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薷读音
香薷读音:xiāng rú
香薷 (唇形科香薷属植物)
香薷(学名:Elsholtzia ciliata (Thunb.) Hyland.)是唇形科香薷属植物。直立草本,高0.3-0.5米,具密集的须根。茎通常自中部以上分枝,钝四稜形,具槽,无毛或被疏柔毛。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1-4厘米。穗状花序长2-7厘米,宽达1.3厘米,偏向一侧,由多花的轮伞花序组成。花期7-10月,果期10月至翌年1月。
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朝鲜、日本、印度、中南半岛和中国,欧洲及北美也有引种栽培。在中国除新疆、青海外几产全国各地;生长于海拔达3400米路旁、山坡、荒地、林内、河岸。
全草入药,治急性肠胃炎、腹痛吐泻、夏秋阳暑、头痛发热、恶寒无汗、霍乱、水肿、鼻衄、口臭等症。嫩叶尚可喂猪。
——————
香薷 (中药)
香薷,中药名。为唇形科、香薷属植物,直立草本, 密集的须根。茎通常自中部以上分枝,钝四稜形,具槽,无毛或被疏柔毛,常呈麦秆黄色,老时变紫褐色。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穗状花序,花梗纤细,近无毛, 花萼钟形,花冠淡紫色,花丝无毛,花药紫黑色。花期7~10月。生于路旁、山坡、荒地、林内、河岸,海拔达3400米。香薷能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主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
香薷是什么
香薷是唇形科香薷属植物,又称香茹、香草。直立草本,最高可长到0.3-0.5米,具有密集的须根。可以全草入药,资料急性肠胃炎,水肿、口臭等症状。
中医离不开的就是中药草。中国药草种类繁多,各种药草都有它独特的作用。其中香薷也是用于中药的植物,那具体香薷是什么样植物呢?让我来告诉你吧!
详细内容
01
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朝鲜、日本、印度、中南半岛和中国,欧洲及北美也有引种栽培。在中国除新疆、青海外几产全国各地;生长于海拔达3400米路旁、山坡、荒地、林内、河岸。喜温旺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 地上部分不耐寒。
02
直立草本,高0.3-0.5米,具密集的须根。茎通常自中部以上分枝,钝四稜形,具槽,无毛或被疏柔毛,常呈麦秆黄色,老时变紫褐色。
03
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1-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状下延成狭翅,边缘具锯齿,上面绿色,疏被小硬毛,下面淡绿色,主沿脉上疏被小硬毛,余部散布松脂状腺点,侧脉约6-7对,与中肋两面稍明显;叶柄长0.5-3.5厘米,背平腹凸,边缘具狭翅,疏被小硬毛。
04
种子繁殖一般在春季。春播又分为直播和撒播两种。较适合的播种方式有条播或撒播。直播:在4月上中旬。在畦内进行条播,按行距50-55厘米开沟深4-5厘米,把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播后覆薄土。撒播:将苗床整理好,在播种前浇足底水,在床面上均匀的撒种,表面覆土,踩实。
05
苗床选择光照充足且温暖的地方,施以农家肥,加入适量的过磷酸钙或者草木灰。4月上旬在畦内浇透水后播种,种子上覆浅土3厘米左右,保持床面湿润,7天左右即可出苗。
香薷是什么植物
香薷,中药名。为唇形科、香薷属植物,直立草本, 密集的须根。茎通常自中部以上分枝,钝四稜形,具槽,无毛或被疏柔毛,常呈麦秆黄色,老时变紫褐色。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穗状花序,花梗纤细,近无毛, 花萼钟形,花冠淡紫色,花丝无毛,花药紫黑色。花期7~10月。生于路旁、山坡、荒地、林内、河岸,海拔达3400米。香薷能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主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
生理特性
唇形科、香薷属植物,直立草本,密集的须根。茎通常自中部以上分枝,钝四稜形,具槽,无毛或被疏柔毛,常呈麦秆黄色,老时变紫褐色。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穗状花序,花梗纤细,近无毛,花萼钟形,花冠淡紫色,花丝无毛,花药紫黑色。花期7~10月。生于路旁、山坡、荒地、林内、河岸,海拔达3400米。
产地
栽培于江西分宜、新余等地。 分布于华东、中南、台湾、贵州。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49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