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草的作用
蚊子草系蔷薇科蚊子草属植物,又名合叶子、黑自蚊子草,全草入药。临床上治疗痛风、风湿、癫痫、冻伤及烧伤等症;在妇科止血方面亦有良好疗效。
蚊子草的功效与作用
蚊子草含有大量的天然精油,能散发出一种比较独特的柠檬香气,将其摆放在室内,不但能将周围的蚊虫都驱散干净,还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蚊子草具有祛湿止痒的功效、能祛除人体内的湿毒、调理气血、以及缓解风湿骨痛和疝气疼痛。
一、驱除蚊虫
蚊子草具有驱除蚊虫作用,其含有大量天然精油,散发出一种比较独特柠檬香气,当蚊子在闻到这种香气后就会远离而去。所以在夏季蚊虫高发时期,可以在室内摆放一盆有效解决蚊虫叮咬。
二、观赏作用
蚊子草有着青翠碧绿枝叶、玲珑小巧株型,将其摆放在室内,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另外在园林价值上也表现不错,在绿化带、小区、公寓大面积种植,构筑一片驱蚊绿化带。
三、祛湿止痒
蚊子草具有祛湿止痒功效,对人类因身体内湿毒播种引发的湿疹和阴囊潮湿还疥癣等皮肤病都有很明显的预防作用。另外还能祛除人体内的湿毒、调理气血、以及缓解风湿骨痛和疝气疼痛。
四、舒缓心情
蚊子草含有大量天然的植物芳香油,在经过加工后能制作成精油,用来做香薰能让我们身心从内到外都得到放松,让紧张心情得到缓解,从而有效预防人们高发抑郁症。
俗称蚊子草,学名是什么?
俗称此蚊子草,学名叫八宝景天。
八宝景天:别名:华丽景天,长药八宝,大叶景天,八宝,活血三七,对叶景天,白花蝎子草。拉丁文名:Sedum spectabile.景天科、景天属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地下茎肥厚,地上茎簇生,粗壮而直立,全株略被白粉,呈灰绿色。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均有分布。常见栽培的尚有白色、紫红色、玫红色品种。 花期,7~10月。几乎是景天科中花色最为艳丽的种类。
形态特征:
1、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株高30~50cm。地下茎肥厚,地上茎簇生,粗壮而直立,全株略被白粉,呈灰绿色。叶轮生或对生,倒卵形,肉质,具波状齿。伞房花序密集如平头状,花序径10~13cm,花淡粉红色,常见栽培的尚有白色、紫红色、玫红色品种。 花期,7~10月。
2、多年生草本植物,块根胡萝卜状。茎直立,茎高60~70厘米,不分枝。全株青白色,叶对生或3~4枚轮生,长圆形至卵状长圆形,长8~10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急尖,钝,基部渐狭,边缘有疏锯齿,近无柄。伞房状聚伞花序着生茎顶,花密生,直径约1厘米,花梗稍短或同长;萼片5,卵形,长1.5毫米;花瓣5,白色或粉红色,宽披针形,长5-6毫米,渐尖;雄蕊10,与花瓣同长或稍短,花药紫色;鳞片5,长圆状楔形,长1毫米,先端有微缺;心皮5,直立,基部几分离。花期8~9月。
主要价值:
1、园林中常将它配合其他花卉布置花坛,花境或成片栽植做护坡地被植物,可以做圆圈、方块、云卷、弧形、扇面等造型,也可以用作地被植物,填补夏季花卉在秋季调萎后没有观赏价值的空缺,是布置花坛、花境和点缀草坪、岩石园的好材料。
2、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有祛风利湿,活血散瘀,止血止痛用于喉炎,荨麻疹,吐血,小儿丹毒,乳腺炎;外用治疔疮痈肿,跌打损伤,鸡眼,烧烫伤,毒虫,毒蛇咬伤,带状疱疹,脚癣。
生长习性:生于海拔450-1800米的山坡草地或沟边。性喜强光和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亦耐轻度蔽阴,能耐-20℃的低温;不择土壤,要求排水良好,耐贫瘠和干旱,忌雨涝积水。植株强健,管理粗放。性耐寒,华东及华北露地均可越冬,地上部分冬季枯萎。
性喜强光和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能耐-20℃的低温;喜排水良好的土壤,耐贫瘠和干旱,忌雨涝积水。植株强健,管理粗放。
地理分布:产云南、贵州、四川、湖北、安徽、浙江、江苏、陕西、河南、山东、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朝鲜、日本、苏联也有。各地广为栽培。
南方种植的 俗称“蚊子草” 学名?
中文名:
榆叶蚊子草
拉丁名:
Fillpendula
clmaria
(L.)
Maxim.
科名:
蔷薇科
Rosaceae
中文药材名:
蚊子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2厘米。地下根匍匐。茎直立,单生或基部分枝,有细棱,坚硬,中空;有线沟纹,淡绿色,光滑无毛。叶为间断性羽状复叶,小叶2–5对,广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6厘米,宽0.8–2厘米,称端渐尖,基部圆形,正面暗绿色,光滑,脉纹明显,背面密被白色短绒毛呈毡状,叶脉突出,边缘有细锯齿,侧生小叶,大小不一,边缘具有不整齐的齿;托叶较大,广心脏形,边缘具锯齿,基部抱茎,背面密被白色绒毛。花序圆锥状,着生在枝顶端或侧枝上,花序轴有稀疏的绒毛;花萼绿色,外被白色绒毛,萼齿5裂,裂片三角形,等长,有短梗;花瓣5–6个,淡黄色,倒卵形,先端圆形,基部收缩呈爪状,光滑;雄蕊多数长于花瓣一倍,花丝细,花药黄色,圆形;雄蕊6–10个,花柱短,卷曲或直立,柱头头柱。果实小,将近2–3毫米,螺旋状卷曲,光滑。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
生长于云杉林下及灌木丛中。
药用部位:
全草
药用成份:
含有单宁物质、糖甙,花中含芳香油0.2%,油中以香草素和萜烯C10H10组成。
功能与主治:
止血消炎。主治妇女子宫出血,鼻子出血。伤风感冒引起的鼻炎,有发汗解表作用。
关于蚊子草的资料 三点带你了解
1、蚊子草属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根茎短而斜走。叶常为羽状复叶或掌状分裂,通常顶生小叶扩大,分 裂;托叶大,常近心形。花多而小,为常见园林观赏植物。
2、光叶蚊子草与蚊子草的区别在其茎被极短柔毛或以后脱落几无毛。叶上面暗绿色,通常无毛或有稀疏短柔毛,下面淡绿色,被短柔毛,沿脉较密,其余部分几无毛。
3、产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生沟边、阳坡、阴湿地,海拔400-2300米。苏联远东地区和日本也有分布。
蚊子草生长在哪里?
蚊子草别名合叶子、黑白蚊子草,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根茎横走,粗壮。茎直立,具条棱,基部常包被纤维状残余叶柄。单数羽状复叶,顶生小叶特大;托叶近卵形,边缘有锯齿。圆锥花序大型;萼片5,矩圆形至卵形;花瓣5,白色,倒卵形;花柱常外弯,柱头膨大。瘦果有柄,具一圈睫毛。花期7月,果期8~9月。生于森林区的河滩沼泽草甸,河岸杨、柳林及杂木灌丛,亦散见于林缘草甸及针叶、阔叶混交林下。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朝鲜、日本、俄罗斯。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2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