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菜青虫?它都有一些什么特点呢?
菜青虫又叫菜粉蝶,鳞翅目锤角亚目,粉蝶科。菜粉蝶别名菜白蝶,幼虫又称菜青虫。成虫体长12~20毫米,翅展45~55毫米,体黑色,胸部密被白色及灰黑色长毛,翅白色。雌虫前翅前缘和基部大部分为黑色,顶角有1个大三角形黑斑,中室外侧有2个黑色圆斑,前后并列。后翅基部灰黑色,前缘有1个黑斑,翅展开时与前翅后方的黑斑相连接。菜粉蝶属完全变态发育。主要寄主在十字花科、菊科、旋花科等9科植物,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尤以芥蓝、甘蓝、花椰菜等受害比较严重。
菜青虫主要为害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油菜十字花科蔬菜,偏嗜厚叶类蔬菜。
一、危害特点
幼虫咬食寄主叶片,2龄前仅啃食叶肉,留下一层透明表皮,3龄后蚕食叶片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叶片全部被吃光,只残留粗叶脉和叶柄,造成绝产,易引起白菜软腐病的流行。菜青
虫取食时,边取食边排出粪便污染。幼虫共5龄,3龄前多在叶背为害,3龄后转至叶面蚕食,4-5龄幼虫的取食量占整个幼虫期取食量的97%。
二、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菜青虫在山东每年发生5-6代,越冬代成虫3月间出现,以5月下旬至6月份为害最重,7-8月份因高温多雨,天敌增多,寄主缺乏,而导致虫口数量显著减少,到9月份虫口数量回升,形成第二次为害高峰。成虫白天活动,以晴天中午活动最盛,寿命2-5周。产卵对十字花科蔬菜有很强趋性,尤以厚叶类的甘蓝和花椰菜着卵量大,夏季多产于叶片背面,冬季多产在叶片正面。卵散产,幼虫行动迟缓,不活泼,老熟后多爬至高燥不易浸水处化蛹,非越冬代则常在植株底部叶片背面域叶柄化蛹。并吐丝将蛹体缠结于附着物上。
三、防治措施
近年,菜青虫发生危害严重,在化学防治过程中,抗药性产生迅速,造成菜青虫防治困难。对其防治重点为适时防治,交替用药。具体防治方法如下。
1、农业防治清洁田园十字花科蔬菜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残株老叶,减少菜青虫繁殖场所和消灭部分蛹。
2、化学防治一般在卵高峰后1周左右,即幼虫孵化盛期至3龄幼虫用药,连续使用2-3次,可以选用以下药剂:
(1)2%蔬丹杀虫杀螨剂30-50克/667平方米,兑水50公斤或高效Bt可湿性粉剂750-1000倍,也可用0.2%阿维虫清乳油2500-3000倍喷雾处理,这三种农药均为生物杀虫剂,作用效果好,不易产生抗药性,无公害,可连续使用。
(2)10%歼灭乳油5-10毫升/667平方米,10%除尽悬浮剂10毫升/667平方米,5%功夫菊酯乳油和5%来福灵乳油2000-3000倍或其它菊醋类乳油喷雾处理,
(3)20%灭幼脲l号悬浮剂和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000倍液喷雾处理防治时要注意抓住防治适期,在田间卵盛期,幼虫孵化初期喷药,据菜青虫习性,于早上或傍晚在植株叶片背面正面均匀喷药,可有效防治菜青虫的危害。
种植的白菜出现了菜青虫,有哪些方法可以进行防治?
菊酯类农药的特点是对害虫杀灭速度快、效率高并且在施药后农残相对较低,这类农药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干扰害虫的神经系统来起到杀灭作用。物理防治。菜青虫具有趋光性,所以可以根据菜青虫的这个特点来消灭它。在菜青虫的生长期间利用黑光灯可以有效的灭杀菜青虫。浇过草木灰水的白菜地里,一段时间内都很难再看到菜青虫,其他的害虫也不见了踪迹。在翻整菜园,准备种菜时,地里撒些干草木灰,防治蔬菜病虫害的效果也很好。
避免和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可以和番茄间作或者套种,可以驱避菜粉蝶产卵,减少危害。一定要及时清除残叶残株病叶等,消灭虫源,压低来年虫源基数;同理白菜生长期间也要及时清除病叶残叶,可以控制虫口数量,避免危害范围扩大。当然,还可以用一些人工辅助措施来防控菜青虫的危害。如给大白菜喷烟碱水,人工捕捉菜青虫等。
食用醋按1:400的比例配制成水溶液,在白菜幼苗期间隔七天连续喷打2一3次,可以有效预防菜青虫侵害,在大白菜包心前一周左右按1:200的比例配制成溶液,防冶效果也非常好。当菜青虫产生抗药性时,剂量少没有多大效果,要大剂量进行防治。对菜青虫防治可用0.3%苦参植物杀虫剂500~1000倍溶液,或者BT乳剂1000倍溶液叶面喷雾。像是中午气温比较高的时候,还是很适合进行喷洒农药的。
在白菜生长初期可以在田地里均匀铺满蒜衣,蒜衣是辣的,也可以用朝天椒的辣椒水来喷洒,这样可以有效杀死地面上的虫子和虫卵,抑制或减少虫子数量。
菜青虫有哪些生活习性?
菜青虫的生活习性:在承德地区一年发生4~5代,以蛹在菜地附近的墙壁、篱笆、风障、树干、杂草残株上越冬。第二年春4月中、下旬开始羽化,成虫白天活动,边吸食花蜜边产卵,夜间阴雨天栖息,卵散产于叶背面,平均每雌虫产卵120粒左右。卵期一般4~8天。幼虫共5龄,多在清晨孵化,不久便开始取食。非越冬代老熟幼虫常在植株底部老叶背面或叶柄里化蛹,并吐丝将蛹体缠结于附着物上;越冬代老熟幼虫则爬至高燥、不易进水处化蛹越冬。
菜青虫怎么治
菜青虫是菜粉蝶幼虫的俗称,主要为害叶类蔬菜、十字花科蔬菜,尤其是青花菜受害严重。该病主要在露地发生,春、夏、秋季连续种植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区发生严重。
菜青虫主要以幼虫取食叶片形成为害。2龄前幼虫只能啃食叶肉,留下一层透明的表皮。3龄后可取食整个叶片,轻则吃成孔洞,重则只剩叶脉。虫口密度高时,幼虫啃食花蕾,造成菜株或花球腐烂。此外,虫粪还污染青花菜花球。
(1)农业防治
重视蔬菜品种合理布局,避免十字花科蔬菜连作。清洁田园,秋季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残株和落叶,并进行深耕细耙,破坏菜青虫繁殖场所和消灭部分蛹,压低越冬虫源。成虫盛发期,在清晨露水未干时人工捕捉,或在成虫活动时进行网捕。
(2)生物防治
在自然条件下,天敌对菜青虫有一定控制作用,目前已知的天敌有70多种。生产中应注重保护广赤眼蜂、微红绒茧蜂、凤蝶金小蜂等天敌。尽量避免使用广谱性杀虫剂,发挥天敌自然控制作用。
(3)药剂防治
低龄幼虫低密度发生时,宜优先选用微生物源或者植物源杀虫剂。可选药剂有菜颗·苏云金悬浮剂(菜青虫颗粒体病毒1000万PIB/毫升、苏云金杆菌0.2%)、8000IU/微升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5000IU/毫克苏云金杆菌水分散粒剂和1.3%苦参减水剂等,宜在傍晚喷雾施药。
幼虫发生盛期,可用20%灭幼脲悬浮剂、50克/升氟虫脲分散性液剂或者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和4.5%高效氟氯氰菊酯微乳油等药剂。
菜青虫世代重叠严重,3龄以后的幼虫食量加大、耐药性增强。因此,尽量在2龄之前施药。一般需连续防治2~3次,每次间隔7~10天,有条件的尽量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药剂,避免或者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农药的用量和施用方法应该依照农药标签进行,严格执行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菜青虫是什么
菜青虫属鳞翅目,粉蝶科,是菜粉蝶的幼虫,如果没有了菜青虫也就不会有菜粉蝶,菜的花粉就无法传播也就无法产生种子,因此菜叶子不能没有菜青虫
菜青虫(成虫称菜粉蝶),是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常年的5、6月是该虫在我地发生为害的高峰期.据调查,今年三代菜青虫目前已进入成虫盛发期,蝶量大,卵量多,幼虫密度高,预计为大发生—特大发生.
一、发生情况:市站5/16日查春播小青菜卵量1.35粒/株,低龄幼虫0.15头/株,5/25日查小青菜卵量已达16.8粒/株,幼虫2.47头/株,春播白菜22.3粒/株,幼虫3.15头/株.海盐县植保站5/25日调查,近期未防治田小青菜平均有菜青虫未孵卵40.2粒/株,低龄幼虫18头/株,甘蓝(包心菜)有卵350粒/株,幼虫256头/株,为近年来少有.由于冬季棚栽十字花科作物面积比率相对增加,虫源多,同时前期气温适中,蜜源地多,非常利于菜青虫的生长、繁殖.预计三代菜青虫将大发生—特大发生,低龄幼虫高峰期在5/下旬后期至6/初,发生持续时间较长.
二、 防治意见:
1、防治适期:根据今年三代菜青虫发生量大,持续时间长,集中为害等特点,需连续防治2-3次,第一次5/26-28日,第二次6/初,并视虫情作好补治工作.
2、防治对象:十字花科全部作物,处于苗期的作物与茬口是防治的重点.
3、防治药剂:优先使用生物制剂,严禁使用“两高农药”.药剂可用1.8%阿维菌素30毫升/亩、 1%甲基阿维菌素(威克达)20毫升/亩、10%福先(虫酰肼)50毫升/亩、5%锐劲特40毫升/亩,以上药剂任选一种,兑水50公斤喷雾,并尽量交替使用.
注意药剂使用的安全间隔期及人、畜、渔、桑等的安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47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