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吸性杀菌剂有哪些分类
1、细菌角斑净:是美国曼哈顿公司新研究成果,内含晴菌唑、丙环唑是高效安全内吸性杀菌剂,防治各种蔬菜、瓜果细菌性病害的特效药剂,对细菌性病害和条斑病毒有治疗和铲除作用。细菌角斑净内吸性强,持效期长,药效稳定,两次即可安全治愈。同时,细菌角斑净能与多数杀菌剂混用,不能与碱性药混用。
2、速克灵:是一种高效、低毒、内吸性杀菌剂,对灰霉病有特效,对菌核病也有显著效果,对作物安全,对低温、高温条件下发生并危害各种作物的多种病害有卓越防效,主要防治黄瓜、西红柿、菜豆、韭菜等多种蔬菜的灰霉病、菌核病等,在发病初期开始用药,间隔7-10天喷雾一次,共喷1-2次。没袋兑水25g,页面喷雾均匀喷雾。
3、瑞毒霉:是一种具有保护、治疗作用的高效低毒内吸性杀菌剂,可与多数常用的杀虫剂、杀螨剂及杀菌剂混用且不降低药效。防治对象:对霜霉病引起的病害有特效,对疫霉病、腐霉菌所引起的病害也有较好的防效。可用于防治黄瓜、白菜、甘蓝、葱头、莴笋、葡萄及烟草等作物的霜霉病,番茄、辣椒、黄瓜及马铃薯疫病,烟草黑胫病及谷子白发病等。
4、白粉叶霉净:白粉叶霉净为具有双向传导作用的内吸性杀菌剂,在原有制剂中加入对白粉病、锈病、叶霉病原菌高活性进口增效剂-晴菌唑、治疗效果更明显,主要用于蔬菜瓜果类、果树、粮棉、烟草、花卉、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白粉病、叶霉病、灰霉病、疫病、锈病。
5、杀毒矾:具有接触杀菌和内吸传导作用,有明显的混合增效和扩大抗菌的作用,
内吸性杀菌剂的特点及作用方式
内吸性杀菌剂的特点是杀菌专性强,治疗效果好,易使致病菌产生抗药性。
杀菌剂的作用方式分为三种:1.保护作用2.治疗作用3.铲除作用
内吸性杀菌剂的作用方式属于第二种治疗作用。
内吸性杀菌剂是指病菌侵入作物后或作物发病后,施用的杀菌剂能渗入到作物体内或被作物吸收并在体内传导,对病菌直接产生作用或影响植物代谢,杀灭或抑制病菌的致病过程,清除病害或减轻病害。这类杀菌剂称为内吸治疗性杀菌剂。
在果树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在病害发生之前应使用保护性杀菌剂进行预防保护,防止病菌侵染。若病菌已侵染或已发病,则应使用内吸性杀菌剂杀菌治疗。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根据预测预报,以保护性杀菌剂为主进行预防保护。
内吸性杀菌剂的挥发方式
渗入到作物体内或被作物吸收并在体内传导。内吸性杀菌剂的挥发方式是渗入到作物体内或被作物吸收并在体内传导。 内吸性杀菌剂的特点是杀菌专性强,治疗效果好,易使致病菌产生抗药性。
保护性杀菌剂与内吸性杀菌剂的区别
一、两者的作用机理不同:
1、保护性杀菌剂的作用机理:保护剂在病原微生物没有接触植物或没浸入植物体之前,用药剂处理植物或周围环境,达到抑制病原孢子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以保护植物免受其害。
2、内吸性杀菌剂的作用机理:能通过植物叶、茎、根部吸收进入植物体,在植物体内输导至作用部位的杀菌剂。
二、两者的概述不同:
1、保护性杀菌剂的概述:保护性杀菌剂,对气流传播病菌尤为有效,如用波尔多液防治多种作物的霜霉病;对植物种子或幼苗进行处理,可防治种传病害的侵染,如三唑酮拌种可防治禾谷类黑穗病。
2、内吸性杀菌剂的概述:内吸性杀菌剂是指可以在寄生菌进入寄主时将它杀死,甚至在侵染已发生后尚可医治寄主,但是它不能提高寄主的抗病能力。
三、两者的分类不同:
1、保护性杀菌剂的分类:如波尔多液、代森锌、硫酸铜、绿乳铜、代森锰锌、百菌清等。
2、内吸性杀菌剂的分类:如多菌灵、力克菌、绿亨2号、多霉清、霜疫清、噻菌铜、甲霜灵、乙磷铝、甲基托布津、敌克松、粉锈宁、甲霜铜、杀毒矾、拌种双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保护性杀菌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吸性杀菌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杀菌剂(化学制剂)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1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