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子的作用?
千金子又叫一把伞,是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种子。通常在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置阴凉干燥处,防蛀。具有泻下逐水、破血消症之功效,外用具有疗癣蚀疣之功效。
千金子的类属、形态、习性、分布及为害情况如何?
千金子(图21)。
图21 千金子学名Leptochloa chinensis(L.)Nees.科属分类禾本科,千金子属。形态特征根须状,秆丛生,直立,基部膝曲或倾斜,着土后节上易生不定根,高30~90厘米,平滑无毛。叶鞘无毛,多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长0.1~0.2厘米,撕裂状,有小纤毛。叶片扁平或多少卷折,先端渐尖,长5~25厘米,宽0.2~0.6厘米。圆锥花序长椭圆形,长10~30厘米,分枝细长,多数,长2~9厘米,小穗多带紫色,长0.2~0.4厘米,具3~7小花,无柄,呈两行着生于穗轴的一侧。颖果长圆形,长约0.1厘米。生物学特性1)休眠与萌发种子休眠期2~3月,萌发温度较稗草为高,需15℃以上,最适温度20~25℃,田间5月萌发较少,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为萌发高峰,发生期长,9~10月仍有发生。
种子萌发湿度要求较宽,土壤湿润至饱和均可萌发,以土壤持水量20%~30%为最适宜,即使是薄的水层亦能抑制萌发,在低湿旱田及排水良好的稻田大量发生。
种子出土深度较浅,一般均在土层1~2厘米之间。2)营养生长千金子在湿润条件下生长良好,浸水及干燥均抑制其生长。千金子属阳生杂草,生长发育需较强的光照,与水稻的相对高度以1.2~1.3生长最好,前期发生的千金子为害严重,往往构成单一群落或与稗草共同构成群落。3)开花结实千金子于8月11日抽穗结实,穗期较长,稻田田间以8月下旬为开花盛期,9月上旬为结实盛期,成熟的种子在水稻收割前即已脱落土中。
分布与为害千金子分布较广,黄河流域以南均有分布,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发生较多。较稗草耐干旱、耐盐碱、发生量大,为害重,是为害水稻的恶性杂草之一。
千金子是什么?
千金子为少常用中药,始载《蜀本草》原名续随子。 别名:续随子。来源:为大戟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续随子的干燥成熟种子。多为栽培。产地:主产于河南禹县,浙江杭州
千金子有什么作用?
功效与作用
解毒、抗炎镇痛、利尿消肿
千金子,性味辛、温,有毒,归肝、肾、大肠经。具有解毒、抗炎镇痛、利尿消肿的功效。
1、解毒:千金子有良好的解毒作用,可以用于毒蛇咬伤,把适量千金子捣碎,加入米泔水调匀然,然后直接服用,连续服用后可能让中毒的症状减轻。
2、抗炎镇痛:千金子有抗炎镇痛作用,可缓解关节炎,同时对紫外线照射形成的红斑反应、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均有抑制作用。千金子所含的瑞香素有镇痛、镇静作用,临床用于外科手术麻醉。
3、利尿消肿:千金子具有利尿消肿作用,可增加尿量和促进尿酸从组织中排出。
千金子不宜与通便润肠食材同食,千金子本就有利泻功效,同食可能会导致腹泻不止。
适宜人群
: 两便不利、水肿、腹水者
禁忌人群
: 元气虚、脾胃弱、大便不固者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48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