治病虫害
1.红蜘蛛
主耍危害萝藦科、大戟科。菊科、百合科的多肉植物。以口器吮吸幼嫩茎叶的汁液,被害叶出现黄褐色斑痕或枯黄脱落,这种瘢痕永留不褪,一般来说可以看看叶背面是不是有蜘蛛网,还有很小的红色/白色/暗色的虫子,如果有通常就是红蜘蛛了。
防治手段可以通过加大环境湿度,减少和避免蔓延,可用40%三氯杀螨醇1000-1500倍液吸杀,或者阿维菌素。
2.介壳虫
危害面很广,常危害叶片排列紧凑的龙舌兰属、十二二卷属等多肉植物,吸食茎叶汁液,导致位株生长不良,严重时出现枯萎死亡。它的高发期比红蜘蛛早,常常在早春时即已大量繁殖。但它危害也有易控制的地方,即它往往只集中在少数植株上,有时候一株上布满介壳虫,邻近的一株却一只也没有。
防治手段:数量少时,可用毛刷驱除。此外,也可用速扑杀800-1000倍液喷杀。在培养土中混以一定量的呋喃丹有预防作用,但药效只有3个月。
3.粉虱
危害面不大,较多地发生在大戟科的彩云阁、虎刺梅、玉麒麟、帝锦等灌木状多肉植物,在叶背刺吸汁液,造成叶片发黄,脱落,同时诱发煤污病,茎叶上会有大片难看的黑粉,直接影响植株的观赏价值。
防治手段:改善环境通风外,发生初期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喷杀,还可用马拉松500倍液或乐果混敌敌畏1000倍液喷杀,喷药2天后再用强力水流将死虫连同黑粉一起冲刷掉。
4.蚜虫
多数危害景天科和菊科的多肉植物,常吸吮植株幼嫩部分的汁液,引起株体生长衰弱,其分泌物还招引蚁类的侵害。
防治手段:如果数量少,可以人工捕杀,见到一个掐一个。危害初期用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喷洒,也可考虑德国拜耳-吡虫啉。
5.赤霉病
为细菌性病害,是多肉植物的主要病害。常危害具块茎类的多肉植物,从根部伤口侵人,导致块茎出现赤揭色病斑,几夭后腐烂死亡。
防治手段:盆栽前要用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溶液喷洒预防,待晾干后涂敷硫磺粉消毒。
6.炭疽病
是危害多肉植物的重要病害,属真菌性病害。多发生在严热潮湿的季节,尤其是高温多湿的梅雨季节,施用氮肥过量也可能引起。发病初期叶片出现褐色小斑块,后扩展成为园形或椭园形。病斑渐变干枯,严重时整株受侵。
防治手段:首先要开窗通风,降低室内空气沮度和湿度。再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或者喷洒70%甲基托布津60%的炭疽福美、多菌等,防止病害继续蔓延。
7.锈病
常发生在大戟科的多肉植物,其茎干的表皮上出现大块锈褐色病斑,并从茎基部向上扩展,严重时茎部布满病斑。
防治手段:可结合修剪,将病枝剪除,让其重新萌发新枝,再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洒。
8.生理性病害
由于栽种环境恶劣,如强光暴晒,光照严重不足,突发性低温和长期缺水等因素,造成茎、叶表皮发生灼伤,褐化,生长点徒长,部分组织冻伤,顶端萎缩等,最根本的措施是从改善栽培条件着手。
多肉起虫了该怎么解决
对于多肉长虫,我从来都是采取主动防御的措施,因为这样最有效,同时也最简单。何谓主动防御呢?其实说白了就是给多肉直接使用小紫药等内吸式杀虫药,然后浇水让它们吸收,这样多肉就变成了一棵“毒肉”,不管是蚧壳虫也好、蚜虫也罢,还是更难搞的玄灰蝶幼虫,它们在吸食多肉汁液的时候就会挂掉。
我给多肉放小紫药的时候通常都非常的简单粗暴——不管前面放的有没有完全融化,只要时间到了就再给它们放一大勺(小紫药的药效为3个月),而得益于这种粗暴的施药方式,我养多肉6年时间,除了漏放的多肉遭过蚧壳虫和玄灰蝶以外,其它的多肉从来都没有长过虫子。
题主的多肉长虫子了,肯定没有跟我一样采取主动防御的措施,那在这种情况下虫子比较少的话,你可以选择手动清理,比如说蚧壳虫和玄灰蝶幼虫,直接把它们找出来,然后用牙签戳死或者用夹子夹死都可以。而要是虫子数量较多的话,那手动清理就比较麻烦了,而且一时半刻也清理不完。
那么对于大规模氾滥的虫子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首先蚧壳虫的话可以选择用蚧必治、毒死蜱和速扑杀等专治药来喷洒多肉整个植株,若是气温合适的话还可以兑水灌根,这样连续施药一段时间蚧壳虫就可以得到有效的遏制,而后再放一些小紫药或者小白药的话,多肉就不会再长虫了。
其次玄灰蝶幼虫的话可以使用阿维菌素来喷叶,在虫卵刚刚孵化的一段时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比较大条的虫子还是只能采用手动的清除方式。另外红蜘蛛之类的虫子氾滥的话,我们则可以使用三氯杀螨醇、哒螨灵和克螨特等来灭杀,都有较好的效果。不过个人觉得最好的防虫方式还是主动预防,这样才能避免虫子出现的时候手忙脚乱。
首先多肉植物的虫害有很多种,如果不提前做好防御措施,随便哪种虫害爆发起来都是防不胜防的。而多肉植物常见的虫害有:蚧壳虫、蜗牛、小蜈蚣、小白虫、小黑飞、蚂蚁等等。
当植株感染虫害后需要针对性解决
当植株感染虫害后便需要针对性的解决,比如蚧壳虫必须使用专用的蚧壳虫药来杀虫才会事半功倍(国光蚧必治),而蚂蚁则需要将整个植株的盆土更换,否则是很难根治的。至于小黑飞就是盆土的积水太多导致大量滋生,因此在栽种时必须保持栽种环境干爽……
由于感染后虫害会蔓延特别快,不仅该植株会染病,连周边的植株也会有被感染的风险。因此这边建议大家与其等感染虫害后再找办法治虫不如提前使用内吸式的杀虫药来防虫。
建议提前施加防御性的防虫药
毕竟从春天开始,雨水增多,虫害和各种各样的多肉植物病害就会接踵而来。因此我一般都是建议提前使用小白药、小粉药、小紫药这类型的防御型防虫药。
一般是四月份~五月份这段时间提前埋好这些小药,哪种的功效都是差不多的,只是小白药会稍微有点臭味,介意的话可以选择紫药或者粉药,但紫药的价格一般比较贵。所以大家还是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选购即可。另外,这类型的植物内吸药物都是微毒的,因此使用过后记得洗手并且尽量放置在婴幼儿无法触碰的地方哦。
总结:多肉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
咱们一直都说栽种多肉植物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因此要保证栽种环境的整洁干爽,在闷热溼的天气尽量不要再额外为植株浇水。始终保持着“宁干勿溼”这一要点。栽种土壤尽量选择无菌的复合多肉植物栽种土壤,尽量避免使用野外的园土。
PS: 初冬、早春、梅雨前这三个时期在集中喷药或者埋药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肉会有病虫害吗?如果有病虫害应该如何处理?
进入春季后,伴随多肉的各种病虫害接连发生,但多肉的病虫害预防要以“预防为主,预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首先要有适当的温度、湿度、通风良好的透光条件等良好的种植环境,然后定期喷药预防。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另外,多肉植物主要在室内养护,因此对病虫害的预防比较容易。室内通风顺畅,温度适中就可以了。多肉植物中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如下。
红色蜘蛛主要危害洛瓦科、大凡科、菊科、百合科的多肉植物,红色蜘蛛的幼虫大部分吃植物的幼茎和叶的汁液,受害的茎和叶有时会掉黄棕色的斑点或黄,不能褪色。如果发生这种损失,除了加强通风和降低温度的措施外,还可以使用三氯杀螨醇溶液轻轻杀灭杀虫。
金角虫对叶子排列紧密的植物有很大的危害,如龙舌兰属、12卷等植物主要吸收植物的茎和叶汁,导致植物长得不好,严重时死亡。出现虫害时,除了用刷子驱赶之外,还可以用素食砸溶液。
蚜虫主要危害景天科和菊科的多肉植物,植物中螨虫过多会导致植物生长衰弱,蚜虫的分泌物会诱发蚂蚁类侵害。第一次发现螨虫时要进行药物预防治疗,可以使用80%的红外油喷洒。
赤部病是细菌性病害,是多肉植物的主要病害,主要危害有茎流的多肉植物,该病从根部伤口侵入,发病后茎上出现红棕色病斑,几天后腐烂死亡。因此,茎多肉在种植前可以用土质不结实的加湿粉来预防。如果发现块茎有伤口,就要烘干后消毒和种植。
既是真菌性疾病,又是危害多肉植物的重要病害,多发生在高温多湿的梅雨季节,植物生病后,茎上会出现浅棕色的水渍,逐渐开始腐烂。这时要打开窗户,通风,降低室内空气湿度和温度,然后喷上甲硫菌防潮粉,防止病害扩散。
锈病多发生在与大方的多肉植物中,发病时植物的茎表皮出现大的绿褐色斑点,从茎底向上扩张,严重时茎上布满斑点。发病后结合修剪,剪掉病枝,新枝再萌发,可喷洒塑料酒精加湿粉剂。
保存多肉最害怕的是遇到的病虫害,但见面也不必害怕。大部分多肉植物的生命力仍然很顽强。即使在那里也能生存下去,状态也只是有点不好。因此,多肉植物会产生病虫害,只要有针对性地治疗,就没有问题。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4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