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施水溶肥氨基酸最佳浓度是多少
我们用的施瑞德的氨基酸水溶肥,一般情况下800-1000倍就行,果树可以1000-1200倍;其他作物800-1000倍稀释比较合适。
什么是母液,母液的作用是什么
母液:在实验中常用的培养基,可将其中的各种成分配成10倍、100倍的母液
母液是用来方便的配制营养基的.
配制母液有2点好处:一是可减少每次配制称量药品的麻烦,二是减少极微量药品在每次称量时造成的误差。
母液的种类:
1)大量元素混合母液:指浓度大于0.5mmol/L的元素,即含N、P、K、Ca、Mg、S等六种盐类的混合溶液,可配成10倍母液,用时每配1000ml取100ml母液,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a.各化合物必须充分溶解后才能混合。b.混合时注意先后顺序,特别要将钙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错开,以免产生硫酸钙、磷酸钙等不溶性化合物沉淀。c.混合时要慢,边搅拌边混合。
(2)微量元素混合母液:指小于0.5mmol/L的元素即含除Fe以外的B、Mn、Cu、Zn、Mo、Cl等盐类的混合溶液,因含量低,一般配成100倍甚至1000倍,用时每配1000ml取10ml或1ml。配时也要注意顺次溶解后再混合,以免沉淀。
(3)铁盐母液:铁盐必须单独配制,若同其他无机元素混合配成母液,易造成沉淀。配法是将5.57g FeSO4.7H2O水溶液缓慢加入到7.45gNa2-EDTA微沸水溶液中,并不断搅拌,最后定容到1000ml,用时每配1000ml培养基取5ml。
(4)有机化合物母液:主要是维生素和氨基酸类物质,这些物质不能配成混合母液,一定要分别配成单独的母液,其浓度有每ml含0.1、1.0、10mg化合物,用时根据所需浓度适当取用。
(5)植物激素:每种激素必须单独配制成母液,浓度为每ml含0.1、0.5、1.0mg激素,激素浓度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ppm(或每升中mg数),另一种是mol.用时根据需要取用。由于多数激素难溶于水,它们的配法如下:
1) IAA IBA GA3先溶与少量95%酒精,再加水定容到一定浓度。
2) NAA可溶于热水或少量95%的酒精中,再加水定溶到一定浓度。
3) 2,4-D不溶于水,可用1mol的NaOH溶解后,再加水定容至一定浓度。
4) KIN和BA先溶于少量1mol的HCl中,再加水定容。
5) 玉米素先溶于少量95%酒精中,再加水至一定浓度。
我孩子用江西宏达集团生产的吊瓶输液,吊瓶里出现头发,
黑心厂家是这样做的:
其生产氨基酸母液的程序是用头发放进盐酸里煮,然后用碱中和,用真空泵过滤,过滤后出来黑色块状物体,其下面的浅红色液体就是做酱油的原料。记者随后采访了吉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处的工作人员,据介绍,国家对酱油类产品的生产工艺和原料配置有强制性规定,以人头发作为酱油生产原料不符合相关规定。
酱油简介及发展概况
用豆、麦、麸皮酿造的液体调味品。色泽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有助于促进食欲。是中国的传统调味品。
发展简况 酱油是从豆酱演变和发展而成的。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酱油”名称是在宋朝,林洪著《山家清供》中有“韭叶嫩者,用姜丝、酱油、滴醋拌食”的记述。此外,古代酱油还有其他名称,如清酱、豆酱清、酱汁、酱料、豉油、豉汁、淋油、柚油、晒油、座油、伏油、秋油、母油、套油、双套油等。公元755年后,酱油生产技术随鉴真大师传至日本。后又相继传入朝鲜、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
[编辑本段]酱油生产工艺
酱油用的原料是植物性蛋白质和淀粉质。植物性蛋白质遍取自大豆榨油后的豆饼,或溶剂浸出油脂后的豆粕,也有以花生饼、蚕豆代用,传统生产中以大豆为主;淀粉质原料普遍采用小麦及麸皮,也有以碎米和玉米代用,传统生产中以面粉为主。原料经蒸熟冷却,接入纯粹培养的米曲霉菌种制成酱曲,酱曲移入发酵池,加盐水发酵,待酱醅成熟后,以浸出法提取酱油。制曲的目的是使米曲霉在曲料上充分生长发育,并大量产生和积蓄所需要的酶,如蛋白酶、肽酶、淀粉酶、谷氨酰胺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等。在发酵过程中味的形成是利用这些酶的作用。如蛋白酶及肽酶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产生鲜味;谷氨酰胺酶把万分中无味的谷氨酰胺变成具有鲜味的俗谷氨酸;淀粉酶将淀份水解成糖,产生甜味;果胶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等能将细胞壁完全破裂,使蛋白酶和淀粉酶水解等更彻底。同时,在制曲及发酵过程中,从空气中落入的酵母和细菌也进行繁殖并分泌多种酶。也可添加纯粹培养的乳酸菌和酵母菌。由乳酸菌产生适量乳酸,由酵母菌发酵生产乙醇,以及由原料成分、曲霉的代谢产物等所生产的醇、酸、醛、酯、酚、缩醛和呋喃酮等多种成分,虽多属微量,但却能构成酱油复杂的香气。此外,由原料蛋白质中的酪氨酸经氧化生成黑色素及淀份经典霉淀粉酶水解为葡萄糖与氨基酸反应生成类黑素,使酱油产生鲜艳有光泽的红褐色。发酵期间的一系列极其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所产生的鲜味、甜味、酸味、酒香、酯香与盐水的咸味相混和,最后形成色香味和风味独特的酱油。
酱油的原料处理 分为3步。①饼粕加水及润水:加水量以蒸熟后曲料水分达到47—50%为标准。②混和:饼粕润水后,与轧碎小麦及麸皮充分混和均匀。③蒸煮:用旋转式蒸锅加压(0.2MPa)蒸料,使蛋白质适度变性,淀粉蒸熟糊化,并杀灭附着在原料上的微生物。
制曲分两步。①冷却接种:熟料快速冷却至45℃,接入米曲霉菌种经纯粹扩大培养后的种曲0.3—0.4%,充分拌匀。②厚层通风制曲:接种后的曲料送入曲室曲池内。先间歇通风,后连续通风。制曲温度在孢子发芽阶段控制在30—32℃,菌丝生长阶段控制在最高不超过35℃。这期间要进行翻曲及铲曲。孢子着生初期,产酶最为旺盛,品温以控制在30—32℃为宜。
发酵 成曲加12—13°Be’热盐水拌和入发酵池,品温42—45℃维持20天左右,酱醅基本成熟。
浸出淋油将前次生产留下的三油加热至85℃,再送入成熟的酱醅内浸泡,使酱油万分溶于其中,然后从发酵池假底下部把生酱油(头油徐徐放出,通过食盐层补足浓度及盐分。淋油是把酱油与酱渣通过分离出来。一般采用多次浸泡,分别依序淋出头油、二油及三油,循环套用才能把酱油成分基本上全部提取出来。
后处理 酱油加热至80—85℃消毒灭,再配制(勾兑)、澄清及质量检验,得到符合质量标准的成品。
什么是水剂氨基酸浓度和粉末氨基酸浓度?
什么是水剂氨基酸浓度和粉末氨基酸浓度?
.生产工艺:生产工艺示意图如图5-2所示。
图5-2水剂(或粉剂)型氨基酸多功能肥料生产流程示意图
水剂或粉剂型氨基酸多功能肥料是生态环保多功能新型肥料,国家尚没有标准,本产品执行国家含氨基酸叶面肥的标准。
2.产品主要技术指标:液体剂型为红褐色酱油状液体,pH4~8。粉状剂型为深褐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pH4~8,易吸湿结块,但不影响施用效果,两种剂型均含复合氨基酸及氨基酸螯合物、聚合物、功能性物质、混合物等活性物质,具有杀虫、杀菌、促进作物健壮生长的作用。
4.果树安全施用技术:系列氨基酸多功能肥产品分为具有防止虫害的多功能肥料、具有防止病害的多功能肥料和防止病虫害的多功能肥料三种。作为叶面肥施用时,同时起到杀虫、杀菌效果,当果树发生病害或虫害时可分别施用不同功能的产品,以降低施用成本。喷施时将液体或粉剂产品用清水稀释500~800倍,喷至果树叶片湿润为宜。用于灌根时将产品用清水稀释至800~1000倍,每株灌3~15千克稀释液,可防治地下害虫。
有奖励写回答
复方氨基酸18AA-I,18AA-II,18AA-III,18AA-IV,18AA-V,的区别.
有奖励写回答共5个回答
Starlet小星
聊聊关注成为第50位粉丝
它们的主要区别体现在
①氨基酸的浓度浓
②含氮量
③氨基酸种类
④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NEAA)
⑤支链氨基酸(BCAA含量)
⑥是否含有葡萄糖和木糖醇
⑦无机盐种类含量
1、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
含有胱氨酸,含有较高的甘氨酸,可能会产生高氨血症;含5%的山梨醇,氯离子含量较高;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尿毒症患者和对氨基酸有代谢障碍的病人禁用。严重酸中毒、充血型心力衰竭患者慎用。
2、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
没有胱氨酸而是半胱氨酸,含有无机盐,不含有过量的甘氨酸,可避免发生高氨血症;严重肝功能不全、严重肾功能不全及尿毒症患者、氨基酸代谢障碍者禁用。
3、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II,原18AA-F)
氨基酸浓度较高,不含氯、钾离子,钠离子量极低;肝性脑昏迷或有肝性脑昏迷倾向的病人、严重肾功能衰竭或尿毒症的病人、对氨基酸有代谢障碍的病人禁用。
4、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V)
氨基酸浓度低,含有葡萄糖(7.5%),糖尿病人应慎用。
5、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V)
含有木糖醇(5%)和多种氨基酸的盐酸盐。木糖醇的输入量一日不得高于 100 g(相当于本品2000ml)。
18AA-I、18AA-II、18AA-III、18AA-IV、18AA-V都是用于补充营养的18AA制剂,适用于多数营养不良病人。且相互比例应适当,EAA/NEAA≈1。通常由14种以上的氨基酸组成。
植物克隆用母液的配制和培养基的配制
为了避免每次配制培养基都要对几十种化学药品进行称量,应该将培养基中的各种成分,按原量10倍、100倍或1000倍称量,配成浓缩液,这种浓缩液叫做母液。这样,每次配制培养基时,取其总量的1/10、1/100、1/1000,加以稀释,即成培养液。现将培养液中各类物质制备母液的方法说明如下。
(1)大量元素。大量元素包括硝酸铵等用量较大的几种化合物。制备时,按表中排列的顺序,以其10倍的用量,分别称出并进行溶解,以后按顺序混在一起,最后加蒸馏水,使其总量达到1升,此即大量元素母液。
(2)微量元素。因用量少,为称量方便和精确起见,应配成100倍或1000倍的母液。配制时,每种化合物的量加大100倍或1000倍,逐次溶解并混在一起,制成微量元素母液。
(3)铁盐。铁盐要单独配制。由硫酸亚铁(FeSO4·7H2O)5.57克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EDTA)7.45克溶于1升水中配成。每配1升培养基,加铁盐5毫升。
(4)有机物质。主要指氨基酸和维生素类物质。它们都是分别称量,分别配成所需的浓度(0.1~1.0毫克/毫升),用时按培养基配方中要求的量分别加入。
(5)植物激素。最常用的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这类物质使用浓度很低,一般为0.01~10毫克/升。可按用量的100倍或1000倍配制母液,配制时要单个称量,分别贮藏。
配制植物生长素时,应先按要求浓度称好药品,置于小烧杯或容量瓶中,用1~2毫升0.1N(克当量浓度)氢氧化钠溶解,再加蒸馏水稀释至所需浓度。配制细胞分裂素时,应先用少量0.5或1N的盐酸溶解,然后加蒸馏水至所需量。
以上各种混合液(母液)或单独配制药品,均应放入冰箱中保存,以免变质、长霉。至于蔗糖、琼脂等,可按配方中要求,随称随用。
培养基的配制(1)
称取规定数量的琼脂和蔗糖,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加热使其溶解。(2)在烧杯中加入规定量的各种母液,包括生长调节物质和其他的特殊补加物。(3)
将母液混合物加入融化的琼脂中,再加入糖类物质,定容至所需体积,搅匀。(4)
用1mol/L的氢氧化钠和盐酸调节pH值。(5)趁热将培养基分装到所选用的培养容器中。(6)用棉塞或封口膜盖住瓶口。(7)在121-126℃灭菌15-20min。(8)灭菌后,待压力归零后将培养基取出让其凝固。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47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