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外首次确认存在“生命之源”
地外首次确认存在“生命之源”
地外首次确认存在“生命之源”,这种发现是史无前例的,拥有重大的意义。因为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部分,对于生命来说是不能没有的关键分子,地外首次确认存在“生命之源”。
地外首次确认存在“生命之源”1
6月6日的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表示,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的探测器“隼鸟2号”,从小行星“龙宫”带回的沙子样本中发现了20多种“氨基酸”。这也是人类首次在地球以外发现被称为生命之源的氨基酸。
NHK报道的截图
据日媒报道,“龙宫”是一颗碳质小行星,主要由碳组成,但也有一些水。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日本的“隼鸟2号”小行星探测器抵达“龙宫”进行探测。在此期间,它采集了“龙宫”地表和地下的沙子样本,并于2020年12月返回地球,带回了约5.4克的黑色砂粒状物质。
经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等研究所发现,沙子中含有构成有机物的物质,如碳和氮。今年6月,进一步分析后发现,沙子中含有20多种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氨基酸。
横滨国立大学名誉教授小林宪正认为,这些氨基酸可能与地球的生命诞生有关,这表明氨基酸在宇宙中并不特殊。
其实,此前在地球上发现的陨石中已多次检测到氨基酸的存在。 但这类陨石被发现时,已经与地球的土壤和空气接触,无法排除氨基酸是在它们到达后混入的可能性。
而此次“隼鸟2号”带回的样本,是在不暴露于地球空气中的’形式下对其进行了分析,从而首次证实了太空中存在着氨基酸。
地外首次确认存在“生命之源”2
2020年12月,日本的探测器“隼鸟2号”从3亿多公里外的小行星“龙宫”(Ryugu)被搭载的回收舱带回了地球,这个探测器收集了大约5.4g的行星样本,这些样本来自不接受太阳光和宇宙射线的地下。除此之外,科学家们还很谨慎,设立了不会接触地球空气的研究条件,结果在这些样本中居然检测出了20多种氨基酸!
这种发现是史无前例的,拥有重大的意义。因为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部分,对于生命来说是不能没有的关键分子。科学家们不敢就此确定地外生命的存在,但这确实证明了氨基酸存在于一些小行星的地下。
之前有人认为,46亿年前的地球就存在大量氨基酸,但因为岩浆覆盖,让氨基酸都消失了,后来又被流星带回了地球,因此地球生命其实并不那么“原生”,这种说法只是假说,但这次的发现稍微为这种假说提供了点证据。
关于这样样本的分析还在继续,没准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关于这个行星的组成和形成,也能更多地了解一些宇宙物质和外星生命的诞生的可能。
但这个新闻又让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再次出现了:为什么总以地球生命的形式来寻找外星生命?外星生命不能是别的形式吗?
外星生命的形式
上个世纪的科幻作家幻想了各种样式的外星生命,有昆虫型的,类人形的等等,但都逃不开地球生命的限制;到了现今,作者们的思路放开了,开始出现纯能量体,气体甚至可以不同维度活动的不可名状生命。
既然有这么多可能,为何科学家们就这么“死板”呢?
因为只有从现有的科学知识入手,才能考虑合理性,这其实就是可操作性的问题,科学不可能靠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来定义外星生命,只能用地球生命的形式来作为参考,毕竟地球生命的形式确实诞生了现在的地球生灵,那某个星球符合条件,是不是就说明也能诞生了生命了呢?
因此科学家们想从其他星球得到生命的线索,只能从最直接并且目前唯一掌握的证据出发。
地外首次确认存在“生命之源”3
据日媒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称,科学家在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采集的样本中检测到20多种氨基酸。这是首个在地球外存在氨基酸的证据,对理解这些至关重要的有机分子如何到达地球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12月,由探测器“隼鸟2号”搭载的为期6年的回收舱从3亿多公里外的小行星“龙宫”(Ryugu)返回地球,并带回约5.4克行星表面样本。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等团队分析了样本后,从中检测到20多种氨基酸。
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天体生物学名誉教授小林宪正表示,在地球以外天体上发现多种氨基酸是“史无前例”的,甚至可能暗示地球以外存在生命,“证明氨基酸存在于小行星的地下,增加了这些化合物从太空到达地球的可能性”。这也意味着氨基酸可能存在于其他行星和天然卫星上,暗示“生命可能诞生在宇宙中比以前认为的更多的地方”。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部分,是形成生命不可或缺的有机分子。虽然还不知道氨基酸是如何到达古代地球的,但有一种理论认为,46亿年前地球形成时氨基酸就已大量存在,但在地球被岩浆覆盖变得极其炎热后便不复存在,但随后又被流星从外太空重新引入。也有理论认为,氨基酸本身就存在于地球表面。
此次,“隼鸟2号”采集样本来自不受阳光或宇宙射线侵蚀的小行星地下物质,对其分析是在没有将其暴露于地球空气中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意味着研究人员首次证实了外层空间中也存在生命的组成部分。
随着对来自“龙宫”样本数据的更多分析,科学家将获得关于这颗小行星的组成和如何形成的更多信息。通过将“龙宫”样本物质的结果与从小行星“本努”(Bennu)收集的样本进行比较,科学家将更好地了解宇宙中的各种化学混合物,以及生命是如何产生的。
地球外首次确认“生命之源”氨基酸,这意味着什么?
据日媒报道:科学家在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采集的样本中,检测到20多种氨基酸,而且该样本可以直接证明:在地球外也存在氨基酸,甚至是其他生命的存在。
地球外首次确认“生命之源”氨基酸,这意味着什么?
从该次采集的样本当中,很可能意味着在无限的茫茫宇宙中,一定存在着其它形式的生命。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生命不可或缺的有机分子。虽然至今经过很多方面的研究,现在还没有办法解开氨基酸是如何到达古代地球的,但是有一种理论可以认为,46亿年前地球形成时,氨基酸就已经大量存在。但是地球被岩浆覆盖,变得极其炎热之后,便不复存在。后期很可能又被流星带入地球。还有一些人认为,氨基酸本身就存在于地球表面。
这一次发现是否可以让霍金的预言成真?
其实在很早之前霍金就有该预言:他曾说过,在无限的茫茫宇宙当中,一定存在着其他形式的生命。甚至霍金之前还表明过,或许外星生命正盯着我们看。
日本隼鸟二号在小行星上发现氨基酸,不得不承认或是猜想霍金的预言是真的。其实,除了霍金认为在外太空会有其他生命的存在。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是这样认为的,同时这个观念已经是科学界的共识。首先要知道宇宙是非常大的,而地球在宇宙当中可以说是微小的一粒沙,而在一粒沙当中都会有生命的存在,那么在浩瀚宇宙当中,怎么可能只有地球存在着生命。从地球进化的程序来看,似乎每一样东西都有它的用处。那么在宇宙进化过程中,就怎么可能浪费这么浩瀚的宇宙空间呢?
氨基酸为何能形成生命?
我只能说具体过程没人知道,也不能被模拟.生命诞生之初是非常不稳定的,大分子可能随时组合为原始生命,原始生命也随时会分解,并且这一过程在地球上大范围进行.美国制造的生命是建立在人类已有人质的基础上,不仅成分确定,相关的构件也比较完整充足,而原始生命的诞生则不同,可以说前者是技术成熟的必然,后者属于奇迹.方式并非未知,说到底还是离子键,氢键,范德华力,盐键,疏水作用等,只是涉及分子数量太多种类太多而难以定量研究.生命起源于海洋只是假说之一,因为海洋环境充当着不错的溶液环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46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