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是什么意思(走西口是什么意思代表什么数字)

走西口是什么意思西口是指什么地方

;     走西口指的是明清时期到民国初年,长城内的山西、河北、陕西北部以邻近地区的居民因谋生或经商而往长城外少数民族地区的移民活动。西口指的是长城以北的口外,包括山西杀虎口、陕西府谷口等,后来是指长城以北的内外蒙古从事农业及商品交易的地方。

走西口是什么意思西口是指什么地方

      通常民间所说的“走西口”中的西口是说长城北的口外,根据山西人走西口的大致路线图来看,山西人自山西中部与北部出发,一路向西,经杀虎口出关,后进入蒙古草原;一条路往东,经大同,从张家口出关入蒙古。

      走西口主要以山西省中北部及陕北一带居多,从而造成现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依旧使用晋语。同时在走西口的几百年中,也受到一些蒙古语的影响,吸收了一点蒙古语的词汇。

      走西口的结果就是带动北部地区的繁荣与发展,使得这些地区和内地经济一体化。由于这些地区人口剧增,从而形成商业中心,大大改变了北部地区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结构。

走西口是什么意思啊 ?

 “走西口”的具体含义

先说西口,现在具体的意思有争议,有说是山西北部的黄河渡口杀虎口;有说是河北张家口以西。反正在清朝泛指山西以北,河北张家口以西的广大内蒙地区,如包头等地。明清时期,和蒙古人进行商品贸易,就要在口外几个定点进行,类似今天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接壤的地方设置外贸口岸一样。山西的商人要到口外去做生意,就得出关口,后来就叫走西口了。走西口后来就成了一个泛指,山西,陕西河北的商人去口外做生意,都叫走西口。

走西口是什么意思(走西口是什么意思代表什么数字)

山西人口中的”走西口“是什么意思?

山西人口中的走西口就是外出闯荡,这是清朝时期大量汉族移民从山西等地前往蒙古地区发展的历史场景,与后世的闯关东等情况类似,其中有很多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成为了难以磨灭的历史印记。

说起走西口就不得不说明朝的黑界地,在明朝与蒙古对抗的过程中,为了抑制游牧民族向中原地区扩张,所以明朝每年都要组织人在边境地区的草原烧荒,主要区域就集中在山西、陕西与内蒙的交界处。通过破坏牧草,让游牧民族失去牧马的粮草补给,增加对方的后勤压力,从而起到防御性的作用。这样的烧荒行为进行了两百年,这片土地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沉积,变得非常肥沃,但是因为这里是两族的边界,所以并没有得到开发,得了一个黑界地的名头。

到了清朝时期,实行种族隔离制度,禁止汉族与蒙古族的交流,防止两方势力联手做大,所以黑界地地区一直是禁止人口流动的抛荒区。到了清朝中期,国家统治已经非常稳定,山西地区历年遭受水旱灾害比较严重,群众生活艰苦,所以有大臣请旨允许汉族到此处拓荒,在得到准许之后,山西地区大量的民众开始向此处迁移,过了杀虎口来到内蒙,所以这场人口迁移行动也被叫做走西口。

走西口的人群包括失去土地和破产的农民以及大量的商人,背井离乡去外地谋生,或出于无奈,或是为了谋一个前程,是他们都走上了这条艰辛的道路,家乡留下的妻儿老小,期盼着他们能够带回来财富 但是走西口也是存在着风险的,所以才有了那么多依依惜别的歌谣,也留下了很多民间的故事,对于曾经的山西人来说,走西口和现在去北上广发展是一样的,因为那里有机遇和生存的机会,所以再苦也要坚持下去,走西口是一个事件,也是一个宣言,表着古山西人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走西口”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山西北部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的恶劣迫使晋北很多人到口外谋生。“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山西旧谣充分说明“走西口”者多为自然灾害引起的饥民。清光绪三年至五年,山西等省大旱三年,出现被称为“丁戊奇荒”的近代最严重的旱灾,甚至部分地区寸雨未下。自然灾害引起的人口流迁,以忻州、雁北等晋北地区最为突出。晋北各州县贫瘠的土地,恶劣的自然环境迫使大批百姓离开故土。例如“阳高地处北塞,砂碛优甚,高土黄沙,满目低土,碱卤难耕……地瘠民贫,无所厚藏,一遇荒歉,流离不堪。”在贫瘠的土地,寒冷的气候,无川流灌溉的恶劣自然环境里,晋北人生活困苦。每遇灾歉,人们不得不流离失所,奔赴口外谋生。

“走西口”是一部辛酸的移民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一批又一批移民背井离乡北上口外蒙古,艰苦创业,开发了内蒙古地区。更重要的是,他们给处于落后游牧状态的内蒙古中西部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文化,使当地的整个文化风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伴随着“走西口”移民的进程,口外蒙古地区以传统单一的游牧社会演变为旗县双立,牧耕并举的 多元化社会。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作为移民主体的山西移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由于山西移民在移民中占绝大多数,因而当地的移民文化更多地富有晋文化的特色,也可以说是晋文化在这一地区的扩展。

下南洋在福建、广东、台湾一带也称“过番”,属于闽粤方言,指的是到南洋一带谋生。

1.在明末到清末这段历史时期,国内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福建、广东一带在当时慌乱穷困,人多地少,老百姓生活极度难以维持,为了谋生计,维持家庭生活,改变个人或家族的命运,躲避战乱,闽粤地区的老百姓一次又一次、一批又一批批地偷渡到南洋谋生。据1935年中国太平洋学会对流民出洋的原因所作的调查显示,因“经济压迫”而出洋者占 69.95%。那个时候下南洋的人,既有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也有在家乡故土呆不下去的人。

2.一般来说,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末年,大多伴随着农民起义、外族入侵和王朝更替,不堪战乱的普通百姓和权力失落的前朝贵族纷纷移居海外。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

3.英国、荷兰殖民统治下的南洋,正处于加速开发过程中,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非常大。南洋诸国为吸引华工,先后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如马来西亚联邦最大的一个州——沙捞越州,在白色拉者(意即国王 )二世执政时期,就颁布过一个特别通告:给移民足够的免费土地种植,政府提供临时住屋安置移民;免费供给大米和食盐一年;提供交通运输工具,建立警察局保护华人安全,华人可永久居住在沙捞越等。这样的政策对于中国国内流离失所、丧失土地的无业流民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很多人就是在这个时候,或携妻带子,或孤身一人,漂洋过海来到南洋。

“关东”是指山海关以东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东北三省地域。从清朝初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自然灾害、战乱等原因,迫于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姓历尽艰辛闯荡到东北大地谋求生存。在这股移民大潮中,山东人居绝大多数,先后有2000万山东人相继踏上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关东大地。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关。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关东,此为“闯关东”来历。至1840年关东人口突破300万人,比一百年前猛增了七八倍,全国人口达四亿多。清末,沙俄侵略满洲。清于1860年在关东局部驰禁放荒,1897年全部开禁,1910年关东总人口增至1800万人。民国年间(1912年——1949年),“闯关东”洪流澎湃,新中国前夕近4000万人(数据来自《中国人口地理》,张善余)。民国38年间,山东人闯关东数量达到平均每年48万人之多,总数超过1830万,留住的山东人达 到792万之多,“可以算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近代史上空前的大举”。 因此,现在关东大多数汉族居民的先祖大多属于山东、河北、山西等省份——黄河下游地区的。

走西口是什么意思?西口是指什么地方?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事件。明代中叶,陕西按察使项忠奔赴榆林,决定开放陕北边墙,准允陕西延绥镇沿长城各地军民出长城关口,开垦长城外的禁垦土地,这就是历史上轰轰烈烈“走西口”的开始。

西口,狭义的西口指长城北的口外,包括山西杀虎口;陕西府谷口;河北独石口,即晋北人、陕北人以及河北人走西口的交汇点。西口是晋商、陕商出关与内蒙外蒙贸易的地方。

扩展资料:

陕西人开始进入长城以北50里内的黑界地耕种,不久有人便不顾朝廷的限制,偷越黑界地或进入更广阔的鄂尔多斯开荒种地。这一绵延400多年的“走西口”西部初期开发浪潮,是陕西人一手描绘的历史画卷,那一首苍凉的陕北民歌《走西口》也随之传遍了大半个中国。

“走西口”是一部辛酸的移民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一批又一批移民背井离乡北上口外的蒙古地区,艰苦创业,开发了内蒙古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陕西故事:首条茶马古道在陕西 榆林人最先走西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走西口

走西口是什么意思?

通过走出山西或陕西这么一种形式,来到繁华的地段,抓紧机遇和机会挣钱。

就像在金融危机里面一样,有的人破产了,有人发了,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不过也可能会赔光,也可能大赚,也可能只解决温饱,民间所说的“走西口”中的“西口”就是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杀虎口。走出这个西口,就到了昔日由山西人包揽经商天下的归化与绥远(统称归绥)、库伦和多伦、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及新疆等地区。“杀虎口”还是通往蒙古恰克图和俄罗斯等地经商的重要商道。“杀虎口”的兴衰史也反映了晋商发展兴衰的历史。从16世纪末开始,历经明清两朝四百多年,中原地区通往内蒙古、外蒙的主要关口杀虎口,是山西人外出务工经商的必经之路。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46640.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2年11月23日 下午2:26
下一篇 2022年11月23日 下午2:48

相关推荐

  • 蔬菜叶面肥那种最好 蔬菜叶面肥的种类

    蔬菜用什么叶面肥好? 黄瓜 一、巧施提苗肥,缓苗后以促根控秧苗为中心,尽量控制植株徒长,促进根系发育,施肥量不宜过大,根据幼苗长势可追施一次提苗肥,每亩可施用福进门提苗专用水溶肥,兑水进行喷施,肥液的浓度要控制好,不可过低或过高。 二、施过提苗肥后植株生长逐渐加快,叶面积逐渐扩大,此时为黄瓜转折期,应该以中耕为主,不用追肥浇水,以免植株徒长而抑制座瓜。此时要…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1日
    00
  • 果树喷施氨基酸钙(如何同时补充氨基酸、硼、钙三元素,提高蔬菜产量及品质?)

    果树喷施氨基酸钙 提高苹果园肥料利用,生物酶肥少不了! 1.生物酶肥效果 通过把酶母液添加到尿素、二胺、有机肥、中微量元素肥、复合肥、冲施肥、叶面肥等肥料中,从而减少化肥用量,提高养分的吸收利用率,加速植物体内养分的转化,降低土壤肥害药害污染,改良土壤,实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提前成熟,抗早衰等效果。 2.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衡量果园土壤肥力…

    肥料资讯 2022年8月20日
    00
  • 几月份苗有机肥好 有机肥施肥月份

    柑橘树什么季节施有机肥最适合 1.柑橘上用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钾稀释倍数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建议每壶水用量30-50克左右,80克以上抑制作物生长。使用浓度为0.2~0.3%,一桶30斤水兑30~45克磷酸二氢钾。 2.柑橘树一年要施几次肥?柑橘树施了冬肥还要施春肥吗?正常情况是施四次大肥,春肥,膨果肥,秋肥,冬肥 3.柑橘树施有机肥的最佳季节是什么时候?柑…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13日
    00
  • 水溶复合肥肥效多长时间(水溶肥肥效能持续多久)

    水溶肥施用后多久见效 水溶肥一般是速效的,就是见效快,肥效时间比复合肥短。水溶肥料可分为粉状水溶肥料、液态水溶肥料和颗粒状水溶肥料。一般粉状水溶肥和液体水溶肥在5-7天就能释放肥效,颗粒水溶肥则不同。如涂大厨生产的缓凝颗粒水溶肥料,采用缓凝技术生产,将水溶肥料的速效和颗粒复合肥的长效结合在一起。肥效期在20天左右,非常适合用水不方便,又想要水溶肥的地区。 当…

    肥料资讯 2022年12月17日
    00
  • 都用什么肥料

    常用的肥料主要有以下几类: 无机肥 氮肥:如碳酸氢铵、尿素、硫酸铵、氯化铵等。 磷肥:如普通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 钾肥:如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等。 复合肥:含有两种或三种营养元素(氮、磷、钾)的肥料,如磷酸二铵、磷酸二氢钾等。 有机肥 农家肥:如粪便、腐烂的动物尸体、腐熟的植物等。 绿肥:如豆科作物的绿肥等。 堆肥:以杂草、垃圾为原料积压而成的肥料。 沼…

    肥料资讯 2025年3月6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