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斑点病怎么防治?
斑点病是侵害花卉的一类普遍性病害。此类病害包括各种形状(如圆形、椭圆形、轮纹形等)的叶斑病,多由真菌侵染所致。此类病发病初期多是在叶面上出现针头状小点,以后逐渐扩展成圆形、角形、不规则形等斑点。病斑颜色为褐色、黑色、灰色、白色等。发病后期,病斑上出现小黑点。
菊花、万年青、水塔花、紫背竹芋、马蹄莲、姬凤梨、鹤望兰、龟背竹、花叶常春藤、八角金盘、橡皮树、叶子花、洒金桃、叶珊瑚、苏铁等均易患斑点病。
花卉一旦染上斑点病,施药等措施只能控制病情,而叶片上的斑点不会消除。因此,防治斑点病应从培育壮株开始,综合防治。防治方法:
培育壮株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为此,要合理施肥与浇水,并注意通风透光。
盆栽用土要消毒后使用。
7~8月每10天左右向植株表面喷洒一次80%代锌森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发现病叶及时剪除焚烧掉。
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或50%托布津或75%百菌清600~800倍溶液防治。一般每周喷一次,连续喷2~3次。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是什么?
细菌性斑点病又名细菌性疫病。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豆产区。
症状
被害幼苗的子叶产生褐色半圆或近圆形斑;成株期叶片上的病斑为褪绿不规则小斑,水渍状,后扩大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直径3~4毫米,病斑边缘深褐色,外围有很明显的黄色晕圈。天气潮湿时,病斑背面有白色菌脓,干燥后为膜状。茎秆上的病斑暗褐色,长条形,稍凹,病斑周围黄晕不明显。荚上病斑暗褐色,多集中在荚的合缝处。种子上病斑为不规则形褐色小斑点,常覆一层菌脓。
病原
Pseudomonas glycinea Coerper.,为短杆状细菌,两端圆,端生1~3根鞭毛,有荚膜,无芽孢。生长适温24~26℃,最低20℃,最高35℃。病菌只侵染大豆。
发病特点
细菌在种子或病残体上越冬,借风、雨传播,从气孔侵入。带菌种子长成的病株为田间的发病中心。天气阴冷潮湿有利于病害发展,干燥天气病害受到抑制。
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无病种子。
(2)农业防治。实行2年以上轮作;调整播期;合理密植;清除病株残体。
(3)药期防治。田间发病初期可喷施1∶1∶200波尔多液,也可667平方米用30%DT杀菌剂50~70克;或667平方米用47%加瑞农50~70克对水35~40千克喷雾,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
如何防治细菌性斑点病?
辣椒细菌性斑点病20世纪20年代在南非的番茄上发现,是一种世界性病害,主要危害茄科的辣椒和番茄。20世纪40年代我国在湖南、江西一带的番茄上发现该病。在苗床上就感病的植株,顺着子叶的边缘出现黑色或水浸状的小斑点,严重的导致叶片脱落,植株死亡。果实被害,质量和产量损失巨大。
防治方法
(1)化学防治①种子消毒。用0.8%醋酸处理种子24小时、5%盐酸处理5~10小时、1.05%次氯酸钠处理30分钟或0.05%氯化汞处理5分钟。②发病初期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52%丰护安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1∶200倍波尔多液等进行喷施,7~10天1次,连续喷2~3次。
(2)农业防治①从无病植株上选留生产用种,或选用甜椒的早丰1号、长丰、湘研3号、5号、6号等较为抗病的品种。②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什么是花斑病
斑点病:又名白星病、穿孔病、褐斑病、叶点霉斑等名称.在中国分布于吉林、辽宁、山西、河南、台湾、湖南、广西、云南等省、自治区。是一种为害轻微的次要植物病害。因常与蛙眼病、破烂叶斑病、赤星病等叶斑病混生,不易区分。
dot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也能为害嫩枝及果实。发病初叶片表面出现近圆形褐色水浸状小斑,以后扩大为椭圆形至不定形,呈灰褐至灰白色,周围具有水浸状淡绿色晕环,病斑大小为15-20毫米,严重时病斑汇合,使叶片局部干枯。后期病斑中部呈薄纸状,淡黄色或灰白色,易破碎,多发生在生育后期中下部叶片上。潮湿时斑面现小黑点,斑面常易破裂或穿孔。高温多雨季节,病斑迅速扩展为不整形大斑,其后焦枯脱落。
徒长枝或内膛一年生枝容易感病。染病枝条皮孔突起,芽周变黑,凹陷坏死,边缘开裂。幼果感病多表现为黑点型和疮痂型,近成熟果实多为褐变型。
dot发病条件
该病为瓜灰星菌所致,病菌随遗落土中越冬,周年都有苦瓜种植地区越冬期不明显,可借雨水溅射传播,高温多湿的天气有利于本病的发生,连作和低洼郁蔽、或偏施氮肥发病较重。
dot防治方法
斑点病应采取以加强和改善栽培控病措施为主,配合杀菌农药保护的综防措施。
1、忌连作:因病残体是主要的初侵染源,故播前应彻底搞好清园工作以及避免连作。与水稻轮作一年效果较好。2、整地施肥:结合整地晒土起高畦,施足优质有机肥料,整平畦面以利灌排;避免单独或过量施速效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有增强抗性作用。3、喷药保护:发病初期可选喷:(1)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0%氟硅唑咪鲜胺600-800倍液;(2)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高科56%嘧菌酯百菌清800-1000倍液;(3)30%氧氯化铜悬浮剂300-400倍液,隔7-8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3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