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姜是什么?
地姜;鬼子姜雅称菊芋,俗称鬼子姜、洋姜、姜不辣,是一种菊科向日葵属的经济作物。
制作方法
酱甜洋姜简要制作方法:先将洋姜洗净,再将洋姜晒至萎蔫,然后装入盛器内,加盐 水浸泡一个月左右,捞出再晒干水气,最后将洋姜浸入甜酱、酱油、白糖、花椒卤汁中, 一周左右的时间即可食用。特点:色泽酱黄,质地脆爽,甜咸生津,为四川家常菜式或川菜高级筵席随饭菜。
制作要领:第一,为使制品突出脆爽口感,须在盐渍前风干水分,盐渍后再风干部分水气,脆爽口感便形成。第二,拌调味品卤汁时,注意重用甜酱 、白糖,汁量不可多,呈腌码状,并非腌泡,加盖密闭(瓮制)时间长些,风味更佳。
腌洋姜,是昆明地区城乡广大群众爱腌制的一个咸菜品种,价廉物美的佐餐佳品。腌制该品种的生洋姜,以晴天采挖、块子肥大、破损少不霉不烂的为好。每100千克晒干削去老把、洗净晾干水分后的净洋姜,用9千克盐、5千克上红糖、1千克辣子面、500克八角面。如有玫瑰糖,加适量则味更美。制作方法:将鲜洋姜晒至35%左右的干度,筛去泥土后进行清洗,晾干水分,再削去老把,然后按上述用料比例先用盐腌二至三天,再把糖、辣子面、八角面放入反复搓揉均匀后装罐,过二至三个月便成熟。
小白萝卜、鬼子姜、胡萝卜各三斤,腌好控干水分。烧花椒水凉透待用,烧开一包半至两包酱油凉透待用。姜丝、蒜片、红辣椒各两、三两,加白酒、糖适量,倒入花椒水、味精、酱油,搅拌充分,几小时后即可食用。
地姜的作用
【功用主治】温中,理气,止痛。治吐逆,噎膈,胃痛,腹痛,寒疝疼痛。《滇南本草》:”燥脾暖胃,进饮食,宽中下气。疗九种胃气疼痛,面寒痛,胸膈气胀,肚腹冷痛,呕吐恶心,噎膈翻胃,五积六聚,痞块疼痛,男子寒疝痕疼,妇人症瘕成痛。”
地姜是什么
地姜俗称鬼子姜、洋姜、姜不辣,是一种菊科向日葵属的经济作物。
自古以来中医学家和民间有“生姜治百病”之说。因为姜中含有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和芳香等油性的挥发油;还有姜辣素、树脂、淀粉和纤维等。所以,姜在炎热时节有兴奋、排汗降温、提神等作用;可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症状;生姜还有健胃增进食欲的作用,夏令气候炎热,唾液、胃液的分泌会减少,因而影响人的食欲,如果在吃饭时食用几片生姜,会增进食欲;生姜对胃痛亦有缓解或止痛作用,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所发生的疼痛、呕吐、泛酸、饥饿感等用生姜50克煎水喝,可使症状迅速消除。
地姜怎么腌制方法
腌制,腌好控干水,锅内加酱油、大料、花椒煮10分钟,加白糖、白酒、鱼露烧开再放凉,倒入盖过鬼子姜,腌制两天即可。
一、食材
地姜1100g、甜面粉550g、盐160g、糖80g、白酒110g、花椒11g、大料11g、鱼露适量
二、做法
1、地姜洗净然后晾干。
2、地姜进行切片,之后加盐腌制,一般一斤鬼子姜加盐80g左右。
3、辣椒洗净之后晾干,切成青豆大小,加盐腌制。
4、大蒜、姜切片备用,腌制好的鬼子姜和辣椒控干水,略微凉一下。
5、锅内加酱油和大料、花椒大概煮10分钟,加人白糖、白酒、鱼露烧开,腌渍1斤鬼子姜,放50克酒比较好,放少了腌出来不鲜,然后再放凉。
6、晾凉之后再倒进去,不然鬼子姜会变质,加水酱料的量要盖过鬼子姜。
7、腌制两天左右就可以吃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0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