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几次颁给与合成氨有关的化学家?什么时候颁给谁?
日前,200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Gerhard Ertl),理由是他发现了哈伯-博施法合成氨的作用机理,并以此为开端推动了表面化学动力学的发展.这也是合成氨研究领域诞生的第三位诺贝尔奖得主.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人类就开始应用哈伯-博施法合成氨,但是没有人能解释合成过程的作用机理.埃特尔成功揭示了氢原子、氮原子与金属催化剂表面的作用过程,解答了这个遗留了六十多年的古老谜题.
截至2007年,氮肥领域的研究已经催生了三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918年,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因为发明合成氨方法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31年,卡尔·博施因为改进合成氨方法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70多年来,埃特尔是继兰茂尔之后再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表面化学研究者.1932年,欧文·兰茂尔(Irving Langmuir)曾经因为表面化学领域的工作获得了诺贝尔奖.埃特尔开创的一系列研究方法,为催化反应和表面化学领域的研究者广泛使用,并创造了巨大的工业和经济效益.
埃特尔获奖的另一个理由是,解释了一氧化碳在金属催化剂表面转化为二氧化碳的化学机理.
谁发明了氮肥
硝酸和氢氧化钾
没有人会傻到用这两样东西造硝酸钾,除了实验室.
帮帮我
啊
今天的作业
谁发现了氨气?
1727年英国的牧师、化学家哈尔斯(Hales,S.1677-1761),用氯化铵与石灰的混合物在以水封闭的曲颈瓶中加热,只见水被吸入瓶中而不见气体放出。1774年化学家普利斯德里重作这个实验,采用汞代替水来密闭曲颈瓶,制得了碱空气(氨)。他还研究了氨的性质,发现它易溶于水、可以燃烧,还发现在氨气中通以电火花时,其容积增加很多,而且分解为两种气体;一种是可燃的氢气;另一种是不能助燃的氮气。从而证实了氨是氮和氢的化合物。其后戴维等化学家继续研究,进一步证实了2容积的氨通过火花放电之后,分解为1容积的氮气和3容积的氢气。
氮肥是怎样被发现的?
据估计,地球上每年由“雷电合成”的氮肥有4亿多吨,这正是农谚所说的“雷雨发庄稼”。
自然界“制造”的氮肥还是不能满足人类对氮肥的大量需求。20世纪初,各国科学家纷纷致力于对“人工固氮”过程的研究。怎样才能把资源极丰富的氮气转变为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化合物呢?很显然,实现这个方案很不容易,因为无论通过高温还是放电来破坏氟的分子结构,在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中都是不现实的。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终于,德国化学家哈伯于1909年用锇作催化剂合成了氨,当时产率很低,后经改进发展为工业化生产方法,1911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合成氨工厂,开始大规模生产氮肥,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做出了极大贡献。氨氧化之后还可以得到硝酸,进而得到炸药、染料、塑料等,使化学工业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1918年哈伯因为这一杰出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但是,正如历史告诉人们的:科学是一把双刃利剑,哈伯用他的聪明才智效忠于德国,利用这一研究成果制造了大量烈性炸药,为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哈伯又指导德军首次使用了毒气武器。他这种愚忠于祖国的行为遭到了各国科学家和世界人民的指责。
尿素发源于哪一年
尿素发源于1773年。
1773年,伊莱尔·罗埃尔(Hilaire Rouelle)发现尿素。
尿素,又称碳酰胺(carbamide),是由碳、氮、氧、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又称脲,是一种白色晶体。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碳酸的二酰胺,分子式为H2NCONH2(CO(NH2)2),分子质量60。哺乳动物和某些鱼类体内蛋白质代谢分解的主要含氮终产物。也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作为一种中性肥料,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它易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工业上用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
诺贝尔奖几次颁给与合成氨有关的化学家?什么时候颁给谁?
日前,200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Gerhard Ertl),理由是他发现了哈伯-博施法合成氨的作用机理,并以此为开端推动了表面化学动力学的发展。这也是合成氨研究领域诞生的第三位诺贝尔奖得主。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人类就开始应用哈伯-博施法合成氨,但是没有人能解释合成过程的作用机理。埃特尔成功揭示了氢原子、氮原子与金属催化剂表面的作用过程,解答了这个遗留了六十多年的古老谜题。
截至2007年,氮肥领域的研究已经催生了三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918年,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因为发明合成氨方法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31年,卡尔·博施因为改进合成氨方法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70多年来,埃特尔是继兰茂尔之后再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表面化学研究者。1932年,欧文·兰茂尔(Irving Langmuir)曾经因为表面化学领域的工作获得了诺贝尔奖。埃特尔开创的一系列研究方法,为催化反应和表面化学领域的研究者广泛使用,并创造了巨大的工业和经济效益。
埃特尔获奖的另一个理由是,解释了一氧化碳在金属催化剂表面转化为二氧化碳的化学机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2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