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吡唑酯的功效及用途?
苯甲·吡唑酯是由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复配而成的一种复合型广谱杀菌剂,苯醚甲环唑是一种高效、安全、低毒、广谱性杀菌剂,具有内吸传导和渗透作用,施药后2小时内,即被作物吸收,并有向上传导的特性。是三唑类杀菌剂中防治病害多,安全性高,应用范围广的杀菌剂,对多种病害都具有保护和治作用。吡唑醚菌酯是近几年新开发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广谱性杀菌剂,是一种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同样具有很好的内吸传导性和强渗透性,对多种病害具有预防、保护、治和铲除作用。二者复配使用被称为杀菌剂中的“绝配”,对鞭毛菌、半知菌、担子菌、子囊菌等病菌引起的100多种病害都有很好的保护、治、铲除作用。
苯甲·吡唑酯是由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复配,优势互补,相互增效,对一百种真菌病害都有很强的预防和杀灭作用。
吡唑醚菌酯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广谱杀菌剂。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具有保护防治叶片渗透传导作用。一般喷药三次,间隔十天喷一次,要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
苯醚甲环唑,是属于新型广谱杀菌剂,它是属于三唑类杀茵剂,主要抑制病菌细胞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从而破坏细胞膜结构与功能。对多种真菌病害具有保护和防治作用。
苯甲·吡唑酯主要特点:
(1)杀菌谱广:苯甲·吡唑酯可有效防治早疫病、炭疽病、白粉病、霜霉病、蔓枯病、立枯病、菌核病、黑星病、流胶病、疮痂病、褐斑病、叶斑病、茎枯病、锈病、晚疫病、白腐病、黑痘病、斑点落叶病、褐斑病、条锈病、赤霉病、蔓枯病等100多种病害。
苯甲吡唑酯伤到人体会怎样?
苯甲吡唑酯伤到人体会严重可能致癌。
苯甲吡唑酯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的作用,
对柑橘树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苯在室温下为无色、甜、透明的液体,
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
苯是易燃、有毒和致癌的,
是一种碳氢化合物,是最简单的芳烃。
难溶于水,比较容易溶于有机溶剂。
苯甲吡唑酯怎么读
具体如下:
běn苯,声母b,韵母en,声调三声。
jiǎ甲,声母j,介母i,韵母a,声调三声。
pǐ吡,声母p,韵母i,声调三声。
zuò唑,声母z,韵母uo,声调四声。
zhǐ酯,声母zh,韵母i,声调三声。
一种农药:
苯甲吡唑酯可以防治炭疽病。对于柑橘树炭疽病,亩用苯甲吡唑酯兑水稀释2500-3500倍喷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苯甲吡唑酯的作用机理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苯甲吡唑酯不可与石硫合剂和波尔多液等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建议与其他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轮换使用。
苯甲,吡唑酯的功效及用途
本品是由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复配而成的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抑制细胞壁甾醇的生物合成,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按推荐剂量使用时,对柑橘树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苯甲吡唑酯可以防治炭疽病。对于柑橘树炭疽病,亩用苯甲吡唑酯兑水稀释2500-3500倍喷雾。苯甲吡唑酯不可与石硫合剂和波尔多液等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其他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轮换使用。
扩展资料:
使用要求:
1、本品应于柑橘炭疽病发生前或发病初期施药,注意喷雾要均匀,喷雾至叶片微滴水为度。视病害发生情况,每隔7-10天施药一次,可连续用药2次。
2、大风天或预计1小时内降雨,请勿施药。
3、本品在柑橘上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为21天,每个作物周期的最多使用次数为2次。
注意事项:
1、本品对眼睛有刺激性。使用本品时要穿防护服,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口罩等。
2、对鱼类等生生物、家蚕毒性较高,不得污染各类水域,远离水产养殖区用药,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具;蚕室和桑园附近禁用。鸟类保护区附近禁用。
3、建议与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菌剂轮换使用,以延缓抗性产生。
4、本品不可与强碱、强酸等物质混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吡唑醚菌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苯甲酰
苯甲吡唑酯喷茶花怎样喷?
苯甲吡唑酯主要是针对真菌性病害的,比如白粉病、炭疽病、黑斑病等。
使用起来也特别简单,1粒胶囊兑水500毫升水,摇晃均匀之后在叶子正反面喷雾,5-7天喷1次,连续喷3次。
在日常养护中还要注意多加通风,使用疏松透气的土壤,如果土壤过于粘重会导致土壤积水,叶子也会干枯脱落。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0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