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溃疡病怎么防治?
柑橘溃疡病,是影响全球柑橘产业发展的重大顽固病害。柑橘溃疡病大概起源于印度或爪哇,我国1919年最早在华南的甜橙、柚和柑上发生。病害发生时期在每年的4月上旬至11月下旬。
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①种子消毒:先用50~52℃的热水预浸5分钟,再用55~58℃的温水浸泡50分钟,取出后投入常温水中降温,表面略为干燥后即可播种。②苗木和接穗消毒:未抽芽和不带土苗木、接穗用0.1%升汞液浸3分钟后洗净,带土苗木用0.8%波尔多液喷布,已抽芽的用每毫升700单位链霉素加0.1%酒精作辅助剂浸30~60分钟。
(2)化学防治苗木及幼树以保梢为主,各次新梢萌芽后20~30天,梢长1.5~3厘米,叶片刚转绿时喷药1次,之后每10~15天1次,连喷3~4次,直至新叶完全转绿;成年树以保果为主,在花谢后10、30、50天各喷药1次,台风及暴风雨过后还应及时喷药。可选药剂有:10%农用硫酸链霉素(溃枯宁)1000倍液、64%
(3)农业防治①及时进行潜叶蛾、凤蝶、象甲虫等的防治。②及时抹除夏梢和部分早秋梢,7月底或8月统一放梢。③发现病叶、病枝、病果,待叶面露水干后及时将其剪去,并刮去树干上的病斑;感病特别严重的植株应整株挖除,喷石硫合剂进行封园。
柑橘溃疡病是怎样传播和为害的?
柑橘溃疡病是一种细菌病害。病原菌在病叶、病枝和病果组织内过冬。第二年遇水从病部溢出,通过雨水及昆虫作短距离传播;通过苗木、接穗及果实、带菌包装物、工具、土壤等的运输作远距离传播。当组织幼嫩时,病菌自气孔、皮孔及伤口侵入,生长季节潜育期6~40天。病原菌在树枝和叶片的病斑中可存活几个月至数年不等。该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措施及品种密切相关。高温、高湿、多雨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暴风雨和台风过后易发病;栽培管理不当,潜叶蛾等害虫为害引发寄主伤口会明显加剧发病;施肥不足,偏施氮肥,徒长枝增多,发病重;幼树、幼苗较成年树、老年树发病重。品种感病性方面,甜橙、柚和枳等高度感病,柠檬也感病,宽皮橘类较耐病。柑橘溃疡病发生时不仅降低果实品质和产量,还引起落叶、落果、植株生长不良等,检疫部门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防控处理。
柑橘溃疡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柑橘溃疡病的防治方法:①严格实行检疫。本病为国内外检疫对象,禁止从病区输入苗木、接穗、砧木、种子和果实等。
②培育无病苗木。接穗从无病区或无病果园选取;砧木种子用55~56℃温汤浸泡50min。苗木出圃时须经严格检查,并用600~700mg/kg链霉素浸苗(将成束苗木投入药液中浸1h,浸前加入1%酒精或白酒,以增强渗透作用)。
③新果园定植时,感病与抗病品种应分片种植,严禁混植。
④合理施肥,控制夏、秋梢生长,促使抽梢整齐。
⑤药剂防治。适时喷药保护幼梢和果实;同时应注意防治潜叶蛾,以免病原从伤口侵入。苗木和幼龄树,以保梢为主,应在春、夏、秋梢萌发后20、30天,各喷药一次。成年树则以保果为主,保梢为辅,宜于落花后10、30、50天,各喷药一次。药剂种类有:72%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倍液加1%酒精作辅助剂,或0.3%~0.5%石灰过量式波尔多液,或铜皂液(硫酸铜0.5kg、松脂合剂2kg、水200kg),既可防病,又能兼治螨类。也可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30%金核霉素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50%加瑞农可湿性粉剂等,轮换交替使用。
⑥冬季清园。结合修剪,剪除病枝叶及病果,并扫除落叶、落果,集中烧毁。
柑橘溃疡病怎么防治?谢谢?
柑橘溃疡病是国内外的植物检疫对象。病原属于细菌,该病危害柑橘叶片、枝梢和果实。苗木和幼树受害特别严重会造成落叶、枯梢,影响树势;果实受害重者落果,轻者带有病疤不耐贮藏,发生腐烂,大大降低果实商品价值,使果农增加病虫防治成本,经济效益受损。
防治方法
(1)严格执行检疫。柑橘苗木、接穗、砧木、种子和果实的调运要按规定严格实施检疫,防止溃疡病的传播蔓延。保护区发现病树、病苗立即烧毁。
(2)培育无病苗木。苗圃应选择在周围1 000米以上无柑橘类植物的无病地区建立,并建立无病优质母本园,就地供应无病接穗。
(3)减少果实和叶片损伤。可采用营造防风林,以减小果园风速(尤其在有台风的地区能显著减少病害发生);及时防治潜叶蛾等害虫,减少虫伤。
(4)高脂膜(乳剂)或绿色无公害中药制剂防治:重点在夏秋梢抽发期和幼果期,按300倍液稀释,进行全株均匀喷雾,有效预防溃疡病、树脂病、炭疽病、疮痂病等病害,同时增强植株免疫力,提高株体抗病能力。
供您参考!欢迎交流评价!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0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