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方针提出时间是多久?
1960年9月30日。
八字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960年9月30日,中央转发的国家计委党组《关于一九六一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八字方针”。1961年1月14日至18日,中共八届九中全会讨论批准了这个方针。
扩展资料:
提出背景
中国自1959年开始,在“左”倾错误影响下,大放“卫星”夸大产量导致的巨额粮食征收,人民公社公共食堂“大锅饭”造成的农村粮食短缺,致使国民生计发生严重困难。
同时,由于左倾思维和民族本位的思想,当时的领导人拒绝苏联和美国的粮食援助,致使各地出现严重饥荒,进而导致工业发展也严重滞后。
社会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的具体指导下,到1962年,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1966年,全国基本完成了预定的国民经济调整任务,使中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八字方针会议是什么时候
八字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960年9月30日,中央转发的国家计委党组《关于一九六一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八字方针”。1961年1月14日至18日,中共八届九中全会讨论批准了这个方针。
在中国共产党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的具体指导下,到1966年,全国基本完成了预定的国民经济调整任务,使中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八字方针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八字方针,是1961年1月中国共产党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的方针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八字方针是在哪一年提出?
1960年9月30日。
八字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960年9月30日,中央转发的国家计委党组《关于一九六一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八字方针”。1961年1月14日至18日,中共八届九中全会讨论批准了这个方针。
从“八字方针”提出到“十六字方针”的确立。
不仅是内涵的丰富,而且是“一种带根本性的变化”。主要是:新时期统一战线和民主党派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统一战线由过去的阶级联盟变成“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爱国统一战线。
各民主党派由改革开放前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变成“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与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联盟”。
八字方针的时间和意义
1961年。意义是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961年1月14日至18日,中共八届九中全会讨论批准了八字方针。它适当调整了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使中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八字方针的内容是,调整、巩固、提高、充实。
八字方针是哪一年提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八字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八字方针,即适当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主要是调整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关系,尽可能提高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适当控制重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同时缩小基本建设的规模,使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得到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要巩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成果,使其向纵深发展。要以少量的投资充实一些部门的生产能力,使其配套成龙,发挥更大的经济效果。要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提高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1、调整农村的生产关系和有关政策,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发还自留地,开放自由市场。
2、减少城镇人口,精简职工。
3、压缩基本建设规模,缩短重工业战线,充实轻工业,保住重点项目。
4、节减财政支出。
5、稳定市场物价,对部分消费品实行高价政策。
6、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加强专业协作。
7、制定适合当时情况的有关教育、科学、文艺等方面的各项具体政策。
从“八字方针”提出到“十六字方针”的确立,
不仅是内涵的丰富,而且是“一种带根本性的变化”。主要是:新时期统一战线和民主党派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统一战线由过去的阶级联盟变成“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爱国统一战线。
各民主党派由改革开放前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变成“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与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联盟”。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3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