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叶的构造和生长有什么特点?
草莓为三出复叶,叶片的形态结构如图27。草莓叶片的总叶柄细长,叶柄基部有一托叶,合成托叶鞘包于新茎上。叶柄上中部有二片小叶,叶柄上下密被茸毛。叶片呈椭圆形,圆形或菱形,叶缘有锯齿,叶背面密被茸毛,叶表面有稀疏短茸毛。叶片在新茎上轮生,二个连续叶片发生的间隔为8~10天。一年一株苗产生叶片20~30片,叶片的寿命为60~80天。叶片的功能主要是进行光合作用。不同叶龄的叶片光合作用的能力不同,一般在植株上是4~6片新叶的光合作用最强,衰老的叶片光合作用降低,并有抑制花芽分化的作用。因此在生产上要经常摘除老叶。
图27 叶片形态
不同时期长出的叶片,其形态和大小有所不同。从春季开始到果实采收期长出的叶片,具有该品种的典型性。随着秋季的来临,气温的降低,叶片逐渐变小,叶柄变短。在北方越冬前新叶停止生长。在冬季进行适当地防寒,叶片能保持以绿色越冬,对第二年产量大有益处。
草莓叶可以吃吗
可以吃。草莓的叶执行着光合、呼吸、蒸腾、吸收、贮藏等生理功能。叶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营养的主要器官,在光照条件下,以水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制造碳水化合物,植物体内90%左右的干物质是由叶片会成的,以此为草莓的生长发育形成产量奠定物质基础。叶片的吸收作用是叶面喷肥的依据。
草莓根系分布浅,叶片多,水分蒸腾量大,所以对水分要求较高,耐旱性较差。因此,在草莓栽培过程中应及时充足地供应水分,以满足草莓生长结果的需要,但又不可过量,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北方草莓园灌水重点是在草莓开始生长到果实采收期的3~6月,因为此时正值草莓根系和茎叶生长及开花结果期,而此时雨少风多,空气干燥,气温迅速升高,蒸腾量大。如果缺水,草莓根系发育受阻,老化加快,根重减轻,果实变小,果面干瘪,皱缩,暗淡无光,叶片萎蔫,光合作用减弱。
草莓每次浇水时灌水量不可过大。水分过多会使土壤通气不良,影响草莓根系的生长,而且草莓的叶片和果实也易感染病菌,果实风味变淡,硬度降低,不利贮运。因此,在土壤黏重、水分不易渗透和低洼的草莓园,如遇雨水过多,一定要注意清理疏通垄沟,保持沟渠相通,做到及时排水,雨停田干。
草莓叶的结构和生长有何特点?
草莓叶为基生三出复叶,紧密着生在新茎上呈螺旋状排列。叶柄一般长10~20厘米,叶柄基部两侧各有一片托叶包于新茎上。有的品种在叶柄中部还着生一对小叶。不同品种的叶片颜色不同,有绿色和紫色之分。草莓复叶上单叶形状有椭圆形、圆形或倒卵形等,叶缘有锯齿,叶片表面有细小茸毛(图3-5)。在生长季中草莓叶片不断从新茎上发生,一般8~12天就长出一片新叶。每株草莓一年中能长出20~30片叶,新叶展开后约2周达到成龄叶,约30天达到最大叶面积,其寿命为60~80天。草莓的叶片具有常绿性,秋季长出的叶片,在环境适宜的保护地条件下可维持绿色越冬,翌年春季生长一段时间后才枯死,寿命长达200~250天。越冬期保存较多的绿叶,有利于提高产量。
图3-5 草莓叶的形态
1.单叶 2.茸毛 3.小叶 4.托叶
草莓叶片的光饱和点约为20000勒克斯,补偿点为5000~10000勒克斯,由于其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较低,所以适合保护地栽培。草莓叶片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0~25℃,温度达到30℃时,光合速率明显下降,气温在15℃以下时,光合速率也较低。所以采用保护地栽培时,应注意光照和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草莓不同叶龄的叶片光合能力不同。光合作用的有效叶龄为30~50天,叶龄在50天以上的叶片光合能力明显降低,可以摘除,减少老叶对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同时有利于植株间的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一般从心叶向外的第三片叶至第五片叶光合能力最强,第七片叶之后光合能力明显下降,在结果期可以随时摘除。但进入秋季后草莓开始花芽分化时,叶片越多,形成的花序数量就越多,因此,进入花芽分化期的植株要尽量多地保留功能叶片。
草莓叶片形态特征是什么?
草莓叶属于基生复叶,由3片小叶组成。叶柄长10~15厘米,叶片长7~8厘米,小叶有圆、椭圆、长椭圆、倒卵圆形,叶缘有缺刻状锯齿。如温度适宜,8~9天展开一片新叶,一年每株发生20~30片叶。部分叶片可常绿。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46267.html