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大棚怎么养 这些种植的技巧你都了解吗
1、育苗
首先养选择灌排方便、之前没有栽培过草莓的肥沃的土地。在越冬的前夕开始深翻,进行改善土壤的性状,还能减少病虫害发生。需要繁苗田在选好后先要给予施足基肥,然后在准备排灌的设备。先选择些长势健壮、丰产性好的品种特性来进行植株,还要利用匍匐的茎苗作为草莓繁苗的母株。在秋季里需要是20厘米左右的行距暂时的种植在田里,在来年的平均气温能够到12度以上在把母株定植在繁育的苗田里。栽培适合选择的壮苗标准基本要求是根部较为发达,一级的是侧根能在25条以上,叶柄比较粗短,长度在15厘米左右,成龄的叶片是5到8片这样。
2、定植
一般是在9月的十号左右就要开始定植,最多不要到10月的初期。首先是在挖苗的前天给育苗圃先浇1次足量的谁,需要注意的是一定避免伤害到苗子的根部,根据秧苗的大小来分棚种植。如果是使用的营养钵进行育苗的,就需要在种植时脱掉外面的塑料体。一般使用的是定向的种植,在中间的5畦每畦需要种植的是2行,要靠近两旁进行种植,行距要在25厘米以上,草莓苗的苗需要向畦的外侧进行种植。在大棚的两边每2畦就要单行的种植。需要种植的深应是:新茎的底部要全部入土,但是苗心一定不能埋进土中,要在种植后先浇水进行稳根,大约在十天左右,开始稳定了,开始除草进行松土、壅根,适当地摘掉枯、老的病叶,并且注意及时补苗。
3、进行扣棚
给予扣棚保温是草莓地栽的关键。扣棚保温是适用期是在外间夜间温度到8到10左右,在温度达到5度以下,草莓就要进入休眠了,在夜间6到8度就是保温期的临界温度。日光温室是在10月的上中旬,在保温需要采用3到4层的透明膜,就是地膜、连体小拱棚以及是大棚的内外层。在进入早春草莓苗活动后,就要把苗的地膜揭掉,还要把老叶全部减掉,并清除到大棚远处,在风干后焚烧。
大棚草莓如何育苗?抓住这3点,你也是大棚育苗高手,草莓苗爆棚
草莓中的维生素对改善人体的便秘、治疗痔疮、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有一定的作用。同时,温室草莓含有某种物质,可以对一些血液疾病也有辅助作用。今天就和大家学习一下如何在大棚草莓如何育苗吧。
1、可以延长草莓上市时间:利用温室大棚可以在较为寒冷的季节里为草莓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使草莓的供应期得以延长。
2、扩大草莓适宜种植范围:利用现代技术的先进设施,能够创造适宜草莓生长发育的环境,让草莓得到合理的生长和种植。
3、方便草莓的绿色种植:温室种植面积有限、可控制、可操作。特别是采用了无土栽培技术之后,可以减少一些有毒药剂的使用,减少草莓中的药剂残留,充分发挥保护设施的利用率,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4、易于草莓大规模种植:在大型的温室大棚中,温度、湿度、光照、日照等因素可以智能化,能为草莓的生长发育、开花和结果创造所需要的环境因素。
5、经济效益高:草莓成熟期正值新鲜水果供应淡季,深受生产和消费者的欢迎。近年来,草莓种植的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保护地栽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成熟期不断延长,市场价格和经济效益越来越高。
体方案如下:
一、繁苗母株的培育为了减少母株养分消耗,促进幼苗生长,必须及时去除母株的老叶、病叶和花茎,同时喷施50ppm的赤霉素,每7天喷施两次。
二、及时浇灌肥水土壤干燥,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水分。在正常气候条件下,秧苗每天灌溉一次,连续3-5天。灌溉可以与薄薄的肥料相结合。需要每晚15~20天喷施一些稀薄肥料或0.5%复合肥料和尿素。
三、除草松土和疏理匍匐茎及时除草疏松土壤,减少杂草和草莓争夺水分、养分,有利于土壤保湿和幼苗生根,保证苗木生长,在除草中发现漂浮苗应及时种植,避免出现一些无根的“漂浮苗”;同时,要清除和提取匍匐茎,保证每个匍匐茎都有一定的生长空间,培育出高质量的强苗。
大棚草莓如何育苗?抓住这3点,你也是大棚育苗高手,草莓苗爆棚。这几点学会了吗?是不是简单。关于这个话题,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的,欢迎留言讨论交流。
怎么种植北方大棚草莓的方法
草莓是老少咸宜的水果那么你知道北方大棚草莓怎么 种植 吗?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北方大棚草莓种植 方法 ,一起来看看。
北方大棚草莓种植方法
一、草莓园地的选择和规划
(1) 选择
进行大棚草莓种植生产首先要选择适宜生产场地,应着重考虑防寒、保温和对自然
资源的利用等自然条件。
(2) 光照
冬季的日照时间短,光照不但影响草莓的光合作用,也是草莓大棚热能的主要来源,为了争取的日照时数,应选择空旷没有高山、高大建筑物和树木遮蔽的地方作大棚草莓种植生产地。
(3) 风
微风可促使草莓大棚内空气流通,有利于草莓生长发育,但大风、强风会降低温度,不利于草莓大棚内增温保温,严重时破坏大棚设施,造成损失。
(4) 土壤
沙壤土、壤土、黏质土均可种植草莓,因种植草莓的厢土都要进行黑地膜覆盖,所以土壤的保温性都会很好,草莓苗移栽前应全园撒施地下害虫颗粒剂1—2次,杜绝地下害虫在大棚保温后滋生繁殖。
(5) 水
园地的位置要求的士平坦,引水灌溉方便,排水容易,水源充足,水质好,远灰离尘,、煤烟、污水等环境污染源,以保证塑料大棚的透光性及果实品质。
(6) 草莓大棚的排列
草莓大棚应合理的规划排列,可采取单列式、平行式、对称式或纵横式。两棚冰并列的间距为1.5米—2米,这样可以容纳下从两边大棚上滑下的积雪,以防造成积雪挤棚。棚的四周要设排水沟,多风地区可采用交错式排列,以免造成加大风速,形成风害。北方的温室型大棚应采用东西延长为好,这样便于大棚早晚都可接受日照。
一、 草莓大棚的构建
(1) 材料的准备
草莓大棚有棚架、塑料膜、压膜绳、固绳桩组成,而棚架有竹木架、金属管架水泥铸架三种类型。其中以竹木架结构造价低,弹性强,易维修,便更换,深受广大草莓种植户特别是初创业者青睐。
棚架由大棚两侧1米固定桩,2.8米和2.5米撑杠、横梁竹片及棚门组成。1米固定桩截面直径须8—10厘米,一端削尖,用木锤深入地面0.5米,每根木桩间距2米,每排桩上由棚头至棚尾钉入一排横梁,用以固定两侧竹片。竹片每根插入地面15厘米,间隔50厘米,然后用绳或旧地膜将大棚两侧竹片相对交错固定于撑杆上端横梁之上。
(2) 塑料膜覆盖
塑料膜标准为0.65__0.7毫米厚白色透明无滴膜,长宽与棚架对应吻合,覆盖后,两侧膜边刚好垂于地面,两头用土压紧,然后用压膜绳将大膜压紧,压膜固定于两侧固绳桩上,完成后将两侧膜边向内卷起,根据当时的气温决定卷起的高度,当气温降至10摄氏度时,应做到白天卷起,晚上放下,并留适当的通风口,如气温降至夜间0摄氏度至2度时,要加放内层膜加大保温力度,以防花受冻。
(3) 草莓大棚管理要领
1、覆盖大膜前,也就是在草莓花开前做好,防病防虫工作,可喷味霉胺或扑海因加粉锈宁加螨净泥混合药液1—2次,以防灰霉病、白粉病及蚜虫、红蜘蛛的早期发生。
2、适时掀放大棚两侧大膜,根据气温的变化以及棚内外温度的差异,灵活防控,尽力做到既通风又能达到保温效果。
3、每棚中间放置一箱蜜蜂,通过蜜蜂授粉,减少畸形果的产生,提高坐果率,并做好蜜蜂的管理工作,阴雨及寒冷天气要及时饲喂。
4、按每棚顺序对8成熟以上的果实进行采摘,及时采摘除老黄叶片,在三月份左右对全园进行脱叶一次,这样可减少植株的营养消耗,增强植株的通风性,受果实易受光照,降低因气温逐渐回升引起的病虫害发生率。
总之,大棚草莓种植因管理期长,管理人员应对每天的气温、大棚通风状况,棚内温度、湿度、植株生长状况、果实的成熟度以及蜜蜂授粉等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心中有数,这样,进行大棚草莓种植才能取得稳产、丰产之效果。
一、植株管理
草莓苗木定植到长出花蕾止,一般要求保留5-6片叶并保留一芽,对过多老叶及子芽、腋芽要及时摘除,开花结果后摘除茎部变黄的老叶、枯叶,及时摘除匍匐茎,以减少消耗。除去小分枝及弱小果。一般每花序梗留果7-9个,以增大果实,提高品质。
二、大棚管理草莓温湿度控制
草莓生长最适温度是20-28度,36℃以上高温与5度以下低温对草莓生长都不利。一般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之间,不要超过30度,晚上以7度为宜。初花期保持25度,成花期掌握在23度。十二月下旬到一月底之间,棚温低于5度时,应在大棚内设小拱棚复扣膜,极端低温时应采用三层膜保温。棚内湿度开花前控制在80%以下,开花至果实膨大控制在60%为宜。为防止高温高湿发病,利用中午前后进行通风换气。到翌年4月份,气温明显回升可拆除大棚两边的围膜,加大通风量,起到降温降湿作用,延长果实的生产期。
三、花期放蜂
草莓虽然能自花授粉结果,但在大棚内缺少传播昆虫,会因此出现授粉不良和畸形果。采用放蜂辅助异花授粉,对改善品质,增加产量效果明显。放蜂应在初花期进行,花期不喷洒药剂,以免影响授粉产生畸形果。并适当疏花疏果,做到去高留低,去弱留强。
四、肥水管理
大棚草莓由于底肥足,且大部分为有机肥,因此,追肥用量较少。但根据草莓生长情况及时补充磷钾肥及多元微量元素仍不能忽视。草莓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要求充足的水分,开花期土壤水分可稍干些,在草莓生长旺盛期和浆果膨大期需水就较多。灌水可结合施肥进行,将肥溶于水中配成1000倍左右溶液施用。在土壤湿度大不必灌水时,可将肥液直接通过管道施入土壤,在土壤干燥时,可将肥料稀释到4000倍,也采用管道灌水的方法,既省工又方便。第二年开春后随着气温回升,生产速度加快,为避免草莓果实酸化,应增施钾肥,每亩施0.3%硫酸钾5公斤左右。
北方大棚草莓种植要点
1、施足基肥。选择含有机质丰富、肥沃、疏松、土层深厚、排灌水性能良好的田块,利用经数月堆放腐熟并盖农膜受太阳能高温杀菌处理的猪、羊、免、鸡粪等有机肥,并加适量的化肥施入大田。每亩施肥量为有机肥500公斤,菜籽饼100公斤,复合肥(含硫)50公斤,尿素10公斤。施肥后灌水精耕细作,把肥充分拌入土壤,待田水自然落干后再整畦做垄。垄畦做好后,喷施除草剂。
2、土壤消毒。用绿享一号加敌百虫,进行一次土地消毒杀虫工作,以减少土地病虫害的发生。
3、定植。在生产实践中,如果短缩茎出现明显弓背,叶片基部叶柄上出现了耳叶,这时候就达到了花芽分化。根据气候条件,徐州市每年的定植时间均在9月中下旬。6米宽标准大棚,栽种8行,株距20-25厘米,亩栽6000-8000株。
草莓苗木定植到长出花蕾止,一般要求保留5-6片叶并保留一芽,对过多老叶及子芽、腋芽要及时摘除,开花结果后摘除茎部变黄的老叶、枯叶,及时摘除匍匐茎,以减少消耗。除去小分枝及弱小果。一般每花序梗留果7-9个,以增大果实,提高品质。
草莓植株不耐热,较耐寒,植株生长温度10~30℃.根比较耐寒,生长适温17~18℃,低于2℃,高于25℃停止生长。-8℃以下发生冻害。叶片的适宜生长温度15~25℃。5℃以下,30℃以上将停止生长。-7℃下受冻害。开花适温20~25℃,10℃以上开始开花,而花药开放需13~27℃的温度,花粉花芽以25~27℃为适宜。果实生长前期以18~20℃合适,成熟期20~25℃,日夜温差8~10℃。棚内湿度开花前控制在80%以下,开花至果实膨大控制在60%为宜。为防止高温高湿发病,利用中午前后进行通风换气。到翌年4月份,气温明显回升可拆除大棚两边的围膜,加大通风量,起到降温降湿作用,延长果实的生产期。
秋季追肥以氮为主,冬季来临施1次磷、钾肥,并培土过冬。早春施一次氮、磷、钾重肥,促进开花结果。春季应及时除去病叶、老叶、黄叶,适当疏去小果枝,疏去部分小果、畸形果,使每株有10~15个正常果。
大棚草莓果实以鲜食为主,必须在70%以上果面呈红色时万可采收。冬季和早春温度低,要在果实8-9成熟时采收。早春过后温度回升,采收期可适当提前。采摘应在上午8-10时或下午4-6时进行。不摘露水果和晒热果,以免腐烂变质。采摘时要轻拿、轻摘、轻放,不要损伤花萼,同时要分级盛放并包装。
草莓植株低矮,种植密度大,除草困难;又因草莓园基肥施用量大,灌水量大,杂草发生量大。因此要重视杂草的综合防治 措施 。
1、人工除草。在草莓生产中人工除草主要有三个时期,一是栽植后至越冬前;二是翌年春季,草莓萌芽后到开花结果前;三是采果后,此时是防治杂草的关键时期。
2、地膜覆盖,防除杂草。将畦面做成龟背状,畦高10-375px,畦宽50-1500px,上面覆盖黑色地膜,防草效果很好。用透明薄膜覆盖,也有一定的抑草效果,但易导致植株早衰。
3、除草剂除草。1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防治可使用48%氟乐灵乳油,方法是,在草莓移栽后每亩喷施48%氟乐灵150毫升,对水50升,施药后立即混土,以防光解;使用24%达克尔,能杀死草莓园常见阔叶草;用12.5%盖草能乳油或35%稳杀得,可防治禾本科杂草。喷药次数可根据杂草发生量来决定,一般施1-2次。
草莓的价值
食用价值
成分含量
草莓富含氨基酸、果糖、蔗糖、葡萄糖、柠檬酸、苹果酸、果胶、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烟酸及矿物质钙、镁、磷、钾、铁等,这些营养素对生长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老人、 儿童 大有裨益。
国外学者研究发现,草莓中的有效成分,可抑制癌肿的生长。每百克草莓含维生素C50-100毫克,比苹果、葡萄高10倍以上。
科学研究业已证实,维生素C能消除细胞间的松弛与紧张状态,使脑细胞结构坚固,皮肤细腻有弹性,对脑和智力发育有重要影响。饭后吃一些草莓,可分解食物脂肪,有利消化。
食疗价值
1、治糖尿病:鲜草莓适量。将其洗净,频频食用。
2、治干咳:鲜草莓60克,冰糖30克。将两种原料入锅,一同隔水蒸烂。每日3次分服。
3、治贫血:草莓100克,红枣15颗,荔枝干30克,糯米150克。将这四种食物入锅,加适量水熬粥食用。每日1次。
膳食价值
1、饭前吃草莓缓解胃口不佳
遇积食腹胀、胃口不佳时,可在饭前吃草莓60克,每日3次。
齿龈出血、口舌生疮、小便少、色黄时,可将鲜草莓60克捣烂,冷开水冲服,每日3次。
鲜草莓冰糖隔水炖服:
干咳无痰,日久不愈时,可用鲜草莓6克与冰糖30克一起隔水炖服,每日3次。
遇烦热干咳、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时,可用草莓鲜果洗净榨汁,每天早晚各一杯。
2、草莓对胃肠道和贫血有调理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草莓对胃肠道和贫血均有一定的滋补调理作用。草莓除了可以预防坏血病外,对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也有较好的功效。草莓中的维生素及果胶对改善便秘和治疗痔疮、高血压、高脂血症均有一定效果。草莓中含有一种胺类物质,对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亦有辅助治疗作用。
草莓是鞣酸含量丰富的植物,在体内可吸附和阻止致癌化学物质的吸收。
3、鲜草莓有助于醒酒
酒后头昏不适时,可一次食用鲜草莓100克,洗净后一次服完,有助于醒酒。
营养不良或病后体弱消瘦者,可将洗净的草莓榨汁,再加入等量米酒拌匀即成草莓酒,早晚各饮1杯。
4、美白牙齿
因为草莓中含有的苹果酸作为一种收敛剂,与发酵粉混合时产生氧化作用,可以去除咖啡、红酒和可乐在牙齿表面留下的污渍。
5、有助于心脏健康
(1)据英国《每日邮报》刊登英国一项新研究对此解析道,蓝莓、草莓等红、蓝、紫色浆果和蔬菜中所含的抗氧化剂花青素具有防止和修复细胞受损的作用。
(2)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研究人员的新研究对此作了进一步说明。该研究对9.3万人进行了长达18年的跟踪调查。参试者被分为5组,年龄为25~42岁,他们每4年 报告 一次饮食情况及影响心脏健康的其他情况。如是否有高血压、心脏病家族病史,体重是否超标或肥胖,是否有锻炼习惯,是否吸烟、饮酒等。
(3)结果发现,每周吃蓝莓或草莓至少3份(一份约半杯)的人比其他参试者心脏病发病率更低。研究负责人爱丁·卡西迪博士表示,红、蓝、 紫色水果蔬菜中的自然抗氧化剂可使年轻人和中年人心脏病危险降低32%。
研究认为,年轻时多吃富含花青素的水果、蔬菜,更有助于降低日后患心脏病的危险。花青素有助于提高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同时还可以减少与心脏病有关的体内炎症。除了蓝莓和草莓,富含花青素的食物还有紫茄子、李子和樱桃等。
食品加工
果实可生食或制果酒、果酱、布丁、松饼和 蛋糕 装饰等可吃。
1、草莓综合果汁
主料:草莓100克,优酪乳1/2杯。
副料:柠檬1/3个,冰片1-2片,方糖1小茶匙。
做法:将草莓、柠檬去皮,全部放进压榨器中榨汁,并与优酪乳混淆。再注进杯中,放进冰片与甜料。
功效:草莓是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水果,对面疱、粉刺具有很好的疗效,脸上或身上的痘痘猖獗时,请多多饮用。
2、自制果酱
配料:
(1) 新鲜草莓300克
(2)细砂糖180克
(3)柠檬汁20克
制作过程:
(1)草莓洗净擦干水分,用刀切开。小个的草莓切成两半,大个的则切成四半。在草莓里加入细砂糖。
草莓果酱
(2)用筷子拌匀,使糖均匀的附着在草莓上。盖上保鲜膜,放入冰箱冷藏3个小时以上(有条件的可以冷藏24小时)。
(3)冷藏过后,草莓内的水分会渗出,此时就可以继续下一步了。
(4)将草莓连同渗出的水分一起全部放入锅里,大火翻炒(可用珐琅锅或不锈钢锅,不要用铁锅)。
(5)不断翻炒直到草莓变软,然后用中火慢慢熬干。
(6)当翻炒到浓稠状态时,关火,加入柠檬汁 ,搅拌均匀,果酱就炒好了。
(7)将果酱装入干净的容器里,密封放入冰箱保存。
药用价值
草莓营养价值高,含丰富的维生素C,有帮助消化的功效,与此同时,草莓还可以巩固齿龈,清新口气,润泽喉部。春季人的肝火往往比较旺盛,吃点草莓可以起到抑制作用。另外,草莓最好在饭后吃,因为其含有大量果胶及纤维素,可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改善便秘,预防痔疮、肠癌。
草莓入药亦堪称上品,中医认为,草莓性味甘、凉,入脾、胃、肺经,有润肺生津,健脾和胃,利尿消肿,解热祛暑之功,适用于肺热咳嗽,食欲不振,小便短少,暑热烦渴等。草莓中丰富的维生素C除了可以预防坏血病以外,对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溢血、高血压、高血脂等,都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草莓中含有的果胶及纤维素,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便秘,预防痔疮、肠癌的发生。草莓中含有的胺类物质,对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一定疗效。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风热咳嗽、咽喉肿痛、声音嘶哑者;夏季烦热口干或腹泻如水者;癌症,特别是鼻咽癌、肺癌、扁桃体癌、喉癌患者尤宜食用。痰湿内盛、肠滑便泻者、尿路结石病人不宜多食。
《本草纲目》:“补脾气,固元气,制伏亢阳,扶持衰土,壮精神,益气,宽痞,消痰,解酒毒,止酒后发渴,利头目,开心益志。”
性味:性凉,味酸甘。
归经:归肺、脾经。
功效:清暑解热,生津止渴,利尿止泻,利咽止咳。
最宜:风热咳嗽,咽喉肿痛,声音嘶哑者宜食;夏季烦热口干,或腹泻如水者宜食;癌症患者,尤其是鼻咽癌、 肺癌、扁桃体癌、喉癌者宜食。
最忌:草莓作为夏季浆果,诸无所。
经济价值
草莓行业前景分析指 出国 内草莓消费以鲜果消费为主,国内主要大中城市对草莓鲜果消费需求旺盛,除少数西北偏远地区无法实现远距离销售外,大中城市基本都能实现鲜果草莓需求的满足。
草莓行业前景分析发现这几年,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中城市郊区兴起了自助式的草莓观光旅游业。一般在草莓成熟时,果农开放草莓园,消费者支付一定的费用即可在园内自由采摘草莓,并可在园内享受旅游、餐饮等其他服务。这种观光、休闲基地,很好的引导农业向第三产业发展,对果农和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举多得,大大的增加了农民收益,将是以后草莓种植的发展趋势。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小浆果,其果实柔软多汁、酸甜适口、营养丰富,而且外观美丽、香气浓郁,因而在国内外市场备受青睐,被誉为“水果皇后”。
鲜果草莓的流通主要以“产地——超市——消费者”、“产地——批发市场——零售终端——消费者”以及“草莓种植户——消费者”等流通模式来实现;此外,许多生产基地也通过建立无公害、绿色采摘园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在草莓丰收期进行采摘消费,这种消费模式下草莓的价格比零售相对更高,如草莓丰收期市场中草莓零售价格通常为10元-12元/kg,而采摘园设施大棚里草莓的价格则可以达到35元-80元/kg的水平,利用采摘园的经营模式能为生产基地带来更高的经济利润。
草莓行业前景分析指出国内草莓除鲜果消费外,部分草莓会加工制成草莓酱、草莓酒、草莓汁、草莓罐头以及冷冻草莓等加工制品,进而投入国内外市场。其中,冷冻草莓是中国草莓制品出口的主要品种。由于草莓的鲜果消费更有营养,同时受加工技术、加工成本以及加工过程中草莓营养价值损耗较大等限制影响,草莓产品深加工发展空间相对有限。草莓行业市场研究报告统计显示中国鲜果草莓出口量相比国际市场主要出口国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原因在于:一方面,国内草莓需求市场旺盛,产出主要满足国内市场所需;另一方面,国内草莓品种多引自国际市场,但产出水平与国外相比较低,产品总体竞争力不及国外市场;再者,草莓出口需要的远距离保鲜技术,国内大多数加工企业尚不能达到,即使能达到,产品的成本也相对很高,与国际市场同类品种相比缺乏一定的价格优势。
温棚草莓种植技术
温棚草莓种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栽培容易,管理方便,生产成本低,产量高,收益好。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温棚草莓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温棚草莓种植技术
1.品种选择
棚栽草莓要选择早熟、果大、色艳、风味好,耐贮运,丰产的2~3个品种为宜。
1.1鸡心草莓
单果重15克左右,浓红色,短圆锥形,富香味、甜酸,品质优,丰产性强,露地成熟期5月下旬。
1.2戈雷拉
单果重25.3克,红色,短圆锥形,甜酸,品质优,露地成熟期5月下旬。
1.3明晶、明磊
单果重21.6~27.2克,有香味,酸甜适口,品质优,露地成熟期5月中旬。
1.4长虹一号、2号
单果重20.8~22.5克,酸甜带香、品质优,耐贮运,四季结果,地成熟期5月中旬~10月上旬。
2.栽植方式与密度
2.1平畦栽培
适宜冬寒春旱地区。一般畦宽1.3~1.7米,畦埂宽20~25厘米。株行距20~25×30厘米
2.2垅栽的高畦栽植
适宜湿润低洼多雨和有喷灌设备的地区,垅顶宽40厘米,垅高15~20厘米,垅沟宽30厘米,株行距20X25厘米;高畦顶宽80~110厘米,高15~20厘米,高畦沟宽20~30厘米,株行距20×30厘米。
2.3盆栽和袋栽
适宜有滴灌和喷灌设备的湿润低洼地区。尤其适用与其他果树或蔬菜间作或轮作。花盆口径20厘米,高20厘米,每盆栽植2株,袋栽宜用编织袋或竹篓等,袋或篓口径40~50厘米,高60~80厘米。每袋栽植16~25桥梁。盆栽和袋栽密度以管理方便为宜。
二、棚栽草莓管理技术
1.盖棚时间理
1.1盖棚时间取决于计划果实成熟期,一般从盖棚到果实成熟需要80~95天。如果较早盖棚或移入棚内要避免休眠,及时开花结果。因此盖棚时间可在10月中旬至1月中旬。盖棚后立即盖草苫保温,白天及时打开草苫,因为草莓对光照要求很严格,在生长和结果期需要的适宜光照时间在12小时以上。
1.2揭膜时间与管理
揭膜时间应安排在外部气温达到草莓生长的适宜温度时期,一般在5月上旬至下旬,气温达到20~280C时揭膜,收完果后可移出草莓再种其他蔬菜。
2.加强土肥水管理
2.1中耕除草
在生长与结果期间及时中耕除草,或用西马津(CAT)、除草醚(NIP)等除草剂处理土壤,或用黑色塑料膜覆盖植株周围和行间。
2.2施肥
发芽后追肥一次,每亩追施复合肥15~20公斤,在开花结果和采收后各追一次,每亩追施尿素10-20公斤。在定植前或每年秋季施基肥一次,每亩施堆肥4000~5000公斤,饼肥75~100公斤,过磷酸钙10~15公斤。对盆栽和袋栽草莓每隔10~15天追肥一次,每次追施少时氮磷钾肥。另外,加强叶面喷肥,在发芽后到果实成熟期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2~3次。
2.3浇水
盖棚后或草莓移入温室先浇水一次,同时叶面喷施0.1~0.2%尿素一次,增加温度,补充肥料。萌芽展叶后需水量逐渐加大,在开花初期浇第二次水。盛花期至果实增大期浇第三次水,果实大量成熟期浇第四、五水。采果后视雨水多少浇水。
3.增施二氧化碳气肥
由于大棚为半封闭的环境,通风少,常会出现二氧化碳不足。所以在草莓返青后,亩施全福多元素固气粒肥15-20公斤,连续释放二氧化碳40天左右,供气浓度500~1000ppm。施用方法为沟施或穴施。
4.控制适宜的生长温度
盖棚后或草莓移入棚内的前20天,棚内温度白天保持5~10℃,20~30天内保持10~15℃,30天以后在展叶和花序生长时期保持15~20℃;开花结果时期保持18~25℃;开花时期最好不低于16℃。夜间温度应比白天降低2~5℃左右。如果温湿度过高,在正午前后可打开天窗通风散湿。
5.植株管理
5.1束蔓壮株
如不供繁殖,及时剪除葡萄蔓,健壮株体,提高产量和品质。
5.2疏花与授粉
从蕾期开始,每株保留2~3侧花枝,每花枝留果3~5个,单株8~14个,多余果疏除。在花期可放蜂或触动花枝传授花粉,提高座果率,减少无效花及畸形果。
5.3垫果与摘叶
在开花前用地膜或麦秸等铺垫,防止果实被泥沾染与腐烂,采果后撤除,对下位枯黄叶和病叶及时摘除。
6.病虫害防治
大棚草莓发生的病虫害很少,主要有根腐病、蝼蛄、蚂蚁、壁虱、蚜虫等。可用3倍辛硫磷扶麸皮10斤,于果实成熟期撒在植株周围,防治蝼蛄和蚂蚁;用氧化乐果1200倍或溴氰菊酯2500倍喷洒防治蚜虫和壁虱;用苯菌灵或多效灵200倍灌根防治根腐病。
大棚草莓种植方法
选择优良品种
从日本引进的早熟品种“丰香”,果实短圆锥形,平均单果重20克,最大果重达40克,果形整齐,果面平整,鲜红色,富有光泽,外观美,香味浓,汁液多,果肉和果心均为白色,适于鲜食。
选地建棚
冬季栽培大棚草莓,应选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灌条件好的田块建棚,采用竹架大栅长约66米,宽约16米,棚中间立柱高约3米,棚肩高约1.5米,一个大棚面积约1056平方米。
整地施肥栽前将地深翻30厘米,起垄作畦,畦宽60厘米,沟宽30厘米,畦高20-25厘米。畦中间开沟施肥,每亩施腐熟栏肥3000公斤,人粪20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公斤,硫酸钾40公斤,覆盖后整细畦面园土。
适时定植
9月上中旬定植为宜,选无病虫害的健壮假植苗,清除老叶,于阴天或晴天傍晚带土定植,每畦种双行,行株距为25-30厘米×l6-18厘米,亩栽7500株。移栽时根部深埋3-5厘米较适宜,要将草莓苗的弓背朝向垄边。定植后及时浇水,缓苗前每天浇1-2次小水,盖遮阳网7-10天;缓苗后每3-5天浇1次水,并随水施稀薄人粪尿2次。
田间管理
定植后1个月左右,畦面铺设好滴管带,覆盖黑色地膜,当日平均气温低于17℃时,扣棚保温。扣棚后要加强棚内温湿度管理,保持昼温20-25℃,夜温6-12℃,地温18-20℃,相对湿度70-80%。12月至来年1月遇低温天气要采用3层膜保温。整个生育期肥水需求量大,要经常补充水和肥,通过滴灌及时浇水,并伴随浇水追肥2次,第一次为催果肥,以氮钾肥为主,于开花前施入?亩施复合肥30-40公斤;第二次于果实开始采收后,补充磷钾肥为主。及时整理植株,每株留2-3个花枝,12-15片健壮叶,摘除过多腋芽、老叶、病叶及果实采收过的花序,以集中养分,刺激新花序抽生。
放蜂授粉
在初花期采用放蜂辅助授粉,可改善草莓品质,增加产量。
病虫害防治
草莓的主要病害是灰霉病、白粉病、叶斑病等,要以预防为主,实行综合防治,采用2-3年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及时通风降湿,移栽前土壤要进行消毒。发病时要及时防治,灰霉病可用50%速克灵800倍液和65%杀毒矾1000倍液等交替使用喷雾;白粉病可用20%粉锈宁1500倍液和杜邦福星600-800倍液交替使用;叶斑病可用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和77%可杀得500倍液喷雾,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草莓的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和地老虎等。蚜虫和红蜘蛛可用20%增效速灭菊酯、克螨特、吡虫啉、蚜克星等药剂喷杀,地老虎及其他地下害虫可用1000-1500倍辛硫磷浇灌毒杀。
温室大棚种植草莓的技巧
在世界小浆果生产中,草莓荣居首位。草莓是结果快、成熟早、繁殖易、周期短、效益高的经济作物。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温室大棚种植草莓的技巧,一起来看看。
温室大棚种植草莓的技巧
一、控制适宜温湿度草莓果实发育的适温为18-25℃,要在冬季和早春达到这一温度,可在大棚内套中棚并盖地膜,力争棚温白天达到25-28℃,夜间5℃以上,最低温度0℃以上。但出现30℃以上高温时要及时通风降温。土壤温度以保持40%—60%为宜,过大过小均会影响草莓根系活力和果实正常的生长发育。
二、合理施肥大棚草莓结果期长,为防止脱肥早衰,要重施基肥,及时进行追肥和经常喷施叶面肥。在施肥上要掌握适氮增磷钾(生长弱时增施氮肥,结果多时增施钾肥)。一般每亩基施腐熟栏肥40担,配施复合肥30公斤,钙镁磷肥100公斤。中后期结合喷药,可喷叶面肥(200倍绿威18),可促进中后期果实的发育,提高果重及含糖量。
三、摘叶疏果衰老叶制造光合产物少,而呼吸消耗大,对草莓生长和浆果发育不利,匍匐茎的无谓发生也消耗母体营养。因此,结果期对下部衰老叶要及时摘除,并及早去除匍匐茎。另外,在开花前后疏除一定的高级次花果,不仅可降低畸形果率,也有利于集中养分供应低级次花果发育,使果个增大,提高整齐度。
四、综合防治病虫害防治大棚草莓病虫害要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即通过采用脱毒壮苗、高垄栽植、地膜覆盖、水旱轮作及避免干旱、高湿等措施预防病果、烂果的发生。田间发现病烂株叶和果实要及时清除,严防扩展蔓延。药剂防治要注意开花前后不用药,以免影响授粉,使畸形果增多。采果期要尽量少用药,必须用药时应选择残毒低的药剂,并且喷药后2一3天内停止采果,防止果实残毒影响人体健康。
五、适时采收大棚草莓果实以鲜食为主,必须在70%以上果面呈红色时万可采收。冬季和早春温度低,要在果实8-9成熟时采收。早春过后温度回升,采收期可适当提前。采摘应在上午8—10时或下午4-6时进行。不摘露水果和晒热果,以免腐烂变质。采摘时要轻拿、轻摘、轻放,不要损伤花萼,同时要分级盛放并包装。
温室大棚种植草莓的要点
一、培育壮苗
8月上中旬,选择草莓匍匐茎上前期生长的健壮小苗,移植到露地苗床或塑料钵中进行育苗,要求育苗床土或钵土保水性、透气性好,草莓移植后需覆盖遮阳网降温。
二、合理定植
定植前对定植大棚内土壤进行耕翻。同时亩施腐熟厩肥3000~4000kg ,复合肥50~60kg 作基地,然后作畦,畦宽(连沟)1米,6米宽标准大棚可作6畦,畦沟深25~30cm 。9月中下旬选择新叶正常开展,小叶对称,叶色浓绿叶柄粗,叶片大,长势健壮,丰产性好的幼苗进行定植。
三、温湿度控制
一般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之间,不要超过30度,晚上以7度为宜。初花期保持25度,成花期掌握在23度。十二月下旬到一月底之间,棚温低于5度时,应在大棚内设小拱棚复扣膜,极端低温时应采用三层膜保温。棚内湿度开花前控制在80%以下,开花至果实膨大控制在60%为宜。为防止高温高湿发病,喷洒“新高脂膜”乳剂800倍液,隔10天左右一次,共2次。到翌年4月份,气温明显回升可拆除大棚两边的围膜,加大通风量,起到降温降湿作用,延长果实的采摘期。
四、肥水管理
根据草莓生长情况及时补充磷钾肥及多元微量元素。整个生长过程中要有充足的水分,开花期土壤水分可稍干些,在草莓生长旺盛期和浆果膨大期需水较多。灌水可结合施肥进行,将肥溶于水中配成1000倍左右溶液施用。第二年开春后随着气温回升,生产速度加快,为避免草莓果实酸化,应增施钾肥,每亩施0.3%硫酸钾5公斤左右。另外,在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喷施“壮果蒂灵”+0.3%-0.5%尿素加0.3%磷酸二氢钾液,株施尿素0.1-0.2公斤,补充果实生长所需养分,提高灌浆质量。
五、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有蚜虫、叶螨、灰霉病、白粉病及芽枯病等。对蚜虫、红蜘蛛可喷10%吡虫啉4000-6000倍、2000-2500倍螨死净。灰霉病在高温高湿以及草莓生长旺盛期最易发生,可用50%速克灵800倍防治,效果很好。对芽枯病,摘老叶、通风透光,每隔一周喷一次1000倍多氧霉素或600倍敌菌丹水溶液。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48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