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聚氯聚能复合肥价格(绿聚能复合肥出厂价)

化工行业包括哪些?

化工行业有:石油化工、基础化工以及化学化纤。化工行业就是从事化学工业生产和开发的企业和单位的总称。化工行业渗透各个方面,是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化学工业在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许多国家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化学工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对社会经济的各个部门有着直接影响。由于化学工业门类繁多、工艺复杂、产品多样,生产中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毒性高,因此,化学工业是污染大户。同时,化工产品在加工、贮存、使用和废弃物处理等各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大量有毒物质而影响生态环境、危及人类健康。化学工业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南方草莓的种植方法有哪些

草莓种是一种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结果早,产量高,而且省肥,易管理,效益好的经济作物。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南方草莓的种植方法,一起来看看。

南方草莓的种植方法

1.选择优质品种 选择早熟,休眠浅,适合温室栽培,高产耐贮运的优质品种,如丰香、章姬等。

2.培育壮苗 草莓通常为葡匐茎分株繁殖和地下茎分株繁殖。育苗首先要建立繁殖苗圃。苗圃地要求土壤疏松,无杂草和有充足的肥水条件。一般繁殖苗圃要提前半个月翻耕,整地时,每亩施腐熟栏肥2500千克,饼肥30千克作基肥,再开沟作畦,畦宽2米。选择健壮母株,按200厘米×70厘米密度移栽,使匍匐茎的生长有充足的空间和光照。如农户不设立专门繁殖苗圃,也可于当年5月底果实采收后,在生产地中选留一块条件好的作繁殖基地,并每3行删2行留1行,以加大行株距。然后松土整平,并将新发出的匍匐茎引向母株周围空间处,将茎节上的叶丛基部就地埋入土中,待茎节上形成有3~4张叶片的新苗时,即可将幼苗切离母株移植。要尽量选用离母株近的壮苗集中移栽,一般离母株越近的新生苗生根越早,生长越健壮,长势越旺盛。

3.提高移栽质量 一般于8月上旬~9月上旬,选择阴天或小雨天进行移栽,尽量避开晴天炎热中午,以防灼苗。移栽前,每亩本田施腐熟栏肥2500千克、饼肥5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三元复合肥(氮、磷、钾各含15%)50千克作基肥。然后作成垄顶宽30厘米、垄底宽60厘米、垄高30厘米、沟宽30厘米的高垄。移栽前每亩用50%丁草胺200克兑水60千克喷雾防除杂草。垄面铺黑色膜,以提高土温和防止果实接触地面受沾污而影响着色与品质。每垄栽植2行,株距18~20厘米,每亩种植7000~8000株。

4.科学管理

(1)培土 如垄面没有铺黑色薄膜,则在9月下旬,结合松土除草进行一次厚培土,以促使幼苗多生根和防止老苗根外露。

(2)覆盖越冬 到10月中下旬,气温下降至白天最高温度低于15℃或者晚上温度低于8℃时,尽快搭建大棚,棚宽6~9米,中心高度2.5米。覆盖材料为厚度0.08厘米聚氯乙烯膜。第二年3月下旬~4月上旬,随着气温回升,开始揭开大棚两侧薄膜,以降低棚内温度,提高通风透光程度,要求白天棚内温度在30℃以内,开花后白天的温度在20~25℃,晚上不低于5℃。

(3)疏花 草葱花序上第3级和第4级枝梗上的花常不孕或只形成无效果实,在开花前花蕾开始彼此分离时要将这些花蕾疏去,疏蕾时间最迟不迟于第1朵花开放期。有条件的农户,最好从草莓始花期开始,棚内放一群蜜蜂,以利于开花授粉,提高结果率。

)追肥 在草莓浆果形成后,果实膨大到约成果的一半大小时,亩施三元复合肥(氮、磷、钾各含15%)10千克,每隔15~20天施一次,连续施3~4次。

(5)精细采摘12月上旬开始采收,每隔1~2天采摘一次,一个品种的采收期一般可延续至5月底。一天中,采摘的适宜时间为上午,露水干到炎热来临前。露水未干或在雨中采摘的果实容易腐烂,应尽量避免。采摘动作要轻,手捏果柄,带柄采下,不要损伤花萼,否则易腐烂。

南方草莓的种植要点

草莓种是一种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结果早,产量高,而且省肥,易管理,效益好的经济作物。在一般管理条件下,当年8月下旬或9月上旬种植,第二年5月底采摘结束,果实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可达1500~2000千克,亩收入5000~7000元。

要种好草莓,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土壤,即应选择地势高,地面平整,田块南北向长方形,灌排方便,土壤质地疏松,最好是江、溪冲积土,属培泥沙田或泥砂田的田块。这类田块土壤肥力水平较高,供肥性能好,保肥作用强,易早发。

绿聚氯聚能复合肥价格(绿聚能复合肥出厂价)

经济对能源价格的影响有哪些

能源价格上涨对浙江经济生活影响不断加深

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发布时间:2006-11-10 10:16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能源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浙江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重化工业所带动的高能耗产业快速发展,以居住、汽车、家电等高能耗消费需求的快速升级,能源瓶颈问题日益突出。加之近年来各类能源价格波动对国民经济各行业及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使我们对经济的增长方式、生活的消费方式、能源安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引发反思。本文通过大量统计数据分析,提出我们的建议,以期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第一部分 浙江能源消费现状及价格上涨情况

一、浙江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存度不断加深

1.浙江能源消费总量迅速扩张。浙江近三年的能源消费增速均在十个百分点以上,2003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为9523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5.0%;2004年能源消费总量达1082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3.6%;2005年能源消费总量达1203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1.2%,其中消费煤炭9680.8万吨(原煤与洗精煤)、电力1642.3亿千瓦时、石油制品1931.9万吨。煤、电、油三大常规能源消费与上年相比,增幅分别为10.7%、15.7%和7.3%。近年来浙江能源消费尽管增速有所回落,但总量的扩大有目共睹。

浙江居民伴随生活质量提高,对能源消费需求增速惊人。浙江人均GDP自2000年超过1600美元,2005年达到3400美元,生活质量的快速提高,电器普及、升级;人均居住面积成倍增加;出行方式逐渐向私人汽车转化,生活质量的改善直接导致对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耗电量从2000年的319千瓦时,上升到2005年的656千瓦时,增长105.6%;5年间农村居民人均电费和燃料支出增长了57.5%和99.0%。

2.浙江能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浙江作为能源小省,能源消费总量的迅速扩张,使能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2003、2004、2005三年,全省全年从省外调入和进口能源总量比上年分别增长12.2%、16.1%和9.4 %。

3.浙江经济对能源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从投入产出产业关联的直接消耗系数来看,“十五”期间整个经济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能源产业的直接消耗在上升,直接消耗系数分别从1997年的0.80、0.60、1.08上升到2002年的1.20、0.69、1.23。2001-2005年浙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分别为:0.99、1.12、1.02、0.94、0.87,平均比“九五”时期上升73.7%,高耗能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值中占有更大的比例。

二、近年来主要能源价格进入持续快速上升通道

1.国际油价涨势迅猛,高油价时代提前来临。2003年以后,受美伊战争和国际局势趋紧的影响,国际石油脱离90年代10-25美元/桶的价格运行区间,出现节节攀升势头。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WTI)自2003年年初的每桶30美元逐步上升,到2004年6月份冲破40美元,仅仅过了4个月在2004年10月冲破50美元大关,随后油价继续一路上涨,2005年7、8两个月上涨至70美元/桶价位,随后在2006年8月份创出80.3美元/桶的近20年新高,9月份开始稍有回落(具体见图1)。以原油价格年度涨幅计算,2003年上涨2.9%、2004年上涨34.1%、2005年上涨41.6%、2006年1-8月份上涨14.9%。

国际石油价格步入快速上升期,既有世界经济增长加快,引起原油供求关系趋紧的原因,也受地缘政治和产油区局势动荡、投机资本在原油期货市场兴风作浪等因素推波助澜。近期随着主要石油生产国加大原油产能、欧美国家纷纷加息调控经济增速,刺激油价上升的不确定因素大大缓解,使石油价格趋于回落,但低油价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提前进入高油价时代已是不争的事实。

2.煤炭、天然气价格上涨。重要能源的煤炭和天然气价格在原油价格大幅攀升同时,也出现在消费需求拉动下的持续上扬。2004、2005年煤炭价格出现大幅上涨,2004年原材料购进无烟煤价格上涨31.3%、烟煤价格上涨40.2%;2005年购进无烟煤价格上涨15.3%、烟煤价格上涨12.8%。2005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8752万吨,占能源消费总量的七成以上。煤炭价格上涨从根本上推动浙江能源价格走势,增加了冶金、化工等企业生产成本。

天然气价格和煤炭出现同步上涨,2005年上涨24.5%,2006年1至8月上涨21.4%。

第二部分 能源价格上涨对经济的影响

一、能源涨价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能源涨价加剧潜在通胀压力。能源涨价一是引起石油类企业燃料购进价的上涨。2003—2005年全省工业企业的燃料动力类产品购进价格分别上涨5.8%、14.5%、15.5%,加大下游企业产品价格上涨的压力。二是燃料价格上升,直接带动浙江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003年—2005年,汽油、柴油、电、液化石油气、管道燃气、其他燃料等居民消费能源价格上涨,对CPI上涨贡献率分别为3.8%、6.68%、21.6%,成为推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2.能源价格上涨直接导致外汇支出增加。浙江既是耗油大省,又是原油净进口省。石油市场油价的高低直接影响石油进口贸易,油价上涨导致外汇支出增加。2003年至2005年浙江进口原油支付外汇从2.2亿美元增长到6.1亿美元,年均增速120.2%,仅这三年国际油价上涨浙江进口原油分别要多支付0.06亿、1.36亿和1.74亿美元。

二、能源价格上涨对农业的影响

煤炭、石油、天然气能源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农用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等农资的涨价以及灌溉、耕田、运输等农机具用油的成本提高。尽管各地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控制农资的涨价,但在成本推动下,仍难以抑制主要农资产品价格出现持续上扬,给农民增收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1.能源价格上涨推动浙江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扬。浙江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从2003年开始进入一个上升周期,2003年农资价格总水平上涨2.9%,2004年上涨13.2%,2005年上涨5.8%,2006年1-8月份下降0.7%。

(1)近三年化肥价格涨势迅猛。化肥生产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为主要原料,并要消耗电力,所以被称为高耗能产业,同时还有一定的环境污染。以煤炭为原料,每生产1吨尿素消耗1.2吨煤和1200千瓦时电,能源价格上涨直接提升企业生产成本,推动化肥产品涨价。浙江化肥价格连年上涨,2003年上涨2.3%、2004年上涨15.4%、2005年上涨10.0%,目前仍处高价位。主要化肥产品价格,2006年8月与2003年初比,氮肥上涨25.5%、磷肥上涨24.8%、钾肥上涨58.3%、复合肥上涨31.1%。

(2)农药价格涨幅低于原药价格涨幅。原油、煤炭价格、化工原材料价格上涨使企业生产、运营成本增加,导致农药、原药价格普遍出现大幅上涨。2003年初至2006年8月,甲胺磷原药价格上涨30%、草甘磷原药价格上涨17.3%、乙草胺原药价格上涨50.4%。与此形成反差的是,2003年至2006年8月,全省农药市场价格涨幅仅为7.2%、农药器械涨幅为6.6%。农药价格“水涨船不高”的现象固然减轻了农民的经济压力,但也使部分农药生产企业在过度竞争后,用质量低下的产品扰乱农药市场,给农民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3)农用机油和农用薄膜价格大幅攀升。原油价格上涨直接带动农用机油和农用薄膜的价格上升。浙江农用机油价格上涨基本上与柴油同步,2003年初至2006年8月累计上涨36.4%。原油涨价造成农用薄膜原料生产成本上升,2003年至2006年8月,农用聚氯乙烯薄膜出厂价格上涨了49.8%,农用薄膜市场售价保持连续上涨态势上升17.2%(具体见表1)。

表1 2003—2005年浙江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

名称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1-8月

全省农资价格指数

2.9

13.2

5.8

-0.7

化学肥料

2.3

15.4

10.0

-0.6

氮肥

2.5

18.1

7.1

-3.2

磷肥

1.6

8.0

11.4

2.1

钾肥

1.1

20.9

24.5

4.8

复合肥料

2.7

11.7

10.2

3.7

农药及农药械

-0.9

4.1

3.7

0.2

一化学农药

-0.1

4.2

3.8

0.1

二农药器械

-0.5

3.4

2.5

1.1

农用机油

7.2

5.5

7.7

12.0

农用薄膜

2.1

5.7

6.6

1.9

2.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影响农民增收。近年来,政府为促进浙江农业机械化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优惠,使农业机械普及率在农村逐年提高。2005年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2111.27万千瓦,比2003年农业机械总动力2039.68万千瓦提高3.5%。2003年全省农用柴油使用量为175.76万吨,2004年柴油使用量为186.16万吨,2005年柴油使用量为187.23万吨。而这三年柴油价格上涨,使浙江农民用油每年分别要多支出4.8亿元、6.3亿元和10.4亿元。能源涨价引起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普遍上扬,直接导致浙江农民农业生产支出逐年增长。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农业生产支出由2003年的266.1元,2004年升到270.2元,2005年升到344.7元,这三年人均农业生产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1.5%、1.5%和27.5%。油价、电价的上涨还带动农业生产服务价格的上涨,2006年前8月全省机械作业费上涨4.1%、治虫费上涨7.4%。据初步测算,因成品油价上涨,农民耕作一亩水稻机耕费增加15元,抽水费增加10元,机收费增加12元。能源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冲抵了政府惠农政策的成效。

3.捕捞成本激增下浙江部分渔民陷于亏损境地。浙江是海洋大省,海水产品捕捞业在浙江东南部沿海地区农业生产中占很大比例,油价持续上涨对海洋捕捞产业发展、渔民增收带来了很大挑战。2003年下半年以来船用柴油每桶价格由500元-600元上涨至800元以上,使捕捞成本大幅提高。加上浙江近海海洋资源的再生能力大大低于捕捞量,经济鱼类资源急剧衰退,根本形不成渔汛,出海捕鱼往往会入不敷出,导致近年来台州的临海、温岭等地半数以上渔民放弃传统冬汛,在1月份就提前回港休渔。今年上半年浙江象山县双拖渔船的捕捞效益低下,约有70%的渔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20%的渔船处于保本经营,只有10%的渔船略有盈余。象山县大小捕捞渔船一年的总用油量约为30万吨左右,根据现在柴油价格,象山县要比去年同期增加近3.3亿元的用油支出。尽管各级政府出台了扶持渔业的产业政策,但是主要能源价格上涨过快、渔农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范围广,抵消了政府优惠减免税费,使浙江部分渔民陷于亏损境地。

4.燃油涨价增加农产品物流成本。浙江农产品物流结构中,低附加值的产品居多,大部分长途贩运的农产品以初级形态为主,农产品运费与工业品相同,两者的运输利润却相差悬殊。在近几年汽油、柴油上涨较快的情况下,燃油成本成为农产品物流成本的大头。加上有关部门加强对公路超载超限的查处力度,运输数量减少的情况下更是提高农产品的物流成本。据测算,油价上涨和治理“双超”分别影响农产品货运成本上升30%和10%,利润下降30%—50%。针对农产品运输严峻形势,省政府及时出台了浙江省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管理办法,减免农产品货运公路收费,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产品的流通与销售。

三、原油价格上涨对工业企

化工业包括什么行业代码

包括

基本无机化学工业 ①盐化工:含焦炭、电石、氯碱、聚氯乙烯生产及加工 ②煤化工:含焦炭、煤焦油、煤炭气化、合成氨、联醇、煤制油、煤制烯烃 代表产品:硫酸、盐酸、硝酸、磷酸、硼酸、纯碱、烧碱、氢氧化物、过氧化物、氯气、氯化物、碳酸盐、硝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2、化学矿山工业 代表产品:工业盐、硫磺、硫铁矿、磷矿、钾矿、电气石、珍珠岩、云母、高岭土、石英粉、石棉、膨润土、滑石粉、活性碳、石膏、光卤石、硅灰石、石墨、长石等。3、化肥与农药工业 ①化学肥料工业 ②农药工业 代表产品: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微量元素、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杀鼠剂、生物农药、生长激素、其他农药等。

温室大棚种植桃树的技术

大棚栽培桃树,必须进行人工强制休眠,使桃树通过一系列的低温锻炼,完成生理上变化后,才能正常地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温室大棚种植桃树的技术,一起来看看。

温室大棚种植桃树的技术

一、塑料大棚的类型和结构

桃树大棚栽培的设施通常采用塑料薄膜日光温室,又称塑料大棚。根据树体的大小和预期果实上市的早晚,选择不同的塑料大棚,要想让果实3月底4月初成熟上市,就要采用冬暖式塑料大棚,这种大棚宽度一般为7―8米,长度50―80米,背高2.8―3.2米,后墙高1.6―1.8米,后坡长1.5米,后墙与两侧的墙壁,通常采用干打垒土墙,厚度为60―80厘米,造价低,保温效果好,立柱一般为水泥支柱,骨架为竹木结构,骨架间距60―80厘米,棚膜采用新型的聚乙烯无滴膜。棚面与地面夹角23度左右。建造一个60米长、8米宽的棚,造价约800―900元。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全钢架无支柱的冬暖式塑料大棚,墙体采用砖结构,造价比较高,一个60米长、8米宽的棚约需2万元。

冬暖式塑料大棚采用东西走向,座北朝南,如果对陆地已栽培几年的大树进行大棚栽培,可以建造两面坡大棚。

二、品种选择与栽培密度

目前桃树大棚栽培一般为促前栽培即通过大棚栽培使果实提早上市,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选择及早熟品种,即适于保护地栽培的品种特性。

果实生育期:一般以60―70天为宜,最多不要超过8天。

需冷量:所选择品种的需冷量要低即满足自然休眠所需的低温累计时间短,7.2摄氏度以下累计低温时间少于850小时。此外,大棚栽培应尽可能选择自花授粉,结实率高,果个大,色泽好,品质优良,较耐运输的品种。目前试验栽培的品种有:普通桃:春蕾、早花露等。油桃:五月红、曙光、瑞光1号;蟠桃:早露蟠桃。

配置授粉树:尽管桃多数品种自花结实率较高,但异化授粉可显著提高坐果率,因此栽培时一般要培植授粉树,栽植时,授粉树与主栽品种的比例为1:3―4,成行排列或行内间隔栽植。幼树一般要按南北行栽植,永久性定植的株行距为2米2.5―3米或3米4米。前期密植,后期间伐的变化式栽植方式的株行距为1米1.5米或1.5米2米。结一年果后隔株间伐或移栽到其它地方。定植时结合土壤改良每亩施有机肥4000―5000公斤。

三、扣棚前的管理

桃树大棚栽培资金投入大,因此要充分利用桃树幼树生长快,结果早的特性,加强管理,实现当年定植,当年成花,当年扣棚,第二年春天结果收益。

加强幼树管理:

定植后在30―40厘米处定干,一般每株留2个主枝,当新梢长到30厘米时摘心,促发二次梢增加营养面积。

摘心:对其他部位的新梢要反复进行摘心并及时疏除过密、直立生长的新梢,对角度较好的新梢进行捋枝,留作辅养枝,也可直接定植二年生苗。

施肥:从4月底5月初开始,每隔15―20天连续追肥三次,尿素8公斤/亩,磷酸二氢钾5公斤/亩,施肥后浇水,锄地增温。在新梢迅速生长期,每隔10天进行一次叶面喷肥,喷300―500倍的尿素或400―500倍的光合微肥,可显著地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新梢生长。在7月中下旬,喷布一次一般需冷量333150―200倍液可有效抑制新梢生长促进花芽形成,结合喷药叶面喷布300倍的磷酸二氢钾和500倍的光合微肥,提高花芽的质量。

四、扣棚的时间

什么时间扣棚增温取决于栽培品种的自然休眠是否已经完成,一般需冷量低的品种,扣棚早反之则扣棚晚,在和田一般扣棚时间从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下旬。覆盖越早,成熟会越早。为了保证充分完全的自然休眠。以12月上中旬扣棚比较保险,也可采用扣棚初期降温,人工促进完成休眠的在11月下旬白天覆膜盖草帘子,阻隔阳光射入棚内,使棚内温度处在7.2℃以下,晚上揭开草帘子续冷,持续15―20天,然后转入升温,白天逐步加大揭帘面积,使桃树慢慢适应进入正常升温阶段。

扣棚时间确定的另一个依据是预期果实上市的时间,预期上市晚则扣棚晚,分期扣棚可避免集中上市。

五、棚内管理

温湿度控制:桃树的根系在地温5℃的条件下,即开始活动生长,17–18℃时生长最为适宜,为了使根系早于地上部生长,在扣棚前一个月浇水后,覆地膜提高地温,这样覆膜扣棚后,地下部和地上部才能协调生长,从扣棚开始经过7―10天的升温期,棚内温度逐步升到15–20℃,地温升至14–18℃,空气相对湿度达到40―60%.花期棚内温度以20℃左右为宜,最高不要超过25℃,夜间温度不能低于5℃。为了保证温度不低于5℃,遇到寒流时要用火炉增温或点燃酒精灯加热。相对湿度不超过60%.

果实膨大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5℃左右,不超过28℃,夜间不低于10℃。温度和湿度高时,打开通风窗和作业门,通风换气,通风口一般开在大棚的最高处,后期温度高时,大棚前坡地边也开通风口,这样热空气上升从顶部排出,带走了热量和水气。

光照控制:光照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桃树又是喜光作物,所以棚内的光照对于正常生长结果是非常重要的,光照太弱时要人工辅助光照,保证正常生长。

花果管理:为了提高坐果率,保证足够多的果实,要进行人工授粉、如用鸡毛弹弹粉、人工点粉、花期放蜂传粉、花期喷硼等,花期放蜂要在开花前一周放入,使蜜蜂有个适应过程,放蜂期禁用杀虫剂。

疏果:坐果后要对过多的果子进行人工疏除,以保证增大果个,疏果一般在开花后三周进行,一般长果枝留3―4个,中果枝留2―3个,短果枝留1―2个,果个大的品种要适当上留。

树体管理的原则是:既要保证足够的营养面积,又要控制过多的营养生长,促进果实生长发育,要及时去萌叶,对留下的新梢进行摘心、捋梢、扭梢控制旺长,对下垂的果实要进行吊梢,改善光照条件,促进果实着色。

肥水管理:为了减少地面水分蒸发,降低湿度,提高地温,地面要进行覆膜,扣棚前灌水,扣棚后尽量少灌水或者不灌水。追肥要在萌芽前,开花和果实膨大期进行,以复合肥为好,要特别注意叶面肥的喷施,花后10天开始每隔10―15天喷布1次尿素或磷酸二氢钾,连续2―3次。

病虫害防治:大棚桃树的病虫害主要有蚜虫、灰霉病、细菌性穿孔病等。

防治大棚桃树的病虫害:

1、蚜虫:萌芽前:要喷施波美3―5读的石硫合剂。谢花10―15天后:使用2.5%扑虱蚜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蚜虫。

2、灰霉病:当大棚中发生灰霉病时,使用80%速可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防治。还可以使用10%的灰霉灵烟剂每亩使用250―450克熏棚或使用粉尘剂,如:5%灭霉灵、6.5%甲霉灵、5%百菌清等,每亩使用1公斤。

3、细菌性穿孔病:可使用硫酸链霉素200毫克/升。揭膜后的病虫害防治参照陆地栽培的进行。适时采收保护地栽培的果实贵在一个早字,越是上市早越能买好价钱,因此,果实成熟时要及时采收,但是果实采收要适时,过早采收果实风味欠佳,过晚采收果实不耐运输,一般以八、九成熟为宜,不同部位的果实成熟期不一致,要分批采收,采收后用小包装盒包装及时出售。

六、揭棚后的管理

果实采收揭棚后,对旺长的重叠新梢,直立新梢和交叉新梢等进行疏除过密的枝条。对角度好有空间的直立新梢要进行捋梢或扭梢,促其形成花芽。对结果枝组进行回缩,更新复壮,疏除主枝等竞争枝,6月上旬8月中下旬对新梢反复摘心,并喷布多效唑控制旺长。

秋季施促基肥:为第二年丰产打好基础,桃树落叶后到扣棚前进行整形修剪,疏除过密枝和背上旺长,对多年生的桃树要疏除过密的多年生枝条,有空间的大枝要在适当部位短截培养结果枝组并控制树体高度,以利于继续扣棚载培。大棚栽培改变了桃树的自然生长节律,变春花秋实为冬花春实。要摘好桃树大棚栽培重点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选择适宜大棚栽培的品种,如春蕾、五月火。

2、要根据预定上市时间,选择塑料大棚的类型以及适宜的扣棚时间。

3、合理控制大棚内的温湿度,前期要保证需冷量的要求,以后要保证开花结果以及长叶,长果对温湿度的需要。

4、实行人工授粉提高座果率,采用鸡毛弹弹粉,人工点粉等措施,保证有足够的果实形成,从而保证产量提高效益。

5、加强肥水管理,保证桃树各个生长时期对肥水的需求。

6、实行周年修剪,现要控制树体高度满足大棚栽培的要求,又要有足够的营养面积,保证结果和长树的平衡。

大棚桃树管理技术

升温时的管理

一、病虫害防治 开始升温时先喷一次杀虫剂,杀死越冬红蜘蛛、蚜虫等害虫,注意喷洒要均匀。发芽初期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把病菌全部灭掉。

二、土、肥、水管理 升温后10天内进行施肥、浇水。如果未施基肥或基肥不足,升温后可追施1次有机肥,再配合施用少量复合肥,施肥后灌1次大水,把地浇透,待土壤稍干时进行1次松土。

三、覆盖地膜 覆盖地膜的目的是提高地温。

催芽期棚内温、湿度管理

一、温度管理 开始时温度不能升得过快过高。如果升温过快,温度过高,会造成桃树萌芽快,开花快,常出现先芽后花的倒序现象,使叶芽优先争夺贮藏的养分,导致其坐果率降低,严重影响其幼果的发育和膨大,造成幼果早期脱落。升温分3步进行,第一步,白天只拉起1/3的草苫,隔两个拉一个,使棚温白天保持在13℃~15℃,夜间保持在6℃~8℃,这样维持2~3天。第二步,白天拉起1/2的草苫,隔一个拉一个,棚温白天保持16℃~18℃,夜间保持7℃~10℃,持续2~3天。第三步,白天拉起全部草苫,温度过高时,打开顶部放风口通风降温,使棚温白天保持在20℃~23℃,夜间保持在7℃~10℃。

二、湿度管理 大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这样有利于其萌芽。若湿度过大,可以通过通风换气,控制浇水或覆盖地膜来调节;湿度过小,可在地面和树体上洒水、喷雾或浇水来增加湿度。

萌芽期温、湿度的管理

一、温度管理 大棚栽培桃树,温度调控非常重要。温度过低桃树根系活动受阻,树体萌芽晚;温度过高,叶芽萌发早,先叶后花,影响坐果。萌芽期白天最高温度25℃,夜晚最低温度0℃,此期温度的调控方法是扣严棚膜,关闭通风口,白天拉起草苫见光升温,夜间盖好草苫保温。塑料大棚内的温度主要靠日光来增温,靠开关通风口和盖揭草苫等来调控温度。从萌芽至开花期,白天温度保持在10℃~18℃,夜间保持在5℃以上。

二、湿度管理 大棚内湿度包括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由于棚内多数时间处于密闭状态,空气湿度容易过高,土壤湿度可通过灌水来调节,空气湿度可采取通风换气来调节。当大棚内湿度超过80%时,在不影响温度的情况下,可采用通风降湿的方法来进行调节。另外还可通过灌水控制,以降低湿度。如果土壤干旱,灌水后可进行地膜覆盖,也可采取分次轮流穴灌进行控制,最好采取膜下灌溉。

开花期的温、湿度管理

一、温度管理 此期的温度调控非常重要。如温度过高,影响其坐果;温度过低,开花不整齐,花期延长,严重时花器受冻。花期适宜的温度为:始花期白天温度控制在19℃~21℃,不得超过25℃,夜间控制在5℃~7℃,盛花期白天温度在20℃左右,夜间最低为5℃,大棚栽培桃树,必须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大棚内温度最高的时间在白天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此时如果温度超过25℃,就要打开风口进行通风降温;如果温度降低缓慢,还可以临时放下少量草苫遮阳来控制温度,但必须经常更换位置,以防棚内树体光照和受热不均。棚内气温与地温是互相影响的,对桃树生长发育有同等重要作用。只有桃树生长的地温与气温一致,才能保证根系能正常生长,吸收水分和养分,供给树体的开花和结果。

二、湿度的调控 空气湿度,花期要控制在50%~60%,落花期控制在60%以下,控制湿度的方法是放风排湿。在花前浇水后覆膜,花期尽量不浇水。

萌芽开花期的光照管理

桃树喜光性极强。大棚栽培桃树生产在冬季这段时间内,太阳光照在全年当中最弱,加上栽培环境与自然界相比,植株生长繁茂,通风透光较差,光照强度较弱,常常不能满足桃树的生长发育的需要,难以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增光技术措施,提高棚内光照质量,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

一、选择透光性能好的棚膜 生产经验证明,聚乙烯膜优于聚氯乙烯膜,无滴膜优于有滴的普通膜,无滴薄膜透光率是目前较好的,且应用较多的棚膜。

二、合理密植 合理的栽培密度和良好的群体结构,表现为在生长季节枝枝见光。

三、清扫棚膜 经常清扫棚膜上的草苫落叶和灰尘,以增加透光度。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2988.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2年12月20日 下午5:42
下一篇 2022年12月20日 下午5:52

相关推荐

  • 挂氨基酸很痛(药三思∣美丽的误会——氨基酸注射液你用对了吗?)

    挂氨基酸很痛 还是有很多人喜欢挂氨基酸,甚至还有高考前挂氨基酸,但是其实普通人挂氨基酸完全没有必要,氨基酸也是智商税,而且氨基酸很容易出现胃肠道副作用。 在卫生所、诊所,很多医生都喜欢给病人挂氨基酸跟葡萄糖,因此很多病人都觉得氨基酸跟葡萄糖很补,是一个“补药”。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 胃肠功能正常的人根本不需要额外补充氨基酸。 氨基酸应该用于胃肠道有问题无法肠…

    肥料资讯 2022年8月16日
    00
  • 10亩牧草可以养多少羊养羊种什么牧草好

      我国养羊拥有悠久的养殖历史,同时养羊也是传统的一种养殖动物之一。在农村养羊可以利用荒山、荒地种植牧草,割取牧草喂羊,是一种投资少、效益好的农村致富项目。那么10亩牧草可以养多少羊养羊种什么牧草好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10亩牧草可以养多少羊   一般来说一亩牧草可以养10-20只羊,按照这个标准来算10亩牧草大概可以养100-200只羊,不过具体会受到的…

    肥料资讯 2023年2月18日
    00
  • 生机汉方巴马火麻油长寿之乡的饮食密码

      广西巴马,世界闻名的长寿之乡。2009年,巴马健在的百岁老人达到了81人,90岁年龄段的长寿老人也有800多人。有一句话可以形容巴马:70不算老,80满地跑,90也敢下河洗澡。   年近百岁的老人看起来有活力有朝气,穿针引线,下地干活,耕耘农作……身体矫健游刃有余~      巴马人的长寿现象源远流长,不仅因巴马人日常劳作锻炼身体…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23日
    00
  • 碗莲如何种植(碗莲如何种植盆栽)

    碗莲的种植方法 碗莲最理想的栽培容器口径宜在25厘米,高20厘米左右,所选的品种花径应小于10厘米,株高不超过30厘米。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碗莲的种植方法,一起来看看。 碗莲的种植方法 土壤选择 栽培用土选肥沃的河塘泥最为理想,如果很难取得河塘泥,使用仙土也可以 (黑仙土为佳)一定要给予莲花充足的阳光。养花者不可只顾碗莲放置在室内装点环境和欣赏,长时间放在…

    肥料资讯 2022年12月26日
    00
  • 黄颡鱼被刺扎脚怎么办

         回答被黄颡鱼扎到脚可以使用自身的尿液、鲫鱼的黏液来驱毒。黄颡鱼是一种分布较为广泛的小型鱼类,背鳍、胸鳍都长着硬刺且均有毒腺,被刺后会立即发出强烈的灼痛。如果情况较为严重建议处理伤口后立即就医,以免伤势恶化。

    肥料资讯 2022年4月3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