葶苈怎么读 葶苈读法
1、葶苈tíng lì。
2、葶苈,中药名。为十字花科葶苈属植物葶苈Draba nemorosa L.的种子。植物葶苈,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的江苏和浙江,西北、西南的四川及西藏均有分布,北温带其它地区也都有分布。具有破坚逐邪,泻肺行水,祛痰平喘之功效。主治痰饮,咳喘,脘腹胀满,肺痈。
“葶苈”怎么读音是什么?
葶苈[tíng lì]: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形或长椭圆形,花小,黄色,总状花序,果实椭圆形。例句:但葶苈子的有效成分含量较低,需较大剂量使用方能发挥作用。
出处
1、出自唐代张祜的《杂曲歌辞·自君之出矣》:千寻葶苈枝,争奈长长苦。
2、《本草衍义》:葶苈用子,子之味有甜苦两等,其形则一也。
造句
1、观察复方葶苈子胶囊治疗肺心病心衰临床疗效并作机理探讨。
2、结果薄层鉴别能检出葶苈子、黄芩和虎杖的斑点,且斑点清晰。
3、 光果葶苈全草中硫代葡萄糖苷含量高,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葶苈怎么读音是什么
葶苈 的读音 tíng lì
葶苈,又名:葶苈子、宽叶葶苈、光果葶苈,十字花科、葶苈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
葶苈子有什么功效?
葶苈具有破坚逐邪,泻肺行水,祛痰平喘的功效。主治痰饮,咳喘,脘腹胀满,肺痈。
药理作用:
1、强心作用;
2、利尿作用;
3、抗菌作用;
4、抗癌作用。
采集加工:翌年4月底5月上旬采收。夏季果实成熟,呈黄绿色时及时采收,晒干,打下种子。
贮藏:贮于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通风干燥处,防蛀。
扩展资料
葶苈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一般宜在秋分前后播种。不能迟过寒露,播种过迟,当年生长发育期短,第二年植株还未充分发育,就抽苔开花,生长期短,产量低。葶苈易得菌核病,应选当年收获,无病害,籽粒饱满的种子,播种前用15%的食盐水浸泡20分钟。
种子细小,有黏性,浸种后,多粘结成团,应用少量干燥的细沙或草木灰,进行拌或揉搓,使种子分开,才能播种均匀。每亩用种量250-300克,加草木灰200千克,反复拌匀,加入人畜尿500千克拌湿,成为种子灰。
播种时,按窝行距20-25厘米挖窝,窝宽3-6厘米,窝深3-5厘米,窝底要平,不能过深,然后将种子灰每窝均匀撒入一把,不必复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葶苈 (中药)
葶苈的形态是怎样的?
葶苈的形态:
茎直立,高5~45厘米,单一或分枝,疏生叶片或无叶,但分枝茎有叶片;下部密生单毛、叉状毛和星状毛,上部渐稀至无毛。基生叶莲座状,长倒卵形,顶端稍钝,边缘有疏细齿或近于全缘;茎生叶长卵形或卵形,顶端尖,基部楔形或渐圆,边缘有细齿,无柄,上面被单毛和叉状毛,下面以星状毛为多。总状花序有花25~90朵,密集成伞房状,花后显著伸长,疏松,小花梗细,长5~10毫米;萼片椭圆形,背面略有毛;花瓣黄色,花期后成白色,倒楔形,长约2毫米,顶端凹;雄蕊长1.8~2毫米;花药短心形;雌蕊椭圆形,密生短单毛,花柱几乎不发育,柱头小。短角果长圆形或长椭圆形,长4~10毫米,宽1.1~2.5毫米,被短单毛;果梗长8~25毫米,与果序轴成直角开展,或近于直角向上开展。种子椭圆形,褐色,种皮有小疣。
葶苈的介绍
葶苈子简介:
葶苈子,别名:大适、大室。为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茎直立,高5~45厘米,单一或分枝,疏生叶片或无叶,但分枝茎有叶片;下部密生单毛、叉状毛和星状毛,上部渐稀至无毛。基生叶莲座状,长倒卵形,顶端稍钝,边缘有疏细齿或近于全缘;茎生叶长卵形或卵形,顶端尖,基部楔形或渐圆,边缘有细齿,无柄,上面被单毛和叉状毛,下面以星状毛为多。总状花序有花25~90朵,密集成伞房状,花后显著伸长,疏松,小花梗细,长5~10毫米;萼片椭圆形,背面略有毛;花瓣黄色,花期后成白色,倒楔形,长约2毫米,顶端凹;雄蕊长1.8~2毫米;花药短心形;雌蕊椭圆形,密生短单毛,花柱几乎不发育,柱头小。短角果长圆形或长椭圆形,长4~10毫米,宽1.1~2.5毫米,被短单毛;果梗长8~25毫米,与果序轴成直角开展,或近于直角向上开展。种子椭圆形,褐色,种皮有小疣。花期3~4月上旬,果期5~6月。分布于我国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江西、广西,具有泻肺降气,祛痰平喘,利水消肿,泄热逐邪之功效。是一种常用中草药。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1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