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草是什么意思?
出草是台湾少数民族猎头习俗的别称,泰雅语称mgaya“姆嘎亚”。
这种行为也存在于各大洲的民族历史中。
猎头的习俗是具有复杂的动机的。会因为仇恨而猎头,但是也可以为了祈福而猎头,或者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英勇而猎头。
其习俗之形成,源出于经济上的需要,就是为了各部族之间争夺生存资源。人类为了生存,必须取得生存所需的自然资源,而资源来自土地,因此对土地的占有,就是对资源的占有,也就是确保了生存所需的资源。
所有部族不论其生产力高低,对土地及资源的需要,都是不变。而土地在一定时间内产出资源有限,各部族为了确保己身的生存,在协商过后仍没有解决争端的情况下,往往会以暴力的形式来解决争端,
而由此产生了一切的暴力斗争,在台湾少数民族之间的这种斗争,被称为“出草”。
由于消灭其他部族的有生力量,就能减少其他部族的人口,降低其对土地的需要和竞争力,也就使自己的部族获得更多的土地和资源,确保了生存的能力。
因此,所谓“出草”便被规定为成年男人的证明和提升社会地位的机制,并成为宗教信仰中祭祖的一环。这些社会制度和文化宗教上对于出草的重视,其根本原因乃是为了维持族人对外敌战争的企图心,增加本部族的竞争力。
阿里山的阿里山神传说
台湾“阿里山神”吴凤的故里——漳州平和县大溪镇壶嗣村,受到了游客尤其是回祖国大陆探亲的台胞的青睐。 吴凤(1699-1769年),字元辉,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正月十八日,诞生于漳州平和县壶嗣村,五岁随父到台湾。吴凤跟父亲学习医术,十多岁就经常跟随父亲到阿里山为民治病,颇受阿里山乡民的敬重。
康熙六十一年(1723年),吴凤出任阿里山通事。为了当地高山族和汉族友好相处,吴凤对高山族做了许多感化的工作,使高汉两族的交往日渐频繁。但有一事,始终是吴凤的一块心病。原来,高山族同胞每逢稻谷收获季节,必定要举行“粟祭”的仪式。在这个仪式中有一个传统的恐怖陋习是,山胞要下山杀害异族(汉族)人,此谓“出草”。然后把“出草”猎取的头颅作为“粟祭”的祭品摆上供桌,请求于神保一方平安,岁岁丰收。就这样,不少来往于山界或误入山界的汉族人遭到了无辜的杀害。 吴凤知道,这是山民愚昧无知造成的,对这样的恶习,一定要采取措施革除掉。
吴凤任职的第二年,稻谷又快登场时,阿里山的山民催吴凤要给“粟祭”的祭品(头颅)。吴凤耐心劝告酋长,叫他们不要杀人,要革除“出草”恶习。但不管吴凤磨破了嘴皮,说尽了好话,酋长还是置之不理。于是,吴凤待酋长等人酒酣耳热之时,奉劝酋长用康熙六十年平定朱一贵之乱时,当地砍杀附逆造反者的40多个骷髅作祭品,一年用一个。山民们听从了吴凤的劝告,从此阿里山停止“出草”40余年。
斗转星移,一晃40多年过去了。老酋长去世,他的儿子奥哥被推举为酋长。至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积存骷髅用完了。山民纷纷找奥哥恢复“出草”,奥哥想到了父亲的遗言:“凡事得听吴凤爷的话”,于是与吴凤商量如何办。吴凤建议用牛头祭神,奥哥同意,于是又用牛头祭神三年。 三年过去了,阿里山许多青年人认为吴凤什么都好,只有一件事做得不好,就是不许他们“出草”。在众人的要求下,新酋长奥哥无可奈何,只得领着山里的青年人找到吴凤,摆出一副非“出草”不可的阵势。吴凤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翌日召集了山民代表,严肃而沉痛地说:“我任职40多年,不曾有一事亏待你们,须知杀人犯法,况且杀了好人祭神,神不但不保佑,反而会发怒而降下灾难。如今,我既然和你们有约在先,就只准你们杀1人,此人朱衣红巾,明日将在官厅面前徘徊。今后,不准伤害其他人。”代表听了便欢呼而去。第二天早晨,吴凤束装如约,走出官厅时,即被预伏的射手射倒。山民一拥而上,揭开红巾一看,发现死者竟是他们奉若神明的吴通事,顿时愕然失措,悲痛至极。各社酋长闻知,纷纷奔来抚尸号哭,无不忏悔。吴凤的大仁大义终于感化了山胞,立誓不再杀人祭神,革除了杀汉人“出草”的恶习。后来,汉族与高山族同耕共织,并有通婚。人们仰慕吴凤遗德,于嘉庆末年在吴凤生前理事的地方建起一座阿里山忠王祠——吴凤庙,岁岁顶礼膜拜。
为缅怀先贤,吴凤故里壶嗣村吴氏宗亲于1986年筹建“吴凤史迹陈列馆”。
阿里山火车翻车事故
2011年4月27日,台湾阿里山景区发生小火车翻车事故,现场被当地警方封锁。下午5点,最后两个大陆游客遇难者遗体被抬上直升飞机。
台湾阿里山27日中午发生小火车翻车事故,截至当天晚间11时,事故已造成5名大陆游客罹难,百余名大陆游客不同程度受伤。
综合台湾观光主管部门、嘉义县政府通报,事故发生后,共有112人送医。截至27日晚间11时,已确认5名大陆游客罹难,为陈道华、卓培群、徐熙芬、卢彩枝、马瑞云,是四川、山东、广东等省旅行社组织的旅行团团员,均为女性,年龄从50岁至73岁不等。此外,重伤18人、中伤47人、轻伤42人。
在获悉意外发生后,新华社驻台记者立即赶赴现场采访报道。记者在上山途中,即看到救护车一辆接一辆开下山去。在事发现场,记者看到共有8节车厢的小火车几节车厢翻倒在铁轨上,几节翻到桥下。工作人员将现场隔离起来,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据嘉义县消防局消息,这列小火车是从神木站开往阿里山站,行经70公里250米处,突然有棵树木枝干断裂,刚好击中最后一节车厢,造成多节车厢翻覆,酿成意外。但对于事故的具体原因,台湾有关部门还在调查中。
网上出草是什么意思
没听过。
但是看过有人说QQ空间长草了。意思是好长时间不上,没人访问。
有人给空间除草就是说访问一下,给空间长点人气。
希望可以帮到你
出草的习俗形成
其习俗之形成,源出于经济上的需要,也就是为了争夺生存资源。人类为了生存,必须取得生存所需的自然资源,而资源来自土地,因此对土地的占有,就是对资源的占有,也就是确保了生存所需的资源。所有部族不论其生产力高低,对土地及资源的需要,都是不变。而土地在一定时间内产出资源有限,各部族为了确保己身的生存,在协商过后仍没有解决争端的情况下,往往会以暴力的形式来解决争端,而由此产生了一切的暴力斗争,在台湾原住民之间的这种斗争,被称为“出草”。
由于消灭其他部族的有生力量,就能减少其他部族的人口,降低其对土地的需要和竞争力,也就使自己的部族获得更多的土地和资源,确保了生存的能力。因此,所谓“出草”便被规定为成年男人的证明和提升社会地位的机制,并成为宗教信仰中祭祖的一环。这些社会制度和文化宗教上对于出草的重视,其根本原因乃是为了维持族人对外敌战争的企图心,增加本部族的竞争力。
另观达悟族,之所以没有出草的习俗,就是因为其居于孤悬海外的兰屿岛,主要的经济取向是渔业,斗争的对象只有大自然,而非其他部族的人类。因此,没有消灭其他部族人口的需要,而且岛上也没有其他部族的人口可供其出草。
请包涵):台湾土著民族现在还有出草风俗吗
没有了。
出草,猎首礼等行为,根本上说,是在大山中生活物资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残酷的厮杀,从而减少对方的物资,增加自己一方的物资。直接的表现,就是争夺猎场。
有猎场,渔猎民族才能生活下去。
而因为长时间的打猎,所以渔猎民族往往十分彪悍,清朝的满族,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渔猎民族。
当打猎这种生活方式消失后,随之而来的彪悍战斗力,也随之消失。比如清朝入关后,仅仅几十年,八旗军的战斗力就一落千丈,三藩之乱的时候,南方的八旗军已经望风而逃了。到了清朝末期,曾经的八旗军,更是一点儿战斗力也没有。
同样,现在已经不是打猎的年代了,所以,随之而来的出草也就没有了。
地瓜地里出草怎么办
我家就是种地瓜的哦,种草的话,要用手除,离地瓜二十公分或参在地瓜藤里面的草要用手除,离地瓜藤有二十公分外的才可以用农药杀除。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49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