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改善土壤氮磷钾含量
在田间试验中,土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一般采取既“长期”,又“定位”的方法,它具有时间的长期性和气候的重复性等特性,并且该方法信息量丰富,准确可靠,解释能力强,能为农业的生产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因此它具有常规的工作生产实践,根据不同土壤肥力特点以及长期施用氮磷钾化肥和有机肥对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影响。
一、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1、全氮及有效氧 氮是植物需要量较大的营养元素,但是多数土壤的含氮量较低。因此,在农业生产上,不断施用氮肥,就成为提高土壤肥力、保证作物高产的重要基本措施之一。
长期施用化肥,尤其是氮肥,可以提高土全氮及有效氮含量。这是因为施氮肥可增加根茬、系和根分泌物的含量,即增加了归还土壤的有机氮量。有机肥单施能显著提高土壤全氮及有效氮,但其作用不如化学氮肥来得快。在有机肥中,厩肥的作用优于绿肥和秸秆,在某些土壤上,即使施用厩肥,土壤有机氮含量也会缓慢下降。如果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对于提高土壤氮素含量具有重要意义,这既能快速提高土壤中有效氮的含量,又能久保存土壤氮素。
2、氮的存在形态 土壤中氮的形态分为无机态和有机态两大类,无机态氮主要为铵态氮和硝态氮,其在土壤中的含量较少,一般只占全氮的1%~2%左右,土壤中的氮主要以有机太存在。
长期施氮肥或氮磷钾化肥能显著增加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但对土壤有机氮含量的影响较小。施用有机肥可直接增加土壤有机氮的数量,其中富里酸氮、氮基糖态氮和氨基酸态氮增加较多。土壤微生物量氮也是土壤有机态氮组成之一,其数量虽少,但却控制着农田生态系统中碳、氮养分的循环,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氮磷钾的供给以及有机无机养分的转化起着重要作用。长期施有机肥或化肥均能增加土壤生物量氮的数量,尤以有机肥的作用最为明显。
二、对土壤磷素的影响
1、全磷及有效磷 磷在植物大量营养元素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与其他大量营养元素相比,土壤磷的含 量相对较低。长期施用含量,并且磷肥的残效期较长,重施一次磷肥,其后效至少可持续10年以上。长期施用磷肥,导致土壤变酸,能提高石灰性土壤的有效磷水平,但在中性或酸性土壤上连续施用氮肥将加速土壤磷素的耗竭。在酸性土壤上施用石灰也可提高土壤ph值,使难溶性磷酸铁、铝化合物溶解度增大,另一方面石灰也可促进土壤有机磷的矿化。长期施用有机肥,尤其是厩肥,能显著提高土壤全磷及有效磷含量,但其效果不如有机无机肥配施。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效磷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有机肥本身含有一定数量的磷,且以有机磷为主,这部分磷容易被分解释放;另一方面有机肥施入土壤后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而有机质可减少无机磷的固定,并促进无机磷的溶解。
2、磷的存在形态 在各种矿质肥料中,作物对磷肥的吸收利用率比较低。可溶性磷化合物施入土壤后,这种形态经转化,大部分很快变成不溶性磷。土壤中磷的形态分为有机磷和无机磷两大类,在大多数土壤中,磷以无机形态为主。土壤中的无机磷化合物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磷酸钙、镁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石灰性或中性土壤中;另一类是磷酸铁、铝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酸性土壤中;第三类是闭蓄态磷。
长期施用磷肥或有机肥均可增加土壤有机磷和无机磷含量,但磷肥主要是增加无机磷含量,而有机肥则以增加有机磷为主。在增加的有机磷中,主要是活性和中度活性有机磷。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磷的原因在于,有机肥本身不但含有较多的活性有机磷,而且有机肥中还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它们能吸收固定无机磷,从而促进无机磷向有机磷的转化。施磷肥增加土壤有机磷的原因在于,磷肥能促进植物难以利用的中稳性和高稳性有机磷转化。在酸性土壤中,长期施磷肥或有机肥主要增加土壤中的铁、铝含量。
三、对土壤钾素的影响
土壤钾库极大,即使长期施用钾肥,对土壤全钾的影响也很难测出,但钾肥能显著提高土壤代换离子的含量,。根据田间试验,土壤中施用石灰能提高粘壤土钾素的释放速率。单施无机肥,尤其是氮、磷肥,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下降。有机肥单施或与无机肥配施均可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利用稻草还田可以缓解土壤中钾素流失,对维持土壤钾素平衡是十分有效的。
四、结论
综上所述,长期施用氮磷钾化和有机肥对土壤中氮磷钾养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长生产实践中,我们应根据不同作物和土壤类型平衡科学配方施肥,大力实施“测、配、产供、施”一体化的农化服务,从根本上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土壤,提高化肥和有机肥吸收利用率,保持地力久用不衰,这样既能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又能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磷肥过高有什么办法调合
,可溶性化学磷肥在施入土壤后,会与土壤中的铁、铝氧化物及层状铝硅酸盐、碳酸钙及钙、铁、铝等发生沉淀反应或吸附反应,从而导致磷的利用率大大降低,所以要求在施用基肥时将磷肥与有机肥一起一次性施足,这样可以降低磷肥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磷肥的利用率。但是在冲施磷肥时,大多数磷肥在随水下渗的过程中会被土壤吸附,导致冲施的磷肥利用率很低,以致磷肥在土壤中大量积累。
针对张师傅冲施含磷较高的肥料,导致大棚土壤中磷元素持续增高的情况,建议他在闷棚时,可以将磷肥每亩的使用量由原来的150千克左右降低到60-80千克即可,同时在种植蔬菜时应冲施含磷较低或者不含磷的肥料,以防止磷肥继续在土壤中积累。如果担心土壤中的磷肥不能满足蔬菜生长,可以通过施用少量石灰的方法,将土壤中的pH值调节到6.5-7之间,以降低土壤对磷肥的固定,提高磷肥的利用率,满足黄瓜生长对磷的需求,使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尽快降低到适宜蔬菜生长的80-120mg/kg的范围之内。
如何提高土壤中磷肥的利用率
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小,且易被“固定”,因此,磷肥的利用率比氮肥等低,一般只有10%~25%。那么,怎样才能提高磷肥的利用率呢?
1、集中施用。把磷肥集中施在种子或根部附近,是一种有效的施用方法。这种方法既可减少磷肥与土壤的接触面,降低固定作用,又便于作物根系吸收,一般提高利用率28%~39%。
2、分层施用。通过耙磨施入5~10厘米土层中,供作物苗期吸收;把其余磷肥结合耕翻条施于15~20厘米土层中,供作物中后期吸收利用,也可以提高磷肥的利用率。其中,浅施以速效磷肥为好,深施可用迟效磷肥;施用量,浅层占30%~40%,深层占60%~70%。
3、与氮肥配合施用。凡缺磷的土壤一般也都缺氮,氮、磷配合施用,可使磷肥利用率平均达到23%~28%;另据在小麦上试验,亩施磷10千克,配合等量氮,比单施同样数量的磷增产16.3%,磷肥利用率提高3.91%。根据各地试验结果,氮、磷配合的比例,在土壤肥力较低时为1:1,中等肥力为1:0.5,上等肥力为1:0.25。
4、与有机肥混合堆沤后施用。据研究,磷肥与有机肥混合堆沤后施用,可使磷肥利用率提高10%~30%;其中,磷矿粉与厩肥混合堆沤30天,可使弱酸溶性磷素增加67.6%。磷肥与有机肥混合堆沤,加入过磷酸钙的比例一般占2%~3%,钙镁磷肥占5%左右,磷矿粉占5%~10%。
5、重点在豆科作物上施用。实践证明,将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直接施在前茬豆科作物上,比施在后茬禾本科作物上利用率高,增产幅度大。
6、叶面喷施。叶面喷施能从根本上防止磷肥被土壤固定,同时也是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其方法是:用过磷酸钙1~3千克,加水100千克,浸泡一昼夜后过滤去渣滓,在作物中后期叶面喷洒,一般每隔5~10天喷一次,共喷2~3次,每亩每次喷洒50~75千克。叶面喷施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生产上仍应以土壤施肥为主。
如何提高氮磷钾肥的功效
可以参考以下方法提高氮磷钾肥的肥效:
1、氮肥
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氮肥主要有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氨水、液氨、硝酸铵、硝酸铵钙、尿素等。研究表明,田间作物当年所吸取的氮肥不超过化肥使用量的40%-50%。如果施用方法不当,还会使肥料利用率由40%-50%降低到20%-30%。为了减少氮素养分的损失,提高其利用率,可采取以下措施:
(1)深施铵态氮肥 铵态氮肥深施于土层8-15厘米深处,并覆土,可增加土壤对铵根离子的吸附作用,减少氮素养分挥发,提高其利用率。据贵州省林业学校果园场田间试验,深施比地面撒施一般可提高肥效10%-25%。
(2)因土施用 土壤的质地及有机质含量对氮肥施用有影响。一般认为沙质土中的有机质矿化快,保肥性差,宜少量多次施用;而粘质土中的有机质矿化较慢,施入的氮肥易被土壤胶体吸附和微生物所固定,保肥性能强,可量大少次施用;而壤土供肥保肥性能优良,可根据植物的生长需要随时施肥。
(3)因植物施肥 不同的植物对氮肥的需要量和种类不同。收获叶的植物如叶菜类、茶树、桑树等,主要以铵态氮为宜;茎皮类纤维类植物以氯化铵较宜,如麻类、杜仲、黄檗等;花卉、果树往往以硝铵态氮肥为宜。同种植物的不同时期需氮量亦不同。春夏季的需氮量达52%以上,果实膨大期则需要量下降,氮肥应适时早施,但在果实成熟切勿施用氮肥,防止贪青迟熟。
(4)配合其它肥料施肥 我国土壤普遍缺氮,但若缺磷,氮肥的利用率也很低。所以氮与磷、钾及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氮肥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效果会更好。
(5)氮素化肥中加入增效剂 氮肥增效剂是一种有机化学物质,与氮肥混合使用,能抑制土壤硝化作用的进行,可以减少氮肥由于脱氮作用所造成的损失。我国目前试制和试用的增效剂有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硫脲(SU)、2-氨基+氯-6-甲基嘧啶(AM)等。
2、磷肥
磷对细胞分裂及有机物的合成、转化、运输和呼吸作用都有较大关系。施用磷肥,能提高植物抗性,抑制植物徒长。
在农村,由于磷肥施用方法不当而造成磷肥肥分损失的现象特别严重。据调查,南方农村在施用磷肥时,往往采用撒施或将磷肥作底肥直接施入土壤内,由于南方大部分土壤偏酸性,对磷有很强的固定作用,一旦磷被固定后就失去了肥效性,因而大大降低了磷肥的肥效。
为了提高磷肥利用率,施用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根据土壤条件施用不同性质的磷肥,不同的磷肥适用于不同的土壤 过磷酸钙是水溶性磷肥,适于大多数土壤,但施于中性土壤和碱性土壤效果更好,钙镁磷肥,碱性炉渣等弱酸溶性磷肥,应施于中性或酸性土壤;磷矿粉、骨粉等难溶性磷肥,在酸性土壤上施用才能发挥其肥效。土壤含有效磷愈低,施用磷肥的肥效就愈高。因此,瘠薄的缺磷土壤施用磷肥后增产的效果较明显。
(2)磷肥与氮肥配合施用 缺磷的土壤一般也缺氮,但若氮磷比例配合得好,可以使磷的利用率由13.8%提高到30%,氮磷比例以2:1为宜。
(3)集中施、近根施和分层施 磷肥在钙质土和酸性土中移动性小,并容易产生化学固定。因此,采用条施、穴施、沾根、拌种、叶面喷洒、基肥深施等,可减少磷肥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并力求施近根部,才能更好地提高磷肥的利用率。
(4)与有机肥混合堆沤施肥 难溶性磷肥(如磷矿粉)最好与绿肥、堆肥、泥炭一起堆沤腐熟后再施用。有机肥料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有机酸,有助于磷肥中非水溶性的磷化合物转化为有效磷,同时还可防止水溶性磷被土壤中的钙、镁、铁、铝等离子所固定,这样可以提高难溶性磷肥的肥效。堆沤加入的磷肥一般为有机肥料的5%-10%。
3、无机钾肥
农业生产中施用钾肥能提高植物抗倒伏、抗旱、抗病能力。单施钾肥一般无效,只有与氮、磷肥配合施用才有效果。氮、磷、钾配合比例为2:1:0.5施用效果较为理想。施用过程中对一些忌氯植物和苗木,如烟草、云杉、茶树、果树等,要慎用氯化钾。
什么方法可以提高氮磷钾肥的肥效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好运。
如何合理施用氮肥?
(1)根据各种氮肥特性加以区别对待。
碳酸氢铵和氨水易挥发跑氨,宜作基肥深施;硝态氮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强,肥效快,是旱田的良好追肥;一般水田追肥可用铵态氮肥或尿素;尿素、碳酸氢铵、氨水、石灰氮等肥料对种子有毒害,不宜做种肥;硫酸铵等尽管可作种肥,但用量不宜过多,并且肥料与种子间最好有土壤隔离;在雨量偏少的干旱地区,硝态氮肥的淋失问题不突出,因此以施用硝态氮肥较适合,在多雨地区或降雨季节,以施用铵态氮肥和尿素较好。
(2)氮肥宜深施。
氮肥深施可以减少肥料的直接挥发、随水流失、硝化脱氮等方面的损失。深层施肥还有利于根系发育,使根系深扎,扩大营养面积。
(3)合理配施其他肥料。
氮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对夺取作物高产、稳产、降低成本具有重要作用,这样做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培肥地力。氮肥与磷肥配合施用,可提高氮、磷两种养分的利用效果,尤其在土壤肥力较低的土壤上,氮、磷肥配合施用效果更好。在有效钾含量不足的土壤上,氮肥与钾肥配合使用,也能提高氮肥的效果。
(4)根据作物的目标产量和土壤的供氮能力,确定氮肥的合理用量,并且合理掌握底肥、追肥比例及施用时期,还要因具体作物而定,并与灌溉、耕作等农艺措施相结合。
如何提高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 提高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方法
1、肥料利用率是指施入土壤中的某种肥料主要养分,作物当季吸收利用的百分数。施到土攘中的肥料,并不能全部为作物吸收利用,其利用率的大小,与肥料种类、施肥方法、土攘性质和气候条件等有密切关系。
2、一般肥料利用率越高,肥料的增产效益越大。肥料中有效成分的损失也越小。据测定一般氮肥的利用率为30%一50%,磷肥为20%-25%,钾肥为50%一60%。作物对有机肥料养分当年的利用率,以人粪尿最高,为50%左右;厩肥戴堆肥,不超过20%一30%。氮肥与磷钾肥料、化学肥料与农家肥料混合施用,由于肥料的相互作用,能促进作物各个器官均衡发展,增加根的吸收能力和光合效率,
3、减少肥料损失,能使各种肥料利用率相应提高。肥料不同施用方法也影晌肥料利用率。磷肥集中施比撒施利用率高。氮素化肥如果表施,由于流失和挥发等影晌,其利用率较低,而采用深施方法,便可提高利用率。
4、氮肥深施深施就是将氮肥施入耕层深处,覆土6.6一9.gcm,不使肥料露于土表的施肥方法。氮肥表施,其肥效一般维持10一20天,而深施可长达30一50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2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