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灌的类型
微灌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地表滴灌(surface drip irrigation),是通过末级管道(称为毛管)上的灌水器,即滴头,将压力水以间断或连续的水流形式灌到作物根区附近土壤表面的灌水形式。
地下滴灌(Subsurface drip irrigation, 简称SDI),将水直接施到地表下的作物根区,其流量与地表滴灌相接近,可有效减少地表蒸发,是目前最为节水的一种灌水形式。
微喷灌(Micro-spray 或micro jet 或mini sprinkler irrigation),是利用直接安装在毛管上,或与毛管连接的灌水器,即微喷头,将压力水以喷洒状的形式喷洒在作物根区附近的土壤表面的一种灌水形式,简称微喷。微喷灌还具有提高空气湿度,调节田间小气候的作用。但在某些情况下,例如草坪微喷灌,属于全面积灌溉,严格来讲,它不完全属于局部灌溉的范畴,而是一种小流量灌溉技术。
涌泉灌(Bubbler irrigation),管道中的压力水通过灌水器,即涌水器,以小股水流或泉水的形式施到土壤表面的一种灌水形式。
微灌技术
什么叫微灌施肥?
微灌施肥(Fertigatinon)是借助微灌系统,将微灌和施肥结合,利用微灌系统中的水为载体,在灌溉的同时进行施肥,实现水和肥一体化利用和管理,使水和肥料在土壤中以优化的组合状态供应给作物吸收利用。在我国微灌施肥又称为“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肥一体化有什么好处?
肥料一定要溶解才能被吸收,不溶解的肥料植物“吃不到”,是无效的。总体来说水肥一体化具有“三节”(节水、节肥、节药)、“三省”(省工、省力、省心)和“三增”(增产、增收、增效)的良好效果。
上世纪60年代初以色列开始发展滴灌。60年代末开始应用灌溉施肥技术。目前以色列果园、温室、农田、绿化已全面应用。
技术要点:
1.微灌施肥系统的选择。根据水源、地形、种植面积、作物种类,选择不同的微灌施肥系统。保护地栽培、露地瓜菜种植、大田经济作物栽培一般选择滴灌施肥系统,施肥装置保护地一般选择文丘里施肥器、压差式施肥罐或注肥泵。果园一般选择微喷施肥系统,施肥装置一般选择注肥泵,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选择自动灌溉施肥系统。
2.制定微灌施肥方案。
(1)微灌制度的确定。根据种植作物的需水量和作物生育期的降水量确定灌水定额。比常规通常节水30-40%。
(2)施肥制度的确定。应首先根据种植作物的需肥规律、地块的肥力水平及目标产量确定总施肥量、实施微灌施肥技术可使肥料利用率提高40%~50%,故微灌施肥的用肥量为常规施肥的50%~60%。
(3)肥料的选择 微灌施肥系统施用底肥与传统施肥相同,可包括多种有机肥和多种化肥。但微灌追肥的肥料品种必须是可溶性肥料。
3.配套技术 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要配套应用作物良种、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技术,还可因作物制宜,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形成膜下滴灌等形式,充分发挥节水节肥优势,达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增加效益的目的。
微灌的优缺点
(1)微灌的优点
①小流量局部高频灌溉,灌水均匀,灌溉水利用率高。微灌是一种小流量局部高频灌溉,一般仅湿润植物根区附近的土壤,显著减少了地表水分蒸发;灌水周期较短,灌水均匀,灌溉水利用率高。因此,微灌节水效果显著,一般比地面灌溉节水50%左右,比喷灌节水30%左右。
②适时适量供水供肥,作物产量高、品质好。微灌可按作物需求适时适量地向作物根区供水供肥等,肥料及药剂可通过微灌系统随灌溉水直接施到根系附近土壤中。微灌可实现水肥一体化,使作物根活动层土壤一直处于良好的水、热、气和养分供给状态,改善了作物生长环境,为作物增产和改善品质提供了有利条件,一般可提高产量20%以上,同时大部分地表保持干燥,减少杂草的生长及病虫害传播,可大大减少用于除草的劳动力投入和除草剂费用及田间管理工作量。
③易于调节土壤湿润体内盐分浓度,可在一定条件下利用微咸水灌溉。实践证明,微灌可以使作物根系层土壤经常保持较高的含水状态,因而局部的土壤溶液浓度较低,渗透压比较低,作物根系可以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而又减少盐碱危害。即使使用微咸水微灌,灌溉水中含盐量在2~4克/升时,作物仍能正常生长,并能获得较高产量。
④微灌可适应各种土壤和地形。微灌可利用压力管道将水输送到作物根部区域,适用于各种土壤和地形,甚至可以在某些陡坡地或沙石滩上有效灌溉,还能根据土壤的入渗特性选用相应的灌水器,避免地表径流和深层渗漏。
(2)微灌的局限性
①盐分积累。咸水微灌会使盐分在湿润体外围形成积累,形成“盐壳”,长期使用可能造成土壤恶化。因此,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灌溉季节末期尽可能应用淡水洗盐。
②可能影响作物根系发育。土壤含水量持续较高会引起一些根系方面的病害,或者使滴头周围土壤内空气不足。在干旱地区,微灌会使根系范围变小、上移,可能会限制果树根系发展,降低其抗旱抗风能力。
③微灌一次性投资相对较高。
④微灌灌水器出水口很小,易被水中的矿物质或有机物质堵塞,严重时会使灌水器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报废。所以,微灌系统安装水处理设施甚为重要。
微灌的种类和特点是什么?
一、微灌种类
微灌系统主要有滴灌、微喷灌、渗灌等形式。
二、微灌特点
1、省水。微灌属于局部灌溉,微灌系统全部采用管道输水,减少了土壤表面的蒸发,且仅湿润作物根区附近土壤,比地面灌可省水50%,与喷灌相比,不受风的影响,减少了漂移损失,可省水20%。
2、节能。微灌的灌水器均在低压下运行,比喷灌工作压力低,又比地面灌用水省,水的利用率高,可显著降低能耗。
3、灌水均匀。微灌系统能够有效地控制田间的灌溉水量,微灌灌水均匀度高,一般可达80%-90%。
4、节省劳力。微灌便于自动控制,因而可明显节省劳力。
5、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强。微灌为压力管道输水,能适应不同地形和不同土壤质地。 地温降幅很小。微灌的运行方式是采用浅灌勤灌的方式,每次灌水量很小,因而几乎不会引起地温下降。
6、增产。微灌仅局部湿润土壤,不破坏土壤结构,不会形成土壤板结,还可以结合施肥,便于农田管理。适时适量地将水和营养成分直接送到作物根部,提高了水和肥料利用率。 土壤水、肥、热、气状况处于最佳,给作物提供更佳的生存和生长环境,使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一般增产幅度达30%。
7、微灌灌水器(如滴头、微喷头)出口很小,易被水中的矿物质或有机物质堵塞,出水不均匀,所以必须在系统首部安装过滤器(离心过滤器、网式过滤器等)。
什么是微灌?
微灌是通过管道系统将水输送到灌溉地段,利用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作物所需的水以小流量均匀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技术。微灌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泉灌(或小管出流灌)等。与传统的地面灌溉相比,微灌是以较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区域的部分土壤,属于局部灌溉。
微灌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典型的微灌系统通常由水源工程、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和灌水器四部分组成。
水源工程:江河、渠道、湖泊、水库、井、泉等均可作为微灌水源。
首部枢纽:包括水泵、动力机、过滤设备、施肥(药)装置、控制器、控制阀、进排气阀、量测仪表等。其作用是从水源取水增压并将灌溉水处理成符合微灌要求的水流送给输配水管网。
输配水管网:包括干管、支管、毛管及安全、控制和调节装置,作用是将首部枢纽处理过的水安全合理地输送分配到灌水器。
灌水器:是直接灌水的部件,包括滴头、滴灌管(带)、微喷头、涌泉头和小管出流器等,其作用是消减管道内的水压力,将水流变为水滴、细流或喷洒状施入土壤。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4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