脲酶抑制型复合肥(脲酶抑制剂作用)

如何让尿素的肥效期更长

普通尿素在施入土壤后虽然可以迅速溶解于溶液中,但被作物根系直接吸收的数量很少。尿素只有在土壤脲酶的作用下,水解成铵态氮后才可被大量吸收。一般农田土壤都有一些脲酶存在,尤其是那些含有机质多的高肥力土壤更是不缺少脲酶。所以普通尿素施入土壤后会较快转化成铵态氮供作物吸收利用。当然,温度高低和不同季节对土壤中尿素转化的速度影响是很大的。尿素一经水解成铵态氮后,如果作物尚处于苗期吸收氮很少,这时大量游离氨的存在有可能会造成氮素损失和降低利用率。因此,有人通过添加脲酶抑制剂来推迟尿素水解的时间,以图延长其肥效。由此可见,添加脲酶抑制剂的尿素施入土壤后,由于脲酶活动受到抑制,使水解作用受阻,它在土壤中的存在时间会长于普通尿素,被称为稳定性尿素。
据专家介绍,脲酶又名尿素水解酶,是由众多土壤微生物分泌出的一类含镍(Ni)金属酶。其主要作用是促进尿素的分解,在水参与下,将尿素分解为碳酸铵,进而解离为氨(NH3)和碳酸。铵可以被土壤吸附保持而不易流失,又可以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但是,在大量施用尿素而作物不能及时吸收利用或超出了土壤保持容量的情况下,会出现游离氨过多就可能遭受挥发等损失。而且氨在土壤中还要进一步硝化转变成硝态氮,硝态氮的特点是既不能被土壤保存而遭到淋洗损失,又可能在天气条件下发生反硝化作用而构成气态损失。所以,当用单一尿素或尿基复合肥作表施或大量施用时,为了延长肥效期,避免大量积累游离氨所产生的损失,可以采取在尿素中加入脲酶抑制剂的办法。
常见的脲酶抑制剂有:氢醌、苯基汞化醋酸盐、硫酸铜、邻-苯基磷酰二胺(PPD)、儿茶酚、硫代磷酰三胺(NBPT)等。
使用前要按一定比例加入尿素中一起施用,即根据其种类和施氮量按比例添加。不同的脲酶抑制剂在同一土壤和不同土壤条件下使用同一种脲酶抑制剂,尿素水解作用的进程都会有差异。一般实验室的肥效试验结果,一经进入大田使用,效果也会有差别,显示出不稳定的特点。例如在甲地有效的助剂到了乙地效果不好;在一种作物上(如小麦)有效的,用于另一种作物上(如水稻)就较差。尤其要注意有些剂型及其分解产物对某些土壤微生物或作物尚有一定毒性,为了避免副作用,对目标作物和所处的生态条件都要有所选择。
尿素作追肥还要添加尿酶抑制剂吗?追肥是指在作物生长旺盛时期的施肥。一般是在基肥的基础上供应速效化肥、以满足作物快速生长期对养分的大量需求。大多作物是在开花结籽期间施用追肥,要求尿素施入后及时转化成铵态氮,以便尽快被作物吸收利用发挥出肥效,因此不需要加脲酶抑制剂。在生产中人们更希望用铵态氮作追肥,因为尿素比铵态氮的肥效本来就稍慢一些。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曹一平)

如何提高尿素的利用率呢?怎样让尿素肥效更长一些呢?

尿素是一种高浓度氮肥,是一种中性速效肥料,也可用于生产多种复合肥。尿素是一种有机氮肥,通过土壤中脲酶的作用,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可供作物使用。因此,应在施肥期前4~8天施用尿素。土壤中无有害物质残留,长期施用无不良影响。尿素在转化前是分子,不能被土壤吸附,因此应防止其随水流失。转化后形成的氨也具有挥发性,因此尿素也应施用于深层土壤。

尿素是氮素含量最高的固体氮肥,其肥效高,使用方便,可作为基肥,也可作为追肥。由于尿素在土壤中的转化可以积累大量的铵离子,会导致PH值升高2-3个单位,再加上尿素本身含有一定量的二脲,其浓度在500ppm时,会对作物的幼根和幼芽起到抑制作用,因此不宜施肥。然而,尿素使用过程中的浪费现象相当严重。最优质氮肥的尿素利用率一般只有50%。有没有办法提高尿素的利用率?

土壤pH值会影响土壤中尿素的转化。中性土壤中尿素的转化率明显高于酸性或碱性土壤,因为中性土壤更适合微生物活动。脲酶提高了尿素转化率,肥沃的土壤脲酶含量高,因此肥沃的土地加速了尿素转化。土壤温度也会影响尿素的转化率。当土壤温度约为10度时,尿素需要7-10天才能完成转化。当温度高于20摄氏度时,只需四到五天。当温度高于30摄氏度时,转换时间仅为两天。

根据实验研究,当土壤湿度较大时,脲酶水解作用很强,在25-30度时,当土壤水分为70%时,尿素可以在一天内转化,28%的尿素转化铵态氮被作物吸收。相反,土壤水分不足,尿素转化将非常缓慢。无论是用作底肥还是追肥,尿素在转化前都是分子的,不能被土壤吸附,应防止水分流失,应深施土壤,施肥深度宜在10-12厘米左右,这样可以显著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据研究,尿素浅施2-3厘米,利用率仅为30%;施肥深度为5cm,利用率约为45%。如果涂抹深度为10-20 cm。这是65%的利用率。

脲酶抑制型复合肥(脲酶抑制剂作用)

如何合理使用脲酶抑制剂

使用前要按一定比例加入尿素中一起施用,即根据其种类和施氮量按比例添加。不同的脲酶抑制剂在同一土壤和不同土壤条件下使用同一种脲酶抑制剂,尿素水解作用的进程都会有差异。一般实验室的肥效试验结果,一经进入大田使用,效果也会有差别,显示出不稳定的特点。例如在甲地有效的助剂到了乙地效果不好;在一种作物上(如小麦)有效的,用于另一种作物上(如水稻)就较差。尤其要注意有些剂型及其分解产物对某些土壤微生物或作物尚有一定毒性,为了避免副作用,对目标作物和所处的生态条件都要有所选择。

脲甲醛肥料缺点

脲甲醛复合肥,属于这十几年来一直在推广的一种复合肥产品。

主要特点是从根本上改变复合肥中氮源的分子形态,从而达到肥效时间更长的特点。

综述来说,目前市场上的缓释肥,说到底,都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控氮工艺,控制氮肥的释放,来达到缓释效果。

而控氮的工艺,目前有包膜,加脲酶抑制剂以及脲甲醛等工艺。。。

包膜,包衣,无非就是给尿素表面再加上一层树脂,或者喷上一层薄膜,即硫包衣或者树脂包衣,从而来达到控制尿素科技中的氮肥释放过程,这样产品,不适合干旱少雨区域,没有足够的水分,氮肥很难释放。。。这个产品还有一个缺点,就是树脂包衣产品,使用后树脂包膜不容易分解,在土壤中会发现一些所谓的软壳,对土壤有一定的污染

脲酶抑制剂也会从根本上改变尿素等氮肥的释放过程,具体过程不是太清楚,施可丰等厂家这个工艺应用比较先进

再就是脲甲醛工艺,这个工艺是四几年德国发明的,后来传到美日韩等国家,当时最主要应用于园林,草坪等,后来传至国内。

该工艺,是尿素跟甲醛发生反应,初步反应是生成一亚甲基二氮,再进一步反应,生成二亚甲基三氮,这两种新的氮源释放期分别为40-80天以及80-120天,这种新氮源再进一步跟磷钾重新造粒形成复合肥颗粒,也就是脲甲醛复合肥。

目前脲甲醛复合肥比较出名的,青岛住商,青岛中天,临沂史贝美,当然鲁西,嘉士利等也有脲甲醛。。

市场上也有很多所谓的脲甲醛都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无法一一列举,也有厂家,即使有脲醛相关证件,也没有相应的脲醛反应设备,或者有脲醛反应设备,因为产能不足或者销量跟不上,也没有真正使用上脲醛反应设备。。。

什么是稳定性肥料,稳定性肥料分类和特点

稳定性肥料到底是指什么?稳定性肥料通常是指生产供应过程当中加入了硝化抑制剂或者脲酶抑制剂,其中包括这两种同时加入的肥料。这类肥料能够调解土壤微生物活性,减少尿素的水解过程,延迟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从而达到尿素缓解释放的作用,它的核心作用就是稳定肥料的添加剂,也就是抑制剂。

目前这种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主要有这么几个大的类型:第一类是稳定性的复合氮肥,第二类是稳定性的尿素,第三类是稳定性复合肥,包括目前推向市场的长效二铵,第四类是稳定性掺混肥。

总体上讲,这些肥料有如下功能:1.肥效期长。养分有效期可达120天,基本实现大田作物一次施肥。2.养分利用率高。氮利用率提高8.7个百分点,磷提高4个百分点。3.平稳供给养分,增产效果明显。作物平均增产幅度10%以上,减少20%用肥量不减产。4.提升施肥技术水平。东北春玉米及中原夏玉米“免追”施肥技术;小麦、水稻“减氮少追”施肥技术;马铃薯、辣椒“高产”施肥技术都可以在稳定性肥料的帮助下实现。5.环境友好,降低面源污染。减少氮淋失48.2%,降排N2O64.7%;本产品对环境安全,无残留(在土壤中降解率达到99%以上。)6.成本低。这种肥料仅比普通肥贵200-300元/吨。

为了保证粮食安全生产,需要优质肥料的配套,什么样的是优质肥料呢?利用率高,对环境安全的这种肥料,所以说需要稳定性肥料。我们需要一些高效的肥料逐步解决肥料利用率低的问题。另外,我国目前土地在向集中机械化管理的过渡当中,这也需要新型肥料与其配套。最近几年,我国在推行秸秆还田、免耕这些技术中,都需要一次性施肥,才能应用我们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另外,农村的劳动力大量向城市集中,城市化以后,农村的经营大部分都由老年人和妇女来承担,这样的话急需要简化我们的耕播管理过程,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施肥的简化。

稳定性肥料的效果已经得到验证。第一,在120天以内的作物基本上都可以实现一次性施肥,比如东北的玉米、水稻以及中原的夏玉米。第二,减追增效。对一些生长期比较长的作物,比如中原的冬小麦和以江苏为核心的水稻,生长期比较长,这些可以减少追肥次数,提高它的效率。第三,可以增产高效。这种产品在农业产品中增产幅度比较大,在贵州、甘肃、内蒙等马铃薯区表现得尤其突出,平均增产率在25%以上。第四就是环境安全。环境安全体现在减少流失,减少挥发,减少化学反应,降低N2O的排放等方面。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1037.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2年12月15日 下午2:54
下一篇 2022年12月15日 下午2:54

相关推荐

  • 蝎子养殖成本和利润,附种蝎成本

      成本:种蝎成本约1750元,场地成本约200元,饲料成本约900元,其他成本约200元,因此蝎子养殖总成本约3050元。   养殖收入:600只种蝎年产仔量约为18900只,而幼蝎又能成为商品蝎,重量23.6kg,市场价约850元,养殖收入约20060元。   养殖利润:约7010元。      一、养殖成本   1、种蝎成本   每组种蝎约1750元,…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19日
    00
  • 花玉米 花玉米的营养价值及功效与作用

    花玉米是转基因食品吗? 1.花玉米不是转基因,它是通过基因突变、自然杂交(重组)、人工杂交等多种途径长期演变,选择而来的,属于杂交种,因在市场上少见且推广少,因此被误认为是转基因。 2.转基因是指利用DNA重组、转化等技术将特定的外源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生物中,并使之产生可预期的、定向的遗传改变。 花玉米的功效与作用点 花玉米的功效介绍1、花玉米可以有效的促进…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18日
    00
  • 怎样诊断鸡气囊炎鸡病鸡气囊炎鸡病症状有哪些

      鸡气囊炎是一种危害较大的鸡病之一,一旦养鸡场鸡群患上这一鸡病,极易损害养鸡效益,因此做好鸡气囊炎鸡病的防治工作是重点,而了解鸡气囊炎鸡病的诊断技巧和症状是防治这一鸡病的必然要求,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鸡气囊炎鸡病的诊断和症状。   怎样诊断鸡气囊炎鸡病   依据该鸡病的临床症状表现、病理变化等进行诊断。喉头和气管充血、出血、有粘液。胸气囊混浊、增厚、有黄色…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30日
    00
  • 月季花种子(月季种子怎么种)

    月季用种子繁殖的后代有什么特性 月季用种子繁殖的后代的特性:用种子要发生变异,月季的花籽如果用来繁殖,月季花的特性不能保持。简单理解是花的大小、颜色、香气,会退化,所以人们一般是用嫁接法和扦插法繁殖的。 用月季花仔播种法有弊端,不易保持品种的原有特性。月季花种子发芽是一个稍微漫长的过程,有时候需要3-4个月的时间。待种子破土后一般一个礼拜左右就能长出嫩芽了。…

    肥料资讯 2023年1月22日
    00
  • 吴茱萸几斤鲜晒一斤干

         回答常规种植的情况下,大约需要5.7斤鲜吴茱萸才能晒成1斤干货,早期货约需6.6斤才能晒成1斤干货,中期货约需6.2斤才能晒为1斤干货。干燥的吴茱萸一般呈球形,直径约2-5mm,表面为暗黄绿色至褐色,有多数点状突起或凹下去的油点,顶端有裂隙,基部残留有果梗。   一、吴茱萸几斤鲜晒一斤干   1、在常规种植的情况下,现吴茱萸鲜货一般需要530斤才能…

    肥料资讯 2022年4月30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