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
化肥中的氮肥在我国无论是生产量,还是施用量都是最多的,占了60%以上,因而谈及化肥,最重要的就是谈及氮肥。氮肥按所含的氮素形态分为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氰氨态氮肥。土壤中可供农作物吸收的氮肥绝大部分是铵态氮和硝态氮,故施用的氮肥在土壤中须转化为铵态氮和硝态氮,而在转化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进入了环境,这就使氮肥利用率很低,如用15N示踪法测定,碳铵的利用率最低,表施于水稻田只有22.3%±6.0%;尿素较高,也只有39.1%;最高是硫铵,可达44.1%。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进入环境如图7-1所示。
硝态氮肥使用注意事项
施用硝态氮肥注意事项:
不要一次性过量的投入含硝态氮的肥料
.遇到连阴天,最好减少硝态氮肥料的用量
.当肥料中硝态氮的含量高于7时,最好在低浓度下使用,否则容易烧伤根系
硝酸铵钙禁止与水溶肥及复合肥混合冲施
为什么硝态氮过多容易出现肥害?
硝酸根离子可以在根组织中被还原,但当硝酸根过多时则大部分被运至叶片中被还原。当土壤中存在大量硝酸根离子时,如果不能及时把硝酸根离子运送至叶片中,根系中硝酸根离子必然过多,就会出现烧根现象,植株就会出现萎奄,黄叶,顶端生长缓慢等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肥害。
农业中氮肥的来源有三种:硝态氮,铵态氮,酰胺态氮。
硝态氮不挥发,铵态氮挥发
硝态氮可以被作物直接吸收,而不需要任何转化,铵态氮和脲态氮被植物吸收之前必须经过转化
使用硝态氮肥不会导致土壤酸化 硝态氮转化为氨基酸的过程在叶片上发生,以太阳能为能源,是个节能过程。铵态氮必须在根部转化为有机氮化合物。这一过程需要消耗碳水化合物,会影响植物的其他生理过程
硝态氮肥易溶于水在土壤中易随水流失对吗
硝态氮肥易溶于水在土壤中易随水流失,是对的。
硝态氮肥,特点是:
1、临界吸湿点相对湿度低,易吸湿结块;易溶于水,易被作物吸收。
2、NO:不为土壤胶体吸附,流动性大,有利于分布至深层土壤,但也易随水淋溶或径流损失。
3、在水田还原性环境中,易发生反硝化作用而生成分子态氮(N2)或氮的氧化物而损失。
4、作物选择吸收NO、常多于阳离子而属生理碱性肥料。
用途:
硝态氮肥施入土壤之后,主要存在于土壤的溶液之中,因此容易随水流失造成浪费。并且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转化为气态挥发,因此硝态氮肥不能应用于水田作物。
硝态氮肥常用于旱地作物,由于其肥效快且容易挥发流失,不适合用作种肥和基肥,做旱地作物追肥效果最好。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硝态氮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3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