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最好的玉米品种
黄淮海最好的玉米品种是登海605。
登海605株高259cm,株型紧凑,穗位高99cm,穗长18cm,长筒型的果穗,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并呈马齿型,籽粒容重为766g/L,粗蛋白含量为9.35%。该品种高抗茎腐病,中抗玉米螟,从黄淮海地区从出苗至成熟需要101天,比郑单958晚了1天。
登海605
登海605玉米品种特征如下:
1、登海605在黄淮海地区从出苗至成熟需要101天,比郑单958晚1天,需要有效积温2550℃左右。
2、该品种幼苗的叶鞘颜色为紫色,绿色的叶片,黄绿色的花药,浅紫色的颖壳,浅紫色的花丝。
3、登海605株高259cm,株型紧凑,穗位高99cm,成株叶片有19-20片,果穗呈长筒型,穗长18cm,穗行数16-18行,红色的穗轴,黄色的籽粒,籽粒呈马齿型,百粒重为34.4g。
4、根据河北省农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结果显示,该品种高抗茎腐病,中抗玉米螟,感大斑病、小斑病、矮花叶病以及弯孢菌叶斑病,高感瘤黑粉病、褐斑病以及南方锈病。
5、根据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结果显示,该品种籽粒容重为766g/L,粗蛋白含量为9.35%,粗脂肪含量为3.76%,粗淀粉含量为73.4%,赖氨酸含量为0.31%。
登海618玉米种特性特征及产量表现,附简介
;
回答
登海618株高250cm,株型紧凑,筒形的果穗,穗长16.2cm,穗粒数有458粒,黄色的籽粒并呈半马齿型,千粒重为328g,容重为721g/L,中抗小斑病,高抗茎腐病和矮花叶病。该品种的生育期为106天(夏播),在2011-2012年的生产试验中,它的平均亩产量为636.2kg。
一、登海618玉米种特性特征及产量表现
1、特性特征
(1)登海618株高250cm,株型紧凑,全株叶片数有19片,幼苗的叶鞘颜色为紫色,花丝和花药均为紫色,夏播的生育期为106天。
(2)该品种的果穗呈筒形,穗长16.2cm,穗粗4.5cm,秃顶1.1cm,穗行数为14.7行(平均),穗粒数有458粒,籽粒呈半马齿型,颜色为黄色,出籽率为87.5%,千粒重为328g,容重为721g/L。
(3)根据抗病性接种鉴定结果显示,该品种中抗小斑病,感大斑病、弯孢叶斑病以及瘤黑粉病,高抗茎腐病以及矮花叶病。
(4)根据品质分析结果显示,该品种粗蛋白含量为10.5%,粗脂肪为3.7%,赖氨酸为0.35%,粗淀粉为72.9%。
2、产量表现
(1)登海618在2010-2011年参加了全省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间,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585.5kg,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了2%,共参加了20个试点,12点增产,8点减产。
(2)在2011-2012年的生产试验中,登海618的平均亩产量为636.2kg,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了7.9%。
(3)专家在2012年的10月7日对该品种进行了测产验收,10亩高产田的平均产量为1105.1kg/亩。
二、登海618玉米简介
1、种植密度
登海618的种植密度为4500-5000株/亩。
2、审定编号
该品种的审定编号为鲁农审2013010号。
3、适宜种植的区域
一般可将登海618作为夏玉米种植在山东省的部分地区中,需注意在茎腐病的高发区应慎种。
登海618和鲁星702哪个产量更高
登海618。
1、登海605亩产量为900kg,最高可达1041.5kg,而登海618的最高亩产达1511.74kg。
2、登海618为一年两次收割的作物,鲁星702为一年一次收割的作物,故而登海618的年产量高于鲁星702。
玉米的品种有哪些
玉米的品种主要有中单909、京科968、富尔116、苏玉31、登海618以及农华101等种类。1、中单909:株型紧凑,株高250cm,黄色的籽粒,籽粒容量为794g/L,适合在6月上中旬进行播种,每亩可以种植4500-5000株。2、京科968:株型半紧凑,株高为296cm,筒形的果穗,穗长18.6cm,白色的穗轴与黄色的籽粒,籽粒容重为767g/L,适合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
一、中单909
1、中单909株型紧凑,株高250cm,其幼苗叶鞘的颜色为紫色,叶片、叶缘的颜色为绿色,花药与颖壳的颜色为浅紫色,果穗呈筒型,穗长17.9cm,穗行数为14-16行,穗轴的颜色为白色,籽粒的颜色为黄色,形状呈半马齿型,百粒重为33.9g,根据品质分析鉴定结果显示,该品种的籽粒容量为794g/L,粗蛋白含量为10.32%,粗脂肪含量为3.46%,粗淀粉含量为74.02%,赖氨酸含量为0.29%。
2、在2009-2010 年的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该品种在两年间的平均亩产量为630.5kg,比对照品种增产了5.1%,通常可以在6月上中旬种植该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为4500-5000株,适宜的土壤为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块,平时还要注意防治病虫害。
二、京科968
1、京科968株型半紧凑,株高为296cm,幼苗的颜色为绿色,叶鞘、叶缘、花药以及颖壳的颜色均为淡紫色,果穗呈筒形,穗长18.6cm,穗行数为16-18行,穗轴的颜色则为白色,黄色的籽粒且形状半马齿型,百粒重为39.5g,根据品质分析鉴定结果显示,该品种的籽粒容重为767g/L,粗蛋白含量为10.54%,粗脂肪含量为3.41%,粗淀粉含量为75.42%,赖氨酸含量为0.3%。
2、在东华北春玉米区中,京科968从出苗至成熟需要128天,与对照品种郑单958的熟期相当,而在2010年的生产试验中,它的产量为10744.5kg/亩(平均),与对照品种郑单958相比,增产了10.5%。通常可以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该品种,保苗数量约为6万株/公顷,适合将其种植在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块中,栽培期间应注意防治黑穗病。
三、富尔116
1、在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区中,富尔116从出苗至成熟需要115天,与对照品种吉单27的熟期相近,其株型半紧凑,株高为261cm,幼苗叶鞘的颜色为紫色,叶片与叶缘的颜色为绿色,花药与颖壳的颜色为浅紫色,成株有19片叶子,根据抗病性接种鉴定结果显示,该品种高抗茎腐病,中抗大斑病以及灰斑病,感丝黑穗病。
2、其籽粒的颜色为桔黄色,形状呈半马齿型,根据品质分析鉴定结果显示,该品种的籽粒容重为720g/L,粗蛋白含量为9.24%,粗脂肪含量为4.08%,粗淀粉含量为72.9%。在2012-2013年,该品种参加了中玉科企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品种区域试验,在这两年间,它的平均亩产量为776.3kg,与对照品种吉单519相比增产了5.49%。
四、苏玉31
1、苏玉31株高为241cm,株型半紧凑,全生育期一般在98天左右,其幼苗叶鞘的颜色为紫色,绿色的叶片,浅紫色的颖片以及花药,而花丝的颜色则为浅红色。该品种的果穗呈筒形,黄色的籽粒,形状呈半马齿型,根据品质分析结果显示,它的容重为782g/L,粗蛋白为9.38%,粗脂肪为4.12%。
2、在2010年的生产试验中,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480kg,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了6%。而种植时间则为6月中旬,亩用种量约为3kg,适宜的种植密度为4000-4500株/亩,在种植期间需要注意防涝防旱,同时还需要注意防治地下害虫。
五、登海618
1、登海618在黄淮海夏玉米区,从出苗至成熟需要99天左右,与对照品种郑单958相比,早熟了3天,其株型紧凑,株高250cm,幼苗叶鞘与叶缘的颜色为紫色,叶片则为深绿色,而花药与花丝的颜色则为浅紫色。根据抗病性鉴定结果显示,该品种抗小斑病、穗腐病,中抗茎腐病,感弯孢叶斑、粗缩病,高感瘤黑粉病。
2、在2014年的生产试验中,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718.5kg,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了5.8%,而在2015年的生产试验中,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708.1kg,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了13.3%。一般可以在6月上旬至6月中旬把该品种种植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中,每亩种植密度以在4500-5000株为宜。
六、农华101
1、农华101在东华北地区,从出苗至成熟一般需要128天,其幼苗叶鞘、叶缘、花药、颖壳的颜色均为浅紫色,叶片的颜色则为绿色,株高为296cm且株型紧凑,果穗呈长筒型,穗长18cm,穗行数为16-18行,黄色的籽粒,形状马齿型,百粒重为36.7g。
2、在2009年的生产试验中,农华101的平均亩产量为780.6kg,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了5.1%,适合将它种植在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块中,若是栽培在东华北地区,适宜的种植密度约为4000株/亩,若是种植在黄淮海地区,适宜的种植密度约为4500株/亩,在栽培期间应注意防倒伏以及防治大斑病。
国审玉米品种十大名牌排行榜
玉米品种十大名牌有MC670,登海618,联创825,辽单575,巡天1102,登海605,和育187,中科玉505,先玉1225,太玉339。
1、MC670
MC670是由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选育的玉米新品种,2020年车产最高亩产达3326.5斤,创造了我国玉米单产的最高纪录。
2、登海618
该品种是由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紫色,株型紧凑,2013年最高亩产达3023.48斤,刷新了我国玉米单产的最高纪录。
3、联创825
联创825是由北京联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普通型玉米新品种,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最高亩产可达3000斤,高肥水地块增产潜力巨大。
4、辽单575
该品种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第一叶尖端椭圆形,株型紧凑,最高亩产达2985.4斤,具有亩产3000斤的潜力。
5、巡天1102
该品种是由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浅紫色,株型紧凑,最高产亩产达3000斤,在高肥水地块增产潜力巨大。
6、登海605
登海605全生育期2010年首次通过国家黄淮海审定,该品种株型紧凑,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最高平均亩产2083.64斤。
7、和育187
和育187全生育期119~127天,是一个早熟玉米新品种,该品种株型半紧凑,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一般平均亩产约为1800斤,最高亩产量约为3284斤。
8、中科玉505
中科玉505夏播全生育期97~109天,是一个中早熟玉米新品种,该品种株型半紧凑,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一般平均亩产1500斤,最高亩产可达2778.6斤。
9、先玉1225
先玉1225全生育期127~139天,是一个中晚熟玉米新品种,该品种株型半紧凑,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一般平均亩产量为1600斤,最高亩产可达2670斤。
10、太玉339
太玉339全生育期自2009年首次通过山西省审定,该品种株形半紧凑,果穗长筒形,籽粒金黄色,马齿型,平均亩产量为2245.4斤。
玉米登海618出叉怎么办?
不管是登海、中科,很多一些品牌的玉米种子,在生长发育的过程种都会出现分叉的情况,我们需要认清的是登海中科只是一个大的品牌,我们要购买种子的时候要具体区分到哪一个系列的玉米种子。
我个人认为当玉米出现分叉也就是分蘖现象的时候,从一侧掰掉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追求高产丰收的关键是在合理密度种植下,确保每一个玉米果实大并且颗粒饱满,不然的话在同等密度种植下的玉米,即便是因为分叉而出现了玉米结的棒子多,但是个头小颗粒稀少,指望数量是不能和大棒子的玉米质量比的。
玉米登海618出叉怎么办?
如果是一般的农村种植,一户人家也就是4亩多地,那么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发现分叉现象的话,我建议还是掰掉为好,毕竟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在加上工作量并不是很大,一家人趁着天气凉快的时候,赶赶时间也就干完了。
如果是包地种植种植大户,面对几百亩的玉米,那么也就没有必要雇人干活了,毕竟现在的用人成本太高,而且你也不可能一颗颗的查看,如果工人在出工不出力,那么搭了工钱在没掰好,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主要是对于分叉是否确定能够影响玉米产量是有很大争议的,因为导致玉米减产的原因从浇水的多少、到农药的喷洒药量、以及种植上的管理都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大家在对于玉米分叉是否要掰掉一直都是存在争议的。
我个人认为,分叉有很大概率导致玉米减产,掰掉玉米分叉可以消除减产隐患,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掰掉的好处或许看不到,但是一定没有坏处。
为什么说玉米分叉会导致减产
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之中,我们首先要确保的就是玉米主杆的营养供给,只有肥效、土壤微量元素供给完全确保直接供应在主杆部分了,才能保障玉米棒子无论从个体大小还是颗粒饱满程度达到一个绝对完美的状态。
多余的分叉会和玉米的主杆进行资源上的竞争,无论是从水分、光合作用、肥力,都会出现一种生长局面上的资源抢夺,此消彼长就是这个道理。
分叉长到最后的结果除了自然死亡,那就是无效的生长,意思就是说分叉最好的结果无非就是在占用资源的情况下结出一颗不完美的玉米棒子。
综上所述玉米分叉有害无益,尽早从一侧掰掉,皆大欢喜,当然本观点是个人认为,接受各种反驳和评论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47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