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羟烯腺、铜、烯腺、锌可湿性粉剂”这个农药成份里面的各种成份的全称是什么?
其有效成分的通用名分别为:羟烯腺嘌呤、硫酸铜、硫酸锌、烯腺嘌呤,一般登记于防治病毒病
(信息来源:国家药检所数据库相应产品的登记)
对于各种成分来说:
羟烯腺嘌呤:即玉米素,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
硫酸铜和硫酸锌就不说了,属于无机杀菌剂
烯腺嘌呤,又称富滋, 玉米素, 异戊烯腺嘌呤,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毒性虽低,但一经摄入或侵入皮肤需要采取措施或急救,具体请参照相应文献
如要了解详细内容,可以分别对各成分名称进行搜索,或使用药检所数据库
烯腺·羟烯腺嘌呤用于大豆的用途技术和注意事项有什么?
(1)功能与用途:调节植物生长、增产。
(2)主要原理:促进植物早熟,并提高植物抗逆能力。刺激植物细胞分裂,促进叶绿素形成,增强植物光合作用,取得增产。
(3)主要产品:0.0001%羟烯腺·烯腺可湿性粉剂;0.0002%烯腺·羟烯腺水剂。
(4)关键使用技术:①施药时期:大豆初花至结荚初期。
②施药剂量:0.0002%烯腺·羟烯腺水剂800~1000倍液。
③施药方法:均匀茎叶喷雾2~3次,每次间隔7~10天。
(5)注意事项:①本品每季最多可使用3次。
②不得与碱性农药等物质混用。
③本品应密闭储存于阴凉处,用过的容器应妥善处理,不得污染水源、食物和饲料。
对不同作物使用羟烯腺嘌呤生长素有哪些不同方法?
通用名称羟烯腺嘌呤、Oxyenadenine、zeatin其他名称玉米素、Boot、富滋、异戊烯腺嘌呤、ZT、玉米因子化学名称6(4羟基3甲基反式2丁烯基氨基)嘌呤分子式C10H13N5O分子量219.25
附表
附表(续)-1
1.使用方式
浸根、茎叶喷雾。
2.适用作物
蔬菜、瓜类、果树、香蕉、豆类作物,增加坐果率。
使用技术
蔬菜:大田定植10~20天后,用0.01%水剂600倍液喷雾。
番茄:应用2~3次。第一次移栽时用0.01%水剂400倍稀释液浸根;移栽2周后喷药一次,隔2周后再喷一次;每亩用0.01%羟烯腺嘌呤水剂80~150毫升,加水30千克茎叶喷雾。
苹果、梨、葡萄:现蕾、谢花、幼果及果实生长后期,喷0.01%水剂300~500倍,2~3次,促进着色,早熟。
棉花:移栽时用0.01%水剂12500倍液蘸根,盛蕾、初花、结铃期每亩用0.01%水剂80~100毫升,加水40~50升叶面喷雾3次。
玉米:每亩用0.01%水剂50~75毫升对水50升,6~8片、9~10片叶展开时各喷1次,促进部分雄花向雌花转化,提高光合作用,并利于花粉萌发,延长叶寿命,结实率、果穗、千粒重等均有增加。
水稻:应用2次。第一次秧苗移栽前用0.01%水剂600倍稀释液浸根。第二次插秧后孕穗期,每亩用0.01%羟烯腺嘌呤水剂50~66毫升,加水30千克喷雾。
马铃薯、甘薯:用0.01%水剂400倍稀释液浸薯块30~60分钟,然后播种;在结薯前2~3周,每亩用0.01%羟烯腺嘌呤水剂80~100毫升,加水30千克喷施,隔2周后再用相同浓度药液喷施1次。
羟烯腺嘌呤对玉米有什么作用和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1)功能与用途:调节生长。
(2)主要原理:通过刺激植物的细胞分裂,促进叶绿素形成,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加速植物新陈代谢和蛋白质合成,从而使有机体迅速增长,促进植物早熟,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植物抗逆能力。
(3)主要产品:0.0001%羟烯腺嘌呤可湿性粉剂。
(4)关键使用技术:①施药时期:用于玉米种子播种前浸种或在拔节期、喇叭口期各喷雾一次。
②施药剂量:0.0001%羟烯腺嘌呤可湿性粉剂用于浸种:6~10克/升;用于喷雾:1.7克/升。
③施药方法:将干种子浸入本品6小时,种子放在阴凉处晾干后即可播种。或在拔节期、喇叭口期各喷雾一次。
(5)注意事项:①本品不能与碱性农药混合使用。
②使用本品时应穿防护服、戴手套,避免吸入药液。施药期间不可吃东西、饮水、吸烟等。施药后应及时洗手和洗脸。
③清洗施药器械等的污水不可污染地下水源、河塘等各种水域,避免对环境中其他生物造成危害。
④避免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接触。
⑤用过的容器应妥善处理,不可挪作他用,也不可随意丢弃。
大豆使用羟烯腺嘌呤的用途和技术以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1)功能与用途:调节植物生长。
(2)主要原理:属于细胞分裂素类,存在于植物种子、根、茎、叶、幼嫩分生组织及发育的果实中。刺激植物细胞分裂,加速植物新陈代谢,促进花芽分化和形成,促进叶绿素形成,增强作物光合作用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达到有机体迅速生长,促使作物早熟丰产,改善作物品质,并能提高植物抗病、抗衰、抗寒能力。
(3)主要产品:0.0001%羟烯腺嘌呤可湿性粉剂。
(4)关键使用技术:①施药时期:大豆生育期。
②施药剂量:0.0001%羟烯腺嘌呤可湿性粉剂1.7克/升。
③施药方法:在大豆生长期,对水均匀喷雾3次以上,每次间隔7~10天。
(5)注意事项:①用药后24小时内下雨会降低效果,但一般经过8小时之后降雨基本不用重喷。
②用前要充分摇匀,不能过量,否则反而会导致减产。
③该药剂可与杀虫剂、杀菌剂、有机肥、冲施肥、叶面肥、微生物菌剂等产品混配,效果明显。
水稻使用羟烯腺嘌呤的技术和注意事项有什么?
(1)功能与用途:调节生长,增加抗病力。
(2)主要原理:刺激细胞分裂,促进光合作用和蛋白质合成,促进花芽形成,增加抗性。
(3)主要产品:0.0001%羟烯腺嘌呤可湿性粉剂。
(4)关键使用技术:①施药时期:A:秧苗期、返青期、孕穗期、灌浆期各喷雾一次;B:播前浸种。
②施药剂量:A:0.0001%羟烯腺嘌呤可湿性粉剂1.7克/升,用于喷雾;B:0.0001%羟烯腺嘌呤可湿性粉剂6~10克/升用于浸种。
③施药方法:A:均匀喷雾;B:浸种。
(5)注意事项:①用前要充分摇匀,不能过量,否则会导致减产。
②严格按照标签和说明书的使用方法操作。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2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