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刺蛾是什么?
扁刺蛾又名黑点刺蛾。属鳞翅目刺蛾科。分布于河北、河南、江苏、湖北、四川、云南、广东、台湾等省(自治区)。寄主有柑橘、荔枝、龙眼、苹果、梨、桃、李、杏、樱桃、山楂、海棠、枣、柿、石榴、栗、麻类、桑树、茶树、梧桐、枫树、泡桐等多种果树和林木。
以幼虫取食寄主叶片,致叶片残缺,甚至可将全叶食光,仅留叶柄。
扁刺蛾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扁刺蛾一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在树下土中结茧越冬。越冬幼虫于4月上、中旬化蛹,5月上旬至下旬羽化。在枇杷园,5~6月和9~10月为幼虫发生盛期,为害最为严重。成虫羽化后,即行交尾产卵,卵多散产在叶面上。初孵幼虫在第一次蜕皮后,先取食卵壳,再啃食叶肉,6龄后取食全叶,幼虫共8龄,老熟后即下树入土结茧。
扁刺蛾是怎样的害虫?
扁刺蛾又名黑点刺蛾,幼虫俗称洋辣子,属鳞翅目、刺蛾科。扁刺蛾在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地区以及四川、云南、陕西等省均有发生,黄河故道以南、江浙太湖沿岸及江西中部发生较多。除为害枣外,还为害苹果、梨、桃、梧桐、枫杨、白杨、泡桐等多种果树和林木。扁刺蛾以幼虫取食叶片为害,发生严重时,可将寄主叶片吃光,造成严重减产。
扁刺蛾有哪些危害特点?
扁刺蛾:扁刺蛾又名黑点刺蛾,属鳞翅目,刺蛾科。寄主植物主要有苹果、梨、桃、杏、枣等。
为害特点:低龄幼虫啃食叶肉,仅留下一层表皮,幼虫不分昼夜为害,6龄以后取食整个叶片。
发生规律:河北北部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下浅土层中结茧越冬羽化,6月中旬出现幼虫,8月中、下旬为害最重,8月下旬以后老熟幼虫开始入土结茧越冬。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49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