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铵是怎样形成的?
磷酸铵简称磷铵,是由氨中和浓缩磷酸而生成的产物,由于中和的程度不同,形成了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
磷酸一铵(MAP)又叫安福粉,分子式为NH4H2PO4,是白色四面体结晶,养分总含量62%~66%,其中N为11%~13%,P2O551%~53%,水溶液呈酸性,pH为4,性质稳定,氨不易挥发。
磷酸二铵(DAP)又称重安福粉,分子式为(NH4)2HPO4,白色单斜结晶,养分总含量62%~75%,其中含N16%~21%,含P2O546%~54%;水溶液呈碱性,pH为8,性质比较稳定,只有在湿、热条件下,造成氨的挥发。
农业生产上通常施用的磷铵是将磷铵加防潮剂制成的颗粒磷铵。
传统法粒状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要求
磷酸铵化学式是什么?
磷酸铵化学式是(NH₄)₃PO₄。
磷酸铵,无机化合物,分子式(NH4)3PO4,是磷酸的铵盐,存在无水物和水合物。无色晶体或灰白色粉末,有时为颗粒,易溶于水。磷酸铵含有氮、磷,是一种复合肥料。性质不稳定,水溶液加热则失去两个分子氨而成磷酸二氢铵。露置空气中能失去部分氨。
应用:
磷酸铵在农业上用作肥料时,要特别注意其遇热分解及遇碱分解。在pH值大于7.5的石灰性土壤上,很易发生分解和引起氨的挥发损失,同时使水溶性磷向枸溶性磷转化。
磷酸铵属高浓速效复合肥料,其N+P2O5的含量都在64%左右,可溶于水,盐指数较高。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盐指数分别为 30 和34,故作种肥时应特别注意不能与种子直接接触,作基肥时施肥点不能离幼根、幼芽太近,以免受分子中释放的氨的灼伤。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磷酸铵
磷酸铵为什么不属于氮肥?
磷酸铵为不属于氮肥,是因为既含氮,又含磷。
磷酸铵是一种高浓度氮磷复合肥料。
磷酸铵在农业上用作肥料时,要特别注意其遇热分解及遇碱分解。在pH值大于7.5的石灰性土壤上,很易发生分解和引起氨的挥发损失,同时使水溶性磷向枸溶性磷转化。
磷酸铵属高浓速效复合肥料,其N+P2O5的含量都在64%左右,可溶于水,盐指数较高。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盐指数分别为30和34,故作种肥时应特别注意不能与种子直接接触,作基肥时施肥点不能离幼根、幼芽太近,以免受分子中释放的氨的灼伤。磷酸铵可作基肥和追肥,但因其分子中所含的磷素养分高于氮,其磷酸一铵的N比P2O5比约为1比5,磷酸二铵约1比2.5,为使所含的磷素能在作物生长的早期充分发挥作用,一般宜作基肥,对那些含速效磷较高的土壤或用于水稻等需磷相对较少的作物,即使作基肥,也须配施一定量的氮肥,使N比P2O5的比例调整到适宜程度。磷酸铵可与多数肥料掺混施用,但须避免与碱性肥料掺混,因其能促使磷酸铵分解而释放氨。
此外,用磷酸铵作原料,还可配制成多种复混肥料,其主要的品种有比①硫磷酸铵。如由32%磷酸一铵和59%硫酸铵生产的品位为16—20—0的硫磷酸铵,产品的物理性好,临界吸湿点为相对湿度75.8%,比磷酸一铵高;②硝磷酸铵。代表性品种的品位有25—25—0和28—14—0等多种,系由磷酸硝酸混合酸与氨中和的产品;③尿磷酸铵。这是一种高浓度的固体复肥,有N—P型和N—P—K型,如品位为28—28—0和22—22—11等品种,一般由磷酸铵料浆或由粉粒状成品与喷淋粒化的尿素共同造粒而成,产品物理性好,适用于多种土壤与作物。
施用磷酸铵应注意哪些问题?
磷酸铵是氮、磷二元复肥,它是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混合物,含氮18%、磷(P2O5)46%,易溶于水。磷酸铵通常为颗粒状,物理性好,一般不吸湿结块,便于贮存、运输和施用。
磷酸铵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可作基肥和种肥。施用时需注意三点:①磷酸铵是以磷为主的复合肥料,其含磷量约为氮的3倍,施用时应配施氮肥如尿素、硫酸铵等,以调节氮、磷比例。一般每667米2用量以5~10千克较为经济,即使是高产田也不宜超过15千克;②磷酸铵的养分浓度高,切忌拌种。作基肥时,施肥点不能离幼根、幼芽太近,以免对种子发芽造成不良影响;③磷酸铵不要与草木灰、石灰等碱性肥料混施,以免引起氨的挥发和降低磷的有效性。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1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